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的针脚》为例,解读欧▪亨利结尾式人物创作及现实思考

对于这部小说,它不仅是一部战争片、历史片、也是一部友情片和黑色幽默剧。这部小说的魅力仅从故事内容解读,很难将它的真实性和烟火气息真正呈现,这也是作者善于在细节处捕捉灵感的体现。

西班牙的男人都去斗牛了,因为女人他们完全斗不过。看到这句话,我对西班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时间的针脚》是西班牙的国民读本,据说每30个西班牙人中就有一个人读过这本书。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在一个星期内读完了这部548页40万字的长篇巨作。

《时间的针脚》是大家喜爱的众多谍战小说之一,紧凑的剧情,玛丽苏式女主的复活,穿插于谍战冒险等元素巧妙地编织于一个单纯的女孩身上。单纯的希拉,一直生活在单亲妈妈身边和妈妈做工的裁缝铺之间,直到最后,成长为在各国要员前面游刃有余的情报员。

小说畅销于2011年,虽然情节偏于玛丽苏,对于战争,历史的描述不够完善,具体,但重在人物刻画有寓意,有深度并且具有烟火气息。该小说被称之为“横扫全球畅销榜的西班牙小说”,著名女作家徐坤称它为“西班牙语的《飘》”,更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的推荐,在豆瓣也获得了8.6的高分。

故事以希拉盲目单纯的爱开始,一个被时间洗礼过的女人破茧成蝶结束。小说中希拉,坎德拉里亚,菲利普斯(同性恋),罗萨琳达,都是历经伤痛却依旧坚强绽放的女子,战争和男人带来的不幸无法真正折损她们。《时间的针脚》是在战争衬托下,关于友情与救赎的故事。

在我看来,作者开篇用了大量篇幅描述爱情的火热和盲目,然后辗转到玛丽苏式爆发,让我们体会到了爱情只不过是生活中点缀的鲜花,而友情确是不可或缺的助跑燃料。乱世硝烟起,风花雪月难。友情才是自我救赎的最有力武器。

抛开小说内容的完整丰富性,作者呈现的高超人物创作和细节描写更是这部小说的魅力价值所在。因此,本文我将从“人物设定,语言技巧,现实意义”三个多维度进行深度解读:

  • 人物塑造:作者采用“欧▪亨利式结尾”方法呈现人物。欲扬先抑,出其不意,但在情理之中
  • 语言技巧:朴实而诙谐的人物语言,在最接近烟火气的底层人物身上发光
  • 现实意义:基于《时间的针脚》中女主从小白到女神的故事,谈谈我对现实生活中,友情之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思考


以《时间的针脚》为例,解读欧▪亨利结尾式人物创作及现实思考

《时间的针脚》剧照


01. 小说的人物塑造:

作者采用“欧▪亨利式结尾”方法,呈现底层人物的真实生活,以及最终的命运逆转和真相

玛丽苏女主希拉漂亮单纯,哪怕被渣男骗取了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大量钱财后惨遭抛弃,也没有变得厌世嫉俗,圆滑世故。这正是她吸引坎德拉利亚,菲利克斯,罗萨琳达的原因。作者以三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埋下伏笔,一个继续活跃,一个远走,一个独留。

作者以三个人物的出场顺序,推进剧情节奏,不同的人物给女主希拉成长提供不同的燃料。但是每个人物的塑造方法却出奇的一致相同:“欧▪亨利式结尾”法。

欧▪亨利式结尾:在文章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者主人公命运徒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欧▪亨利是著名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与苦痛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方式不只是出现在结尾处,在文章中也可以使用,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①无耻好斗的投机走私者坎德拉里亚

