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主任聲明:很多病要會治、很多冤枉錢不用花,比如寶寶的溼疹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病,尤其是在1歲以下的階段,更是多種病症的"易發期",每天兒科門診平均一個醫生看病的孩子都不下數百個,高峰時期整個兒科門診甚至一天接診上千人,沒有育兒經驗的家長對於寶寶出現的任何一個微小症狀都會緊張半天前來尋求醫生的幫忙,這雖然是一件好事,能夠密切關注到寶寶成長中的任何一點變化,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診治,但有一些問題,其實家長要是學會一些護理知識,是可以自己在家就能幫寶寶解決的。尤其現在屬於疫情期間的非常時期,醫院能少去則少去。

兒科主任聲明:很多病要會治、很多冤枉錢不用花,比如寶寶的溼疹

鄰居李葉的寶寶最近臉上長了幾個紅疙瘩,她心急火燎地就去找醫院找醫生了,兒科醫生就診的時候告訴表姐說這是輕度溼疹,好好護理就能自行消退的,給她開了一點爐甘石給寶寶患處擦抹會讓李葉回去了。李葉卻不認為這是小問題,看到寶寶又是搔抓又是哭鬧的,她各種尋醫問藥,花了不少錢自己去藥店買了許多藥膏回來給寶寶擦抹,還買了一些抗過敏的藥回來,平時也不給孩子吃雞蛋、牛奶、蝦仁了,但沒想到寶寶的溼疹沒有見好,反而在寶寶的蹭癢之下越發嚴重,連著流口水的下巴也長了起來,脖子、身上都隨著蔓延,白天精神不好不好吃飯晚上也總是醒來,李葉一籌莫展地再次帶寶寶去了醫院,還特地換了個主任醫師就診。

兒科主任聲明:很多病要會治、很多冤枉錢不用花,比如寶寶的溼疹

主任醫生告訴李葉孩子這是得了乾燥型溼疹,不需要太多的抗過敏治療,目前滲出狀況也不嚴重,主要都是一些皮屑脫落,膚質肥厚,伴有皮損的情況,得知李葉在給寶寶用了許多藥膏,主任不由得搖頭,孩子也不是過敏性溼疹,你這花的是冤枉錢,如果不是出現了急性滲出、皮損嚴重的狀況,可以通過家庭護理進行調整過來的,如果已經出現中度、重度的溼疹更不應該擅自用藥,應當來直接來醫院進行治療。

很多家長一遇到寶寶長溼疹的問題,容易陷入一些護理上的誤區,或者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疾病,要立刻進行抗過敏治療,甚至濫用藥物;另一類則容易覺得孩子起了疹子無可厚非過幾天自己就消了從而忽略日常的護理,等到加重了才引起足夠的重視,再治療的時候難度就加大了。

兒科主任聲明:很多病要會治、很多冤枉錢不用花,比如寶寶的溼疹

那麼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對於溼疹的護理工作上,家長具體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1、 保持寶寶皮膚的溼潤度。寶寶的溼疹的誘因雖然有過敏的因素,但更多是外部因素以及刺激所導致,比如說寶寶皮膚過於乾燥、口水的浸染、衣物的機械摩擦等。如果能使用含桃油果脂的滋潤霜給寶寶進行護理,不僅能夠防止水分流失的問題,還可以形成一層薄薄的皮脂膜,增加肌膚潤滑度減少摩擦,從而幫助隔離一些外部的刺激,從而減輕瘙癢症狀,有助溼疹的恢復。

2、 透風。無論是室內環境還是寶寶的皮膚環境,都需要保持透風的狀態。長了溼疹之後寶寶更加怕熱,越熱越容易加重溼疹的復發。平時可以注意開窗通風,並且給寶寶換下穿棉的衣服,防止捂汗。

兒科主任聲明:很多病要會治、很多冤枉錢不用花,比如寶寶的溼疹

3、 注意避免再度刺激。溼疹易復發,很大程度都是因為受到外部刺激所導致的,如過熱的洗澡水、鹼性物質的洗沐用品、一些毛絨玩具等,都會對寶寶肌膚環境造成損害,加重或者誘發溼疹。平時換溫水給寶寶洗沐,用弱酸性的沐浴露才能幫助寶寶起到應有的清潔,再者要避免寶寶再觸碰滌綸、化纖、毛絨類的衣物或者玩具的摩擦,減少溼疹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