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冠造成了美股連續暴跌嗎?

幸福地帶2


造成美股暴跌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是新冠肺炎,造成經濟影響,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股票市場資金流出!

第二,是沙特和俄羅斯石油談崩,沙特降低原油價格(價格低至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直接打擊了美國!

第三,股市是允許做空的,美國已經10年牛市!這次下跌或許只是上升途中的調整!在加上有些人藉機會惡意做空!

總之,美股暴跌的原因有很多,新冠或許只是導火索!


皮特小隊長


新冠疫情當然是造成美股連續大跌的原因,但只能是導火索,不是最本質的原因。我們經常說一件事情的發生,不是單一因素,而多多重因素所導致的,但其中,分一個主要原因以及次要原因。

新冠疫情是導火索

先說導火索,就是新冠。此次新冠疫情,尤其是歐美國家應對不利,導致疫情全球蔓延。美股也不例外,疫情蔓延或許僅是開始,而且蔓延趨勢,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走低,市場避險情緒快速回升,進而引發市場的拋售潮。這就是股市走低的直接原因,也是最直接的體現。

本質是基本面的因素

1、國債利率倒掛預示經濟問題

美國長期國債利率已經跌至零附近,貨幣政策繼續寬鬆的空間已經不大,財政政策也將受制於美國政府的高企債務率,這輪長達11年的經濟上行期去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轉弱信號,美國疫情仍在爆發中,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更加難以預測。

2、市場整體估值過高

美股估值已經處於從1954年以來歷史上94%的高分位數水平,經歷近期暴跌之後,仍然處於二戰之後68%分位的較高水平,且高於二戰後的平均水平約15%左右。相比美國,其實港股以及A股當前的估值要低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此次國內股市總體抗跌以及外在大幅南下進軍港股的主要原因。

3、股市集中性太強

美國股市集中於頭部公司,比如那些藍籌科技股,基本上很多的資金都在其中,而這些一旦有風吹草動,大家都會考慮出局,造成市場比較大的波動。更有甚者,現在很多都是自動交易,比人操作更加的果斷和堅決,而且還很快,很有效率。所以,此次美股的連續重挫,和股市集中性太強以及自動交易也有一定的關係;


郭一鳴


此次美股的暴跌,表面上是新冠疫情引燃的,實際上是美股高估,已脫離了美國經濟基本面。

美股自2月24日以來,接連跳空大幅度下殺。道瓊斯指數從28992點,經過三個星期交易,跌落到21154點,下跌7838點或27%,美股一度跌入了技術性熊市



為什麼說新冠疫情只是表面因素或者說導火索?

美股此次持續性暴跌,可分三個階段來看:

  • 第一階段:2月24日~28日,此階段下跌是因疫情在全球擴散加速,繼日本、韓國、伊朗後,歐洲出現了意大利“封城”的嚴重情況。世衛組織將疫情風險等級調升至“非常高”,歐洲股市開始暴跌,恐慌情緒開始傳導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直接引燃美股跳空開盤下殺一週;
  • 第二階段:3月2日~6日,美股持續下跌已令美聯儲驚慌,於是美聯儲緊急降息50基點、降準50基點,並帶動了全球主要央行降息潮。可是疫情擴散的程度已越發廣泛和影響深刻,市場上開始預期美聯儲會進一步降息和寬鬆措施,市場在這種“恐慌和貪婪”的博弈下,出現了大幅震盪走勢。
  • 第三階段:3月9日~13日,在疫情全球不確定性風險擴大,經濟面臨全球性衰退的風險,對原油需求下降較明確,
    歐佩克+會議減產未達成協議,俄羅斯拒絕進一步減產。3月9日中東股東、歐洲、美股等全球主要股市“閃崩”式下跌,隨著沙特價格戰打響和升級,世衛組織對新冠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全球股市恐慌情緒進一步提升,“熔斷”危情接連上演,美股出現一週二次“熔斷”的歷史,連巴菲特也驚歎不已啊。

美股下跌的這三個階段,其實也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和影響經濟的過程,是一個表面俱象因素。



美股的持續暴跌實質上是美股長期被高估,已脫離了經濟基本面的後果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就奉行”美國優先“原則,在全球製造貿易摩擦,而美國經濟其實並沒有取得內生性發展,在全球經濟下行週期下,美國經濟增長質量較差,說白點是借槓桿來發展的。



