高粱如何栽培才能高產?

農民也優雅


高粱屬於禾本科高粱屬一年生草本,是古老的穀類作物之一。高粱脫殼後即為高粱米,子粒呈橢圓形、倒卵形或圓形。高粱米一般含澱粉60%-70%。高粱中含的脂肪及鐵較大米多,高粱皮膜中含有一些色素和鞣酸,加工過粗,則飯紅色,味澀,不利蛋白質的吸收消化。高粱有一定的藥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積、溫中、澀腸胃、止霍亂的功效。由此可見高粱用途廣泛,種植價值也很高。在高粱的種植過程中,優質高產是提高農戶種植效益的關鍵。那麼,高粱如何栽培才能實現高產與優質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高粱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高粱適應性較強,分佈較廣,具有耐旱、耐瘠、耐澇和耐鹽鹼等特性。

(一)高粱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高粱是喜溫作物,在整個生育期間都要求較高的溫度。一定的高溫可以提早幼穗分化,低溫則可延遲幼穗分化。這種特性稱為高粱的感溫性。高粱在不同的生育時期內,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6-7℃,最適溫度為20-30℃,最高溫度為44-50℃。高粱幼苗不耐低溫和霜凍。出苗至拔節期的適宜溫度為20-25℃。拔節至抽穗期為高粱生育的旺盛時期,適宜溫度為25-30℃。過高溫度會使植株發育加快,莖稈細弱,提早抽穗,穗小碼稀。開花至成熟期對溫度要求比較嚴格,最適溫度為26-30℃,低溫會使花期推遲,開花過程延長,影響授粉,如遇高溫和伏旱,會使結實率降低。灌漿階段較大的溫差有利於幹物質的積累和子粒灌漿成熟。

2、水分。

高粱具有抗旱能力,不僅能抗土壤乾旱,也能耐大氣乾旱。同時高粱又具有耐澇性,其耐澇性在孕穗期以後尤為明顯。在抽穗後如遇連續降雨,在短期內淹水不沒頂,仍能獲得一定產量。苗期約佔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10%;拔節孕穗期佔50%,這期間如水分不足,會影響植株生長和幼穗分化;孕穗至開花期佔15%,水分不足會造成“掐脖子”,是高粱需水臨界期;灌漿期佔20%;成熟期佔5%左右。全生育期降雨400-500mm分佈均勻即可滿足其生長需要。

3、光照。

高粱是喜光作物,在生長髮育過程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條件。光照不足會延遲生育,產量降低,特別是後期光照不足,直接影響子粒幹物質積累。高粱屬短日照作物,縮短光照時數可提早抽穗和成熟,延長光照則成熟延遲。北方品種引種到南方種植,光照時數縮短,會提早成熟。

4、土壤與礦質營養。

要使高粱生育良好,達到高產、穩產,必須為之創造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有機質豐富、結構良好的土壤條件。高粱對土壤的適應性和耐瘠性與其具有較龐大的根系和較強的吸收能力有關。高粱的需肥規律。每生產100kg子粒需要氮(3.25±1.37)kg、磷(1.68±0.48)kg、鉀(4.54±1.14)kg。三者的比例為1:0.52:1.37。

苗期由於生長緩慢,植株小,需要的養分也少,拔節至抽穗開花期是需肥的關鍵時期。開花至成熟期營養供應狀況直接影響子粒灌漿,養分充足,可增強灌漿速度,使子粒飽滿,粒重增加。

二、高粱產量的形成

子粒產量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開花後生產的光合產物,佔80%;另一部分是抽穗前營養器官貯積物質的轉移,佔20%。前期培育壯稈,貯積更多的幹物質,後期加強田間管理,提高葉片光合能力,是實現高產的重要途徑。

三、播種、施肥

(一)精細整地

深耕20-25cm,耕後要連續進行耙地、鎮壓整地作業。

(二)播種

1、選用良種。選用適應當地自然和生產條件的高產品種,並要求種子純度高,子粒飽滿,生命力強,發芽率高。

2、種子處理。包括選種、曬種、浸種和藥劑拌種等。

(1)選種、曬種:播前應將種子進行風選或篩選,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做種,並進行曬種,播後出發芽快、出苗率高、出苗整齊,幼苗生長健壯。

(2)浸種崔芽:用55-57℃溫水浸種3-5分鐘,晾乾後播種,起到提高出苗率與防治病害的作用。

(3)藥劑拌種: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可用拌種雙拌種,每公斤種子用5克拌種雙。

3、適時播種。高粱的播種期主要受溫度和水分影響。高粱發芽的最低溫度為7-8℃,一般以土壤5cm處地溫穩定在10-12℃以上時播種較適宜。適宜高粱種子發芽的土壤含水量因土壤而不同。壤土為15-17%,粘土為19-20%。發芽要求土壤的最低含水量,壤土為12-13%,粘土為14-15%,沙土為7-8%。根據溫、溼條件確定高粱播種時期,群眾的經驗是“低溫多溼看溫度,乾旱無雨搶墒情”。