▪明显在撒谎,这个深色皮肤的胖女人在撒谎,警长也非常清楚

▪你最好别想着把她卷入非法勾当。你们两个我谁都不信,所以我会派人严密监视。

▪在得土安大家都叫她走私者坎德拉里亚。

▪她并没有因此金盆洗手,但凡手中有点东西,就不停地倒买倒卖、交换、讨价还价。钱币、烟盒、印章、自来水笔、丝袜、钟表、打火机,所有的一切来历不明,去向也不明。

希拉与坎德拉里亚认识,是在他被渣男骗钱抛弃,流产,大量负债的糟糕情况下。当警察把他当做烫手包袱扔给有特殊本事的坎德拉里亚时,她对于自己以后的命运有着自己的特殊考量,所以在她眼里的坎德拉里亚,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希拉也只能从警察与她的交谈,和人们对于她的评价和议论中窥探一二。

作者很善于抓底层人物的小细节,坎德拉里亚这个满口脏话,又矮又胖的女人,她狡辩、高声喊叫、硕大的屁股狠狠关门、削尖舌头对食客开炮……在所有的这些负面词语中,她这样生活在灰色地带的小人物让读者不安,我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一页页看下去,想看看她是如何精明的从小白希拉身上获取利益,但是除了尖酸刻薄的言语外,她的能干,担当,对弱小的同理心,使得她在读者的心目中的地位急转向上。

原来她满口脏话是她的保护色,投机走私是她为弱小提供生存的手段,肆无忌惮的恶棍流氓生活方式,只是她在特殊年代里练就的非凡本领。所谓的“乱世出英雄”大概就是如此吧,这个满嘴都是生动带着烟火气息的真实的人,得到了读者的一致喜欢。

大家之所以对坎德拉里亚喜爱并且念念不忘,作者的欧·亨利结尾式刻画人物的手法才是关键。如果作者一开始就直接告诉大家,坎德拉里亚虽然投机倒把但是都是为了朋友,或者是她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那么她在观众的心里还会有惊喜和期待吗?没有期待没有转折,那么这个人物的印象也就没有那么深刻了。

以《时间的针脚》为例,解读欧▪亨利结尾式人物创作及现实思考


②双重压迫下异常渴望精神自由的菲利克斯

▪在黑夜的大雨中又看到了菲利克斯那圆滚滚的身体,戴着眼镜,稀疏的卷发,举着一只胳膊,随时准备着对着玻璃再来一拳。

▪菲利克斯是一个很奇特的人,喜欢打探别人的事情,还有一点古怪和特立独行。

▪也许将来哪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菲利克斯再也忍耐不住一刀结果了他的母亲一样。

作者笔下的菲利克斯身材臃肿,没有形象,发型糟乱,戴着眼镜。可是在这个很“将就”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讲究”的灵魂:幽默风趣、敏锐细心、创意过人、学富五车、消息灵通、了解时尚、体贴暖心,乐于助邻。他的这些过人特质,在希拉快速成长中起着全方位的作用。

几年前菲利克斯的父亲去世后,就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每天晚饭后必须和母亲手牵手步,表面很融洽,一回到家这个私密空间,老太太就化身成魔鬼,对这个儿子极尽侮辱,把他当成出气筒。而白天上班时间,他不得不应付着索然无味的官僚工作。他有着不安的灵魂,极度渴望着自由,也足够的聪明,他如果想摆脱母亲的噩梦,有很多方法和途径,但是他却一直忍受着母亲变态的折磨。情感,才是他支撑下去的理由吧。

果敢善良的菲利克斯,被生活摧残过后反而更加的通透。同样的欧·亨利式人物表达法,让读者都忍不住抬头去探究身边的蓝颜知己,希望发现一点菲利克斯的影子。

③低到尘埃里也要开出花儿来的罗萨琳达

和坎德拉里亚和菲利克斯不同,罗萨琳达的出场一次次的惊艳着我,美丽的外表,上流社会的酒会,高级定制的时装,总督的情人,在各国上流社会行走的女人……

也是罗萨琳达,把希拉带入了一个更大更神秘的舞台,领着她完成了终极蜕变,让希拉也变成了一个充满力量、无所畏惧的女子。

但是你知道罗萨琳达的经历吗?作者的这一反转,让读者张大了嘴巴,惊掉了下巴,怎么可能呢?罗萨琳达是那么的自信,阳光,活力,无所不能。是的,多少次被绊倒,又多少次从零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生。她有着惊人的适应任何环境的能力。

