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和南昌,哪個城市經濟發展較好?未來更具有潛力?

夏不語京城之切


長沙和南昌分別是湖南和江西的省會城市,要說這兩座城市相對比哪個發展更好更有潛力,我們從一些分析來探知一二。


一、城市基本概況

1. 長沙:湖南省省會,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土地面積11819平方公里、城區建成面積1938平方公里、人口815.47萬人、2018年GDP總值11003.41億元、人均GDP約為135000元,2018年百強市排名第12。

2.南昌:是江西省省會、環鄱陽湖城市群核心城市,江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土地面積7402平方公里、城區建成面積405平方公里、人口554.55萬人、2018GDP總值5274.67億元、人均GDP97364元,2018年百強市排名第38。


從以上概況可以看出雖然同是作為省會城市,南昌無論從城市、人口、經濟規模、城區建成面積都與長沙有較大差距,即便是在全國各省會城市比較中,南昌的表現也較弱,甚至不如一些地級市,我們繼續從以下幾點進行一個簡單分析。



二、交通

正所謂“要致富,先修路”,兩城在交通方面表現如何呢。

1. 長沙

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3023.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8萬噸,吞吐量全國機場排名14。

鐵路:長沙是國家交通樞紐,京廣鐵路貫穿城區南北,滬昆鐵路連接東西;京廣高速鐵路與滬昆高速鐵路在長沙火車南站交匯。此外還有連接長沙與常德石門的石長鐵路。特別是京廣線的開通更是讓長沙的交通和物流得到快速的提升。

地鐵:已建成線路4條,運營總里程102.21公里。

2. 南昌

機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109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2萬噸,吞吐量全國機場排名30。

鐵路:南昌鐵路樞紐是中國的鐵路樞紐之一,南昌在之前並沒有獲得什麼很好的國家鐵路規劃支持,也許是自己也不努力去爭取,而最近規劃的京九線看起來也是一條照顧線,鐵路交通發展的滯後一定程度阻礙了南昌的發展。

地鐵:已建成線路2條,運營總里程60.35公里。

從以上可以看出南昌對比長沙在交通建設方面也是差距較大,而根據江西最新的鐵路規劃來看,感覺上政府已經開始重視南昌的鐵路建設了,但是要想填補過去交通發展的滯後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地位

長沙和南昌兩市可以說都是各自省內的經濟龍頭,都是集全省之力以自身為中心打造經濟圈帶動全省的發展,但是結果卻大相徑庭。

1. 長沙:湖南省是集全省之力致力打造以長沙為首的長株潭經濟圈,而且在發展的這幾年可以看出效果顯著,地區發展的都相對不錯,長沙GDP更是佔到全省的將近30%,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不僅加入GDP萬億俱樂部,還向“新一線城市”不斷靠攏。

2.南昌:反觀南昌,江西省也想樹立以南昌為核心地位的經濟圈發展,但是總感覺發展就是靠吼,不僅交通在政策上是各做各的,就算是最新的昌久一體化也是最近才提出的,江西各市本來發展就不突出再加上南昌核心地位遲遲未能確定,雖說南昌GDP也佔到全省將近24%,但是考慮到本來南昌及江西各市GDP總量就並不大,發展就明顯落後了。

相較於長沙發展規劃的井井有條,南昌卻顯得異常疲軟,南昌貢獻了江西最多的稅收,規劃地鐵時還要自行籌資,相比長沙規劃到12號線,南昌自然是望塵莫及。一個省的核心地位都沒辦法確立,自然無法讓周邊各市附著,也只能各謀出路。


四、民營經濟

1. 長沙:中國500強企業8家,其中比較知名的是三一、藍思科技、步步高、新華聯等。2018年,長沙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788億元。

2. 南昌:中國500強企業5家,其中比較知名的是正邦,雙胞胎,江西萍鋼等。並未找到南昌民營經濟規模具體數據相較GDP而言總量應該也不會太大就不列舉了。

就算不看其他經濟數據,光就長沙民營經濟所創造的規模效益就超過南昌GDP總量,差距可想而知。


五、教育

高等教育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基石,來看看兩市人才的規模和吸引情況。

1. 長沙:高校共計53所,其中本科23所,專科34所,在校本專科生61.04萬人,研究生6.16萬人。長沙有4所985/211大學,分別是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師範大學。