4、提高播種質量。要求播種量適宜,下種均勻,播行齊直,播深合適。其中播種深淺影響最明顯。播種太深,根莖伸長消耗種子大量營養,幼苗細弱,生長遲緩;播種過淺,容易使種子落幹,出苗不齊不全。播種深度一般以3-5cm為宜。播種后土壤喧松,易透風跑墒,應適時進行鎮壓保墒,壓碎土塊,減少大孔隙,增加毛管孔隙,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促進毛管水上升至播種層,以利種子吸收發芽。

5、品種和密度。一般株型緊湊、葉較窄短、抗倒伏、中矮稈的早熟品種,比較適宜密植;而葉片寬、著生角度大、不抗倒伏、稈高晚熟的品種,應該稀植。常規品種每畝5000-6000株;高稈甜高粱、帚用高粱每畝4300-5000株。一般每畝用種1.5-2kg。

(三)施肥

1、基肥。施用量應根據品種、土壤類型來確定。喜肥、生育期長的品種,施肥量應較耐瘠、生育期短的品種多。在肥力低、砂性強的土壤上,應多施有機肥。基肥的施用量一般每畝2000-3000kg有機肥,20-30kg過磷酸鈣。

2、種肥。在常用的氮素化肥中,以硫酸銨做種肥較安全,每畝施8-10kg為宜。若以氮、磷複合肥做種肥施入既方便效果又好。最常用的複合肥為磷酸二銨,每畝用量10kg左右。

3、追肥。一般只進行一次追肥,根據高粱生長髮育規律,以拔節期追肥效果更好。對生育期長的品種,或後期易脫肥的地塊,可分兩次追肥。兩次追肥應掌握“前重後輕”的原則。追肥時期與數量還應看天、看地、看苗而定。基肥少,種肥不足,葉色黃綠,幼苗弱時,應早追多追;土壤肥沃,基肥量大,葉色深綠,個體生長健壯,應適當後延並酌情少施;砂土保肥力差,後期易脫肥漏水,應適當晚施或分二次追施;氣候乾旱,土壤缺水,肥效不易發揮,應提早施;雨多地溼可適當推遲追施;雨前施或施後灌水,肥水相融,能顯著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量為尿素20-30kg/畝。

四、田間管理

(一)苗期管理。

主要目的是促進根系發育,適當控制地上部的生長,達到苗全、苗齊、苗壯,為後期的生長髮育奠定基礎。主要包括破除土錶板結、查田補苗、間苗與定苗、中耕除草或化學除草、除去分櫱等。

1、間苗、定苗:出苗後3-4片葉時進行間苗,5-6葉時定苗,這樣可以減少水分養分消耗,是促進幼苗健壯苗、早發的有效措施之一。

2、中耕:苗期中耕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10-15天后進行第2次,中耕可保墒提溫,髮根壯苗,又可消除雜草,減輕雜草危害,撥節後中耕培土促根早生快發,增強抗風抗倒、抗旱保墒能力。

3、高粱對許多化學除草劑敏感,應用時注意選擇,適量使用阿特拉津效果較好。

(二)中期管理。

拔節至抽穗期田間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協調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在促進莖、葉生長的同時,充分保證穗分化的正常進行,為實現穗大、粒多打下基礎。這一時期的田間管理包括追肥、灌水、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等。追肥是主要的田間管理措施,掌握高肥地塊促控兼備,肥力差的地塊一促到底。

(三)後期管理。

抽穗至成熟期以形成高粱子粒產量為生育中心,田間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保根養葉、防止早衰、促進早熟、增加粒重。田間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灌溉、施攻粒肥、噴灑促熟生長調節劑(乙烯利)等。

五、病蟲害防治

主要對高粱黑穗病和蚜蟲作重點防治。

(一)高粱黑穗病

發生普遍,它包括絲黑穗病、散黑穗病、堅黑穗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良種。

2、藥劑處理種子是防治高粱黑穗病最重要,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1)2%立克秀按種子重量的0.1-0.2%拌種(米湯拌種)或50%禾穗胺按種子重量的0.5%拌種子。

(2)用20%粉鏽寧乳油100毫升,加少量水,拌種100公斤,力求拌均勻,攤開晾乾後播種。

(3)用20%萎鏽靈乳油(或可溼性粉劑)0.5公斤,加水3公斤拌種40公斤,悶種4小時,晾乾後播種。

3、實行3年以上輪作,以減少土中菌量,是防治黑穗病的重要措施。

4、提倡適期晚播,爭取早出苗、出全苗。及時砍倒病株,在灰包破裂之前,將病株砍倒拉出地外集中銷燬。

(二)高粱蚜

在高粱上為害的蚜蟲主要是高粱蚜。防治方法:

1、早期消滅中心蚜株(即窩子蜜),方法可輕剪有蚜底葉,帶出田外銷燬。點片施藥用樂果粉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

