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将夏侯惇为何不惧关羽和吕布?

陌小亮



夏侯惇,字元让。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名将,其早年间就跟随曹操征讨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是魏国的开国功臣之一。被流矢射中眼睛,留下了拔箭啖睛的传说,可以说是千古留名,而与此同时他也是曹魏势力的重要的将领之一。也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重点分析夏侯惇这个人,他为什么不畏惧吕布和关羽。第一,夏侯惇武艺高强,可以称之为当世猛将。第二,夏侯惇文武双全,可以说能文能武。最后再来分析夏侯惇的性格。


首先分析夏侯惇的武力水平,在三国当中,夏侯惇可以说是曹魏的重要将领,一身武力很是强大。

我们就拿他和吕布关羽之间进行一下比较,好以此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从而了解他的武力水平。

据《三国演义》描述:

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

要知道当时吕布可是天下第一名将,夏侯惇单单依靠其勇武,就能与吕布鏖战数个回合。要知道能够跟吕布单挑而撑下来几个回合的,最起码都是当事一流的猛将,这其中张飞能打五十回合,许诸能打二十回合。而夏侯惇也可以与其交锋,可以看出其武力在当时来看最起码能够得到一流。


除此之外,夏侯惇大战关羽也是往往被我们所忽视的。据《三国演义》描述:

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惇。惇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不十合,忽又一骑飞至,大叫:“二将军少歇!

当时夏侯惇与关羽也可以说是大战一番。由演义来分析,关羽其实最厉害的是前三刀,死在这三刀之下的武将包括了颜良文丑,还有西凉华雄等武将,要知道这些人和关羽交手只不过三合就死于马下,而夏侯惇在受到了中途阻止的情况下。可以和关羽交锋黍十回合而不落下风,由此也可以看出其武力值最起码是三国一流起步。也就难怪他不怂关羽和吕布了,毕竟有着这样的武力,在三国当中足以自傲了。


其次分析夏侯惇的治军能力不输关羽、吕布。

在演义当中,夏侯惇可以说是曹魏势力当中少有的帅才,武能上马单挑,文能治理一方的人。

在真实的三国历史当中,夏侯惇可以说是曹操的救灾将军。每当何处发生了自然灾害,曹操总是派遣夏侯惇去处理。他依靠着其两袖清风的清廉和高效的处理能力了,从而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可以说是能文能武最好的代表。

而最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就是蜀汉的魏延了,魏延为刘备治理蜀汉十余年平安无事,而夏侯惇为曹操四处救火,也能看出其政治才华。二者由此来看都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最后说一说夏侯惇的性格,其一是悍勇,其二是忠诚,可以说他是天不怕地不怕。

这两个性格可以说贯穿了他的一生,也为其最后的结局奠定了基础。

夏侯惇的悍勇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据《三国演义》描述:

夏侯惇将近,性一箭正中惇左目。惇拔箭,带出眼睛。惇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之!于口内啖之”

夏侯惇被曹性射中眼睛,按理来说当时已经疼痛难忍。可这是夏侯惇却拔出箭支,吃掉了自己的眼睛。由此足矣见出其悍勇的性格,毕竟这件事情使得他千古留名,忍受痛苦吃了自己的眼睛。由此可以看出其悍勇的性格。


除此之外,夏侯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那就是忠诚。他的忠诚并非是想荀彧一样的对汉室的忠诚,而是对曹操个人的忠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对于曹操有着极强的个人崇拜。

据《三国演义》描述:当时曹操给夏侯惇汉室的官职,以表明其与曹操同等地位。可夏侯惇不依,非要曹操授予他魏王旗下的官职,最后曹操执拗不过,只能授予他魏王这边的官职。从此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其忠诚的本质。


而夏侯惇最后的结局也让人感叹,在曹操逝世三个月后,这位忠心耿耿的曹魏老将也随之而去。当时曹魏的皇帝,曹操的儿子曹丕亲自着素缟为他守灵。作为臣子,能够达到如此地步,让当朝天子为其守灵,由此可以看出其在曹魏势力当中的重要地位了。而这一切毫无疑问都与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联系。

那么关于夏侯惇你又怎么看呢?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因为夏侯惇是个狼人。


我叫夏侯惇,别人都说我是个狼人。一开始我还没懂,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变成头动物。后来才知道,狼人的意思是比狠人还狠一点。

说我是个狼人,是因为我十四岁那年杀了一个人。那天我正走在大街上,一不小心踩到一个人脚上,这人瞬间炸了起来,指着我骂道“我可操·······”

这要是让他说出后半句,那我这十年的四书五经算是白背了。二话不说,手起刀落,要了这人命。这人捂着喷血的脖子支支吾吾说出了后半句“我可曹操的人······”

