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何為“天理”,何為“人慾”?

鵬友程


“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何為“天理”,何為“人慾”?

儒學在宋朝到達了一個高峰期,箇中翹楚就是以“二程一朱”為代表的“理學”,而“存天理,滅人慾”普遍認為是理學提出,“存天理”的“理”就是“理學”的“理”。

但實際上這個概念並非“理學”首創。早在《禮記·樂記》中就已經提到:

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

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

程頤、程顥提出:“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這裡所謂“滅私慾則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朱熹則指出孔子所謂“克己復禮”,實際上也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

為什麼“天理”和“人慾”不能共存?到底什麼是“天理”,什麼是“人慾”?

天理

朱熹認為:“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天下萬物當然之則便是理。” “世間之物,無不有理,皆須格過。”“天下之理,終而復始,所以恆而不窮。恆,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恆矣。惟隨時變異,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

我們可以看出,隋唐時期儒家由於經學沒落,逐漸成為旁學,而宋儒在改造儒家學術中從佛家、道家吸收部分觀點和思維方式,進入形而上的範疇。特別是在道家思維裡獲取營養,理學已經完全取代了早期的玄學,所以才有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利用道家思維為儒學打下宇宙觀這個哲學底子。同時“二程一朱”在思辨上走得更遠,終於將經世致用的儒學變成了一門哲學。

說簡單些,這個“天理”,不就是老子的“道”麼?只不過經過了千年演變,“天理”在朱熹的哲學思想中包含道理、規律、秩序、準則、規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還是人之道理。通過這種類邏輯思維,理學家們終於將“道”落實到“做人的道理”,完成或者說纂改了孔子“仁”治天下的本意:“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

“天理”從“道”大而化之,成為“仁愛”之心。

人慾

人慾——人的慾望。可人有慾望也是“天理”啊?怎麼能夠為了“天理”滅掉另外一種“天理”呢?

這就是望文生義的誤解,“人慾”並不是指人的慾望。“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合理的飲食慾望是“天理”,可你餐餐要吃滿漢全席就是“人慾”。“天理”與 “人慾”是相對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慾”就是“天理”,過分的甚至是罪惡的“人慾”就是要滅的“人慾”。

“存天理,滅人慾”屬於修煉心性,無非就是安守大道,不過分要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切順其自然。這是不是又繞回了老子的“安貧樂道”?

“食色性也”,這是天理,可你一個人要娶好多老婆,天天淫亂,這就是“人慾”,理該滅之。

而實際上“人慾”這種“過度的欲求”,怎麼算“過度”,理學家們並沒有給出答案。但從儒家的一貫學說理念來看,應該是承認與時俱進的變化。也就是說,當時可能是“人慾”,到了咱們這個時候可能就是“天理”了。

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以滿足人類各種慾望、追求懶惰為動力的,這種追求,其實是最大的“天理”。

誰說理學家是老古董?

存滅

儒家在先秦即開始了“性善論”與“性惡論”的分歧,代表是孟子和荀子。而跟隨者荀子腳步的李斯、韓非子則成為了法家,以嚴法來規範、阻止“性惡”的發展。

到了宋儒理學家這裡,儒生們覺得該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依靠法家。如何解決呢?從道家、儒家借來修心的法門。

二程認為氣聚合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於氣質之性阻礙了天理的正常發揮,以致出現了惡,這就是人慾。與人慾相對,天理是純粹的善。他們認為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隨順了人慾,沒有第三種情況。天理與人慾是絕對對立的,放縱人慾,就必然掩蓋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須去掉人慾。

一個儒者,應該通過修心徹底地去掉人慾,心中全是天理,就能達到聖人的水平。這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儒家變化

朱熹繼承發揮了二程的觀點,認為:“人生氣稟,理有善惡。” “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滅人慾”要滅的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的惡,是人性中惡的部分。