2、每畝用40%樂果乳油50克,對等量水均勻拌入10-13公斤細砂土內,配製成樂果毒土,在抽穗前揚撒在高粱株上。

3、5%甲拌磷顆粒劑燻殺,每畝用甲拌磷200克,對沙土5-10公斤,撒入壟溝,每隔12條壟撒1壟,有特效。

六、收穫

根據不同用途適時收穫。高粱的適宜收穫期是蠟熟末期。該期籽粒含水量15%-20%,是產量最高時期。由穂下節間割下穂頭,及時晾曬、脫打、入庫並防止黴變。

結語:隨著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與完善,各種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不斷在提升。高粱種植也不例外,其種植技術關係到高粱的產量與質量,在田間管理過程中要從每一個細節出發,做到科學統籌管理,這樣才能管理出高產量、高品質的高粱。謝謝閱讀,我是三農參謀。

三農參謀


你好,我是農村紅巖,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高粱分三種:大冒,丈格寧,甜水秸三種。

以上三種是山東德州人給高粱區分叫法。

大冒高粱,頭大,粒多,杆細長,離地面3到4米之間,適合種在減地,田地地堰上,玉米棵中間,不長農作物的地,怕水。這種農作物相對小麥,玉米不高產,價格也便宜很多。

大冒和玉米一塊種,怕除草劑,種子粒小,挖坑種植,小坑埋土及可。高粱葉細長,成熟和玉米一塊兒,大冒頭大適合佛條帚,掃地,供農戶使用,也可賣錢。杆子可架黃瓜豆角,粒無人食,一般用於馬,驢,雞,鴿子食用。

在我小的時候,我家餵過馬,每當用到它幹活時爸爸總會給馬兒半碗高粱,馬兒吃了高粱以後力氣十足,幹活有力氣,還稍微不注意咬你一口。那時我家每年都種,它可是馬的食料。

大冒成熟後怎樣收呢?大冒成熟後用鐮刀割,頭和杆分開捆綁,方便搬運。杆自然晾乾,頭也是自然晾乾,頭是用手拿摔在地上,摔粒,這樣做保留頭拂條帚。

丈格亭,看到名字,就知道亭亭玉立,是的,它的種植和大冒一樣,怕澇。它的頭比大冒頭小,杆子細長,主要要它的杆子不是種子,杆子可以訂製船盤,可供農戶使用。

甜高粱又稱甜水秸,頭小,粒扁圓,它的杆子主要用嘴嚼裡面的甜水,一般種的農戶少,偶爾在田間種一些哄小孩用。

種植高粱時一定要審重,地裡有草,不能打滅草劑,長草只能靠手拔。

高粱是挖坑,移株栽培,不管用哪種方法,高產的關健在於密度,相對於別的農作物它始終都是產量最低的農作物。農戶種植是用頭,佛條帚,用杆訂船盤,哄小孩子。

我們這兒的農村都不種了,因為住社區,沒有馬,驢,雞吃了。現在鳥兒這麼多,種了還不夠麻雀,鴿子,它們吃的。

以上就是我們這兒種的三種高粱,哪一種也不高產。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農村紅巖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

高粱要想高產,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大關口。

一、把好選地整地關

1、地質選擇 選用地勢平坦,土質疏鬆肥沃的壤土地種植最好。

2、精細整地 要求土地平整、上虛需下實、耕層深厚,一般30釐米最佳。

二、把好種子選用關

1、選用優良品種 重點選用抗倒性,耐病抗病的新品種。

2、篩選優質種子 把小粒、癟粒、病蟲粒篩選出去,選用籽粒飽滿的好種子。

3、藥劑拌種 用殺菌劑、殺蟲劑拌種,防病蟲。

三、把好播種關

1、播前施肥 每畝施用1噸有機肥、10公斤磷酸二銨、8——10公斤尿素,作為底肥。

2、適時播種 5月上旬,氣溫穩定在10——12度時,即可播種。一般株距18——20釐米,行距12——15釐米,播深3——5釐米,沙土適當深播,粘土適當淺播。

四、把好田間管理關

1、疏苗間苗 3——4葉疏苗,5——6葉間苗。

2、中耕鬆土 一般中耕2次,間苗時一次,半個月後再進行一次即可。

3、化學除草 稗草2——3葉選用40%的阿特拉津膠懸乳劑,畝用0.7——1.0斤兌水噴霧,防治即可。

4、防治病蟲害 用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葉斑病;用滅蚜威防治蚜蟲;用辛硫磷防治粘蟲。





魯召軍


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高粱在我國的種植歷史非常悠久,迄今已經有幾千年的種植歷史,高梁的作用非常廣泛,不僅可以食用、釀酒、製糖,還可以入藥,而且高粱杆也是非常好的飼草,高粱耐鹽鹼,產量高。最近幾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河北省的很多地方都在大規模發展高粱種植,比如河北省阜城縣高粱種植達到10萬畝。下面我就結合我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高粱如何栽培能高產。

