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玩手機的父母,養不出愛學習的小孩


老是玩手機的父母,養不出愛學習的小孩

01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偷拍視頻,視頻拍攝地點是疫情前的肯德基。


視頻裡的小朋友看起來不過一二年級,他的對面坐著他的父母,媽媽對著一本語文課本在給他念聽寫,爸爸在旁邊吃吮指原味雞。


小朋友寫一個詞組大概要花五分鐘,寫了又擦,擦了再寫,還東張西望扭來扭去。


媽媽頭也不抬,一邊玩著消消樂,一邊說:“你認真點寫啊,寫完了沒,我要念下一個詞了。”


小朋友回應說:“還沒寫完呀。”但是又拿起橡皮開始玩,把一塊橡皮直立又放倒,好像是什麼特別吸引人的玩具。


爸爸看不過去了,訓斥他說:“玩什麼玩,你媽媽不是叫你學習要認真嗎?你聽沒聽進去?!”


小朋友有點委屈,小聲地說:“可是媽媽自己老是玩手機,還叫我學習。”


父母卻彷彿沒聽見他的話,直接沒收了他的橡皮擦,又開始給他念聽寫。那位媽媽全程都沒有放下手機。


我有點震驚,但深知這並非個例,在現在的社會中,有太多父母沉迷玩樂、卻要求孩子天天向上的案例了。


老是玩手機的父母,養不出愛學習的小孩


02


我們總是聽到家長跟小孩說“你要好好學習”、“不要老是玩”、“看看隔壁的某某某那麼優秀你怎麼老是不學好”。


可是父母自己下班之後卻玩手機、看電視、打麻將,在工作上也不是那麼有進取心,工作十幾年也沒有什麼大成績。


他們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卻忘了最應作出改變的是他們自己。


我大學時候的導師是國內知名教授,他太太在出版社工作,女兒在國內讀完北大,又申請去了劍橋大學深造。


導師曾經說起他家裡的氛圍。他們家晚上從來不看電視,他伏案做課件、寫論文,他太太在燈下校對書稿,女兒就捧著本書坐在旁邊看。


女兒從小看小人書、故事書,長大了看中外名著、專業論文,很少有需要父母操心的時候,但成績卻一直優秀突出,後來去了劍橋留學。


導師說道:“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我很少要求女兒做什麼事,我能做的就是讓她看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老是玩手機的父母,養不出愛學習的小孩


“趁早”品牌創始人王瀟曾帶著她女兒問問參加了《不可思議的媽媽》節目錄制。


當問問被問到“你長大以後想成為誰”時,問問非常清晰地說:“想成為媽媽。”


王瀟說她會永遠記住這個瞬間,而這也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個場景。


王瀟要求女兒問問每天堅持游泳,因為她自己就是一位健身達人;教導女兒對完成事項進行打卡,因為她本身就是“每天打卡”的骨灰級愛好者。


在她的教育下,女兒問問跟同齡人相比,已經是很優秀的孩子了。


可以專心3個小時畫好一幅畫、會為了贏得跑步比賽而拼盡全力,也沒有尋常小孩的驕縱膽小,而是遺傳了媽媽的勇敢、精進。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人,自己就應先成為什麼人,這才是親自子教育的真諦。


老是玩手機的父母,養不出愛學習的小孩


03

教育是一場言傳身教,但身教重於言教。


為何孩子們總是嫌棄父母嘮叨?因為嘮叨的父母除了嘮叨之外沒有別的教育方式,只能每天不停說“趕緊去學習”、“不要玩手機”等等。


可是磨破了嘴皮子,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那麼在父母對孩子有無數要求之前,是否有將這些要求也放在自己身上呢?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他們的為人處事方法、生活智慧、個人性格品質,都受父母影響。


正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此之大,身為父母就應該以身作則。想要養出勤奮、專注、勇敢、善良的孩子,那父母自身就該勤奮專注勇敢善良。


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不過也別忘了有一句話叫“龍生龍,鳳生鳳”。


要求孩子成為什麼人,就要同樣以之要求自己,這才是最簡單又最有效的教育之道。


老是玩手機的父母,養不出愛學習的小孩


對於父母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變。


(一)放下手機、以身作則


在回到家以後,父母不要老是拿著手機逛淘寶、玩遊戲,而是可以放下手機,看看書、聽聽音樂,讓孩子明白,電子產品帶來的快樂都是短暫的,人活一生,最難得的是培養自己專注的能力、長期投入一件愛好的能力。


(二)親子陪伴、全身投入


孩子是很敏感的,當父母很敷衍地陪他玩時,他會察覺出來的。


與其心不在焉,不如好好享受難得的親子時間,不管是一起搭積木、還是讀漫畫書,全心投入,在高質量的陪伴之後,再告訴孩子父母還有自己的事情,孩子反而更能夠理解與支持,從而給彼此都有獨立的空間。


(三)互相監督,彼此成長


加入父母很難戒網癮,不如和孩子互相監督。


比如保證孩子學習一小時,那爸媽就一小時看書或工作,等到休息時間,孩子可以玩一下玩具,那父母也可以拿一下手機瀏覽信息,給孩子做出表率。


可以認真與孩子說:“我知道專注學習或工作很難,但我們都要努力,爸爸媽媽陪你一起加油。”


老是玩手機的父母,養不出愛學習的小孩


都說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父母行為的結果。


不要老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如好好學學,別人家是怎麼做父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