可以看出2019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又回到了2016年前的水平。

經濟增長的潛力在衰退,可是,這幾年來,特朗普政府的債務呈現大幅度上升,美債多次出現倒掛信號。



經濟增速與債務規模增長成反向運動。

2016年美國公共債務為14.2萬億美元,佔GDP比重77%;2019年美國公共債務升至22.7萬億美元,債務總額相當於GDP的106.5%。

債務逐年增高,經濟增長遲滯,然而美股繼續走牛,到2019年已經十一年。

特朗普2016年上臺,開始繼稅改和要求美企製造業迴歸,2016年美股順利創出新高,之後的2017年至今,美股接連出現三次大的危情,技術性熊市屢次上演。

總之,新冠疫情的突發和全球性擴散,成了”大流行病“,在疫情衝擊經濟走向不確性的預期下,避險上升到恐慌,在股市上演了大崩跌。美股與經濟基本面脫離,從上面的多維度考量是個不爭的事實。國際投行、經濟學家等都預期美股高估了30%~40%,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啊。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美股的連續暴跌並不是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這隻能說是一個促進殺跌的一個誘因。我一點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解讀。

一、市場的調整屬於市場行為

市場的走勢由市場決定,某些突發事件只是加快了市場本身需要調整或者向上的行為。美股牛了十多年,目前美股整體的股價也存在著虛高的現象,特別是科技股的泡沫非常大。這類科技股的走勢一定程度上跟之前遏制華為有關,但是在華為堅挺之下,泡沫越大刺破就越容易刺破。如美股高通在1月份就出現了滯漲的情況。

目前全球指數估值最低的當屬A股,也有很多經濟學家評估A股可能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避難所。也正因此,在疫情之下A股的表現比全球其他指數更加有韌性。前期A股一直在3000點附近徘徊,而美股道瓊斯最高到達了29568點,前期A股的劣勢成了現在的優勢。沒有一直向上運行的市場,美股牛了十幾年,去年年底就有了調整的預期,只是疫情突發和石油價格戰進一步處罰了美股的調整。

價值投資者的角度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美股從去年開始很多價值投資者就傾向於美股需要避險,這最有代表的是巴菲特,他囤了一大筆的現金等待美股調整。上週巴菲特開始抄底美股,雖然遇上了兩次熔斷,但是相對於在調整之前的高點入手,現在他更加有主動性。

巴菲特這次抄底成不成功誰都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是在他計劃之內,目前只是一個初步建倉的行為,不排除後面會有繼續加倉的可能性。這也是印證巴菲特自己說的那句話,別人恐慌我貪婪。

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

美國當前仍然屬於經濟強國,不過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多元化之下,很多國家也有自生的生存方式,相互合作不是依賴,互相尊重才能走得更遠。這一點美國的態度上讓其他國家並沒有看到強國應有的姿態,顯得比較自私,沒有包容性。

長久之下這種高傲的姿態,不利於國際之間的合作,經濟上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牽制。

因此,美國的下跌是必然,突發的疫情只是一個誘導因素罷了。


50計劃


病毒只是一方面,以下7點原因是我總結最近美股大跌的原因。

新冠病毒

美國對新冠病毒日益擔憂,這拖累了股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國家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心主任南希·梅森尼爾(Nancy Messonnier)週二稱,“日常生活受到嚴重破壞。”

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宣佈新冠病毒感染是大流行病,但是疫情已傳至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意大利和伊朗等國家。奧地利、西班牙、克羅地亞和瑞士也證實了首個確診病例。

投資者不知道疫情將持續多久,現在確定疫情將在多大程度上損害公司收益還為時過早,但是包括惠普、萬事達卡在內的許多公司認為疫情會持續一段時間。

美國經濟數據低於預期

2月21日,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美國Markit綜合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為49.6,大幅低於前值53.3,跌入萎縮區間,創下2013年10月以來最低。2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為49.4,弱於預期和前值的53.4,四年來首次跌入萎縮區間,與綜合PMI同創76個月新低。2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為50.8,高於50榮枯線,但遜於預期的51.5和前值51.9,創六個月最低。

2020年大選

戰略家和分析師認為,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也開始推動市場下跌。許多人認為,如果佛蒙特州獨立人士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表現為民主社會主義者,他將贏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甚至可能當選總統,股票將受到打擊,因為他被某些人視為反商業候選人。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埃德·莫亞(Ed Moya)稱:“如果桑德斯獲得提名,美國股票的風險將非常大。”

美股高估值

在本週美股開始大跌之前,美股估值已經被認為偏高。根據MarketWatch對分析師的調查,標普500指數的交易價格為遠期收益預期的18.9倍,這比一年前的16.2有所增加,除了2018年初的短暫時期外,18.9是自2002年5月以來的最高遠期市盈率。