高粱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蜀黍、桃黍。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葉片頭部偏圓,邊緣有微細纖毛。性喜溫暖,抗旱、耐澇。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類。中國栽培較廣,以華北、東北各地為最多。食用高粱穀粒供食用、釀酒。糖用高粱的稈可製糖漿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葉陰乾青貯,或曬乾後可作飼料;穎果能入藥,能燥溼祛痰,寧心安神。

在我們這邊以前種高粱的人特別多,過去的高粱主要為了要高粱秸稈,因為農村蓋房子、晾曬糧食都需要高粱秸稈做為原料打秫秸箔,後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 高粱秫秸箔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種植高粱的人越來越少。不過最近幾年產業結構調整開始後,高粱在釀酒等方面的價值逐漸又顯現了優勢,在和玉米等作物對比後,以種植釀酒專用高粱為目的的大型合作社逐漸增加,秸杆矮小穗子大、產量高效益好的釀酒專用高粱已經得到了農民們的喜愛。

高粱的種植時間和播種要點

目前河北省種植的高粱品種主要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推廣的本地品種,這些高粱一般生育期平均110天左右,畝產一般都能實現1200斤。高粱是喜溫的作物,最合適的生長溫度一般在20-28攝氏度最好。按照現在的種植模式,高粱在冀東南地區主要採取春播和夏播兩種,其他地區可以根據當地氣候,溫度等實際情況對照操作。春播。春播一般從穀雨後,連續7天地溫能保持在15攝氏度以上時就可以開始播種,如果不能準確把握地溫,一般在5月20日-5月20日之間播種就可以。播種時底墒充足,畝用種3斤左右,畝留苗6000-8000株,行距45-55公分,株距10-15公分。播種深度一般掌握在5公分,高粱種子小,不能播種太深,過深不容易發苗,墒情不好及時澆水,確保一播全苗。

夏播。通常夏播是在麥收後滅茬或貼茬儘早播種,同樣不能播種過深,播後及時澆矇頭水,夏播要選擇生育期90多天的早熟品種。播種深度較春播要稍淺,密度和株行距參照春播。

二、高梁各生育期的性狀表現和病蟲害防治

高粱是一種適應性非常強的作物,山區、丘陵、鹽鹼地、旱地都能種植,只要把握好相應時期的管理特點就能取得高產。高粱整個生育過程大體劃分為苗期、拔節期、抽穗開花期和灌漿成熟期,下面我就把各個時期不同的管理要點說一下。

◆ 苗期。高粱從種子萌發到拔節前為苗期。播種後在適宜的溫度、溼度條件下,經過5天的時間高粱就基本全苗了。高粱的苗期總共需要27天左右,這個期間植株長出8-12片葉,是高粱營養生長期。這一時期主要蟲害是薊馬、灰飛蝨、麥蚜等食葉害蟲和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可通過種子包衣、噴施吡蟲啉、噻蟲嗪等農藥防治。苗是間雜草發生的關鍵時期,注意防治雜草般在播後苗前噴施封閉除草劑高章浮進行防治,也可以進行苗後中耕或化學除草。

◆ 拔節期。 隨著高粱苗迅速成長,節間開始不斷伸長,高粱植株根部氣生根開始出現,穗分化也開始,植株也就由營養生長轉入營養生長長均衡時期。從撥節至旗葉展開之前,大約需要35天左右。這段時間咱們需要關注的病蟲害主要是鑽心蟲鑽蛀莖幹,棉鈴蟲、粘蟲等食葉害蟲。河北省一些合作社因為種植面積大,而且有技術專家指導,他們都是通過釋放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這種措施不僅省錢,還能又省力。如果您種植的面積較小,不方便使用天敵滅蟲,建議您可以噴施甲維鹽、蟲酰肼等生物殺蟲劑進行防治。

◆ 抽穗開花時期。旗葉展開後,穗從旗葉鞘逐漸抽出,穗部陸續開花,一般從抽穗到開花結束需要10-15天,這段時間高粱花穗要完成授粉,此時,高粱的營養生長基本結束,主要是生殖生長進行物質積累。這個時期咱們要注意的害蟲主要有桃蛀螟和棉鈴蟲,同樣可以採取拔節期的措施通過釋放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或者化學防治。

◆ 灌漿成熟期。高粱授粉後2-3天籽粒開始膨大,進入灌漿期,這個時期比較漫長,大概需要30-35天。當種臍出現黑層、幹物質積累終止時,高粱也就達到了成熟期。高粱成熟階段我們需要注意的害蟲主要有盲蝽蟓、桃蛀螟、棉鈴蟲,一般採取無人機化學防治的方法,如果發生不嚴重也可以不用防治。

