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道,何為德?

魂聆聽者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我的理解,一,國家之道,二,個人之道,和國家之道,在我們這社會的國度裡,是緊蜜相關的,適活自己的生存之道,就是個人之道,道就是國家的政策,非常道,就是公民生活需求的行為。如果要想一個國家以及人生,在地球上有穩定的生存基礎,就要依護大然的運行之道,去找適合統領人生的理論方法之道,決不能,憑什麼主義,什麼理想,什麼遠大抱負等等,都是在給人生找未路,找不穩定國家,找不穩定人生。

我在以上說的是道,是國家之道,不是非常之和個人之道。

德,我的認為,一個人,必俱有遠見的卓越才能,見識寬廣,而且精通,用他自己的智慧,用心去照亮迷途的生靈。


rtp123


何為道與德?

道與德在《老子》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概念,正確理解了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對《老子》的理解再差也有幾分。

1、道的基本含義

道的本意是行走用的道路。它可以是幾車並行的康莊大道,也可以是一人獨自行走尚且困難的羊腸小道。現在,它不僅包括了陸地上的各種道路,如公路、鐵路,也包括了水上供船舶航行的各種通道,還包括了飛機在空中飛行時使用的航線,甚至包括了航天使用的各種軌道。

《老子》第16章裡,“使我絜有知,行於大道,唯迆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徑”,兩次都是從“道路”這個意義上來使用“道”這個詞。行走在平坦的官道上,哪怕是還有一點知覺,我也會小心謹慎以防出錯,其他人僅僅為了少走兩步路就放棄康莊大道去走羊腸小道。

道的第二個含義是道德、道義、正義。它們是人類社會正常運轉所需要遵守的基本價值規則。

《老子》第9章裡,“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兩次從正義的意義上使用“道”這個詞。如果天下不存在正義的話,戰馬也只能充當農夫的畜力;如果天下失去了正義,快要生產的母馬也得上陣效力。

道的第三個含義是規則、規律。我們常說的天道、地道與人道,都是從規律、規則的角度去使用“道”這個詞的。

《老子》第42章裡,“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三次從規律的意義上使用“道”這個詞。天的運動規律,就像拉弓射箭一樣,如果高了就往下壓一壓,如果低了就往上抬一抬;有些地方多了就削減一些,有些地方少了就補充一些。因此,天的運動規律是把空氣從富足的地方運送到不足的地方,而人的財富流動規律則不是這樣的,從窮人的手中流向富人的手中,使得窮者愈窮而富者愈富。

2、歷史的老子之道是天地之母,是太陽星雲。

道在《老子》,又被賦予了一個新的的含義,指向了全新的事物。《老子》第69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漻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字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疾步法自然。”

老子之道有兩個特徵是備受矚目的。第一,出現的時間非常早,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第二,跟天地有著密切的關係,有道才有天地,天地是從道當中產生、形成的。

道與天地的關係,《老子反覆提及、強調。

《老子》第4章說,“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雖然沒有出現道這個詞,大家都認為它是在談論天地是從道當中形成、產生的。

《老子》第5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這段話的內容比“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更豐富。雖然只是用極抽象的數字代替了具體的過程,卻也讓我們知道,從道到天地再到萬物的演變過程,漫長而又複雜。

《老子》第15章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還是在談論道與天地的關係,既然天地有一個開始的地方,那麼,這個開始的地方,就可以稱作天地的母親。

從莊子開始,我們就想知道老子之道指向的事物是什麼。可兩千多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在苦苦地探索。現在,我們是時候停下來看看外面的世界。這邊風景獨好!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除了《老子》,除了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多別的文化傳統,也還有文化之外的其他知識。

天地是如何形成的問題,在科學界,早就轉換成了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問題,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問題也早就轉換成了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問題,並且從天文學的立場給出了相應的答案。

1755年、1796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法國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分別獨立地提出了太陽星雲假說,來解釋太陽系的形成過程。自從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陽是宇宙中心的日心說之後,天文學家們就在不斷努力地解釋整個太陽系的形成問題,他們認為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是一同形成的,而不是分別、獨立形成的。