2.南昌:高校共計53所,其中本科24所,專科29所,在校生61.06萬人。南昌有1所985/211大學南昌大學。在校生61.06萬人。

兩市可以說都是高校雲集,高等教育規模也差不多,長沙在教育質量上也許略微高於南昌,但是最終還是要取決於城市的發展能否留住人才。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南昌無論在交通、經濟、教育等方面與長沙都有有較大的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拿這兩座城市相比較其實並不公平,就目前而言南昌的發展規模跟長沙相比並不在一個體量級別,就未來而言南昌也是任重道遠。


MR火羽白


長沙和南昌都是中部省會城市,從經濟實力看,長沙強於南昌,未來的發展潛力長沙也是優於南昌。

中部六省那座城市會是領頭羊

2004年3月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中部地區崛起戰略。

2004年長沙GDP為1133.88億元,南昌GDP為770.46億元,鄭州GDP為1377.89億元,武漢GDP為1956.00億元,合肥GDP為589.70億元,太原GDP為640.50億元。

2018年長沙GDP為10535.51億元,南昌GDP為5003.19億元,鄭州GDP為9130.20億元,武漢GDP為13410.34億元,合肥GDP為7213.45億元,太原GDP為3382.18億元。

中部6個省會中,從2004年-2018年,長沙GDP增長9.29倍,南昌GDP增長6.49倍,鄭州GDP增長6.62倍,武漢GDP增長6.85倍,合肥GDP增長12.23倍,太原GDP增長5.28倍。

合肥的GDP增長最快,武漢GDP最高,太原GDP增長最慢並且GDP最低,中部六省的領頭羊看好武漢。

長沙和南昌誰的經濟發展強

衡量兩個城市經濟孰優孰劣,有很多指標,我們選取GDP、人均GDP、重點大學數量、地方財政收入

  • 從GDP看,長沙的GDP遠高於南昌,2018年長沙GDP為10535.51億元,南昌GDP為5003.19億元,

  • 從人均GDP看,長沙高於南昌,2018年長沙人均GDP為12.92萬元,南昌人均GDP為9.02萬元。

  • 從地方財政收入看,長沙高於南昌,2018年南昌地方財政收入為461.75億元,長沙地方財政收入為879.71億元。

  • 從重點高校數量看,人才是城市之間競爭的重要元素,而重點高校數量是人才競爭的基礎,985高校有: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211高校有湖南師範大學;而南昌只有一所211高校:南昌大學。

綜合看,長沙經濟實力超過南昌,中部崛起戰略剛發佈時候,長沙的GDP是南昌的1.47倍,到2018年,長沙的GDP為2.10倍,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互金圈


這都不用看數據 南昌人自己應該感受到

但具體的不清楚 且看我分析的幾點

其一 總體來說基礎好一點 舉幾個倒子

教育 長沙有十一所一本準一本大學

醫療 北同濟 南湘雅

工業 差不多

娛樂 芒果臺地方衛視第一

科技 差不多

其二 我看過很多省 省會城市數據 長沙的定位比南昌好 長沙並不追求大而全的城市發展

定位在二線城市中最宜居上面 當然本人認為長沙地區也不適合健特大城市 而南昌沒有什麼清晰的定位

其三 談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長沙GTP和人均收入一直比南昌高一點點 但長時間來兩地房價差不多 但近幾年來 在經濟方面沒什麼變化的情況下 南昌房價突然大漲了起來 超過長沙一大截 從長遠來看 不是什麼好事


超超9918


客觀公正的說,長沙要強於南昌,先說高校,長沙要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工業有中聯重工,三一重工,中車集團,等等,也明顯強於南昌。再加上株洲,湘潭的工業,三市組成城市群,那實力是夠強的。南昌呢?各位自去了解,再評說?