不同生長階段肥水管理

介紹了高粱各個階段的生長特點,咱們也瞭解了各個時期病蟲害的發生特點。下面在給大家說說各個階段高梁對水肥的需求特點。雖然咱們總說高粱適應性廣,耐乾旱、耐瘠薄,但是如果保證不了水肥,高粱照樣不能取得好的產量。通過技術論證,高粱對肥的需求特點是鉀肥較多,氮肥次之,然後是磷肥,氮磷鉀需求比例是1:0.5:1.2。

◆ 苗期。高粱在苗期需肥量是它全生育期總需肥量的五分之一,需水量佔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0%,這一階段適當控制水分,目地是為了促進高粱根系下紮實現壯苗。

◆ 拔節期。這一時期是總需肥量的五分之三,施足底肥的情況下,這個階段不用特意追肥,可根據土壤和苗情噴施一些葉面肥。拔節期對水量需求量比較大,因為這個時期正是高梁“躥個”的重要節點,它需要的水分大概佔到了整個生育期水分的50%。這一時期生長髮育旺盛,葉片光合作用加強,水分蒸發量大莖稈葉片迅速生長,小穗開始分化形成,若遇乾旱就會影響穗分化,造成禿尖碼稀,也就是咱老鄉們常說的“胎裡旱”或“卡脖旱”。所以這個階段一定注意水分管理。

◆ 抽穗揚花期。 這一時期,雖然高粱生長快需肥多,但時間因為較短,而且植株已高,一般不再建議大家進行追肥;不過這個階段千萬不能缺水,如果幹旱一定及時補充水分,否則影響抽穗,容易產生小穗、半穗,甚至會嚴重影響產量。

◆ 灌漿成熟期。高亮的灌漿期和咱們的小麥類似,就是這個時期要保持適當的溼度,不能幹旱,否則灌漿不完全,容易出現秕粒。另外還可以結合殺蟲劑的使用一起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

四、總結

隨時間的推移,高粱很快就進入了成熟期,咱們種植戶需要把握時間是是收穫,收穫時間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高粱品質,收穫標準,一般在八成以上植株的穗下部籽粒由白變紅時,籽粒變硬時咱們就要及時收穫。最後需要提醒大家,高粱在收割後一定要及時烘乾或者晾曬。防止黴變降低質量。成熟的高粱像是醉酒的大漢,紅紅的臉龐,非常喜人,如果種植面積大景色絕對吸引人,還可以搞個豐收觀光,像河北省的阜城縣每年就在成熟的季節組織紅高粱文化節,一是為了慶祝豐收,主要還為了促進當地紅高粱產業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果。

可以說最近幾年各地紅高粱產業發展的紅紅火火,除了作為粗糧銷售外,更多的是供應釀酒企業,因此如果想規模發展,大面積種植,一定要提前與相關的釀酒企業進行聯繫,按照企業要求種植適銷對路的品種,才能夠豐收又豐產。


燕趙農業


高粱又被稱作蜀黍,是我國傳統糧食作物,具有獨特的抗逆性、適應性和多重抗耐性。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和黃淮流域等區域。

高粱種植成本不高,適應性較強,但為提高產量及質量,也需要採取科學的種植方法,抓好品種選用、精耕細作、病蟲害防治等每個生產環節,確保高產穩產。

1、選地

高粱種植地應選擇地勢平坦、肥力均勻、灌溉方便的地塊,同時注意倒茬,前茬作物最好是大豆,其次是小麥、花生、玉米和穀子。

2、整地

秋整地:一般在前茬作物收穫後、土壤封凍前深翻、耙耪保墒,深耕20cm為宜,做到土壤細碎無顆粒、上虛下實地面平整,併力爭起壠,壠距55-60cm為宜。春季化凍和反漿前對抵款鎮壓,使其平整。

春整地:如果秋季未及時整地,可在春季旋耕滅茬,滅茬深度為8cm以上,旋耕深度12-15cm為宜,在土壤凍化15cm時,進行頂漿打壟,起壠後及時鎮壓。

3、基肥

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根據地塊的差異,一般施優質農家有機肥1500—2000 kg/畝,每畝施複合肥50—70 kg/畝。

4、選種

品種是提高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選種時要充分結合地塊特點、氣候條件、耕作水平等合理地選擇種子品種。

一般,最好選擇使用國家推廣使用的高粱品種。並注意選擇種子外表一定要光滑且亮澤,不存在小粒亦或是碎粒的種子。

5、播種

播種前種子晾曬2-3天,可以殺菌、降低種子含水量。為了使種子發芽一致,出苗整齊,出苗率高,幼苗粗壯,需要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分級。並用藥劑拌種,提高種子抗病、抗蟲以及生根發芽的能力。

  • 播種時間

一般年份最佳時間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溫穩定在10℃以上時播種。

  • 播種深度

高梁播種深度2.0-4.5 cm 為宜。乾旱條件下需要適當深播種淺覆土。

  • 播種方法

採用機械進行播種,從而提高播種質量。播種後要及時鎮壓,用種量一般用量1-1.5 kg/畝。

6、田間科學管理

(1)合理密植

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在幼苗長出3-4片葉子時疏苗,5-6片葉子間苗,留苗5000-7000株/畝。