康德-拉普拉斯太陽星雲假說認為,在太陽系出現之前,太陽系所在的空間裡充斥著極其彌散的星雲氣。這些星雲氣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向其核心位置聚集、旋轉,形成大小、開形狀各異的碎塊。這些碎塊不斷碰撞、融合,最終在太陽星雲的中心地帶形成了太陽系的核心天體太陽,並在太陽之外依次形成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等天體。

3、現實的老子之道,是巨型暗分子云。

作為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提出太陽星雲假說,並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建立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之上的。1858年,法國年輕的天文愛好者梅西耶在進行巡天觀察的時候,發現了星際之間存在雲霧狀的斑塊,似彗星卻又不是彗星,後來經英國天文學家米歇爾反覆觀察確認,這種雲霧狀斑塊被命名為星雲。拉普拉斯的太陽星雲假說,正是建立在米歇爾的觀察基礎之上,再經過自己的觀察與計算,才提出來的。

星雲,依然是當今天文觀測的一個重頭戲。藉助於大型射電望遠鏡、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們能夠在更加廣泛的電磁頻率內,在更高分辨率下觀察星雲的各種特徵。當今的天文觀察不僅發現了拉普拉斯時代存在的錯誤結論,也豐富和完善了太陽星雲假說的內容。

藉助於更加詳實的天文觀測資料,當今的天文學家們在承認包括太陽系在內的所有恆星系統都是從星雲當中產生的觀點,同時還認為,恆星的形成並不是孤立的。

星雲的大小,動則以十數光年計。在一個星雲裡會形成數量眾多的恆星。在獵戶座大星雲裡,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了數以萬計的新生恆星。並且,還有新的恆星不斷地從獵戶星雲稠密的塵埃雲當中形成。在射電望遠鏡的觀測下,還發現了許多星前天體。這些星前天體,在不久的將來,會演變成金牛座T型星,最終都會成為恆星。

受到觀測手段的限制,當今的天文學家既沒有直接觀測到行星的形成,也無法觀測到早期的星雲,也就是處於暗分子云狀態下的星雲。這種星雲,才是老子之道所指向的星雲。在這種星雲裡,星雲物質依然以原子、分子、塵埃的形式,彌散地存在於星際空間裡,還沒有聚集成為一個個的星子。

4、星雲,跟人類的過去無關,跟人類的未來有關。

《老子》面世之時,人類還生活在春秋時期。現在回過頭去看,那時的人們對自己所賴以生活的世界知道得還是太少了,要求也還是太低了。

對於春秋時期的人來說,能夠像鳥兒一樣在天空自由地飛翔,可能就是最大的言必有願望了。由此,魯班製作了可以飛行的木鳶便能傳頌千古。

當今的人類,已經脫離了地球,踏足了月球,無人飛行器更是遠離地球數百公里。在這種形勢之下,很多人已經在夢想,人類在將來的某一天也會離開太陽系進入到更加遙遠的星際空間裡。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名字非常溫馨,那是我們的鄰居。只可惜不是我的鄰居,而是我們人類所生存的太陽系的鄰居,距離地球人類稍稍有點遠,4.22光年。如果按地球人類現有的技術,從地球到比鄰星雲大約需要花費數十萬年時間。這個時間,比地球人類整個文明史的時間還要長。進行如此長時間的遠程旅行,有許多問題都無法解決,但是,仍然阻止不了地球人類對星際旅行的暢想。

5、《老子》,關係人類未來。

現在的人類想要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宇宙那麼大,總想去看看。

現在的我們,所設想的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的總總方式,沒有一個離開了物質基礎,總是要藉助先進的宇宙飛船和豐富的物質來進行星際旅行。

《老子》也告訴我們,人類要離開地球,到道里去生活。《老子》第11章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認識了星雲,也就能夠找到由這個星雲形成的星球,不管它是恆星也好,行星也好。認識了這些星球,再回到星雲當中去。

