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材的漢代地圖,到底有沒有抹黑呢?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日本教材的漢代地圖,到底有沒有抹黑呢?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關注:玉石看客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已經和日本有很深的淵源,不過那時候日本還不叫日本,而是倭奴國。在范曄撰寫的《後漢書》中,就記載有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予印綬”。

倭奴國是日本九州沿海一帶的部部落小國,漢光武帝還曾授予刻有“漢委倭奴國”的金印,而這一金印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出土於日本博多灣志賀島。這一段記載,以及出土的金印都證實了,早在公元57年,也就是漢代的時候,日本就已經與我們有了關聯。


日本教材的漢代地圖,到底有沒有抹黑呢?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但我們都知道,近代史上,日本對我國保有著很大的野心,數次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和日本的羈絆是從近代才開始的,但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在兩千多年前,日本的地位還要我們漢朝皇帝承認,但日本對我們的覬覦,絕對不是近代才開始的。中日之間的戰爭早在隋唐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當時的日本頻繁的騷擾朝鮮和中國,唐朝建立之後,就開始肅清日軍,這才有了唐朝時期友好往來的景象。而“日本”這個名字,也是武則天統治時期才賜予日本的,不過一直以來,日本都沒有能夠擺脫“倭人”的稱呼。時至今日,日本還有些人不承認近代對中國犯下的罪行,還有的人說,“倭國”是對他們的抹黑。


日本教材中的中國地圖

日本教材的漢代地圖,到底有沒有抹黑呢?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只憑借片面之詞,要想全面的瞭解,就得多聽別人的看法,綜合之後再下結論。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告訴我們:“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堂堂一代帝王,都需要別人為自己提諍言,由此可見,無論我們要去了解什麼,都應該全面地看待。當然,這裡所說的全面,指的是無論好壞的意思,對於歷史也是如此。要想評價中國的歷史,那就應該走出去,看看其他國家的人是怎麼評價我們的。日本自古以來就與我們有爭端,那日本歷史課本中的中國,又是什麼樣的呢?


日本教材的漢代地圖,到底有沒有抹黑呢?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中國歷史的疆域版圖,每一個朝代,甚至每一個帝王的統治時期都有所不同,那日本人在他們的歷史教科書中,到底有沒有真實地反映出我國的歷史呢?眾所周知,日本非常喜歡研究中國文化,所以總體上,很多個朝代的歷史版圖,並無太大的出入。但也有些朝代,日本會少給我們劃分一個區域,至於這樣的現象是故意的還是對中國歷史瞭解不深,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漢代地圖有沒有抹黑?

日本教材的漢代地圖,到底有沒有抹黑呢?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有的人覺得,既然日本是從漢代開始與我們產生源遠,且“倭奴國”這個名字還是漢朝皇帝賜予的,那日本人會不會在日本歷史教科書抹黑漢代呢?令人驚訝的是,他們教科書中的西漢地圖,還算是靠譜的。大漢征服了西域,也征服了朝鮮半島的北部,並設立了漢四郡,雲南和越南的北部都在西漢的版圖之內。由此可見,日本歷史教科書中的漢代地圖,並沒有被抹黑。而從這些歷史地圖上,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日本確實很喜歡研究中華文化,卻對此研究得非常的深。


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日本教材的漢代地圖,到底有沒有抹黑呢?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在日本版的漢代地圖上,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現代日本人給古代日本島的標註是“倭國”,由此可見,他們雖然說我是抹黑,但這種種的歷史證據就擺在眼前,他們自己都沒法否認。翻遍日本的中國歷史地圖,我們會發現,原來日本人是這樣看待我們的。

雖說他們的歷史地圖中還有很多與我們的歷史地圖不同,但相同的那部分,也表明了我們從未胡編亂造什麼。歷史就是歷史,它就擺在那裡,無論他人如何解讀,它就是一塊豐碑,無法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