唐崇民山水


評價一座城市的發展潛力,很多朋友都會以GDP做為衡量的重要指標,今天我想換種思路,從人才、資金、營商環境這3個方面進行評價。

 

人才從兩方面入手-人口流入和教育實力

人口流入:2018長沙流入23.66萬;南昌流入8.2萬;

結論:長沙佔優;

教育實力:

全國十強高中:長沙3所,南昌暫時沒有;

 

985,211高校:

長沙3所985大學,1所211大學,共4所;南昌1所211大學,共1所

結論:長沙佔優;

綜合結論,長沙更優,而且優勢非常大。

營商環境

下表是世界銀行發佈的中國主要城市營商環境指數,長沙位列第10,且呈上升趨勢,南昌位列28,且下降了2個位次;

結論,長沙佔優。

 

總結,目前來看長沙佔有比較大的優勢,但優勢並不等於勝勢。南昌作為中國革命的發源地之一,有情懷有歷史,期望南昌發展越來越好。同時南昌和長沙都是中部重要城市,在國家大力推動中部崛起戰略的大背景下,2個城市都面臨廣闊的發展空間。





車情


長沙經濟比南昌強太多了。

2016年長沙GDP9324億,南昌 4355億。長沙排第六,南昌排第十六。人均GDP長沙12.55萬,南昌8.66萬。

長沙人均可支配收入4.3萬,南昌3.5萬。

還有,長沙房子均價不如南昌房價高。換句話說,長沙對房地產的依賴,遠低於南昌。


fape


長沙和南昌兩個城市都是武漢武漢城市圈的成員城市,都是分屬兩省的省會城市,從地形來看,很是相似。

不過這兩個城市非要比個高低,比較哪裡經濟發展比較好的話,那現在肯定是長沙比南昌好得多!不僅僅是經濟發展長沙比南昌好,總體上的城市規模,基礎設施和綜合實力,長沙也要比南昌強得多。

教育上,長沙四所211高校,3所985高校,還有其它一大批有知名度和實力的普通高校,長沙都比只有一所211高校南昌大學的南昌要強太多!

在企業總部上,差距更加懸殊。南昌拿得出手點的企業,無非就是江鈴汽車、方大特鋼、匯仁腎寶、泰豪高科等,屈指可數,實力也比較有限。長沙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愛爾眼科、電廣傳媒、藍思科技、山河智能、長城信息等等,都是響噹噹的行業內大企業。這點長沙遠遠強於南昌。

就算是基礎設施上,長沙也早已經構成了京廣滬昆線兩條高鐵的國家大十字,是中南部僅次於武漢的第二大高鐵樞紐,長株潭城際鐵路也投入運行。南昌高鐵還非常薄弱,只是滬昆線的一個過路站,京九高鐵還年代久遠。長沙機場已經是雙跑道兩千多萬吞吐量的國際大型機場,南昌機場吞吐量也僅僅一千萬左右。

種種差距,最終體現在GDP上,兩個城市的經濟實力也是有很大差距。長沙的關鍵經濟數據基本都接近南昌的兩倍!


武大東湖


湖南和江西兩省人民的感情是比較融洽的,彼此互稱老表。長沙和南昌同作為兩省的省會城市,儘管都是地級市,但在經濟發展水平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來看,長沙是強於南昌的。2019年長沙GDP增長8%,約為11884億元;南昌GDP約為5754億元,相當於長沙的一半左右,但增速達到了8.7%,發展勢頭強勁。

但從發展潛力來看,長沙顯然更具潛力。一是既有經濟規模。二是在於產業佈局。目前長沙培育瞭如工程機械、汽車業、新材料、食品、電子信息、文創和旅遊7大超千億的產業集群,這是長沙發展的堅實支撐。三是長沙的人居環境對人才更有吸引力。首要的是房價調控比較合理,對人才吸引力較大;其次是處於多條高鐵線路的換乘樞紐,區位優勢明顯。

