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玩家”沈天晴:「佳源系」資本圈內幕與左右手“謊言”

(來源|風財訊 作者|王婷婷)

3月10日,佳源國際控股召開了2019年度發佈會,公佈了系列年報數據:

合約銷售額288.6億元,同比增長42.1%;合約銷售面積240.5萬平米,同比增長36.8%;

收入160.7億元,同比增長53.6%;核心淨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60.2%;淨利潤24.6億,同比增長32.05%;淨負債比率78%,同比下降67個百分點。

不過正如佳源國際董事局主席沈天晴(又名沈玉興)、公司總裁張翼,在很多場合表達過的:“佳源國際只佔佳源集團的23%左右。”

審視其更真實的地產成績、發展能量,無疑要深入觀察佳源集團。

對於佳源集團,沈天晴曾用到一個詞“家大業大”。

將有序注入佳源集團的優質資產,也多次被強調為“佳源國際的底氣”。

那麼透過上市平臺的封面,這份“底氣”的含金量又是如何?多面視界(DMviews)進行了採訪調查。

獨家|“玩家”沈天晴:「佳源系」資本圈內幕與左右手“謊言”

​【5家上市平臺在手 資本市場並不買賬?】

沈天晴手上的上市平臺,多且多舛。

不到30年的時間,沈天晴建立的佳源集團(在公開平臺)已控股14家公司,擁有5家上市(掛牌)企業——

二級市場買入的深圳美麗生態(000010);分拆地產港股上市的佳源國際控股(02768);掛牌新三板的西谷數字(836081);在澳交所上市的博源控股(首家在澳上市的中資房企);收購的澳交所上市公司聯合錫礦。

如果算上持股0.24%的安車監測(300572),則涉及6家上市公司。

1991年下海的沈天晴,用他的話來說,的確“很會游泳”。

但游到資本市場,似乎並沒有太順風順水。

(1)上市平臺屢受挫

就在佳源國際召開發佈會的第二天,3月11日,美麗生態(SZ.000010)發佈了《關於立案調查事項進展暨風險提示的公告》。

一時間,市場目光又被拉回跌宕的2019年。

A股的美麗生態,在去年屢次遭深交所問詢,並先後因不同事宜受到立案調查。

被調查的原因,一項是股東王仁年的成績補償款違規拖欠,股份被公開拍賣,公司也被責令整改。

一項則是涉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調查至今未收到結論性意見,因而公司發佈上述公告提醒風險。

而與此同時,美麗生態因2017年、2018年連續淨利潤為負,被交易所警告退市風險,被“ST”。2019年因出售兩家全資子公司,淨利潤增加,扭虧為盈。

H股的佳源國際控股,2019年1月17日則遭“洗倉式暴跌”,在一小時內自由落體式下跌,在一天之內市值蒸發近300億港元,並因此上榜“股市十大閃崩時刻”名單。

沈天晴的解釋是,空頭襲擊、消息不屬實(債務逾期與機構數據增幅異常),補救措施則是持續加倉、為上市平臺注入資產。

如果純粹因為被做空,或遇到黑天鵝襲擊,那麼股價會在後續補救中,明顯反彈,例如新城控股股價跌至23.6後,截止今日已反彈了39.7%。

但現實是,閃崩之後,佳源國際控股並未修復,2019年1月30日之後,股價長期壓在4元以下,且持續走低。完全沒有了空襲前,13元左右波動的價格和活力。

獨家|“玩家”沈天晴:「佳源系」資本圈內幕與左右手“謊言”

(佳源國際控股價走勢圖)

(2)股價低迷&分紅縮水 家族評級遭降

記得佳源國際控股閃崩時,曾有投資者認為“此股若預期盈利且如往年分紅,一切資金鍊問題不攻自破,可以亂世抄底。”

那麼股價遲遲拉昇不起來,便不得不審視這隻股的價值,即盈利水平、分紅比例、反彈空間。

多面視界(DMviews)注意到,佳源國際控股的分紅率從2017年的32.51%,一路降至2019年18.96%。

在期內淨利潤增長了2.6億的情況下,分紅額度卻縮水了8574萬。

在股價大挫的時候,雖然高管層下場補救,但除了預期以外,沒有向投資者傳遞應有的、足夠的吸引力。

“這一定程度上,的確會影響補救效果,畢竟投資者要看到拉昇股價更實際的努力。”有券商分析師就指出。

獨家|“玩家”沈天晴:「佳源系」資本圈內幕與左右手“謊言”

而就基本面來看,佳源國際控股2019年無論是淨資產收益率23.38%,同比降低5.81%;還是總資產回報率3.78%,同比下滑16.21%,也都沒有釋放出股票的價值導向。

因為期內佳源國際的融資成本增加到了6.79%,遠遠高於回報率,其2020年增發的幾筆美元債,利率甚至接近14%。

如果公司收益的溢價能力,還不如融資成本。那麼不計成本的融資,極容易催生債務危機。

獨家|“玩家”沈天晴:「佳源系」資本圈內幕與左右手“謊言”

實際上,就在佳源國際控股閃崩的那一天(1月17日),佳源創盛突發公告,取消了一筆短期融資券的發行。10天后,上證所又中止了佳源集團實控的“南京新浩房地產”的一宗ABS。