这下完了,他没问候我长辈,我却一个冲动宰了他,这还不被曹操活剐了。万万没想到,曹操就语重心长的说了句“年轻人不要冲动”。

我觉得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这人肯定大有作为,以后跟着他,绝对有酒有肉。

其实这事也就是冲动点了,算不得狼人,所以别人每次称呼我“是个狼人”时,我总会红着脸低着头不去理他们。

直到那天遇见一个叫吕布的狠人时,我才觉得,我真是个“狼人”。

吕布这人忒不地道,尤其喜欢背叛主公。我猜这人四书五经肯定没好好读,一点忠孝仁义礼智信都没有,不像我,说跟曹操一辈子就跟曹操一辈子,少了一年一月一天一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那天吕布争地盘中,这人尽然暗中射箭偷袭我。没想到,这箭不偏不倚,正好射中我左眼,气的我一时热血上涌,拔下箭头。这箭头上还插着我的眼珠子,这一刻我想起了几十年来读的四书五经,全化成了一句话:“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脑子一热,就把眼珠子塞进嘴巴咽了下去。

就这么着,连我自己都相信自己是个狼人了。不说多的,今后各位在《少年名将》遇见摆不平人,带上我,绝对帮你搞定。

对,我就是那个狼人,夏侯惇。


良丑


这个问题不对,夏侯惇第一次不怕吕布,第二次是见了吕布就逃,至于不怕关羽,他知道关羽不好意思砍自己,而且带了几百兵,实在不行跑路总可以。

夏侯惇第一次遇到吕布是在荥阳之战,曹操率军追赶迁都长安的董卓,结果在荥阳遇到吕布,夏侯惇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迎了上去,和吕布大战起来。不过结果比较骨感,两个人战不数合,李傕、郭汜从两边杀来,曹操刚命夏侯渊、曹仁去迎战,这里夏侯惇已经抵敌吕布不住,败退下来。从时间看,夏侯惇充其量就打了十个回合左右就已经被吕布打败,显然两个人武艺差距巨大。

夏侯惇第二次看到吕布是在濮阳之战,他和张辽两个人打的正欢,吕布按捺不住冲了上来,夏侯惇立刻回马就走,显然他知道自己肯定不是吕布的对手。不过西寨之战时夏侯惇最后带军拦住吕布追军,这说明不单挑的话,他还是有胆子和吕布打一会的。

夏侯惇和关羽没有好好打过,第一次两人对战是在下邳,夏侯惇是负责诱敌的,所以打了十几合以后就跑了。当然,从后来关羽杀退许褚、徐晃,还有白马之战时夏侯惇不敢出战颜良这两次看,正经打夏侯惇也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当然,撑一段时间没问题。

夏侯惇之所以在黄河渡口为难关羽,一是因为被关羽所杀的秦琪是蔡阳的外甥,蔡阳嘱托夏侯惇加以照顾,他需要给蔡阳一个交代,二来则是他知道曹操厚待关羽,而自己是曹操的族人,关羽怎么也不好意思对自己下死手。

所以夏侯惇见到关羽第一句话就是要捉了关羽“献与丞相发落”,其实就是故意强调一下曹操的存在,省的对方万一手顺刀快。不过就算这样,两个人战不十合被使者打断以后,夏侯惇还是立刻命三百手下围上关羽,这明显是觉得自己打的吃力,打算群殴了,万一群殴不行,用士兵挡路,自己也有跑的机会。

不过好在最后张辽赶来解围,夏侯惇有了台阶可下,松口气,关羽也免去了尴尬,大家好说好散。


不沉的经远



曹魏大将夏侯惇不惧怕关羽和吕布。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夏侯惇单挑吕布两次,单挑关羽三次。虽然没有战胜这两人,但考量到吕布、关羽的综合排名,夏侯惇的表现还是挺不错的。


大家都知道,在正史中,夏侯惇虽然是曹魏的第一大将,但他在统军方面没有过多的亮眼表现,反而更偏向于文职。而罗老爷子笔下的夏侯惇,跟正史的出入很大,不但转型成了一介武夫。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武夫。是那种既硬又横还不要命,非常牛逼的类型。

换句话说,在正常人眼中,这货绝对是一个疯子。一次,在徐州城外,夏侯惇被曹性射中了左眼,于是二话不说,硬生生的把弓箭拔了出来。倒钩连着眼珠子,一发扯了出来。这货完全不感觉疼。一边说着“父精母血”,一边将血淋淋的眼珠子扔进嘴里。细细的咀嚼着。眼珠子还没下肚,他又开始驰骋疆场了,冲过去一枪刺死了曹性。不知道的,还以为被射伤的是曹性呢?