(2)中耕除草

人工除草或播種1-3 d 用38% 的莠去津懸浮劑250 ml/畝噴於地表。拔節期進行人工機械中耕草並培土。中耕次數2-3次為宜,其深度先淺後深。

(3)追肥

高粱拔節到孕穗是高梁需肥最多的時期,是進行追肥最為適宜的時期,進行1次追肥即可,追施尿素20 kg/畝,追肥可結合中耕培土進行。

(4)病蟲草害防治

  • 黑穗病防治

高梁黑穗病是高粱上發生普遍的病害,它包括絲黑穗病、散黑穗病、堅黑穗病。防治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良種,二是藥劑拌種,是防治高粱黑穗病最重要方式之一,即用2%立克秀按種子重量的0.1%-0.2%拌種或用20%粉鏽寧乳油100 mL,加少量水,拌種100 kg,拌均勻,攤開晾乾後播種,三是實行3年以上輪作,以減少土中菌量;四是提倡適期晚播,爭取早出苗、出全苗。及時砍倒病株,將病株砍倒拉出地外集中銷燬。

  • 蚜蟲的防治

在蚜蟲防治過程中,以預防為主,田間出現少量“窩子蜜”立即防治,用10%吡蟲啉2500倍液,或用40% 蚜滅克乳油1000倍液,或用40% 樂果乳油1500倍液。

  • 葉斑病防治

通過加肥料促進高粱植生長,增強作物抗病蟲的力。如果葉斑病危害加重,可用70% 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進行噴灑

7、適時收穫

適時收穫、晾曬、脫粒可減少損失,保證豐產豐收。最佳收穫期是蠟熟末期(9月20日左右),待90 以上植株穗下部子粒硬化後,搶晴天收穫,此時收穫,產量最高,品質最好。收後及時晾曬,至子粒水分14 以下妥善保管。


小農鍋鍋


 首先,在回答“高粱如何栽培才能高產?”這個問題前,要了解高粱的種植時間,只有在合適的時間範圍內,合理種植,高粱高產的幾率才更大。

一、高粱的種植時間

  高粱的種植可分為春作與秋作兩種。春作播種期約在農曆三月底至四月中旬,時間不宜過早,因早期播種氣溫低,生長緩慢,遇到寒流易枯死,秋作則選在農曆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之間播種,時間不宜太遲,以免生育中後期遇低溫,影響生育而延遲成熟期。

二、高粱種植的高產方法

  1.選地:高粱根系發達吸水吸肥力強,宜選擇平坦疏鬆較肥沃的地塊種植,因有抗旱耐澇耐鹽鹼耐瘠薄的特性,所以低窪易澇地塊或是瘠薄幹旱的鹽鹼地塊也可種植,對前茬要求不嚴格。

  2.整地:高粱的整地質量是抓全苗及決定產量的關鍵,播前須做到精細整地、耙平耙細,提倡秋季整地以確保春季土壤墒情,做到秋耕、秋耙、秋起壟。

  3.輪作:高粱忌連作,合理的輪作方式是高粱增產的關鍵,理想前茬是大豆茬,其次是玉米茬、馬鈴薯茬等,因對農藥敏感,所以忌選前茬施用長殘效類農藥的地塊。

  4.間苗定苗:高粱苗後3-4葉期間苗,5-6葉期定苗,定苗時要做到等距留苗及留壯苗、正苗,不留雙株苗、二茬苗,還應拔除雜株,提高純度,充分發揮良種的增產效應。

  5.適時中耕:高粱苗期中耕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10-15天后進行第2次,拔節前後中耕要和追肥、培土相結合,促進高粱生育的同時增強防風、抗倒和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6.灌溉管理:高粱苗期需水約佔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10%、拔節孕穗期佔50%、孕穗至開花期佔15%、灌漿期佔20%、成熟期佔5%左右,重點在拔節孕穗期、開花期和灌漿期適量灌水。

  7.合理追肥:高粱追肥時不要將肥料露在地表面,追肥後應及時澆水,每次追肥、澆水應根據作物長勢、天氣等情況酌情掌握。高粱出苗後可視出苗情況施入提苗肥;高粱拔節期可施腐熟農肥1000千克/畝、尿素10-15千克/畝;高粱孕穗期可施農肥1000千克/畝、尿素20千克/畝;高粱灌漿期可施1000千克/畝農肥、尿素8-10千克/畝;高粱抽穗至灌漿期適量噴施磷酸二氫鉀,以促進早熟及增加產量。

我是悟農人,願意與您分享三農經驗,學習三農知識,請關注我!