債券市場

由於人們對新冠病毒爆發後的全球經濟增長感到懷疑,週二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創歷史新低。盤中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最低下探至1.31%,刷新了2016年6月1.318%的歷史低點紀錄。歐洲國債市場上,投資者繼續買入德國、法國和英國國債,而意大利國債連續第二日遭到拋售。

經濟衰退的恐懼

投資者擔心冠狀病毒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並可能讓美國陷入全面衰退。大部分直接經濟影響是因為控制疾病的行為,而不是疾病本身的影響。當政府控制疑似病例時,許多經濟活動受到影響。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一項研究發現,在深度和持續時間上,一場大流行對全球經濟產生的短期的影響可能與美國戰後的經濟衰退類似。

美聯儲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場預計美聯儲將降息,美聯儲官員卻稱目前談降息還為時過早,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週二表示,目前冠狀病毒疫情仍不確定,美聯儲現在降低短期利率還為時過早。美聯儲副主席理查德克拉裡達(Richard Clarida)週二也表示,現在討論冠狀病毒的爆發是否會導致美聯儲放鬆貨幣政策還為時過早。



行者說股


新冠是造成了美股連續暴跌的直接原因,可以這樣理解,新冠疫情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說疫情造成了美股的暴跌是不恰當的,應該說疫情引爆了美股的危機,引發了連鎖反應,道指了美股的連續暴跌。

疫情扮演了導火索的角色

暴跌前的美股早就泡沫化很嚴重,股價在資金的推動下不斷的創新高,而經濟反而在退潮,兩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泡沫越來越嚴重。看家美股的聲音早在2018年就出現了,隨著美股的不斷新高,這種聲音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多了。美股這次暴跌可以是說與市場預期一致的結果。

2015年後,美元貨幣政策收縮,世界熱錢進入美股,2018年減稅,2019年降息,2020年購債,大量的資金進入美股市場,推升美股創出了一個又一個新高。但是,反觀美國經濟,製造業PMI從2018年就開始走下坡路,還一度跌到了50枯榮線以下,同一時間的美股卻在不斷的創著一個又一個新高,經濟下行,股市上行,兩者之間越拉越大,泡沫也越來越多,這個泡沫最終被疫情刺破,導致了股市的連續大跌。

美股嚴重的泡沫才是暴跌的根本原因

問題來了,是疫情導致了美股的大跌嗎?不見得,如果美股中沒有過大的泡沫,就算有疫情也不會出現大跌。A股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A股的疫情比美股要嚴重的多,但A股的反應很小,為什麼?原因很簡單,A股的泡沫已經擠出,就算疫情嚴重,市場反應也不大。股市好比炸藥包,泡沫就是炸藥,股市的泡沫越多,炸藥包裡的炸藥就越多,導火索引爆炸藥包後,造成的傷害就越大。簡言之,疫情衝擊下,那個股市跌的多,那個股市的泡沫就越大,美股連續暴跌的根本原因是本身的泡沫。

總結:新冠疫情只是引爆了美股的泡沫,不能說疫情造成了美股的暴跌,造成美股暴跌的根本原因是美股的泡沫。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個人認為,美國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美國在這次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中,政府行為不作為,措施不得力,內部互相撕咬扯皮,遮掩、隱瞞、掩蓋疫情,好像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導致疫情越來越嚴重,人們的恐慌心裡加劇,股盤連續下跌至熊市,下跌了20%多。

另一方面,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大戰開啟,導致石油價格大跌。美國的石油、頁岩氣原想出口大撈一把,沒想到價格大跌,導致美國石油企業頻臨破產邊緣。也是美股大跌的主要原因。

綜合起來看,目前美國特朗普總統現在面臨三大危機:

①國內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嚴重;

②股票連續幾日下跌了20%多;

③國內企業的石油、頁岩氣價格下跌嚴重,石油企業面臨破產的危險。

這些因素都可直接影響總統連任或下臺的可能。



甲午金秋


美股本身估值較高,新冠是誘發下跌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還有油價下跌、流動性等綜合影響下,造成美股大跌。

對未知的恐懼

從表面看,米國新冠確診人數相對而言不算高,但呈明顯上升態勢,給人們心理帶來巨大恐慌,為什麼每年流感人數更多卻不恐慌,新冠人數少反而更恐慌呢?