金融機構已經透過連續的融資取消,表達了對“佳源系”的疑慮。

當年穆迪即下調了佳源國際的公司家族評級(B2至Caa1),以及美元債券的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B3至Caa2),評級展望均為負面。

資產包左手倒右手 “增長說”難自圓?】

影響佳源國際控股在資本圈預期的,是資金和資本能力;

影響它在地產圈預期的,則是難以自圓其說的“增長邏輯”。

佳源系的地產家業,含金量到底如何?需要綜合佳源創盛集團和佳源國際控股,一起觀察。

因為沈天晴直控的佳源創盛集團,旗下有14家公司,其中房地產企業3家;並且佳源創盛控股也是集團三大發債平臺中,最主要的債務載體。

如果說佳源國際,是佳源集團旗下地產業務的上市平臺;那麼佳源創盛則是集團最主要的地產業務和電器業務平臺(資產載體)。

(1)佳源創盛還債有壓力 存貨週轉降低

3月11日,佳源創盛發佈了2020年第三期票據的信用評級報告,客觀來看,難言寬裕。

公司最近三年及2019年9月末的有息負債規模一直處在較高水平,餘額從174億元,增加至314.8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18.7億元(佔總負債15.28%)。

佳源創盛的資產負債率78.67%,對比2019年TOP30房企的資產負債率79.75%,處在平均水平,不過對照現金,則可以感受到還債的壓力——上述期內的經營性淨現金流/總負債比例,分別為-6.42%、7.02%、1.84%、0.94%。

獨家|“玩家”沈天晴:「佳源系」資本圈內幕與左右手“謊言”

(佳源創盛主要財務數據)

現金流的最強制造機器是“存貨銷售”。但似乎佳源創盛地產存貨的變現能力,有待增強。

上述期內,公司的存貨餘額為243.3億元、374.5億元、490.7億元、538.6億萬元,佔公司總資產的47.35%、54.00%、53.27%和55.23%。(存貨還包含較小比例的電器類備貨)

但存貨週轉率持續降低,從0.60次降至0.31次。

況且佳源創盛還有佔淨資產76.39%的受限資產(截止2019年3月),合計151.5億元。

(2)左右手遊戲 360億目標很簡單?

再說佳源國際控股。

多面視界(DMviews)留意到一個細節,佳源國際2015年到2019年的銷售額複合增長率在65.8%,2017年-2019年的總營業額分別為76.07億、136.16億和160.7億。

其中安徽區域去年就貢獻了63億,據沈天晴提到,今年安徽還會貢獻近100億的銷售。

但這個“主力選手”並非新增量,而是2019年從佳源創盛資產包中注入上市平臺的。

反觀佳源創盛的營業收入,2016年-2018年分別為206.74億、239.16億、252.02億,2019年營收不增反減。

去年佳源創盛的總資產,增長也幾乎停滯;淨利潤增幅較往年明顯縮水。

大公國際就指出,安徽地產項目的土儲大幅減少,對簽約銷售和未來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

這意味著,佳源創盛在將地產資源陸續注入佳源國際控股後,自身並沒有持續發展、保增長的能力。

“奇怪”的是,受益的佳源國際控股,2018-2019年營收增幅僅18%,也遠不及前,持續注入資產之後,營收漲勢卻回落。這或許不是結轉時間差就能完整解釋的。

“這可能就是一個‘左手倒右手’的遊戲,佳源國際可以一分錢沒花增加百萬平土儲,但不代表佳源集團的房地產實力大幅增長了。反正蛋糕就那麼大,可能這邊飽了,那邊就要餓著。”上述證券分析師李濤就直言。

獨家|“玩家”沈天晴:「佳源系」資本圈內幕與左右手“謊言”

但這也並非沒有“新增利好”,其表示,好處就是,沈天晴可以進一步加強對上市平臺的控制,畢竟另一個上市平臺已經st了。

實際上,在支脈縱橫、規模龐大的“佳源系”中,控制權一直都指向沈天晴家族,且家族持股比例均很高。

那麼對於“話語權”極大的沈天晴來說,實現2020年佳源國際360億元的目標,或許並不是難事。

畢竟2018年佳源集團房地產業務的銷售額已經在875.5億元(根據佳源集團微信公眾號披露)。

而當年佳源集團的地產銷售目標是1000億。

但滿足一個上市平臺的成績單容易,促成一家公司業務的實際增長卻不易。

在開辦經貿公司後4年,就涉足房地產,可以算是地產起家的沈天晴,不會放棄地產行業的競爭。

只不過,如今在“千億舊夢”面前的,是如狼似虎的同儕與後輩,也是資本市場對“長久之計”審視的目光。

(更多消息可諮詢微信WY_163_SC)

作者文章推薦(進入公_號 多面視界 回覆企業名查看):

獨家:百強房企暴雷 | 500強地標變“標的”

深度:世茂福晟合作最詳細節 | 內房上市一年暗戰

人事:獨家揭開正榮全新架構 | 中梁的“獨孤九劍”

企業:綠地之“扛” | 藍光待"換" | 新城利潤測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