其實也就是儒家對人的天性不再用善惡論來定性,更多地強調後天的教育以及心性修煉。

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性”、“道”還屬於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而到了“天理”、“人慾”就已經原來越接近“心學”,帶有宗教神秘主義色彩。這是儒家在對抗佛教而進行的自救式的改良過程中吸收了佛教、道家的一些思維方式,把先秦儒學哲學化、宗教化了。

所以理學家就不單純講“性”,而上升到“天理”的概念,同時承認人是有正常的慾望的,這也是“天理”,只要不讓慾望衝昏了向善的心,就是正常的存在。

千萬不要誤解為理學家們連正常的慾望都要滅殺,那他們怎麼傳宗接代呢?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這句話我聽過兩種解答,不一樣,正好跟大家都聊一下。

這句話最關鍵的,什麼是“天理”,有分歧。對“人慾”的認識,倒是沒什麼不同。

說法1,認為天理指的是人的自然性。比如說我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冷了要穿衣......人也要繁衍後代。

我吃飯喝水是應該的,我歡樂恐懼也是本能,我渴望和異性結合,生兒育女,我有一間房子有四季的衣服......這些是天理,誰也沒有權利來阻止。

人慾是什麼?超出了自然需求,無限擴大的慾望。我想要別墅,好幾棟別墅。我想要女人,很多的女人。我想要錢,小目標,先來一個億。我想穿名牌,有面子。我想到酒吧嗨皮,蹦,買單。跑車......這些叫人慾。

而且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是被後人篡改了的,原話是:存天理,去人慾。是去不是滅。減少不是消滅。

存天理,去人慾。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你維持個自然需求就可以了。有吃有住,錢夠花,老婆孩子一家人消消停停的過日子。把慾望降低一下,儘量不要追求那些繁華浮誇的東西。不要讓自己的慾望無止境的膨脹,氾濫。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們是生在了一個盛世,好時代。只要你正常工作,哪怕是撿飲料瓶,一個月也得有幾千的收入。對不對?實際上在這個時代,你咋都能保持個溫飽、小康。努努力,就能開上個私家車。

但是,我們現在的社會戾氣很重,抱怨不滿很普遍,仇富仇明星,每天在網上罵,發洩......好像是離婚率已經超過50%了吧?婚內出軌呢?比例是多少?

這些社會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大家:慾望太重。

就像婚內出軌,有人勾搭你一下,你就出去了。非常簡單點兒事。沒有控制自己慾望的意願,也沒那個能力。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老公,別人家的父母,別人家的車,別人家的房子,別人家的錢......比的就是慾望。比不過人家,你就不開心,你就一肚子怨氣。不比,其實你過的挺好,一比,你就不幸福。

這是一個“人慾”氾濫的年代,處個對象,也是男的著急開房,女的惦記買包......沒意思。手機搖一搖,按流程聊兩句,就睡一起了。現在的人就是越來越低級,只有人慾的發洩,沒有精神境界的享受。知道啥是愛情嗎?會寫情書嗎?體會過朝思暮想嗎?

所謂愛情,也不過是日久了生情,習慣而已。

慾望重,貪錢、貪色、貪房子、貪汽車、貪面子......然後得不到,你就怨恨,就開始罵。

大家有興趣可以嘗試一下,把慾望降低,幸福感絕對會升上來。當然,飯還得正常吃,覺還得正常睡,該娶妻生子就娶妻生子。這就叫:存天理,去人慾。

你要是跑山上去住,也不結婚了,也不要孩子了,修仙,這才叫:滅人慾。很明顯,理學家沒讓你去過那樣的日子。

說法2,這個說法就高了。最好有點道德經、金剛經的底子,才好理解。

在我們這個世界之外,之上,在我們這個宇宙之外,之上,有一個東西叫“理”。理,創造了這個世界。理,創造了我們的宇宙、人生。這個理是無形的,是無相的,是說不出來的,但它又是真實存在的。

如果你有宗教信仰,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不論是基督教還是穆斯林,你看這句話是不是眼熟?

