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打开天地憾,波涛洗净千古愁,谢谢你,黄鹤楼

云雾打开天地憾,波涛洗净千古愁,谢谢你,黄鹤楼

◆ ◆ ◆

文 | 读写菌

云雾打开天地憾,波涛洗净千古愁,谢谢你,黄鹤楼


近日,小区的业主群里,有人发了这一条信息:


湖北武昌黄鹤楼有一幅清朝人符秉忠写的对联。我再写下来,在防疫取得较好战绩的情况下,值得一读!

上联:爽气西来,云雾打开天地憾。

下联: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千古愁。


云雾打开天地憾,波涛洗净千古愁,谢谢你,黄鹤楼

老人的拳拳之情和祝福之意,令人感动。的确,当下的战疫,引用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就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是,我们又满怀信心战疫成功,等待胜利之日,一定是“波涛洗净千古愁”!

其实,黄鹤楼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去践行,尤其在当下战疫的关键时刻,这些精神促使人们更加奋进!


01

黄鹤楼概况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蛇山之巅,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该建筑也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屡建屡毁,凡十次之多。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1984年,在它最后一次被毁100周年之际,开启第十一次重建。

黄鹤楼“屡毁屡建”,可谓“百折不挠”,因为它是国人独特的文化精神传承。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引用美国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那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谢谢你,黄鹤楼。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虽然我们遭遇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百折不挠,一定能够胜利!


02

黄鹤楼传说

黄鹤楼的得名由来,与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古代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矶开一酒店。一天,一位白发银须的道士进店化缘。店主以佳酿款待,道士随即用橘皮在墙壁上画一黄鹤。临别时对店主说:“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从此酒客盈门,辛成巨富。一年后,道士重来,取笛鸣奏,黄鹤下壁,道士便乘鹤升天而去。一说这道士是王子安,一说是费文。

很多名人都曾登临黄鹤楼(例如李白,在这里“送孟浩然之广陵”),留下了很多诗词、对联、故事。纵观古人写的诗词也好,对联也罢,一般都引用了“仙人乘鹤”的传说。

李白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中,便写到这个传说。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那首最有名的诗歌——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也提到这个传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个浪漫的传说,彰显了我们传统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美好品质。在当下的战疫中,我们也在践行这种美好品质。

近来,日本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展。中方对此高度关注,感同身受。得知日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不足后,中方立即向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捐赠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我们没有忘记日本前期对我国的帮助,尽最大努力来“报之以琼瑶”。


云雾打开天地憾,波涛洗净千古愁,谢谢你,黄鹤楼


03

黄鹤楼对联

除了诗词,黄鹤楼上的众多对联,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

例如,清代进士李联芳,为黄鹤楼撰写了一副长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这副长联,别具匠心。先写近景,后写远景,以排比手法,把黄鹤楼四周的美景和历史典故写得淋漓尽致,把时代的变迁与现实联系起来,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

云雾打开天地憾,波涛洗净千古愁,谢谢你,黄鹤楼


而在黄鹤楼众多的对联中,光绪进士陈宝裕的对联,以气魄之大而先声夺人:


一支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对联用夸张的手法,通俗而不俗,真诚而不假。在他笔下,“挺起、放开、直吞”三个动词,展示出黄鹤楼有自信、有担当的形象。“是真才子,自有眼界”,他反对一切拜倒在古人脚下,“那(哪)管”二字,豪情壮志,自信满满,鼓励人们敢于做时代的精英,为国为民干出一番事业。

是的,战疫时期,让我们发扬先人这种“自信大气、敢于担当”的精神,继续投入到战疫中去。让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相信一定能够早日走出家门,相会在庚子年的春天!

谢谢你,黄鹤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