最重要的点,夏侯惇不怕死,不认怂,敢跟对手玩命。在他眼里,基本上没有他看得上的对手。第一次单挑巅峰期的吕布,夏侯惇一马当先。虽然败得很惨,但是当他第二次遇到吕布的时候,仍然敢上去挑战,而且还以自己不怕死的精神,抗住了吕布的攻势。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明知关羽勇不可当。夏侯惇仍然毫无畏惧,闹嚷着要挑战关羽,甚至几度放出豪言壮语,扬言要活捉关羽。

罗贯中笔下的夏侯惇,就是一个不怕死,不认怂的典型莽汉子。即便他知道自己武艺不如对手,仍然会不避危险,敢于上去挑战对手。具有亮剑精神。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夏侯惇这样的对手,是非常难搞的。


爱尚文史


论武功,夏侯惇比不过关羽和吕布,但轮勇猛狠,夏侯惇绝对是名至实归。

夏侯惇跟吕布交过手,不过几十回合,就败下阵来。跟关羽应该没交过手,单就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来说 ,夏侯惇绝不是关羽对手。


关羽有刮骨疗毒的从容淡定,而夏侯惇有拔矢啖睛的慷慨悲壮。在和高顺的一次混战中,夏侯惇被高顺的偏将一箭射中眼睛,按照常理,一般人受此重伤,都会拨马便败。但夏侯惇反其道而行之,猛地将箭拔出,并带出眼珠子,场面血腥恐怖。夏侯惇大叫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言罢,竟把血淋淋的眼珠吞入口中,众军无不骇然。夏侯惇趁敌军惊骇之时,挺枪跃马,杀死那个放暗箭的偏将。由此不难想象,夏侯惇何等勇猛威武,他的拔矢啖睛震撼力绝对盖过关羽的刮骨疗毒。


但战场除了功夫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要有敢于和对手亮剑的勇气。假如夏侯惇在战场上和吕布或关羽狭路相逢,他绝对不会畏缩不前,而会是充上前拼死一搏。所以说,夏侯惇打不过关羽和吕布,但他从来没有怕过他们。这就是一种无畏的精神,一种不服输的勇气。


洛水清风


从曹操创业开始,夏侯惇就跟随曹操,从董卓迁都,曹操追赶,吕布拦住曹操,挺戟剌曹操,夏侯惇一马当先,挺枪而出大战吕布......曹操被徐荣伏击,差奌丧命,50OO人马被打散殆尽。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夏候惇和曹操创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夏侯惇从此成为了大将军(也就是曹操的总司令)。

正是夏侯惇的忠诚和生死与共的精神,博得了曹操的完全信任和敬重。

夏侯惇对曹操忠心不二。不愿权贵,甘愿辅佐。两袖清风,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夏侯埻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对高自己一筹的吕布,关羽从不放在心上,愿以死相搏。有了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有了这种大将坚强风度还有什么可怕的吗?

关羽过五关,斩杀关卡将官,夏侯惇拦住不肯放行,扬言要生擒关羽。常言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还怕不要命的。关羽显得怯战。关羽不横吗?怯就怯在夏侯惇的这种不惜命的性情上。要不是张辽手持丞相公文,夏侯惇不和你关:羽拼个鱼死网破才怪哩

夏侯惇要挟为人质被俘也不曾畏惧吕布。

夏侯埻奉命援救刘备,与吕布部将高顺相遇,五十回合,高顺抵敌不住,败阵而逃,夏侯埻紧追于敌阵,高顺手下偏将曹性看夏侯渐渐距近,拈弓一箭,正中夏侯左目。夏侯一声大叫,即用手拔箭而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于是放入口中而食了。挺枪追杀曹性,措手不及,被夏侯惇搠面门而死。

夏侯惇的这种坚强意志,使敌军闻之丧胆,使所部将士为之动容。要比关羽刮骨疗伤强上十倍,三军有如此勇猛不惧死的将帅,岂能惧那号称第一猛将的吕布,更不用说关羽了!