其實這個事兒挺有意思。

這些宗教都認為是有一個無相無形的東西,創造了世界。只不過大家的叫法不一樣而已。佛家叫“空”,道家叫“道”,基督教叫“神”,伊斯蘭叫“真主”,理學家叫“理”。

科學家叫“意識”。意識創造世界。

各個教派你解釋去吧,意思都差不多。

理學,我沒怎麼深入接觸。但如果這麼解釋“理”,那恐怕就很難再把它稱為“學”了。那就真成理教了。而且“心即理”,這屬於典型的佛教思維:你的心就是這個理,而又是理創造了世界,那就是你自己的心創造了你的世界。

如果說“理”是這個意思,那: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就是成立的。不用改成去人慾。但是這樣一來,意義的轉變就太大了。

說法1是為了社會的和諧。說法2是為了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一個是入世法,一個是出世法。

存天理,去人慾,是為了快樂,是部分的解脫。

存天理,滅人慾,是為了解脫,是徹底的快樂。

當然,關於這句話還有另外一撥人的解釋,那就不值一曬了。


銳度何老師


舉個例子,一隻狼追著一隻羊,這就是天理,狼吃羊是生理,無所謂善惡,我們覺得羊可憐,只是我們的分別相而已,如果覺得羊可憐,那樣吃草,草也是可憐的,那不可能,所以羊也不可憐,這就是天理,如果你突然覺得狼可惡,把它打死了,這就是人慾,或者你把狼趕跑了,把羊逮著了,這也是人慾。

再舉一例,一小女孩看見一隻大老虎,她看成是一隻貓,把它牽回了家,他爸一看,哇,老虎,直接嚇暈了,此時老看著暈倒的爸,以為是一團肉,就吃了。能分清這裡的天理和人慾嗎?


蛋黃人物


“存天理,滅人慾”是儒家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對道德的追求,對物慾的批判;也有人指責這個觀點扼殺人性,禁錮了社會的進步。那麼,“存天理,滅人慾”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何謂天理?

  • 《中庸》:“天命之謂性。”程頤:“性即理。”因此,天理即天性。宇宙萬物,都各有其生成之理,這便是萬物的天性;而反映在人身上,則也可以稱之為人性。

何謂人慾?
  • 《 說文》:“欲而當於理,則為天理;欲而不當於理,則為人慾。”可見,人慾是指超出天理(人性)的基本需求之外的慾望,即“人過之慾”,例如無度的私慾、淫慾、貪慾等。

因此,“存天理,滅人慾”的意思是指:要保留自己的天性或者說本我,去除超出天性需求之外的慾望。

由此可見,“存天理,滅人慾”並不是要消滅一切的人性慾望,而是告誡人的慾望要有一個度。

子曰:食色,性也。食色本就是天性,也即是天理,怎麼可能被扼殺呢?過度的食、無度的色,這才是人慾,才是應當被戒除的。天理和人慾,這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度”。

凡事都講究度,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需,可是水喝得太過度了,同樣會危害生命健康。


“存天理,滅人慾”的由來

  • “天理”與“人慾”之說最初見於儒家經典《禮記》:“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大意是說:人變得“物化”了,是因為泯滅了天性而追求無窮盡的慾望。這也是“物化”這一詞的意義來源。我們今天常說,不要物化女性,為什麼?因為物化就意味著,滅天理而窮人慾;意味著為了追求自己的慾望,而不尊重女性作為人的天性!
  • 但是首次給“天理”和“人慾”賦予特別重要的意義,並且把它們作為道德修養中的基本對立,則是宋代大儒程顥、程頤。二程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這裡所謂“滅私慾則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
  • 南宋朱熹繼承了二程的“存天理、滅人慾”思想,同時對天理人慾的內涵作出了規定。朱熹主張明理見性,他認為人被自己的私慾所矇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實面貌,不能體悟到天地之理,要想找到萬事萬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慾。
  • 到了明朝,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向他的弟子提出“存天理,去人慾”,認為去盡人欲,純是天理,便是聖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因此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致良知”來使自己達成天性的圓滿,即成聖。


