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舉報,萬達的2020不是一般的“懸”

每日財報網昨日(3月12日)爆料,上海奧沙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宋興龍向證監會舉報,萬達商業不符合上市條件、公司董高監涉嫌犯罪。

宋興龍舉報說,萬達商業涉嫌違法經營,萬達商業執行總裁兼董事曲德君涉嫌鉅額合同詐騙罪,萬達商業總裁兼董事齊界、副總裁兼董事王志彬涉嫌搶劫罪與鉅額合同詐騙罪。

據每日財報網報道,該實名舉報的發佈時間為2月16日,無論該舉報的事實是否屬實,至少對萬達商管的IPO造成了實質影響。中國證監會的官網顯示,在最新的IPO排隊表內,萬達商管的狀態為“中止審查”。


IPO被舉報,萬達的2020不是一般的“懸”

證監會的“中止審查”幾乎斷絕了萬達商業2020上市的希望


萬達商管遲遲不能上市,對如今的萬達可謂是勒在脖子上的韁繩。而2020年的這場新冠肺炎,讓這繩子勒得更緊。

首先看租金收入。為應對新冠肺炎,萬達商管集團宣佈免去全國所有萬達廣場商家1月25日至2月29日的租金,以一個月計算,萬達商管2020年的租金收入將減少9%。根據鍾南山院士的最新估計,全球疫情將可能持續到6月底,這意味著,至少在6月底之前,人流集中的萬達廣場商鋪將受到影響。在這4個月,將有多少商家因為生意慘淡而退出,不得而知,萬達商管集團將因此減少多少租金收入,也是一個未知數。

其次是電影收入。萬達電影的業務收入佔整個萬達文化集團的80%以上。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整個2月至3月上旬,各大院線封閉,票房基本絕收。儘管如今疫情有了緩解,在6月底之前各大院線恢復正常的可能行幾乎為零。萬達商管由於有合同在手,儘管入駐商家生意慘淡,3~6月依然可以按約收取店租。但萬達影院與消費者沒有合同,不能強迫消費者到影院消費。所以,相比萬達商管,萬達影業2020年的業績將更加慘淡。


IPO被舉報,萬達的2020不是一般的“懸”

空蕩蕩的萬達影城,票房收入少得可憐


再說萬達金融,從近兩年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看,日子很不好過。儘管萬達集團沒有公佈2019年萬達金融的業績,從其2018年的表現可以預判2020年的結局。萬達集團2018年的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萬達金融集團收入433億元,規模不小,但其現金貸逾期費率高達580%。熟悉金融行業的人都知道,高企的逾期率對金融業始終是一個定時炸彈。而萬達現金貸的主要客戶是中小企業,2019年中小企業的日子普遍難過,2020年將更加艱難,萬達集團能阻止逾期率不繼續上漲就已十分困難,遑論實現業績和利潤的正向增長。

至於地產,雖然它依然能夠為萬達集團帶來盈利。但在連續3年的“輕資產化”下,萬達地產的收入已不到其高峰時期的1/3,在萬達集團的整體收入中也不到1/4。加上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依然嚴厲,房地產利潤日益下降,萬達集團要靠地產“單騎救主”幾無可能。更何況,地產為重資產行業,與王健林的“輕資產化”路線向左,再加上萬達集團現金吃緊,想大搞地產也是力不從心。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萬達就很缺錢。一直在甩賣地產、酒店等資產緩解現金流,2017年至2018年,先後甩賣的資產高達1700億。但資產畢竟有限,而且甩賣有價值的資產無異於飲鴆止渴。於是萬達集團只能靠融資,即不斷借錢:2018年1月29日,從騰訊、蘇寧、京東和融創募資340億元。2019年7月17日,萬達集團在海外發行債券4億美元;11月28日,萬達商管集團在海外法相4億美元債券。2020年1月23日,萬達商業地產在海外發行6億美元債券。但這些錢依然解不了萬達集團對現金的“飢渴”,據報道,2020年萬達集團到期的債券規模高達418億元人民幣(合60億美元),幾乎佔到了其未償債券總額的36%,其中大部分未海外債務。

為了維持公司運轉,萬達集團不得不繼續借債。3月10日,萬達電影宣佈,將發行20億元人民幣的債務。


IPO被舉報,萬達的2020不是一般的“懸”

為解決資金荒,萬達電影決定3月發行20億債券


萬達集團為何如此“缺錢”,很大程度源於其2016年6月將萬達商業私有化,從香港退市。王健林原希望,萬達商業從香港退市後能迅速在國內上市,以更大的股值籌集更多的資金實現快速擴張。然而,出乎王健林預料的是,2016之後證監會收緊了公司上市的條件,地產公司上市更加艱難。

上市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便利的融資渠道。公司可通過增股、擴股、發行債券進行正常融資,在萬般艱難時還可以像賈躍亭那樣質押股權從銀行獲得貸款。雖然萬達還擁有萬達電影這家國內上市公司,但萬達電影的業務量僅佔萬達集團收入的近1/4,再加上近期國內股市低迷,依靠其從股市上融資遠遠滿足了整個集團的資金需求。

所以要想解決整個集團資金緊張的現狀,必須讓萬達商管集團儘快上市。但從今年的現狀看,萬達商管要在2020年實現上市,基本沒有希望,萬達地產、萬達金融要上市則更加艱難。失去了上市融資的渠道,萬達集團就相當於斷了一條重要的“糧道”,不得不在半飢半飽中繼續煎熬。

而且,自從萬達“輕資產化”後,萬達集團對新建的萬達廣場控制力下降。再加上電商對實體店的持續衝擊,單個萬達廣場的租金收入要實現增長,相當困難。2019年萬達商業的目標時建成開業50家萬達廣場,實際只完成了43個,可見資金緊張已對萬達廣場的擴張已造成重大影響。如果資金緊張進一步持續,萬達集團要靠萬達廣場的增長來維持租金總收入的增長也不可能持續。


IPO被舉報,萬達的2020不是一般的“懸”

萬達廣場是否能抵抗住電商的趨勢,難以預料


至於萬達電影,前景也不太樂觀。2019年內地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觀影人次17.27億,同比增長0.64%。由此可見,國內票房及觀影人次的增長到了“瓶頸”。2019年萬達電影的統計數字也應證了這個“瓶頸”的到來。2019年前3季度,萬達電影實現票房59.47億元,同比下降2.8%,觀影人次1.47億,同比下降7.37%。2019年,萬達電影院線業務票房佔有率行業第一,票房佔有率13.78%,當然還有增長空間。但建設和收購院線同樣是“重資產”,缺錢少糧的萬達能有多大折騰?

對於萬達的未來,輿論並不樂觀。部分萬達高管,甚至開始用腳投票。2月10日,有媒體報道,為萬達效力17年的萬達商管集團副總裁沈嘉穎辭職,此前1一個月該集團已有四位副總裁級高管辭職。作為萬達集團的核心優勢板塊和現金奶牛,萬達商管集團5位高管在2個月之內先後辭職,無論是主動或被動辭職,他們是在用腳為萬達的未來“投票”。萬達的未來,真的不是一般的“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