小李子情怀2O19036


夏侯惇肯定不会怕吕布跟关羽的!夏侯惇在当时的职权就是曹操的总司令,所有曹操的兵都归夏侯惇管,这是一种资历,夏侯惇跟夏侯渊是曹操有血缘的亲堂弟,曹仁跟曹洪是曹操的过继族弟,这四个人打小就是跟着曹操混的,曹操是他们的老大哥,夏侯惇排老二,夏侯渊排老三,曹仁排老四,曹洪最小,几个人一起长大,直到夏侯惇杀了人跑路了才没有继续跟着曹操。

夏侯惇一听说曹操起兵反董卓,立马就带着人回来投奔曹操,当时曹操的手下也就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四个将领,这是曹操起兵的班底,这曹军总司令肯定得从这四个人中诞生,夏侯惇在这四个人当中从年纪上看是老大从资历上看也是老大,当时的曹操也没有多少兵力,也就是3000人不到,夏侯惇就是司令加师长团长。夏侯渊跟曹仁则是营长,曹洪则给曹操担任侍卫队长,直到后来夏侯惇推荐典韦后才解放出曹洪来。

所以呢曹操的所有部队都得归夏侯惇管,曹操的部队在巅峰时期高达40万人,而吕布领兵最巅峰时期的兵力也不到8000(董卓时期),关羽领兵最巅峰的时期是30000人不到,荆州襄樊战役以前,夏侯惇完全没有理由去怕吕布跟关羽。


优己


一个人是否惧怕一个人取决于自身而非他人。懂得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夏侯惇为何不惧怕关羽和吕布了,下面我们从双方角度分析一下。

吕布方面:张飞第一个公开称吕布为三性家奴的三国名将,吕布先后侍奉丁原,并认丁原为干爹,在丁原征讨董卓的队伍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仅仅为董卓的一匹赤兔宝马和说客的三言两语就转身杀了丁原,投入到董卓的帐下,还认董卓为义父。其行为被各方阵营中将军所不齿。像张飞、夏侯惇这种一根筋虎将更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吕布。虽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江湖传言,但对于张飞和夏侯惇这种不惧生死,喜欢挑战的勇猛之人,反而更激发起他们身上的好胜之气,见到吕布就想除之而后快,这也就解释了夏侯惇为何不惧怕吕布啦。

关羽方面: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战闻名于诸侯,投身曹营时诛颜良斩文丑令曹操众将打心眼里佩服,注意一点,佩服并不代表恐惧。关羽千里走单骑彻底的激怒了曹操的文臣武将,大家觉得曹操对关羽如此器重,赏赐甚至重于曹操身边的这些开国将军,关羽却一丝犹豫都没有就离开曹营投身到敌对方刘备方面。此时的武将都想将关羽杀之而后快。这也时夏侯惇在关羽必经之路拦截的原因之一。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夏侯惇对关羽更多的是仇视和愤怒,虽有一丝佩服,但是没有惧怕的成分。

夏侯惇方面:夏侯惇绝对算得上三国中的狠角色,没有之一。在征讨吕布战役中,与吕布手下第一猛将高顺作战,不慎被射中左眼,夏侯惇不但没有退却,而是毫不犹豫的拔下箭头,将左眼吃入口中,此等气魄与狠劲即使关公刮骨疗伤都遥不可及。从夏侯惇拔矢啖睛就可以知道夏侯惇不但不畏惧生死,更是对自己都狠心下手之人。关羽与吕布自然就不是他心中所惧怕的对象啦。

综上三个方面,夏侯惇自身的性格与经历决定了他根本不畏惧关羽或吕布。如果非要说夏侯惇畏惧何人,我想这个人肯定就是曹操啦。这就不得不佩服曹操的用人之道啦!

引申一点,曹操手下猛将如云,均不惧生死,为何都害怕曹操生气?


伊乐园世界



天岭624738


先要说明,夏侯惇不怕关羽和吕布,是三国演义的剧情。历史上的夏侯惇比较怂,还被人绑了当肉票,要韩浩来救……

那么,夏侯惇为何不怕吕布和关羽呢?首先是夏侯惇武艺不错。

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惇,武艺大致有强一流甚至准超一流的水平,在三国演义中进不了前十,但前二十基本稳进。他对战关羽,虽然赢不了,也没那么容易输。对战吕布虽然输了,也没那么容易丢命。这就给了他不怕的底气。

其次就是夏侯惇本人胆气很足。同样的武艺情况下,他的发挥可以更好。夏侯惇早在14岁时候,就曾杀死了侮辱自己的老师的人。这份胆色已经是万里挑一。此后的战争中,作为曹操手下的头号大将,夏侯惇表现就是,不管面对任何强敌或者不利的格局,都敢于硬怼。这里不怕关羽和吕布是其中一部分表现。其他的,曹操在汴水中埋伏,都那么危险了,夏侯惇带着几十个人就敢冲过去,还把徐荣杀了。打高顺被曹性射中眼睛,他拔矢啖睛,然后捅死曹性。后来博望坡面对赵云的诈败,夏侯惇也是大胆追击。

总之,往好了说就是胆子大,往坏了说就是个彪子,有勇无谋。这种人,运气不好就跟兄弟夏侯渊一样给人砍了。夏侯惇运气不错,虽然被射下一只眼睛,又在博望坡被烧一把,好歹命保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