朱熹對於“存天理,滅人慾”的解釋

朱熹說:“孔子所謂‘ 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對於何為“天理”,何為“人慾”,以及為何要“存天理,滅人慾”,朱熹舉了很多個例子。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朱子語類》)

有人問:飲食之間,什麼是天理,什麼是人慾。朱熹回答:飲食本身是天理(也即是人性),但要求美味則是人慾。可見,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度”字。在飲食一事上,朱熹主張簡樸,反對奢華。吃飯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為了這個目的,則是天理;如果要求美味、佳餚,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慾。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朱子語類》

這裡進一步就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做了規範,他指出:飲食是天理人性,山珍海味則是人慾;夫妻之道是天理人性,但要求三妻四妾則是人慾。由此可見,朱熹反對的並不是人的天性慾望,而是那些超出需求之外的那些慾望。正常的飲食及性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是符合天理的,但如果你過度地追求奢侈美食,或者無度地追求美色及性愉悅,則屬於人慾了。

問: “父母之於子,有無窮憐愛,欲其聰明,欲其成立,此之謂誠心耶? ”答曰: “父母愛其子,正也。 愛之無窮,而必欲其如何,則非矣,此天理人慾之間,正當審決。 ”——《朱子語類》

有人問: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有無窮的憐愛,想要他們聰明、能夠成家立業,這算不算“誠心”?朱熹回答: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慈愛是理所當然的, 但如果愛得沒有限度,就變成了溺愛,會對孩子期望太高,(不顧孩子想法)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這樣是不對的。因此,對孩子的愛也在天理人慾之間,也有一個度,需要每個父母都好好審察。

對孩子正常的愛和期望,這是天理;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和超出實際的期望,那麼就只是自己的私慾了。我們現在常常說,作為父母不能因為“望子成龍”而把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和抱負強加到孩子身上,原因正是這樣。

“有個天理,便有個人欲。蓋緣這個天理須有個安頓處。才安頓得不恰好,便有人慾出來。人慾便也是天理裡面做出來。雖是人慾,人慾中自有天理。”——《朱子語類》

這裡朱熹進一步闡述了天理與人慾之間的關係。他認為,有天理,便會有人慾,因為天理必須有人安頓的地方,安頓得不好,人慾就出來了。人慾也是從天理裡面出來的,因此人慾中也包涵著一定的天理。

“此不是有兩物,如兩個石頭樣,相挨相打。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慾底是人慾。”——《朱子語類》

這裡更是直接指出了天理和人慾並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而只是事物的一體兩面。關鍵只在於人的心,符合正常需求及規律的就是天理,縱容感情慾望的則是人慾。

可見,天理和人慾的區別關鍵在於你的心,在於“度”。用現代的說法來理解,這個“度”就是指道德及法律規範。只要是符合道德及法律規範的,那麼就是符合天理的,反之,則是人慾,是應當戒除的。

“存天理,滅人慾”也並非是要禁錮你的自由,扼殺你的人性,而是要你遵守道德規範,做到事事問心無愧。


“存天理、滅人慾”的現實指導意義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既有動物性,也有社會性。“食色性也”是人類的動物性,而遵守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則屬於社會性。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既要滿足自身的動物本能,也要用社會道德規範來克服它的無限膨脹,以便發揮自身的社會價值。

因此,人的社會性與動物性都不能否認、不能忽視。單方面追求社會性,會壓抑禁錮人性,人性得不到成長與圓滿,必然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單方面追求動物性,則會使得物慾橫流,私心慾望無限膨脹,最終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毀滅性後果。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而“存天理,滅人慾”則是讓我們要兼顧人的動物性與社會性,即要滿足人性的本能需求(存天理),又要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去除超出合理需求的慾望(滅人慾)。

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持做到“存天理、滅人慾”,那麼他就能剋制自己的私心雜念、克服物慾迷惑,他的行為就能夠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從而為社會帶來更多福利,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他自己也能在這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從而更容易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王者的野望