罗萨琳达16岁时跟父亲的朋友结婚,生完孩子后检查出了身体有问题,医生建议她去英国,而急于摆脱她的丈夫双手赞成。自私的丈夫把不到二十岁的重病的罗萨琳达和不会走路的孩子一起送到国外后,除了少的可伶的生活费外,没有一言片语的询问。在英国被绑在一块木板上整整六个月后,医生建议她在医院疗养八年。

也就是这个时候,不到二十岁的罗萨琳达重生了,因为她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1.永远不把自己当病人,2.像完全健康的人一样,开始一段新生活。从此后不管是英国,西班牙,得土安,丹吉尔,摩洛哥……只要有罗萨琳达出现的地方,她都是闪耀的,别人很难从她自信的脸庞中看出她的病残之躯

没有人的生命里全是玫瑰,一路披荆斩棘,就算低到尘埃里,也会开出花来的罗萨琳达在欧·亨利式结尾的表现手法下熠熠生辉。

不管是坎德拉里亚还是菲利克斯,刚开始给读者的印象都是比较阴暗不好的,我们带着强烈的偏见坐等他们加害女主,却在一次次的惊喜和感动中发现了他们的善良和身处底层却向上的力量。在我看来,这正是欧·亨利式结尾的人物塑造法带着读者的艺术魅力所在。作者正是利用这种徒然逆转的差距性,让塑造的人物成为读者心中挥不去的记忆,不仅给读者深刻的印记,更能让人们思考任何人生处境的意义。《时间的针脚》注重了这种独特的人物创作手法,细微处的大逆转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有信息量。


以《时间的针脚》为例,解读欧▪亨利结尾式人物创作及现实思考


02. 作者的语言技巧:

朴实接地气的人物语言,通过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诙谐表达,彰显特殊时期底层人物的生存,生活的艰难

鲁迅: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小说的本质是“虚构性”,虚构塑造人物,虚构人物的生活环境,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那么不同人物的性格不同导致他们的言谈举止也不一样,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来剖析他们所处的社会生存环境。

赛拉诺被罢免,罗萨琳达说:“从那时候开始,赛拉诺就将彻底出局。”坎德拉里亚更加直接地说:“被他妈的赶出去了。”

这是整篇小说里,作者最直白的写出了不同人物模特儿面对同一件事时不同的语言。就算不写名字,读者也可以从说话的语气,字、词、句来判断是谁说的。这就是语言技巧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

因此,我认为小说最体现艺术的地方在于语言,语言丰富细腻,时而粗犷奔放、雄浑大胆,时而幽默讽刺、生动诙谐,时而简约俊爽、淡远利落。不同的人物,就算是不用细节,面貌,心理活动描写,只通过说话,也能让读者对他有几分辨识度。下面我就列举不同的句子,大家猜猜是出自谁之口?

▪那我的死鬼丈夫还在家乡的神父面前发过誓,要一辈子对我好呢。结果呢?那婊子养的拿棍子打我比打席子还勤,那个臭混蛋。

▪六点半多了,你还跟鹰嘴豆似的泡在水里。马上就要来不及了。

▪我要是骗你,就让我的母亲健康活到80岁。

▪要不,我从摩尔人那里找个僧人给她驱驱邪?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我也不用那么操心,因为她那个“达尔文嗜好”正在一点点腐蚀她,用不了多久她就要完蛋了。

▪真的非常非常抱歉,之前我没能按时过来,今天又突然造访。

▪不,你们的得自己付账。

小说个人的语言风格,根据不同的任务场合而不同。但是各类语言技巧都有自己的独特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就连动词的使用都不一样,我们读小说,不仅可以从故事情节上理解人物形象,而通过人物的话语更容易捕捉到虚构人物的灵魂。


以《时间的针脚》为例,解读欧▪亨利结尾式人物创作及现实思考


03. 小说的现实意义:

