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本次召回的路虎發現車型因第二排座椅骨架的製造工藝不符合要求,造成缺少一個或多個緊固件,發生碰撞時會增加乘員受傷的風險。第二排座椅的小缺陷也可能致命,其實第二排座椅的安全性堪比前排。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3月10日,路虎中國召回了部分進口2020款路虎發現車型,由於第二排座椅骨架的製造工藝不符合要求,造成缺少一個或多個緊固件,車輛發生碰撞時會增加乘員受傷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別小看幾個緊固件,在碰撞時座椅的變形會直接導致後排乘員身體下滑而碰撞前排座椅,同時安全帶約束位置偏差,導致頭部與頸部損傷,嚴重時甚至致命。很多人覺得坐在後排更安全,其實不然,後排座椅的角度設計、安全帶約束能力、靠背內是否有保護鋼板等,都直接影響到後排乘客的安全性。

後排座椅的先天不足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不論是轎車還是SUV,前排座椅和後排座椅在設計上就有很大不同,這點不用多說。前排座椅基本都是兩個獨立式的,包裹性和頭枕的抗鞭打能力都很強,同時在高端車型上,前排的安全帶還具有預拉緊功能,在碰撞時能更好的固定住身體。而後排座椅多為四六分或者一體式,在包裹性上本來就比前排要差很多,而在看不到的地方很容易簡配,從而提升利潤。

後排座椅靠背簡配鋼板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後排座椅不僅承擔了坐人的功能,同時它也肩負起隔離乘員艙和行李艙的功能,在追尾事故中防止行李艙中的物品侵入到乘員艙。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後排座椅需要滿足國標GB15083-2006行李箱撞擊試驗要求。不過GB標準考核往往要兼顧全行業情況,要求並不高。也有廠家採用了20Kg撞擊物,稍高於GB15083-2006要求。

  不過雖然GB15083-2006中有明確這方面的要求,但針對的是50km/h急剎車時,後備箱內物品對後座的衝擊,與真正的追尾比起來,在能量數級上差別巨大。因此,在比較嚴重的被追尾情況下,後排座椅的安全性不一定能經得起考驗。所以,為了強化後排座椅安全性,後排座椅靠背增加鋼板是常見的解決辦法之一。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北汽EU400後排座椅靠背無鋼板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路虎攬勝星脈後排座椅靠背塑料擋板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無鋼板後排座椅被追尾時被鋼管擊穿

  如果後排座椅沒有鋼板保護,在被追尾時後備箱裡的物品很可能穿透座椅,對後排乘客造成極大傷害。但有很多車型出於成本原因,並沒有使用靠背鋼板。如北汽EU400等自主品牌,甚至路虎攬勝星脈也沒有第二排座椅靠背鋼板,這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後排座椅沒有防下潛設計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座椅乘員下潛測試

  當正面碰撞或者急剎車時,人會因為慣性往前衝,這時候座椅的前端支撐性如果不夠,就好像要直接衝到地板下一樣。比如上圖這種,後排假人就直接脫離了座椅。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防下潛座椅坐墊上翹角度設計

  不論是前排還是後排座椅,需要防下潛設計。但是出於人機工程學的考慮,防下潛設計的座椅坐墊上翹的角度不能太大,會影響乘坐舒適性,角度也不能太小,起不到防下潛的作用。

  不僅如此,在遭受正面撞擊時,人員下潛的過多,還可能導致安全帶上移,勒住脆弱的頸部造成頸椎骨折,導致高位截癱甚至危及生命。同時安全帶受人體運動衝擊,還會增加對胸部的擠壓,造成胸部重要器官的挫傷和壓傷。

  為了應對這種危險情況,汽車座椅都會設計有防下潛裝置: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前排座椅的防下潛設計 標紅的部分明顯有凸起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後排座椅的防下潛設計 標紅的部分明顯有凸起

路虎召回新發現車型 後排座椅小缺陷或可致命

鋼管防下潛設計

  也有采用這種圓管結構的防下潛裝置,它的優點是舒適性會好一些,但由於相對平整,保護沒有上一種效果好。

寫在最後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坐在後排不一定比前排安全,尤其是在後排不繫安全帶時更加危險。同時,後排座椅的小缺陷在關鍵時刻很可能是致命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路虎要召回進口發現的初衷。廠家能召回缺陷產品固然是好事,但這種事情應該在設計和生產時就應考慮,亡羊補牢也確實丟了幾隻羊不是。(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