“存天理,滅人慾”是程朱理學的核心理念。嚴格來說,這一命題並無哲學上本體論的意義,只有世俗倫理的意義。因此,所謂天理只是做為人慾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是對人慾進行壓制與規範的最高道德信條。南宋時期,朱熹更是將這一道德信條發揮到了極致,貫穿於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不僅使封建倫理綱常具有道德的強制性,更有法律的強制性,使封建倫理綱常實際上法律化了。

恰在這一時期,歐洲披著文藝復興的霞光,開始衝破中世紀的野蠻黑暗,由對神的崇拜轉向了對人自身的崇拜,人的世俗慾望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公認,對愛情的由衷歌頌取代了對耶穌基督的頂禮膜拜;歐洲新世紀的第一位偉大詩人但丁說:人的高貴,就其許許多多的成果而言,超過了天使的高貴。

反觀同一時期的中國,被程朱理學催眠到精神高度麻木狀態,女人以自殘的裹小腳為榮,男人以愚忠的奴性為最高美德;一面是高喊禮義廉恥,一面是青樓裡縱慾無度。社會因此被固化於和歐洲文藝復興後的反向發展上。最終,未能逃脫亡國的命運。

所以,“存天理,滅人慾”是封建倫理的核心,也是最消極最腐朽的滅絕人性的精神枷鎖,需要徹底擯棄!


經濟相對論580


徒兒!又是有人給你灌“迷魂湯”了吧!怎麼‘顛三倒四’、淨說糊話呢!人慾是什麼?為何人要反“欲”!縱觀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欲”都是人惹出來的!本來‘欲’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可是,事與願為!有的自私自利的人開始在‘欲’身上開始動腦筋想歪門邪道不學好了!也目光短淺,“鼠目寸光了’!再也不望高處看了!甚至竟往腳底下看!從此,再不思進取了!也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了!後來又學會演‘滑機戲’了!開始貪慾傷身了!即使傷到自已也不回心轉意了!慾望上升!無可救藥!非要貪‘欲’貪得個你死我活也不放手!到後來又在‘藏頭露尾’上演的更加越演越劇烈了!慾火燒身了!還不善甘罷休!始終為不勞而獲,貪慾無厭“而生存了。真是悲哀!再後來,流行了這樣一句話;‘人心不足蛇吞象”。哎!人慾是好!慾望太高,可就自毀一生了。不信由你!


正言義為先吳愛四


“存天理,滅人慾”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哲學命題。

這一哲學命題最早見於《禮記•樂記》,說:“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也,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滅天理而窮人慾”的後果是:“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強則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正因為如此,唐代以前的統治者非常重視推行禮樂制度,以約束人們無限膨脹的慾望,維繫尊卑有序的社會秩序。

以上是對“存天理,滅人慾”的最早的闡述。

到了唐、宋,特別是到了宋代,由於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存天理,滅人慾”的哲學思想被極大的重視起來,得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闡釋。程顥是第一個把“天理”作為哲學的核心概念加以論述的。程顥認為,“天理”具有永恆性和超越性,是最高的哲學範疇。對於人來講,“天理”作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善”,人慾則是“惡”。朱熹繼承和發展了程顥的哲學觀點。朱熹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慾夾雜者”。在此基礎上,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

以上就是“存天理,滅人慾”這一哲學觀點的大致演變過程。

那麼,怎麼理解“天理”“人慾”呢?

先說“天理”。“天理”是儒家哲學關於宇宙本原及其運行規律的核心概念。程顥認為,“天理”是天下萬物的本原。他說:“理則天下只是一個理,故推至四海而準,須是質諸天地,考諸三王不易之理”(見《程氏遺書》)。朱熹說:“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鋼,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虛,循環不已,則初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亡之後,終則復始,又未嘗有頃刻之或停也”。

這就是儒家對“天理”的解釋。這裡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理”是天地的本原,天得之為天,地得之為地;二是“理”之於人為“性”,張之為三綱,紀之為五常。

