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泉 疫情期間的繪畫日記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

記錄是為了銘記

記錄是為了不忘卻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擁抱春天 34.5cmX24.3cm 2020年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場十四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的抗疫戰鬥正在湖北、武漢,正在中國大地悲壯地進行著。我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身居斗室,在經歷了驚愕、痛苦、悲憤、又萬般無奈後,開始冷靜思考,開始想著還能做些什麼?藉助於高度發達的信息傳送,我在家裡每時每刻通過手機關注“疫情”變化,翻查每日更新的疫情通報,密切關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控疫情阻擊戰的進展情況。每天確診人數上升的數字像是冰涼的利劍刺透我的心,同時又看到醫務人員、解放軍戰士逆向而行在一線與疫情肆虐搶時間、爭速度的比拼,還有很多普通人在社區、村頭值班查崗,更有許多志願者、普通老百姓自發為醫院、守崗者送物資、送熱粥……總有一些故事悲壯又令我感動!於是我開始以繪畫日記的形式做一些記錄。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搶救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街頭值守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抗疫日記》系列——重症病房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抗疫日記》系列——在抗疫第一線的建設者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暖人的愛心崗 34.5cmX24.3cm 2020年

疫情發生以後,一位在武漢防控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工作的護士長,在看到身邊不斷從家中折返工作崗位的小夥子、小姑娘時,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護士長的這席話讓人淚目,面對生死攸關的事件,他們選擇將自己的青春在此時綻放,奮不顧身、勇敢的和前輩們站在了一起,用極其考驗身體和毅力的行動,自願成為了“逆行者”,成為為眾人傳遞希望火種的人。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 渴望春天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賞梅(武漢、南京 同一種市花,同一場戰役)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出示健康碼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測溫 34.5cmX24.3cm 2020年

醫療資源的有效介入是打贏這場硬仗至關重要的因素,所以有了火神山、雷神山以“中國速度”拔地而起,在全國人民的注目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很快投入使用,方艙醫院等一批隔離醫院也很快建立,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和全國各地醫療隊馳援武漢,湖北的“應收盡收”等緊要關頭的特殊政策及時出臺落地,為遏制蔓延吹向集結號。令人感動的是來自全軍、全國各地不同的醫療單位,他們重新進行統一編組,共赴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裡開展工作。其中有不少曾參加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亞抗擊埃博拉疫情的醫護人員。他們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醫護人員的決心是我們闖過難關的信心。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多國拉響警報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村頭所見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眾志成城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嚴防死守 34.5cmX24.3cm 2020年

我還看到一則有紀實意義的短片,畫外音說到“晚上7點像凌晨3點,武漢像被按下了暫停鍵”。是的,一個千萬級別人口的都市,如今驟然被抽走了城裡的熱鬧和喧囂,曾經車水馬龍的街市,現在煙火稀疏、闃無一人,安靜得讓人心痛。武漢如此,全國有許多城市也是如此,全國上下共同心繫著疫情發展的每一個轉折點,共同祈禱著每一個在抗疫前線的戰鬥者平安回來,共同期盼著最終的勝利號角早日響起!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嚴格排查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與時間搶生命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逆向者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逆行者——等待春天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生命第一 34.5cmX24.3cm 2020年

我們和路遙《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一樣,在人生拋給我們的磨礪中,逐漸成長起來,我們經歷一次次苦難、一個個災難,在絕望和痛苦中追求光明,由稚嫩、羞澀蛻變成堅強、勇敢。現實中無數的個體被凝結成為小說的典型人物,他們為命運抗爭搏鬥的精神,不斷鼓舞一代又一代青年。在磨礪中,我們的社會運作也在從各方面臻於成熟、社會風氣更加文明和淨化。於是,我把我看到的、聽到的注入到我的筆下,也藉此沉澱內心,給予自己力量。我的創作以日記的方式,用畫筆紀錄我的所聞、所見所思。作為一個畫家這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個文藝工作者在特殊時期能夠發出的聲音。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攻關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街道志願者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志願者發放物資 34.5cmX24.3cm 2020年

我選擇以“日記”形式的紀錄和創作,是我更想通過這種簡單和自由的創作形式,溝通我與圖像(攝影和攝像)的即時關聯,同時記錄我的思考,包括文字的記錄,我在畫面上記錄了每天發佈的疫情通報的數字,那些冰冷的數字的快速增長,尤如一把把利劍穿透畫面,它把圖像撕得粉碎,在這些數字面前藝術蒼白無力。在我的日記中也有溫暖:我記錄了“最美天使”、“醫者仁心”、“逆向而行”、“出征前夕”、“街道志願者”。有這樣一段記錄:我供職的江蘇省美術館接到上級通知,需要我們安排一些志願者去社區協助值班排查外地返寧人員情況,我們在美術館群裡發佈徵集通知後,第一時間美術館的共產黨員、普通職工紛紛報名要求去第一線。他們在社區值班的照片在群裡傳播,我也把這一切記在我的日記裡。他們使我的日記的畫面充滿責任、擔當和人心的光輝。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社區值班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黨員志願崗 34.5cmX24.3cm 2020年

我同時關注到我的同行們也紛紛拿起畫筆以各自的方式開展各式各樣的創作,許多作品給我產生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一些“漫畫”和“海報”的專題更是以通俗易懂和簡潔直接的視覺圖像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我還注意到一批中青年畫家以系列性主題創作的作品,利用網絡系統持續的推送,其創作在不斷提升完善,也體現了優秀作品必須的提煉和沉澱過程。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馳援火神山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馳援武漢 34.5cmX24.3cm 2020年

我也關注到在網上出現的對大量畫照片,畫鍾南山肖像的作品的質疑,由於現在傳播方式的簡單快捷,目前呈現給我們的創作情況確實是良莠不分、水平差錯,尤其有大量業餘作者的積極參與,其圖像未能如專業畫家那般精彩,但儘管如此,我看到的卻是在疫情面前廣大美術工作者、美術愛好者,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的特殊的“心聲”表達,水平如何不重要,我分明看到的是由丹青凝結的抗疫力量。當然,對於專業美術創作者的主題性創作,我們還要更多的沉澱與積累,還要更多的思考,需要作者置身於宏大的時代思想氣象中,以更高的站位、更寬闊的視野,來審視和分析疫情、時代和人性。就我本人而言,我的這幾則日記顯然不是經過充分營構的圖式,也不是多麼了不起的“大製作”,我也不是為了發表而創作,我曾經這樣說:“紀錄是為了銘記,為了不忘卻”。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最美女護士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最美女醫生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恢復生產 34.5cmX24.3cm 2020年

在這次公共衛生事件中,社會各文藝創作者們,即是這場戰役的親歷者,也應成為它的記錄者,用各自方式,發出呼聲,我想這是文藝的應有之義。在抗疫的深刻主題中,看人性、看社會、看世界,也是看待我們自己,以理性和人性為磚瓦,在觀察和反思中尋找觸及心靈的根源以及疫情過後的理想生活希望。

徐惠泉 2020年3月2日晩記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大清掃——消毒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 《抗疫日記》系列——春風不遠 依然堅守 34.5cmX24.3cm 2020年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徐惠泉,1961年生於蘇州。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人物畫藝委會主任。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