老子所說的回到星雲當中去,跟我們想象的並不一樣。在老子看來,人就應當生活在星雲當中,而不應該生活在像地球這樣的家居星球上。《老子》第1章就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不能作為生存在星雲當中的道者,就作一個德者;不能作為德者,就作一個仁者;不能作仁者,就作一個義者;不能作義者,就作一個禮者。

生活在星雲當中的人,《老子》給了專門的稱呼,叫做道者。《老子》第68章說,“道者同於道。”

星雲既然是要作為人類主要的生活場景,就不能夠再依賴地球上的這些東西了。《老子》第30章說,“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舟車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在物質密度比真空還要小的星雲裡,我們在地球上習以為常的事情都變得不可能,也 變得沒有任何意義。人在星雲,即使有能力去製造大型的星際飛船、星際飛車,也不會去使用它們;即使能夠製造出合適的宇航服,也沒有存放地地方;即使有高級的語言,也沒有使用的場合。

既然都到了星雲,自然也要不要指望還能依賴從地球上帶去的食物了。《老子》第64章說,“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食道、食星雲,就像我們經常說的“靠山吃山”一樣,並不是說要以山上的石頭或者土為食,而是要以山上的出閣為食。食道,也應當是以星雲的出產作為食物。這些食物究竟是什麼,我們也不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瞎猜。

6、通過為道成為道者。

按照《老子》所說,到星雲裡去,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既不需要準備任何交通工具,也需要準備衣物,甚至連食物都不用帶上。真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比我們進行一次國內遊還簡單,誰又不會心生嚮往?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不借助外在條件就能夠生活在星雲當中的道者?為道,這是《老子》給出的答案。《老子》第3章說,“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好的聞道者,把為道作為不二之選,聞道之後就堅持不懈地為道;普通的聞道者,聞道之後並不能堅持為道,想起的時候就為道,沒想起的時候就算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差的聞道者,把為道等同於聞道,才會在聞道之後放聲大笑,笑話其他聞道者做出不必要努力。

7、德,只是為道過程中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作為生活在地球上的普通人,需要從外界攝入大量的食物以補充身體消耗的能量。我們要通過為道來替換掉每天從外界攝取的食物,最終演變成以道為食。《老子》第54章告訴了我們具體的為道方法,“載魂魄抱一,能毋離乎?”以魂魄為工具去抱住某一個東西,能夠不要離開嗎?

為了實現“載魂魄抱一,能毋離乎?”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要經歷建德和廣德這兩個大的階段,而正式成為德者是這兩個階段的分界線。《老子》第3章說,“建德如偷,上德如谷,廣德如不足”。成為德者的過程,如同遭遇小偷一樣,自己所擁有的名利越來越少;真正成為一個上德者的時候,名利都不再擁有,如同跌入人生的低谷;成為德者之後,繼續為道,又好像對名聲的貪慾沒有止境,直到“天下皆謂我大”。

一個普通人通過為道而成為德者,如果從禮者開始的話,首先要成為義者,再經過仁者,就能夠成為德者。《老子》第11章在描述這一過程中說,“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以為也。”為道是一個日漸減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獲取名利而做出的行為日漸減少,到最後完全消除,不但不通過自己的行為去獲取名利也不假他人之手去獲取名利。

德者,從能量攝取的角度講,已經完成了能量攝取的替換,不再需要像普通人一樣消耗物質財富來維持生命。只有這樣,德者才不通過自己的積極作為也不假他人之手去獲取名利。

德、仁、義、禮之間的差異,《老子》第1章是這樣界定的,“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上德的人,不但不通過自己的積極作為去獲取名利,也不假他人之手去獲取名利;上仁的人,只通過自己的積極作為去獲取名利,不假他人之手獲取名利;上義之人,既通過自己的積極作為去獲取名利,也假他人之手獲取名利;上禮的人,在通過自己的積極作為獲取名利的同時也假他人之手獲取名利,得到不積極響應的時候便不得不採取必要的手段,來迫使他人答應自己的要求。