南昌雖是一座典型的工業城市,但目前工業規模整體偏小,尚無一家達到千億級的產業集群;在服務業方面,雖然投資迅猛,但是尚未形成規模效應,也缺乏亮點。值得關注的是,原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目前任職江西省長,其提出了打造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等千億產業集群的設想,多少有點延續其主政長沙時的發展思路。但追趕長沙,南昌尚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獨孤求白先森


2007-2016年,長沙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就一直比南昌要好很多,而且這種差異保持著上升的趨勢,不僅如此,長沙的三次產業產業也一直比南昌好很多,長沙的第三產業更優於南昌。

從國內生產總值來看,2007-2016年長沙的GDP要遠遠高於南昌,差值存在明顯上升的趨勢,2007年長沙的GDP是南昌的1.58倍,而2016年長沙的GDP是南昌的2.17倍,倍數關係也明顯上升,上漲幅度較高。長沙經濟社會發展整體上是要遠遠優於南昌的。

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看,2007-2016年長沙的人均GDP也要明顯高於南昌,差值也是存在明顯上升趨勢,2007年長沙的人均GDP是南昌的1.21倍,而2016年長沙的人均GDP是南昌的1.63倍,2007-2010年和2011-2012年這種倍數關係存在明顯上升趨勢,其他年份這種倍數關係有增有減,變化幅度不大。

從三次產業產值來看,2007-2016年長沙的三次產業產值均要明顯高於南昌,差值存在明顯上升趨勢。2007年長沙的第一產業產值是南昌的1.60倍,而2016年長沙的第一產業產值是南昌的2.04倍,這種倍數關係保持著均衡的上升趨勢;2007年長沙的第二產業產值是南昌的1.31倍,而2016年長沙的第二產業產值是南昌的1.96倍,這種倍數關係在2007-2010和2011-2012年具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他年份有增有減,整體幅度較小;2007年長沙的第三產業產值是南昌的1.94倍,而2016年長沙的第三產業產值是南昌的2.45倍,這種倍數關係變化幅度較大,2007-2009年明顯上升,2009-2010年明顯下降,2010-2012年明顯下降,2012-2014年變化幅度較小,2014-2016年明顯上升。


科研路上的肌肉男


長沙和南昌分別是我國中部地區湖南與江西的省會城市,這些年在貫徹落實“中部崛起”戰略以來,湖南和江西的經濟都實現了快速發展,2018年湖南GDP達到36425.78億元,位居全國第8;而江西GDP只有21984.78億元,與湖南差距較大,而長沙的發展也要好於南昌。

長沙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交通樞紐,尤其是它的文化娛樂產業,非常的發達,被稱為“中國娛樂之城”,是一座“造星的城市”。如今長沙的GDP已經躋身“萬億俱樂部”,而南昌在全國省會中似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時間回到2006年,當時正是我國“中部崛起”戰略正式實施的第一年,當年南昌的GDP約為1184億元,而長沙GDP只不過是1791億元而到了2018年,長沙GDP已經達到了11003.4億元,而南昌GDP只有5274.7億元,因此這十多年來長沙的發展要快於南昌。

究其原因,最主要還是湖南省抓住了“中部崛起”戰略的機遇,集全省之力發展省會長沙,走“省會獨大”的發展模式。其實不只是湖南,湖北、河南、安徽也同樣在走這樣的發展模式,因此這些年來武漢、鄭州、合肥都發展得非常快;而南昌呢,雖然經濟發展也較快,但省內對它的扶持力度是沒有像武漢、長沙、鄭州、合肥這些中部地區省會城市那麼大的,所以如今南昌經濟已經遠遠落後於長沙並被越甩越遠。

至於未來長沙和南昌誰更具發展潛力,小編還是更看好長沙,一來長沙經濟現在已經領先南昌不少;二來湖南的經濟實力比江西強得多,對省會發展的支持力度更大。如今我國中西部地區很多省份都在重點發展省會城市,在“強省會”時代,這些省會都實現了快速崛起,而南昌在全國省會中卻沒有什麼存在感,因此,江西也應該要意識到,讓南昌這個“核心”強起來,才能提升全省的整體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