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山”壓身,疫情空檔期的面料企業應上好哪些必修課?

文 | 本報記者 賈 榕

“三座大山”壓身,疫情空檔期的面料企業應上好哪些必修課?


全民戰“疫”的狀態目前仍在持續。在這個過程中,疫情給面料企業帶來的衝擊不容小覷。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企業百態和行業短板。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面料企業受到的影響幾何?企業該如何在切實保障職工健康安全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復工復產,防範市場風險?企業又需要上好哪些“必修課”呢?
“三座大山”壓身,疫情空檔期的面料企業應上好哪些必修課?
“三座大山”壓身,疫情空檔期的面料企業應上好哪些必修課?

“三座大山”集中壓身

未來走勢仍待觀察


不能否認,受本次疫情的影響,設備和技術相對落後、人才匱乏、市場訂單減少、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問題加劇暴露,給面料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日前,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主辦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對相關企業進行了摸排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缺人員、缺供給、缺資金,成為當下壓在企業身上的“三座大山”。
缺人,是很多企業都在反映的實際問題。“招工難”的矛盾在疫情的影響下加倍凸顯。有企業反映:“一直以來,紡織業人才,尤其是研發人員和技術工人都處於緊缺狀態,本次疫情進一步加劇了人員匱乏的狀況,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用人及招工。”
由於疫情前期導致的復工率低,上游市場開業率低,原材料、輔件、配件、零件、設備等的供給不足和配套不夠,也進一步制約了面料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調研結果表明,部分企業因為對供應鏈的依賴,無法安排生產,從而導致產量不足、延期交貨等諸多問題。同時,由於下游服裝和家紡等零售企業在本次疫情中受影響很大,即便是已經復產的面料企業,也因需求不足而出現了一定的庫存積壓。
在資金問題上,部分面料企業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面料企業開工較難、復工率較低的問題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廠房租金、工資、利息等必須支出,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業務量急劇下降、成本大幅提升也使得企業現金流出現問題。此外,還有一些企業表示,疫情導致的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的物流、交通、後勤、培訓等外圍服務大量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企業的發展。
在調研中,有相當一部分面料企業負責人對未來的市場走勢表示“很難說”。他們認為,此次疫情後,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將會出現一系列變化,消費需求雖然不會消失,但會暫時滯後釋放,所以目前對後續市場判斷有些“力不從心”。
不過,還是有不少企業相關負責人對於後續的市場行情走向持相對樂觀的態度。“雖然現在的情況對我們有影響,但好在年前與客戶商談的訂單,年後還是下給我們了。這是客戶對公司和我們產品的認可。現在,公司手頭的訂單能做到三四月份。”浙江一家面料企業負責人說,“雖然我國面料企業眼下正面臨開工延期、按時交貨困難的窘境,但其他國家的供應商也很難在短期內快速增加產能。所以,只要我國企業在短期內維護好客戶關係,使訂單不產生不可逆轉的轉移,後續一旦生產恢復,企業第一季度的訂單損失是可以得到修復的,而且後續市場也會逐漸好起來。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做好自身工作,以便當生產恢復時可以第一時間抓住市場機會。”

努力通過“壓力測試”

訂單保持總體穩定


此次疫情對紡織產業鏈來說就像是一次壓力測試,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企業順利通過了此次測試。
吳江福華織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的“老朋友”。近日,該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馬力全開,工人穿梭其間、忙碌不停,整個車間一派繁忙景象。
截至2月25日,企業產能已經恢復到100%,人員返崗率達80%,訂單不斷,生產不停。”福華織造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公司提前謀劃,著手開展返工期間的各項工作。由於福華織造的外地員工較多、分佈地區廣,公司一方面積極做好採購防控物資、設置隔離室等工作,每日核實員工健康情況,要求員工嚴格按照相關防控規定到崗復工;另一方面積極與員工溝通,詳細詢問當地情況,對員工返廠情況多次進行分類摸排和安排,想盡辦法為員工返工出行排憂解難,確保安全後方可上崗。此外,
該公司董事長施清島還組織制定了公司防控手冊,落實企業內部的疫情防控措施,並利用公眾號、微信群組織員工線上學習及測試防疫知識,做好員工返廠前的培訓工作。
日照三銀紡織有限公司廠區的LED屏幕上,“防疫情,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風”的字樣閃爍著。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現在一名工人可以看管多臺機器,有的工人還腳踏兩輪平衡車,可以更快捷地看管機器。針對此次疫情,該公司在1月31日就召集公司管理層開會研究防疫及開工生產事宜。2月9日,全員到崗、順利復工,為2020年公司的生產經營開啟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據瞭解,目前,日照三銀的織布訂單應接不暇,生產經營形勢可喜,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5月該公司董事長楊志勇分析,良好的局面來自於公司對市場的精確研判、精準發力:一是行動快,開工早,搶抓市場機遇;二是精準研判市場走勢,年前原材物料儲備足;三是員工幾乎都是市區人口
,沒有流動人口,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四是公司基礎管理紮實,嚴抓工作質量,杜絕跑冒滴漏,做到優質高效低耗。
常熟市易美紡織品有限公司連日來機聲隆隆,經過周密的防疫措施和準備,該公司於2月17日復工。據瞭解,常熟市易美紡織品有限公司專業生產仿兔毛、仿羊毛、顆粒絨、舒棉絨、粗針絨等面料,產品主要出口到歐美、韓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公司在手訂單銷售額已達2000萬元,總體訂單量較為穩定。
“首先,我們按照當地政府的部署,按照復工復產的要求準備好各種抗疫物資。其次,我們對員工進行認真排摸,摸清員工春節期間的生活旅行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並通過微信等進行防疫培訓,告知復工上班要求。”該公司董事長居建強說。目前,易美紡織的面料日產量達到2噸,生產已經基本恢復正常。
長遠規劃補足短板

空檔期上好“必修課”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次疫情不過是把傳統紡織行業存在的短板放大在企業眼前,讓企業提前感知自身高質量發展不足的危機感。越是在這個時候,企業越要用全面、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善於發現,善於反思,主動化危為機。除了優秀企業的經驗可以借鑑,不少行業專家也為企業制定了未來發展的“必修課”。
首先,面料企業要更加依靠創新驅動,加速轉型升級。“疫情將依賴人脈和渠道的銷售模式進一步淡化,逐步迴歸至價值本身。面料企業須通過模式創新,構建新的價值鏈,尋找新的利潤空間。”一名行業專家指出,疫情過後,企業要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研發新的產品和工藝,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通過與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AI技術的融合,提質增效,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
其次,面料企業要進一步控制風險,著眼於可持續發展,關注企業的資金鍊、生產安全和員工健康;
進一步降本增效,找準立足點,優化產品結構和客戶群體,縮短產品線。“企業只有果斷砍掉冗餘產品,壓縮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上述專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過後一段時間內,面料行業人才和勞動力短缺的現象仍將持續,當前,不少地方已經出現“搶人”現象。專家建議,面料企業可利用這段空檔期,做好人力資源規劃,設計好激勵機制和晉升體系,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為員工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注重核心團隊的打造和優化,留住、用好關鍵人才;做好員工培訓,提升員工整體素質與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