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举报,万达的2020不是一般的“悬”

每日财报网昨日(3月12日)爆料,上海奥沙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宋兴龙向证监会举报,万达商业不符合上市条件、公司董高监涉嫌犯罪。

宋兴龙举报说,万达商业涉嫌违法经营,万达商业执行总裁兼董事曲德君涉嫌巨额合同诈骗罪,万达商业总裁兼董事齐界、副总裁兼董事王志彬涉嫌抢劫罪与巨额合同诈骗罪。

据每日财报网报道,该实名举报的发布时间为2月16日,无论该举报的事实是否属实,至少对万达商管的IPO造成了实质影响。中国证监会的官网显示,在最新的IPO排队表内,万达商管的状态为“中止审查”。


IPO被举报,万达的2020不是一般的“悬”

证监会的“中止审查”几乎断绝了万达商业2020上市的希望


万达商管迟迟不能上市,对如今的万达可谓是勒在脖子上的缰绳。而2020年的这场新冠肺炎,让这绳子勒得更紧。

首先看租金收入。为应对新冠肺炎,万达商管集团宣布免去全国所有万达广场商家1月25日至2月29日的租金,以一个月计算,万达商管2020年的租金收入将减少9%。根据钟南山院士的最新估计,全球疫情将可能持续到6月底,这意味着,至少在6月底之前,人流集中的万达广场商铺将受到影响。在这4个月,将有多少商家因为生意惨淡而退出,不得而知,万达商管集团将因此减少多少租金收入,也是一个未知数。

其次是电影收入。万达电影的业务收入占整个万达文化集团的80%以上。受新冠肺炎的影响,整个2月至3月上旬,各大院线封闭,票房基本绝收。尽管如今疫情有了缓解,在6月底之前各大院线恢复正常的可能行几乎为零。万达商管由于有合同在手,尽管入驻商家生意惨淡,3~6月依然可以按约收取店租。但万达影院与消费者没有合同,不能强迫消费者到影院消费。所以,相比万达商管,万达影业2020年的业绩将更加惨淡。


IPO被举报,万达的2020不是一般的“悬”

空荡荡的万达影城,票房收入少得可怜


再说万达金融,从近两年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看,日子很不好过。尽管万达集团没有公布2019年万达金融的业绩,从其2018年的表现可以预判2020年的结局。万达集团2018年的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万达金融集团收入433亿元,规模不小,但其现金贷逾期费率高达580%。熟悉金融行业的人都知道,高企的逾期率对金融业始终是一个定时炸弹。而万达现金贷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2019年中小企业的日子普遍难过,2020年将更加艰难,万达集团能阻止逾期率不继续上涨就已十分困难,遑论实现业绩和利润的正向增长。

至于地产,虽然它依然能够为万达集团带来盈利。但在连续3年的“轻资产化”下,万达地产的收入已不到其高峰时期的1/3,在万达集团的整体收入中也不到1/4。加上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依然严厉,房地产利润日益下降,万达集团要靠地产“单骑救主”几无可能。更何况,地产为重资产行业,与王健林的“轻资产化”路线向左,再加上万达集团现金吃紧,想大搞地产也是力不从心。

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万达就很缺钱。一直在甩卖地产、酒店等资产缓解现金流,2017年至2018年,先后甩卖的资产高达1700亿。但资产毕竟有限,而且甩卖有价值的资产无异于饮鸩止渴。于是万达集团只能靠融资,即不断借钱:2018年1月29日,从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募资340亿元。2019年7月17日,万达集团在海外发行债券4亿美元;11月28日,万达商管集团在海外法相4亿美元债券。2020年1月23日,万达商业地产在海外发行6亿美元债券。但这些钱依然解不了万达集团对现金的“饥渴”,据报道,2020年万达集团到期的债券规模高达418亿元人民币(合60亿美元),几乎占到了其未偿债券总额的36%,其中大部分未海外债务。

为了维持公司运转,万达集团不得不继续借债。3月10日,万达电影宣布,将发行2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IPO被举报,万达的2020不是一般的“悬”

为解决资金荒,万达电影决定3月发行20亿债券


万达集团为何如此“缺钱”,很大程度源于其2016年6月将万达商业私有化,从香港退市。王健林原希望,万达商业从香港退市后能迅速在国内上市,以更大的股值筹集更多的资金实现快速扩张。然而,出乎王健林预料的是,2016之后证监会收紧了公司上市的条件,地产公司上市更加艰难。

上市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便利的融资渠道。公司可通过增股、扩股、发行债券进行正常融资,在万般艰难时还可以像贾跃亭那样质押股权从银行获得贷款。虽然万达还拥有万达电影这家国内上市公司,但万达电影的业务量仅占万达集团收入的近1/4,再加上近期国内股市低迷,依靠其从股市上融资远远满足了整个集团的资金需求。

所以要想解决整个集团资金紧张的现状,必须让万达商管集团尽快上市。但从今年的现状看,万达商管要在2020年实现上市,基本没有希望,万达地产、万达金融要上市则更加艰难。失去了上市融资的渠道,万达集团就相当于断了一条重要的“粮道”,不得不在半饥半饱中继续煎熬。

而且,自从万达“轻资产化”后,万达集团对新建的万达广场控制力下降。再加上电商对实体店的持续冲击,单个万达广场的租金收入要实现增长,相当困难。2019年万达商业的目标时建成开业50家万达广场,实际只完成了43个,可见资金紧张已对万达广场的扩张已造成重大影响。如果资金紧张进一步持续,万达集团要靠万达广场的增长来维持租金总收入的增长也不可能持续。


IPO被举报,万达的2020不是一般的“悬”

万达广场是否能抵抗住电商的趋势,难以预料


至于万达电影,前景也不太乐观。2019年内地总票房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观影人次17.27亿,同比增长0.64%。由此可见,国内票房及观影人次的增长到了“瓶颈”。2019年万达电影的统计数字也应证了这个“瓶颈”的到来。2019年前3季度,万达电影实现票房59.47亿元,同比下降2.8%,观影人次1.47亿,同比下降7.37%。2019年,万达电影院线业务票房占有率行业第一,票房占有率13.78%,当然还有增长空间。但建设和收购院线同样是“重资产”,缺钱少粮的万达能有多大折腾?

对于万达的未来,舆论并不乐观。部分万达高管,甚至开始用脚投票。2月10日,有媒体报道,为万达效力17年的万达商管集团副总裁沈嘉颖辞职,此前1一个月该集团已有四位副总裁级高管辞职。作为万达集团的核心优势板块和现金奶牛,万达商管集团5位高管在2个月之内先后辞职,无论是主动或被动辞职,他们是在用脚为万达的未来“投票”。万达的未来,真的不是一般的“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