悟農人


首先選擇好高粱良種,一般是根據栽培利用目的和自然地理條件,分用途,分地區確定具體良種標準。具有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抗逆性強,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種子。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及產品的去向選擇合適的高粱品種,是獲得高粱高產高效的重要保證。

高粱的個體發育從種子萌發開始,到形成具有萌發能力的新種子是一個生育週期。分苗期,拔節期抽穗開花期,灌漿成熟期,每個生長期都有個別的管理措施。

高粱獲得高產,必須保證單位面積的高粱穗數,高粱穗子越多,穗子粒數越多,穗粒重越大,獲得的產量就越高,可見,單位面積的穗數,穗粒數,穗粒重的關係。只有三者協調發展,才能獲得理想的產量。

高粱是喜溫作物,溫度不僅直接影響高粱的生長髮育速度,也間接影響植株對光照,水份及養分的利用。

高粱對肥料要求不嚴,高粱幼苗不僅對氮磷鉀等元素的吸收相對較少,施足基肥就能滿足整個生育期的生長需求!

適時收穫,一般在乳熟末期或臘熟期及時收穫,切勿成熟過頭再收,以免減產!


alhqqcom我是揚


高粱作為一種雜糧麵食,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高粱面可以預防高血壓等多種身體亞健康疾病,那麼高粱種植過程需要怎麼做才能高產豐收?

1.適時播種

高粱播種的最佳溫度,一般是15℃最佳,並且播種的時候不能過深,播種的深淺跟土壤的溼度有很大的關係。土壤溼度大的時候要淺播,土壤溼度小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深播,並且播種之後要保證總之上面覆土並壓實,以防種子裸露在外面被太陽照射影響出苗。

2.合理間苗

高粱苗的種植不能過密,也不能過稀,密度過大,苗與苗之間相互爭奪水分和養分,不利於壯苗。並且密度過大,也會造成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的現象。如果種植密度過小,又會影響高粱的畝產量,所以說合理密植是高粱高產的基礎條件。

3.培耕追肥

當高粱植株長到七十釐米左右的時候可以進行分行培土,將行間的土壤培育在高粱的基部,在行間形成壟溝,這樣的壟溝可以促進高粱氣生根的生長,和吸收水肥的能力,也有利於防止倒伏,並且壟溝的形成也有利於排澇和灌溉。及時的進行追肥,以防止高粱後期脫肥,導致灌漿不飽滿的現象。

4.及時灌溉

雖然高粱是比較耐旱的一種作物,但是如果在生長期缺水的話,會造成灌漿不飽滿的情況。如果氣候炎熱,長時間乾旱,應該及時進行灌溉補水,以保證高粱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在抽穗前後澆水灌溉是最為重要的。

5.病害防治

高粱上面危害最嚴重的蟲害是蚜蟲和螟蟲,蚜蟲主要危害莖幹和葉片,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容易發生,螟蟲有鑽蛀危害的現象,也可以危害穗部,造成減產,所以說高粱要想獲得大豐收,蟲害的防治也非常關鍵。




農網小李


種植高粱的時候因地而異,具體種植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合理播種。下面是我選摘了科學種植的方法。

(一)選地輪作

高粱根系發達吸水吸肥力強,應選擇平坦疏鬆較肥沃的地種植。由於高粱抗旱耐澇耐鹽鹼耐瘠薄,所以在低窪易澇地瘠薄幹旱的鹽鹼地上均可種植。只要在耕作上採取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照樣能獲得較好的產量。合理的輪作對產量的影響很大,種植高粱最理想的前茬是大豆茬,其次是小麥玉米茬。因為高粱根系扎土深,擴展範圍廣,吸水及養分多,導致地力肥力下降,適宜的後茬最好是大豆茬。

02

(二)整地與施肥

結合整地進行施肥,高粱是需肥較多的高產作物,應在早春頂漿三犁川打壟施肥,鎮壓保墒。施肥量一般每公頃15~20噸農肥,磷酸二銨150~200公斤,混尿素50~100公斤

03

(三)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根據生育期選用品種;品種的生育期必須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既要能在霜前安全成熟又不宜過短,充分利用生長季節提高產量。可選用中早熟品種,如敖雜1、敖雜2,吉雜76、雜交新品種鳳雜4號等,雜交新品種鳳雜4號表現為高產優質抗旱抗倒伏抗葉斑病、抗絲黑穗病抗蚜蟲等優良性狀,平均公頃產量在9000公斤以上,出苗至成熟120天左右,需活動積溫2500攝氏度左右,增產潛力較大,比較適合我市種植。敖雜1、敖雜2增產潛力也較大,這兩個品種都屬中早熟品種,生育期在115~120天以下,這兩個品種粒色鮮紅,著殼率低好脫粒,澱粉含量均70%左右,敖雜1、敖雜2保苗在12~15萬株每公頃,適合南部鄉鎮種植,屬早熟中杆雜交種。