成為德者,並不是為道的終點,而只是一個新的起點。《老子》第17章說,“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修之天下,其德乃博。”成為德者,第一次能夠做到“載魂魄抱一”,用魂魄把自己身體的每一部分擁抱。擁抱了自己的身體之後,還得繼續去擁抱更大的東西,去擁抱自己家那麼大的東西,去擁抱一個鄉那麼大的東西,去擁抱一個諸侯國那麼大的東西,去擁抱全中國那麼大的東西。

8、道者完全是生命的另一種形態。

為道者修之天下之後繼續努力,用自己的魂魄能夠擁抱整個天地,恭喜了,大功告成,成為一個道者了。《老子》第60章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作為道者,魂魄已經足夠強大,不再需要身體的庇護,所以說“沒身不殆”。

道、德以及把二者聯結起來的為道,都離我們非常遙遠,從來也沒有人經歷過。《老子》卻信誓旦旦地告訴我們說,既有自己的親身經歷,也有旁人的證明,絕對假不了。

《老子》第3章說,“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悖,進道如退,夷道如類。建德如偷,上德如谷,廣德如不足。”

《老子》第17章說,“以身觀向,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老子》第60章說,“至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


Pai老子行動


何為“道”何為“德”?

老子《道德經》五千個字,字字值千金,如果用一個字來表達,很顯然就是一個“道”字。就是人道,地道,天道。就人道說來有“見素抱樸”的為人之道,“以柔克剛”的謀事之道,“復歸嬰兒”的養生之道,“無為而治”的管理之道......等等。



“德”而言,老子把“德”分為“上德”和“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區分的標準就是表現形式不同,是不是有意把“德”表現出來。“上德”不是有意地表現出德性,而是無心表現出來,是自然而然的表現。“下德”是有意表現出德性,有意就是有目的,就是勉強的,虛偽的表現。兩者結果不盡相同。

至於“德”就是德性,品德,就是一個人的天性,稟性。“德”就是“道”的行為,結合一起就形成了“道德”。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講道德觀念,就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很自覺的行為表現出來。是仁和義內在的一種自律。法律法規是強制性的,而禮是倫理道德。自覺尊守法律法規,就是有道德,懂道德人士的表現,應值得全社會提倡,尊重!稱讚!


劉夢輝1445414400581


何為道?道即是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卻能行雲流水。道即是無為,無為並非不為,而是無所不為,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不要強為,道常在!

道為體,德為用。道是事物的本質,德是事物的功能體用。

道與德在我們這個世界無處不在。如我們的山河冰川大地,存在的本質就是其生生不息的內在無形規律,而其德的現象則是山河大地孕育萬物的功能作用。



例如:天、地、人之間的自然規律,天黑人息,天亮人勞,春花、夏風、秋月、冬雪。月圓月缺……等等都是自然規律,這就是道!

按照這個自然規律進行一切活動的行為叫德。

違背自然規律進行活動就叫沒道德。比如:天黑勞、天亮息,那是要受到,懲罰。



也可以說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

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

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也是道的體現,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

人存於世是為了超越自我尋找屬於自己的道,是非成敗生死無為是欲的另一種形式,當真正領悟何為道,這一切並不重要了,超越自己尋求自己的道方是人生的第一境界


佛之菩提心心


道(到)是由首和走的變形“辶”會意而成的字。首先要弄清“首”的本義。

首(手shǒu)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看,似乎是頭上有發的側視頭形。到篆書再不象人頭或獸頭的形狀,反推甲骨文和金文的圖形字並不一定是“首”字。隸變楷化後,從夏(夓)字的本義看,夏為繅絲織綢的過程。“”是下的古文的變形,表示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織成很長的卷布;“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布的兩端都有不能再穿梭的經線頭,在上為“首”,表示開始 的經線端即開頭,在下為“頁”,表示結束的經線段即結尾。開頭(首)和結尾(頁)即兩端,就是布的兩頭,所以首和頁都可引申為“頭”。首借“手”聲表示織綢需要雙手協調。首的本義為織綢開始的布頭。

