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创业需要注意什么?

前段时间,NBA火箭队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淘宝屏蔽,淘宝卖家也跟着倒了霉。

年轻人创业需要注意什么?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创业也是要相信运气的。我前不久一个投资项目,明明已经上了轨道,结果遇到第一名拿到风投,然后疯狂砸钱,导致整个市场都不赚钱。


还有一个生意,本来已经盈利,结果广告不让投放,一下子又不盈利。而另外一个项目,放了两年不赚,结果今年流量意外地容易获得,赚了。


创业当中起起伏伏,我现在还挺享受这样的感觉,但也不得不说,这就对创业者的心态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经常有人来问我,什么人适合创业?我认为其中有一条很关键,信念,克服失败的信念。


对创业来说,失败是大概率事件,一定要想清楚这个事情想成失败后我能不能承受,而不是幻想成功了怎么样?有这个心态,才能够做好创业。


马云35岁创办阿里巴巴,今年9月10号退休,55岁。20年时间,他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世界前十的公司。同时,也带给了中国国际贸易,零售业,金融业,物流业,云计算行业巨大的颠覆。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他的整个经历,真不是一帆风顺。

关于马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在他的小圈子这么说的:“我创业遇到到三次经济危机。第一次2001年因为孙正义提前塞了2000万美金的融资,凑巧躲过一劫。第二次2008年,我提前让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再次躲过一劫。

两次危机都非常危险,但是恰恰公司的巨大增长都是危机过后(因为在这个过程里对手已经死掉一批了)。”

创业过程真的很艰苦,就拿我自己来说,在10多年的创业中,几乎每一两年都会有濒临绝境的危机,每次都要伤筋动骨才能慢慢化解。

不过当每次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或者又甩开了对手一些。

所以,当你一旦选择了创业,就一定要做好艰苦的准备,这样的创业过程也是我们最好的壁垒。

说完了心态,策略层面呢?这里我给题主最重要的一条忠告就是: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之前我想到一个话题问我女儿:为什么有的商人能够赚很多钱?而有的商人却亏钱呢?

她想了一小会儿,就回答:我觉得因为有的商人做的是他喜欢的事情,而赚钱的商人做的是他擅长的事情。太厉害了!

其实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就拿段永平老板来说,当初他投资网易,两百万美金赚回了5亿美金,那是因为网易当时做的是游戏,而他的发家小霸王学习机也是游戏,所以他知道游戏这个行业的潜力。

而网易后来转型电商音乐之后也都很成功,但是段永平因为不懂,所以很直率的放弃了后面的继续增值十倍的机会。

后来他做OV,投资拼多多,那是因为他懂得中国乡镇县城的市场是什么样的。今天他的资金95%都投资了苹果,是因为他知道手机这个行业的未来。

对于自己不懂的行业,多赚钱都不要羡慕,一个人,把自己擅长的东西搞懂了,就足够了。

比如我身边有一个人在营销思维上很厉害,但是,他却做的是女装,基本上就没有发挥出来他的擅长。因为女装是拼供应链,选款,管理能力的生意,所以他在女装上就很难有太大的未来。一定要打磨自己的擅长,并找到发挥这个擅长的方向。

所以一旦决定创业,首先要想明白一件事:我最擅长什么?然后就不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因为这些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只要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就能解决。

如果你做细节牛逼,那么应该去找一个有想法远见的合伙人,如果你对产品上很有经验,,那么就去找一个擅长运营、做琐碎事情的合伙人。合伙人互补,人品没问题,规矩讲好,可以极大提高做事情效率。

至于合伙人要找什么样的人?最佳合伙人就是桃园三结义。他们创业一起混了23年,都没个根据地,但是不离不弃,也不计较个人利益。创业要遇到这样的合伙人,才能长久,千万不要找完全利益导向的合伙人。

​​​​

以上算是对第一次创业的年轻人一些小建议。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吧:

三个人合伙创业做淘宝,A出钱30万不做事,B做事不出钱,C又出钱20万又做事。该怎么分配利益? ​​​​




86年,创业十多年,工薪家庭,目前年收入八位数。


公司100多人,几乎每年都是50%的增长,另外持股并盈利的有8家公司。


在这,分享8条创业经验,希望能对第一次创业的年轻人有所帮助。


1、 对于创业来说,机遇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其实是机遇。只有碰到机会,才有创业。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升能力呢?因为只有能力提升,才能够提升你碰到好机遇的概率。每个机会,都匹配各种能力的人。所以,有足够能力的人,不缺机会。说缺机会的人,其实本次是能力不够。


2、 一般有个观点,叫做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但是实际工作中,我认为还是做事更加重要

坏人能做事,也照样合作。做事能力是很多年轻人差的能力。除了你的专业能力外,还包括协调能力,抓重点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谈判能力。一个人能不能创业,做事能力很关键。很多老板做人差劲,但事办得漂亮。还是成。


3、 打工和创业的区别。


打工,往往需要的是解决单项问题的能力,比如你负责数据分析,职能很细致,不需要你做别的。而创业,所需要的能力实在太丰富了。我刚刚创业的那会儿相当不适应,比如说公司电灯坏了,要自己搞。网络布线出了问题也是自己学着搞。遇到刁蛮工商,也得要会斡旋。所以那几年学了“一身本领(全是鸡毛蒜皮)”,创业就要照顾的事情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挣钱能力啊。很苦逼。


4、 具有长远眼光的创业者,走的会更远。


茅台和五粮液的竞争很有意思。90年代两个都是数一数二的品牌。后来五粮液为了扩大销售额,做了很多子品牌,什么五粮春五粮醇,拉开了规模上的差距。但是,茅台后来一步步涨价,消费升级了,有钱人只认贵的。。。满眼看去,茅台竟没一个对手,高端市场全收。

创业者,不要光顾着销售额,得看到市场的变化


5、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


其实,一个人只要8分努力就够了。

如果你创业,最重要的你积累到多少资源,多少人给你过程中帮助,所以交朋友能力强的人,创业成功率极高。。。如果你就业,最重要的则是看你选的老板。。。大了说,我身边一些阿里10年+的老员工,聊下来大多数水平一般,但是人家身价都几千万过亿。小了说,一些不怎么样的电商运营,也因为老板水平高,跟久了也是三五十万年薪。别光埋头努力。


6、 只有勤奋的创业,可以吗?


99%创业者,一年到头忙死了,最后利润仍然微薄。而少数老板,也勤奋,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依靠头脑做事,这才是优秀的创业者。如果创业者只能依赖自己的勤奋,而不是智慧,显然是被事业所困。

创业前,要去依靠勤奋去积累智慧。否则创业后,还是只有勤奋。这样的创业,没意思。


7、先做小产品,再做大产品。


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创业者,给新创业者指导的时候都说“做小产品,解决小问题”。因为新创业者能力弱啊,竞争激烈的市场往往大佬比较多。而且不仅仅是能力的差距了。创业者先占个小地盘立足。积累了经验资源资金。慢慢再去做大一些的产品。否则,找死。很多大机会都是被成功者的二次三次创业做成的。


8、 电商创业的三种路径:


1)产品差异化。始终在一个领域创新产品,保持竞争力。

2)成本领先优势。这条其实最难做到,对规模要求非常高。

3)不断找新机会(包括流量和产品机会)。大多数人其实前N年的创业,只能够找第三条路,因为前两条太难了。

电商这些年机会多,所以第三条路一直通。


创业是一场风雨兼程的独自旅行,它要求创业者必须有强大的内心以及清晰的目标,才能在旅途中找到方向。


而我,很幸运的一直在沿着目标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