04

(四)提高播種質量

1、曬種,提高發芽率。

2、種衣劑拌種。

種衣劑吉農3號防治各種作物黑穗病,苗期病害,缺素症及地下害蟲的防治效果達85%以上,提高保苗1~2成。

05

(五)播種期

1、播種時間。

一般年份最佳時間是5月5日~10日左右。高粱播種10天后即能出苗。

2、播種深度。

高粱播種深度3~4.5釐米為宜。

3、播種方法:播種後要及時鎮壓,用種量一般的公頃用量20公斤。

06

(六)田間管理

1、合理密植

當幼苗長出3~4片葉子時疏苗,5~6片葉子間苗,耐密型高粱品種要留柺子苗,耐密型早熟高粱品種公頃保苗15萬株。

2、化學除草,高粱出苗後,田間稗草2~3葉期噴藥,可防除大多數闊葉雜交草如:野莧、蒼耳、灰菜等又可防除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雜交草,方法:使用40%阿特拉津膠懸劑每畝用0.7~1.0斤兌水用噴霧器噴灑,噴藥要均勻,避免要害。

3、中耕除草。

提倡鏟前趟一犁,鏟、趟結合進行。7月10日前拿起大壟,由於高粱後期需肥量大,封壟要追肥,追硝肥扣在兩邊壟幫子上,以土壓嚴。

07

(七)防治病蟲害

高粱黑穗病又名烏米、黑包等,是高粱上常見的並危害較嚴重的一類病害。

防治方法:

1、(1)輪作

(2)播前用藥劑拌種可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按種子的0.3~0.5%拌入。

2、高粱葉斑病,炭疽病比較嚴重,葉片全變成紫紅迅速乾枯,引起翻秸,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

(1)以農業技術防治措施為主,追施肥料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

(2)藥劑防治可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每畝100~125公斤。

3、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金針蟲等

防治方法:除了用種衣劑吉農3號拌種外,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12.5公斤,每一公斤稀釋藥液可拌10公斤種子,拌後悶3小時~4小時 ,陰乾後播種。

4、高粱蚜蟲

防治方法:用40%樂果乳劑兌水50~80倍液塗莖,用40%樂果乳油劑兌水2000倍噴霧。

5、粘蟲防治方法

用50%辛硫磷乳劑每畝用50~100克或用20%速滅殺丁乳油每畝用20~30克即可防治

08

(八)適時收穫  穗用手捏完全無漿後就應及時收割以免過度成熟減產。






青春不在z


高粱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是古代主要糧食作物,現在高粱主要用於釀酒。高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抗旱、抗澇能力強,稍加管理就會有不錯的產量。那麼高粱如何才能做到高產呢?

1.整地與起壟

高粱雖說對土地要求不高,但是選擇土質肥厚,土層深厚,地利均勻便於灌溉的土地,有利於獲得高產。選好土地後進行精耕細最好實行滅茬、耕地、起壟鎮土的連續作業。這樣可以疏鬆土壤,使土壤沒有結塊,保持良好的墒情,上松下實,為播種和出苗創造有利的條件。

2.選種與播種

品種是作物能否獲得高產的首要條件,現在市場上高粱品種有很多,一定要選擇通過政府審定適宜本地栽培的高粱優質品種。為了提高高粱的出芽率,在播種前將高粱種在陽光下晾曬2~3天。高粱的出名及土壤水分有很大的關係,當地面溫度,耕作層溫度連續五天高於12℃,含水量在18%左右即可播種。播種時要注意深淺一致,覆土層不易過厚,以2cm為宜。

3.間苗與定苗

河裡的田間密度有利於高粱的生長並且減少病害的發生,因此要適當的間苗,間苗的原則是剔雜留正,拔小留大,清弱留壯。定苗要早,如果太晚幼苗後期密度過大,相互爭奪營養、光,幼苗生長受到抑制。一般是3~4葉期見苗,5~6葉期定苗,根據品種不同,每畝地留優質幼苗6000~8000株。

4.除草除孽

雜草和分孽的產生會以高粱搶奪營養和水分,雜草採用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結合的方法,清除各種雜草。使用除草劑時原則上應用對下茬作物沒有毒害的化學除草劑。對於靠近地面處的分櫱,在人工除草時一同除掉,減少水分養分的消耗。

5.施肥灌水

高粱想要高產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堅持農家肥與化肥相結合的原則,化肥藥配方要合理、平衡,採用分期施肥、按需施肥的方式。具體的施肥次數、數量等要根據作物生長情況來定,一般情況下每畝地要施1-2噸的農家肥,20公斤左右的複合肥作為底肥。拔節期可以施用20公斤左右的尿素,促進籽粒發育。開花灌漿期,若土壤缺墒,並且近期無雨時要及時灌溉,若遇連陰雨天或強降雨,應及時排澇。

6.病蟲害防治

通其它作物一樣,高粱的病蟲害防治原則“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提前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播種可用藥劑拌種,在生育期選用高效、廣譜、低毒、低殘留、對人體安全的無公害農藥或生物農藥防治葉斑病、黑穗病,蚜蟲,螟蟲等病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