“辶”是走的變形,變形就會增義,下面先看“走”意義。

走(擬聲zǒu)的金文字形看上是“大”字,也可理解是“夭”的省形,是小孩象伸開兩臂保持平衡,開始學走路的樣子;下部是“止”,象人腳;合起來表示小孩子邁步學走路的動作。隸變楷化後,用筆畫詮釋了走的意義。走是由“十”、橫“一”、豎“丨”、短橫“-”、撇“丿”和捺“㇏”組成的字。“十”表示走路要有一定方向;“一”表示學走路身體要平衡;“丨”表示走路身體上部要直立(躬身為跑);“-”表示走路是向前邁步(向前為走,向後為退);“丿”表示一足向下向後用力;“㇏”表示另一足向前向上邁出。讀音模擬走路時足與地面的撞擊聲。走的本義是小孩子開始邁步學走路的動作。走變形“辶”之後,意義更加完善地表達了“走”的意義。“辶”是由點“丶”和折“乛”、彎“”和捺“㇏”組成的合體筆畫,筆畫意義也會疊加。“丶”起指示作用,這裡指示走路要有方向;“乛”表示圓或弧,這裡指示邁步的弧度;彎“”表示前凸或上凸的運動,這裡指示走路屈膝的狀態;捺“㇏”表示向前或向上的運動,這裡指示腿腳向前邁步的動作。

由首和“辶”會意而成的“道”字,從字形來看,表示開始走路。道借“到”聲表示走路可以到達終點。這樣從“道”的形和聲合意就會得出,道的本義就是從開始走到終點的過程。所以,可引申事物從開始到結束的運動過程,也可引申為事物的從開始到結束的運動發展規律。

德(得)的初文為“惪”,惪是由直(止)和心會意而成的字。心底正直,無歪心雜念為惪;後加行的省形“彳”,表示德不但心底正直,而且行為也要正直。德借“得”聲表示心底正直、行為也正直所得到的才是真正“得”。通過歪門邪道所獲取的財富,非所得。不屬於自己永遠不是自己的,如目前那些腐敗分子,貪汙所得,最終都得被清算充公,一無所得。

道為自然規律;德為社會規律。


嚴師說字


“道”和“德”,是我國道家的兩個概念。道德是一個詞,但是,道和德應分來講,各有自己的意思。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第五十一章。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莊子·外篇·天地》:“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道家以為所謂天地萬物之自然為“道”,而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德”。

秦·黃石公《素書》:“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意思是,道是一種自然規律,人人都在遵循著自然規律,自己卻意識不到這一點,自然界萬事萬物亦是如此;德即是獲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滿足,自然界萬事萬物也是如此。

在古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道,本義是客觀真理,如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人的生老病死等,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人類和社會的進步。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安定和諧,人類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本義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需要發展,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創造自己的事業,在不違背道的原則下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使人類與自然長久發展、和諧共存。

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是道的體現,是能看到的心行,是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活動。如果沒有德,就不能如此形象地瞭解和認識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

道和德統一到一起就是道德。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著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時代與不同階級,其道德觀念都會有所變化。因此,道德屬於文明範疇。

人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德”,就是“文明”。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道”是道理,“德”是德行。對人而言,講道理,才能具備德行;對國家而言,有道理,才能擁有德治的社會。


山會長


老子的“道德”已經吵吵幾千年了,現代人除了用來裝逼還能幹什麼?

