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王”字在地名中的方言音

一、引言:

在我國,以姓氏入村名的村莊很多很多。襄汾縣亦然,例如以“王”為村名、並冠之以方位詞(東南西北)的“Ⅹ王村”大有所在,可是這些“X王村”在當地方言中卻是X握(音)村或X曰(音)村。何也?其實都是數千百年來的傳承方言音。下面予以簡單解說。

二、襄汾縣的幾個“x王村”及方言音

1古城鎮的西王村,當地人稱西握村;賈罕鄉東王村,當地人稱東握村。“握”是“王”在村名中的方言音。

2趙康鎮南王村、北王村,當地人分別叫作南曰村、北曰村;南賈鎮的萬王村當地人叫作曰村。“曰”是“王”在村名中的方言音。

從以上村莊的地理位置看,如果把“襄汾縣城-(往西南至)南賈村-(往西至)汾城-(往西至)鄉寧縣界山腳下”沿途區域看做一個分隔帶(下稱握-曰分隔帶),那麼可以看出:①分隔帶以北區域的“X王村”是音“X握村”的;②分隔帶以南的南區域裡的“X王村”是音“X曰村”的。

3、汾城鎮南西城村的王家溝(村),當地人叫作王(wáng)家溝(村)。“王”於村名中是漢語規範音“wáng”,這是因為這類自然村建村晚、歷史短,起名時便是官話發音“王(wáng)”。

總上,村名中的“王”,在襄汾方言中有三個音:①在握-曰分隔帶以北音“握”;②在分隔帶以南音“曰”;③直接說成“王(wang)”的,因為“wáng”是官方用音,大家都遵用。

三、襄汾西南鄰的(屬運城市的)幾個縣市的“x王村”的方言音

侯馬市鳳城鄉的南王村(方言音南曰村)、北王村(方言音北曰村)。

新絳縣古交鎮的王村(方言音曰村,又叫桃曰村)、南王馬村(方言音南曰馬村)、北王馬村(方言音北曰馬村)、澤掌鎮王金村(方言音曰琴村)。

萬榮縣王顯鄉王正村(方言音曰折村)。

稷山縣太陽鄉西王村(方言音西曰村)、東王村(方言音東曰村)。

河津市城區辦西王村(方言音西曰村)。

聞喜縣禮元鎮王家園村(方言音y-è暫村,y-è當是v-iè的轉音,暫是家園的合音)。

以上區域,皆屬握-曰分隔帶以南。以上村名中的“王”,當地人多說成“曰”。現在,當地人在說村名時,也有不“曰”而直接“王(wang)”的。

四、說“王”

王,現代漢語規範音wáng,意為①一國、或一族、或某一群類中的首領,如國王、山大王、蜂王;②姓氏,如老王、王晶。

由以上的“二、三、”可知,在襄汾縣及其以南以西地域,“王”有wáng、wé(vé)、yuě三個方言音。

1音wáng,是“王”的普通話發音,現為官方或大眾音,如說王xx、老王、王村,等等。

2音“握”,是“王”在襄汾縣(握-曰分隔帶)以北區域、包括臨汾市多個縣市地域的傳承音。

注:現代漢語韻母ang,在該地域的方言音為e,“王”的發音便是“we”、便是“握”,如古城鎮西王村便成了“西握村”、老王子(即人或動群的首領如蜂王/螞蟻王/土匪王)便成了“老握”。漢語拼音為wang的字,在該地域的方言音都是“we”,如忘(wè)了、指望(wè)、往(wè)那(wu)岸挪一點、拿網(wāng)子網(wē)上點,等等。

3音“曰”,是“王”在襄汾縣(握-曰分隔帶)以南區域、包括運城市多個縣市地域的傳承音,保留在一些歷史久遠的村名中,如趙康鎮北王(音曰)村、趙康鎮南王(音曰)村。

注:在該地域,現代漢語聲母w的方言音偏向於v(咬唇音)、韻母ang的方言音偏向於ie(野),“王”的發音便是“v-ie”、便是“曰”,如河津市城區辦“西王村”的音就是“西曰村”。

五、結束語:

“X王村”被當地人叫作的“X握(音)村”或“X曰(音)村”,其實這都是“X王村”名的方言傳承音,千百年來就是如此。雖然歷代的官話、現代的普通話把“王”的發音規定成了“wáng”,但當地人們仍習慣地並樂意以傳統方言音(或傳統舊名)稱呼村名。傳統文化慣性的力量就這麼大,不服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