行天道,遵三綱,守五常,就是“存天理”。具體來說,無論是為官為民,只要敬天地,不取不應取之物,不取不應取之財,不居不應居之位,長幼尊卑有序,就是“天理”。

再說“人慾”。“人慾”就是人受到外物的誘惑,放棄“三綱”“五常”的約束,恣心縱慾,也可叫做“滅天理而窮人慾”或喪失“天地良心”。儒家要滅的就是這樣的無節制的“人慾”,而不是泯滅人的符合“天理”的慾望。

所有的貪腐者以危害社會安全、擾亂社會秧序者,都是“天理”泯滅,人慾滋生膨脹者,都是天地良心的缺失者。


布衣閒人10


生命與人都是天地自然所生,這個道理和大師兄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道理如出一轍,所以《西遊記》裡的神話其實是對現實的一種藝術化的反映,雖然誇張了些,但其實還是現實。

生命與人和孫悟空一樣,都是“天理”的產物,天理太博大,就好像如來佛祖,“我佛如來”顯然可以看作是代表天理的一個符號。

“天理”是“正善美”。人性隨著一代一代的人生髮展、添補、豐厚了這麼多年,裡面顯然存在著許多與“天理”的“正善美”作對的地方。因為人性裡的“假惡醜”是人性裡面真實的存在,且分量不輕也不少。

“天理與天道”是被許多的正道、正派、正義、正直和正確長久的認為是像白晝高懸的太陽一樣的陽光和陽剛,是光明正大的事物。

東西滋生黴菌、變質、腐敗了是可以拿到陽光底下暴曬、殺菌和消毒的,陽光的作用就有點像我們生活裡的正義和正派。

陽光是天理在人間對正氣的一種表現形式。

這種表現形式就像我們經常在電視和各種信息渠道里面看到的對黑暗、腐敗和黃賭毒的曝光。為什麼要“嚴打”和“曝光”?因為人性“人慾”的角落裡總有黴變、惡臭的地方,不用天理陽光的掃帚清掃,人生裡絕大多數的人性和人心不會健康。

天理的太陽總是定期圍剿、剷除一些過了分的“人慾”,這樣有助於人類身心的可持續。


圓小言方小語\n


“存天理,滅人慾”是程朱理學倡導的最核心的、最無人性的、卻根本無法做到的理念,可以說是假借孔孟將儒學之中的糟粕創造、美化、放大到了極致,以為統治階級和自己所用,可謂毒害深遠。古人遵從“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首先要格物致知,要明理,要知“天理”,這個“理”其實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設的。比如“天理”認為女人天生只能嫁一個男人,百姓天生便要辛勞,要忠誠地為統治階級服務,百姓天生便是君王的子民,不可有反叛之心,等等……,所謂的天理首先就在你的思想裡被固化,那麼“人慾”也容易理解了,“人慾”即人的一切的慾望。為了不違背天理,“人慾”必須要消滅。二程所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這種思想的最極端的註解。直到明朝的王陽明,格竹子格到暈死吐血,也未能格出“天理”,所以後來龍場悟道後才在程朱理學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創造,創立了心學,提出了“知行合一”,因此它們又被統稱為宋明理學。


永遠在路上2096


“存天理,滅人慾”不是以往誤解的錯誤意思,而是文明民主法制口號

“存天理,滅人慾”的確切意思是:

保"存”存在的符合自然法則的上層建築的"天"的交往、交換、票決及其道理這一民主法制之“理”的“天理”,消“滅“人”為地主觀統一人們的不同意見的人治"欲”望的“人慾”。

理由:

“存天理,滅人慾”是程朱理學的核心理念。它不是存迷信聽天由命之理,滅“食色性"這些人之共有的正常慾望的意思。朱熹與尼姑結婚就是存婚姻自由的天理及人的正常慾望,滅封建人治社會壓制婚姻自由,反對俗人與尼姑結婚的反人性慾望的行為證明。可現在仍有人罵朱熹的這一正常行為,是封建人治言論,還是民主法制言論?任何文明人都不難作出正確的判斷。

漢字造字的法則及意思詳見《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大眾龍學》《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