什麼是“道”?就很難講清楚了。但這個“德”,很早周公姬旦就提出“以德配天”,這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古人認為老天才有絕對的權威,委派誰來統治或管理地上民眾否決權在老天,但周公認為這是不對的,配不配天應該還要看個人的“德行”,所以個人認為,姬旦應該是最早無神論提倡者。


旭日東昇38030061


道,為行為。

德,為心理。

德來知道其道,道來踐行其德。

道分善道與惡道,德分善德與惡德,我們應發揮其善德,遮止其惡德,視為道德標準。

道德標準歷史有之,傳統文化範圍內也多有包含。

歷史文化體系的道德規範、如儒家、道家等百家學說,

現代文明道德品質規範均為道德標準。

道德,一方面為修行的概念,如老子的道德經,便是強調了道與德的關係。

同時對於現代社會而言則強調其道德標準與人文準繩。

這也是一種道與德的體現。



下列為設計道德方面的略述:

一般慾望部分

行動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魯莽,遲鈍和怯懦等。

感情方面的道德有節制和自制,不道德有放縱和冷漠,病態和變態等。

特殊慾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節儉,不道德有揮霍,浪費和吝嗇等。
交流方面的道德有嚴肅和溫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
交談方面的道德有風趣和誠實,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誇張和刻板等。
交際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謙遜,不道德有驕傲,虛榮和虛偽等。
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愛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戀和諂媚等。
理智部分
考慮方面的道德有周詳和謹慎,不道德有繁瑣,衝動和馬虎等。
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廣博,不道德有膚淺和狹隘等。

易行者張軒寧


我以為:道是方法、方式、方向、道路、源頭、途徑,是宇宙衍生的生命規律與終極根本。德是付出、善意、愛心、隱忍、真實、態度,是超越時間的善念。“道”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是宇宙的大道,“德”是承載“道”之需要的載體。在佛教中,“道”即“法”,“德”是“忍”。


老子的《道德經》看似在探究宇宙生命的形成,揭示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概念,實則講的是生命在宇宙自然中的生存之道,人的德行對人生命的影響。道隨心不斷演化,但德作為生命的根本,有著它道之為道,德行不被的規律,在週而復始的運行。



道家遵循的大道,是順應自然,天人合一,是生命的大道,是宇宙的自然規律。佛家講謙虛忍讓,是道德的根本。就如兩人摩擦,你踢他一腳,罵他一句。好,一塊德便被你重重扔過去。而他回敬你一拳,回罵你一句,好,德又回到你身上。你在回敬,德又被損失,而他還擊,德又回到你的身上。如果他欺負你,罵你,你呵呵一樂,說:“來吧!”你不生氣,德就自然不會從你身上溜走。所以,德更是堅忍與面對虛妄之時,堅忍的選擇。在這樣的氛圍中,你要有堅信與善良的心願,能隱忍住自己的回敬、報復之心,而這種堅信與隱忍的善良,就是生命認知的途徑與所承載的德。

為此,道德是週而復始,周流不止的圓,它們如環旋轉,有始無終,永遠圓轉如意。所以,人生在世,走正道,行善心,守住自己的德行,便會明瞭人的生命本體,只是真實的虛假而已,而人的靈魂,才是人虛假的真實。而道就是人的本體,需要人去行走,需要人的意識去感知,而德則是人的靈魂,道能給靈魂以善心善念,使人的德,在道的包裹中,真實的面對一切虛妄,最終走向生命的大道。德順道,道融德,才是他們和諧共生的關係。



用戶62081517873


《道德經》 該書又名《老子》:作者老子。《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第三十八章以下屬德經,全文約五千字。

《道德經》作者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原,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哲學和政治問題。他提出了道、自然、無為、哲學等概念。以“道”解釋了宇宙萬物的演變,認“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道:宇宙衍生的基本規律。

萬物源之於道,生之於道,天與人,各為萬物之一,出於同源,其本相通。道法自然正是以萬物和諧,各遂性命,協調世界為根本。德,就是要尊道而行,道之所以被尊重就是它對萬物生長順其自然,不加干涉,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興發萬物卻不是自侍其能,生長萬物而不去主宰萬物,這就是最為深厚的德。

人須遵循天道運行規律,順其自然發展方向去生活,使自己的德行和自然規律吻合,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認識自我和世界根本之道,不分彼此,天地當中有人、人當中有天地,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謂天人合一。

任何慾望都能摧毀人的心智,任何災禍沒有比不滿足更大,任何罪過沒有比貪得無厭更過分。如果帶著過多欲望,逆天而行,只能離天道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