原因在於流感基本能夠控制,確定性強,而新冠是之前從未見過的,傳播能力強,目前沒有疫苗,不知道何時能控制住,最終影響有多大,未知才是人們真正恐慌的原因,反應到股市就是拋售股票,變現避險。

對經濟的影響

包括米國在內,近期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限制人員往來,同時也限制了正常的經濟活動,國際貿易受到較大影響。

此外,疫情期間人們紛紛待在家中,企業正常經營受阻,但必要的成本開支無法避免,時間一長資金鍊可能出現問題,一旦企業破產,影響許多人就業,之後失業率上升,人們收入水平下降,勒緊腰帶過日子,消費低迷,經濟下行等連鎖反應。

對於高度依賴消費拉動GDP增長的國家來說,無疑是對經濟的重創,近期NBA暫停比賽,部分球隊被隔離,暫停聚會活動,對實體的影響開始顯現,如果時間過長,對經濟危機的擔憂會更加嚴重。

對股市而言,既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又先於實體經濟反應,因為預期存在,所以美股本週連續受挫,兩次熔斷,這是美股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另外國外程序化交易興盛,機器單止損也加劇了這種暴跌。

總結

從目前形勢看,美聯儲拿出1500億美元著手救市,週五道指暴漲9.36%,情況有所好轉,但新冠出現拐點之前,美股大幅震盪還會繼續,後續走勢要看新冠控制情況和持續時間,如果加速或持續時間過長,走勢依然不樂觀。

對A股而言,年後第一天我們已經歷了疫情的衝擊,後面會受到外圍影響,但不會像外圍那樣劇烈,畢竟情況大不相同。

如果說美股用三週時間恢復到17年6月份的水平,而A股那會是3200,兩年多根本就沒有漲,還能跌到哪裡去?所以外圍歸外圍,A股有自己的獨立性,會受影響,但影響不大。


一刀侃市


新冠病毒在全球加速擴散是美股暴跌的根本原因,同時疊加了股市處於高位,原油價格暴跌的影響,是新冠病毒這隻蝴蝶煽動了一下翅膀引起的連鎖反應。2008年由房價下跌引起的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最終發展成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也是房價下跌這隻蝴蝶煽動了一下翅膀引起的連鎖反應,然後短時間內就引起了流動性缺失,金融機構倒閉潮,最終傳播到了實體經濟,美國5大投行倒閉了3個,都是倒在了流動性枯竭上,其實這次從流動性上來看也有類似情況。

1、新冠病毒是兇猛的黑天鵝

為什麼說新冠病毒是兇猛的黑天鵝?當年令人望而生畏的非典也不過感染了8422例,死亡919例,死亡率是11%;

而這次的新冠病毒傳染性遠強於非典病毒,截止目前,在中國感染了81026例,在境外感染了64688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天數千例增加;造成的死亡人數,中國目前是3194例,境外為2243例,合計死亡5437例,合計感染145714例,死亡率3.7%,死亡率雖然低於非典,但是遠高於流感。美國最近的流感季,感染了3400萬人,死亡人數2萬人,致死率是0.05%。

新冠擁有流感一樣的傳染性,而死亡率又有接近非典的比率,這個才是令人擔憂的,中國為了抗擊疫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犧牲了生命,經濟損失也有數萬億計,而現在又在中東伊朗爆發,歐洲的意大利已經十分嚴重,死亡率高達7%,死亡人數1266人,確診人數17660例。

而且有在西班牙、德國和法國蔓延之勢,美國也得打一個問號。

2、原油是直接原因

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自然不必講,尤其是在極端擴散的情況下,所以今年疫情以來,全球股市就開始回調,在歐洲意大利爆發後,來了第一波下跌,愛3月3日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的情況下,股市反彈 ,但是金融政策的實施並未能夠防住其他的連鎖反應。


因為對疫情的擔憂,對全球經濟前景悲觀,所以國際油價也下跌,從60美元跌到50美元 ,沙特想聯合俄羅斯減產穩定國際油價,但是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因為擔憂疫情導致全球經濟滑坡,所以現在準備更多的現金才是王道,所以不同意沙特減產的提案。

沙特見此情形就發動了價格戰,全面降價,並且增產,計劃從當前的970萬桶/天增加到1000萬桶,並可能提高到1200萬桶,國際油價應聲下跌,創紀錄的跌了30%,多頭直接爆倉,國際 原油也是金融產品啊,於是紛紛爆倉,只能出售其他資產,補充流動性,所以,股市跌、黃金也跌,國際金融市場全線下跌。迎來了第一個熔斷。