从《时间的针脚》中女主的破茧成蝶,谈谈我对友情在现实生活中的三点思考

在我看来,《时间的针脚》最让人动容之处,不是乱世硝烟,也无关风花雪月。它最具有感染力的是对于友情的描述刻画,虽然我们没有她那种战乱时期的危险经历,但是朋友都是不可缺少的。爱情可能是我们饭后的甜品,就算没有也能够温饱,但是友情却是我们人生高配的助燃剂。

所以今天我将借由这篇小说的三个人物,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不同的友情在女性成长中的价值所在:

① 忘年之交,没有涉世经验女人的生活教科书

忘年之交:指不计年岁长幼而重在德行才能而交的朋友。典出《南史·何逊传》:“南乡范云见逊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通过小说我们可以得知,希拉与坎德拉里亚认识的时候,正是她被骗被抛弃的时候,那时的她清纯得像一只小白兔,更不可能有坎德拉里亚的阅历,眼界,生活经验.在与坎德拉里亚相处的时间里,这位中年姐姐并没有把希拉卷进她的灰色地带中,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在希拉身上藏了19把枪,在一个夜晚完成了交易.除了这,其他所有的走私活动,都是坎德拉里亚独自完成.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与自己年纪大的人交朋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家的思想观念,人生经历不同,所谓的缺少共同语言,难沟通吧.也正是因为这份难得,才显得珍贵.况且这份友情中,还有长辈对晚辈的维护,女人对女人的疼惜.这位市井中的女混混尽自己的全力,来帮助希拉开店赚钱,也正是她的冒险相助,才使得希拉有了野蛮生长的种子.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话老理常青,特别是对于还未涉世的小白来说,和有经验和人生阅历丰富的人做朋友,在他们的言行,思维,话语里感受世界,比自己撞南墙后的悔恨要容易的多.


以《时间的针脚》为例,解读欧▪亨利结尾式人物创作及现实思考


② 碳粉知己,快速学习提升能力的速成模板

同性之间的友情可能是志趣相投,异性间的呵护可能是因为求助与援手.希拉与菲利克斯的情谊从主动提出帮助开始,从此踏进了希拉家的大门.从此菲利克斯把希拉当做垃圾桶或者是树洞,而希拉则把菲利克斯当做获取知识信息的速报平台.他们彼此依靠,互相取暖,相互成就.

蓝颜知己的情谊没有爱情那么浓烈,没有亲情那么暖心,但是在希拉需要快速提升自己的那段日子里,却显得弥足珍贵和不可或缺.

“就这样我们在战乱的年代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份友谊穿越了那些动荡不安充满变数的时代.”

在我看来,当我们处于迫切的改变自己,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时候,慢慢的从头开始学习是不可行的,而速成则需要高人指点,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技能速成班,21天提升课程火爆的原因.在你的知识跟不上前行的脚步的时候,有一个亦师亦友的蓝颜知己是我们人生的幸运.

③ 金兰之交,纵横职场的领路人

希拉与罗萨琳达的交好,从一下午拼命赶出来的一件礼服开始,但是两人毫无顾忌的深交则是从罗萨琳达的一句话:

“你是全摩洛哥最好的时装师,见鬼的,谁会在乎你从哪儿来?”

罗萨琳达乐意毫无顾忌的对希拉说:”马上从床上起来.”希拉随意地穿着睡衣打着喷嚏去见罗萨琳达,最后罗萨琳达干最直接地邀请希拉走上间谍上午道路.

两人没有秘密,坦诚相待.罗萨琳达带领希拉走入更大的职场舞台,,而希拉也不再是柔弱女子,她终于让自己充满力量,无所畏惧.


以《时间的针脚》为例,解读欧▪亨利结尾式人物创作及现实思考


总结一下:

《时间的针脚》是一部值得阅读的著作,文字通俗易懂,情节简单动人,让读者沿着每个人物的生活路径,在角色里找到代入感,引起共鸣,文中传递的努力生活,活着真好的处事态度,令人反思.我想,这就是这部小说被人传诵的原因.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通过人物塑造,语言技巧,普世意义三个层面,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表达了我对这部著作的所思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