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老铁

老铁,说的是北京城南的百年机厂,老北京人称它为“二七厂”,我与它一面之交,却想称它为“老铁”,因为它是诞生于清朝1897年,有着122岁高龄的铁路机厂。

因北京摄影协会的一次外拍活动,有幸走近老铁,了解老铁,感恩老铁,感慨岁月。

城南旧事-老铁

老车间

机车车间,人们已经不记得曾经有过多少台崭新的机车从这里出厂,而如今,空旷、高大的厂房变得格外昏暗、寂静,阳光依旧,只有空气中还弥漫着机油和钢铁的气味。让我对老铁产生无限好奇的,还是这里的老宣传部长邵老师包含深情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了老铁命途多舛的前世今生。

就像许许多多二七厂人一样,邵老师出生在二七厂医院,打小住在二七厂家属区,从幼儿园开始接受的教育也都在二七厂内完成,毕业后进入二七厂工作。“我父亲就是这个厂的老职工,我们这个厂像一个完整的小社会。”,家里有两代二七厂人不算稀奇,厂里历史最悠久的职工家庭已经六代工作于二七厂,可以一直追溯到建厂之初的19世纪末。

邵老师讲,1897年,当时清政府的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由比利时人修建完工,坐落在永定河畔。3年后,比利时人和法国人将厂址迁到如今的长辛店,建立了“长辛店铁路机厂”,属京汉铁路局厂务处厂务总管管辖。从此,工厂再没有离开过长辛店,这里也成为北京近代工业的发

1901年秋天,工厂正式开工,接到的第一项生产任务是李鸿章下达的,“不惜一切代价,要什么,给什么,为慈禧太后做龙车”。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为接慈禧回銮,特为她制作皇家御用“龙车”。

1918年冬、1919年春毛泽东曾两次来到长辛店工厂,毛主席说:中国的工人运动还是从长辛店工厂开始。1923年二月七日,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1949年十月一日,这里的所有工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1958年9月6日,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开启了中国铁路内燃化的历史篇章;此后这里制造的机车遍布全国,远销国外。

这些传奇的历史,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内心充满了对老铁的敬佩。除了这些伟大的成就,让我感受到老铁的内心丰富的一面。邵老师说,有一位最可爱的人,在1953年10月—1954年4月,为创作反映抗美援朝的长篇小说《东方》在二七体验生活,并留下一本采访日记,这就是魏巍,后经女儿魏平整理成书,名字叫《工厂生活》。

城南旧事-老铁

百年见证

城南旧事-老铁

二七厂的百年历史中,欧洲人、日本人、苏联人都留下过各种风格的建筑,现在这些建筑大多完整保留着。

厂区的西北部有一个欧式建筑群,是近代工业文明代表作中的经典,由法国设计师设计,有一位大师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在这里埋下了音乐的种子,她就是邓映易,我国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说过:"我们是唱着邓映易老师译配的歌曲走上音乐之路的"。我也从邓映易译配的《欢乐颂》、《友谊地久天长》、《铃儿响叮当》等歌曲中,获得无限的快乐和教益。


城南旧事-老铁

以“北京”命名的3000马力客运内燃机车。看上去,它天蓝色的外观格外漂亮,液力传动,个儿小、劲儿大,大家昵称为“小北京”。年产100台的“小北京”排着队的开出了厂,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满世界的疯跑。北京西站落成,开出的第一列客车就是由“小北京”牵引的,“二七厂”的职工无比自豪的说:看!“小北京”,我们厂出的!


城南旧事-老铁

物是人非

然而,人们不记得从何时起,闻名遐迩的“二七厂”逐渐的销声匿迹了,风光一时的“小北京”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铁道线上,流线型车体、充满了时代气息的高速列车风驰电掣、呼啸而过。而相形见绌的“小北京”只能望其项背,一声叹息。

2018年3月全面停产,2019年10月,转型成为二七厂1897科创城,利用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迹,打造北京西南又一处品牌文创园区。承载着中国人铁路梦想的二七人,当转型到来时的愿望是,保留一份历史记忆。

城南旧事-老铁

二七厂老宣传部长邵洪志给我们讲老铁的故事

于是,二七厂许多尘封多年的老仓库,又重新出现忙碌的景象,“废铜烂铁”派上了大用场。铺设道路时,利用废旧铁轨做路牙,继续二七厂的铁路情结。

城南旧事-老铁

1982年的借阅证

30多年的回忆,邵老师说,“那时读书的人比现在多多了,工厂有图书馆,车间有图书室,这个厂有读书的风气”。

城南旧事-老铁

旧屋藏“骄”

职工之家的角落,还在述说着当年故事,那是一代人的芳华。

城南旧事-老铁

“职工之家”&“合格班组”

阳光打在落满尘土大鼓上,“职工之家”和“合格班组”静静的目送阳光的来来往往。

城南旧事-老铁

无声的歌

看到这里,想起一首歌,“请到青年突击队来”,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回忆,我们争当模范,争当能手,那是多么充满激情的芳华!

城南旧事-老铁

今日二七厂依旧银花飞舞

城南旧事-老铁

依旧精益求精

城南旧事-老铁

依旧一丝不苟

如今,老铁老了,但它还没有完全倒下,有些设备依然在工作。新一代工人做的是机车配件,主要是原来制造的机车配件。

城南旧事-老铁

惜日高尔夫球场变身休闲草坪

城南旧事-老铁

各式创意空间百花齐放

城南旧事-老铁

书香依旧

二七厂开始转型,大门敞开,迎接八方来客,过去跟铁路打交道的人,要开始跟文化、创意、科技打交道,他们没辜负这个百年老厂和老工人们的期望。

城南旧事-老铁

新老铁

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二七”,或许不久的将来,展现给我们的是充满艺术和创造力的新老铁!

城南旧事-老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邵老师说,真正讲述二七历史,三天三夜说不完,122年,五代二七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故事源远流长。是啊,百年酸甜苦辣岂能一言道尽,他创作的“二七”歌词,道尽了他对这个老铁的无限情怀。我感受到了“二七”几代人的心声。


城南旧事-老铁

和二七的先辈并肩走一走 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脚步永不停留

让我来用邵老师创作的歌词来致敬老铁,致敬我们共同的火红年代,祝福老铁新生。


二七

邵洪志(二七厂原宣传部长)


让我掉下眼泪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温柔

前路还要走很久 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坚定不舍的 是梦想的追求

分别总想再聚首 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攀藤的红叶 抚摸着我额头

在机器轰鸣的车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

二七 带不走的 只有你


和我在厂区的大道走一走

直到厂房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挽着我工服衣袖阶 我把你手捂在心口

走到陈庄路的尽头 走过小酒馆的门口


历历往事涌心头 回忆是醇厚的酒

九子河的小桥头 微风抚我额头

在那个火红的车城里 总有汽笛响起

二七 带不走的 只有你


和我在出车的南头走一走

看着所有远去的机车一台台开走

我们用心血去铸就 车轮滚滚奔赴九州

走到出车线的尽头 站在百年京汉道口


和二七的先辈并肩走一走

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脚步永不停留

你把手搭在我肩头 我会和你风雨同舟

你我共同手挽着手 走过火神庙的门口


和我在二七的大道走一走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天长地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