但是俄羅斯對價格戰準備打持久戰了,說在原油25美元到30美元的區間可以堅持6到10年 ,沙特馬上說會把產量增加到1300萬桶/天,這是一上來就王炸的意思,而美國的頁岩油成本是50美元,這麼打下去,美國頁岩油產業破產潮就要到來了,數千億美元的投資可能就打水漂了。於是油價再次下跌,美股也再次熔斷。

3、美股也在高位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股目前也在高位,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道指不僅超過了當時2007年的高點,更是翻了一倍,如果從當時跌的低點來算,上漲了三倍。

而納斯達克指數漲勢喜人,比2007年的高點高出了250%,比2008年的低點上漲了6700%,而美國的經濟在這12年的時間當中只增長了40%,股市的漲幅大幅高於整體經濟的增長。所以,美股的高位階段也為這次下跌提供了條件。

像A股2018年已經跌過一次了,今年跌的幅度就是全球最小的,低估值也是安全邊界。

總體來說,這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連鎖反應,疊加了各種因素才導致美股連續下跌。


壹號股權


造成美股多連跌是多方面的原因,新冠肺只是其中的一個。

認為有7個原因造成美股多連跌

1)中日韓三國同時受疫情影響,美股頭部公司的供應鏈和消費市場受到嚴重威脅

這一點我們在之前的更新當中說過,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項原因,

中日韓三國在世界製造業的供應鏈構成當中是最極為重要的一環,而且佔比極高,

如果僅是其中一國出現問題的話,還可以想辦法暫時替代,

而中日韓同時受疫情影響,導致製造業企業開工率下降的話,

由於沒有充分的替代,產業鏈斷供會導致美股當中很多重要公司的生產和經營停滯。

另外中日韓、歐洲是美股主要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兩大消費市場,

目前歐洲的疫情擴散情況,尤其是意大利的確診人數也直線躥升,

美股主要上市公司在歐洲市場的消費需求也面臨極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所以,目前即便美國本土的確診人數並不多,

但是美股主要上市公司的全球化屬性,導致市場判斷其整體業績增速下降已成必然。

2)一旦美股頭部公司業績超預期下滑,其股價將缺少回購這一重要支撐

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美股市場走了十年的長牛,

這十年時間內確實有一批優秀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可觀,對股價的上漲構成強有力的支撐,

但是大多數投資者並不知道,另一個推動美股頭部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上漲的動力——回購。

3)美國民主黨候選人的競選策略影響

美國民主黨即將在本週二在14個州進行初選投票,目前呼聲最高的是桑德斯。

桑德斯提出的競選策略主要有三大項,

1、全民醫療教育免費;2、打擊華爾街,對華爾街收重稅;3、支持分拆科技巨頭。

雖然民主黨能否最終擊敗現任的特朗普同志還是未知數,

但是這樣的競選策略對整個美股和對美股上漲貢獻最大的科技股是很大的潛在威脅。

4)美國民眾對官方的疫情應當措施和確診數據不完全信任

由於日韓和歐洲的疫情擴散情況,導致美國民眾對目前的數據和防控措施感到擔憂。

5)美股十年長牛累計了一些技術風險需要集中釋放

在本週美股開始大跌之前,美股估值已經被認為偏高。根據MarketWatch對分析師的調查,標普500指數的交易價格為遠期收益預期的18.9倍,這比一年前的16.2有所增加,除了2018年初的短暫時期外,18.9是自2002年5月以來的最高遠期市盈率。

在近幾年當中除了之前美聯儲嘗試縮表導致的一波中期調整之外,一直缺少足夠充分的風險和壓力釋放,碰上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之前累計的各種風險和壓力也在借這個機會進行釋放。另外美股目前也存在槓桿資金比例過高,國債質押等資金入市的一系列潛在風險。

6)美國經濟數據低於預期

2月21日,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美國Markit綜合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為49.6,大幅低於前值53.3,跌入萎縮區間,創下2013年10月以來最低。2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為49.4,弱於預期和前值的53.4,四年來首次跌入萎縮區間,與綜合PMI同創76個月新低。2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為50.8,高於50榮枯線,但遜於預期的51.5和前值51.9,創六個月最低。

7)美聯儲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場預計美聯儲將降息,美聯儲官員卻稱目前談降息還為時過早,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週二表示,目前冠狀病毒疫情仍不確定,美聯儲現在降低短期利率還為時過早。美聯儲副主席理查德•克拉裡達(Richard Clarida)週二也表示,現在討論冠狀病毒的爆發是否會導致美聯儲放鬆貨幣政策還為時過早。

最後綜上所述,找到真正的原因才揭開美股近期下跌的面紗。市場是複雜的,出現現在這樣的情況,肯定是多個原因合力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