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和鄭州,這幾個中部城市哪個前景更好?

手機用戶6095187


①從高層次定位來看,武漢、鄭州被列入國家中心城市序列,兩市各自的城市圈、城市群都是國家層面宏觀規劃的。

②武漢、南昌、長沙是國家高規格定位的頂級城市群之一,三座省會城市率領眾成員一同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這是高層賦予的重大機遇,也是繼長三角、珠三角後的重點經濟區中三角。

③合肥是繼北京、上海以後的第三個全國性科學中心,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暨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從規格上來看,全國唯一一個地級市獲此疊加殊榮,自然前景巨大。


民間查訪專員


既然問題是指“哪個前景更好”,那就只能從中選擇一個了,我看好武漢。

一些大的、宏觀的因素,似乎不用去做過多、過細的羅列了。

無論是從近現代史,武漢在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等因素上的重要地位,還是從現在“長江經濟帶”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城市的地位,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又或者是從“國家城鎮體系”,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之一。

交通上長江、漢江交匯,鐵路上中國四大鐵路樞紐,航空上作為中國八大樞紐型機場之一;科技教育上,高校在校生數量、重點高校數量上、重點實驗室數量上,在全國都是名列前茅。

哪怕只是從經濟發展最基本的衡量因素,城市人口數量上,武漢下轄13區(長沙6區一縣,代管2縣級市、南昌6區3縣1國家級新區、鄭州6區5縣級市1縣、合肥4區4縣代管1縣級市),武漢是這幾個中部城市人口唯一超千萬的城市,GDP也是首先、目前唯一超萬億的中部城市。

那麼,從一些小的,我們普通人更能直觀感受到的來說呢。

這裡僅僅說幾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例子吧,既然是例子,可能沒有數據那麼有說服力,但也比較有代表性。

我有一個比自己小很多的朋友,她是一位女生,來自湖南,目前還是高中生,在暑假期間,她和朋友約定去看看,理想中想去的大學,除了選擇了北京的學校,其他省市的學校,她只選擇了武漢的大學去看看。

年輕人的想法,往往比較能夠代表城市的活力和潛力。剛才這個例子是去高校、去大城市,那我再舉個例子從大城市返回自己故鄉。

我身邊有好幾個跟我一樣,在北京漂了好幾年的朋友,一個來自南昌,一個來自合肥周邊的一個小城市,一個來自武漢,一個來自長沙附近,一個來自河南具體哪個市忘了。當然,全國其他地方的朋友、同事也有,既然這裡只討論中部的這幾個城市,我就暫且舉這幾個城市的例子。

南昌的朋友,在北京待了將近10年,在今年2017年中旬選擇回南昌發展了,但是回南昌似乎更多的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並非十分情願,一方面南昌並沒有很理想適合自己發展的行業空間,最主要的是因為年紀大了,30出頭,父母逼婚的壓力太大,不得不回去。

合肥周邊小城市的朋友,在北京好像也有4-5年了,是一位女生,也到了父母快要逼婚的年齡了。曾經也有合肥的公司,以及在合肥的朋友讓她回去發展,但是她暫時沒有回去,想繼續留在北京,如果不得不回去,合肥將是她的第二選擇。

長沙附近的那位朋友,跟合肥的周邊的那位朋友類似,想繼續留在北京。

河南的那位朋友,是一個男的,從事互聯網技術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經結婚,小孩2歲左右,隔段時間會把母親和小孩接到了北京。雖然已經拖家帶口,而且經常加班,絕對是公司任勞任怨,經常加班的一員。這位是我之前的一位同事,雖然後來公司同時期的很多同事都離職了,但是他是公司的老員工,而且老闆對他也還算可以,他曾表示回家的話,似乎沒有合適的工作可找,現在上有老下有小,回家後收入的下降,也很難養家。

武漢的那位朋友,也是從事互聯網技術開發相關的工作,剛結婚不久,在北京也好幾年了,但是2017年中旬,他決定離家北京,選擇回武漢發展了。他打算在武漢買房,雖然武漢的放假現在比較高,北京和武漢的工資水平有差距,但是技術開發的工作,兩地的差距並沒有其他行業差別那麼大,況且他好幾年的工作經驗,而且武漢現在互聯網行業發展也不錯,回去落差也不會太大。

前段時間,我看新聞說武漢這幾年一直在北京、上海、深圳、深圳硅谷、歐洲高校等招攬家鄉人才回家發展,名為“楚才回家人才計劃”,而且這個計劃已經連續好幾年了,規模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湖北籍或者武漢籍的互聯網企業家,投資人,紛紛回武漢投資,或開設第二總部,包括小米雷軍、360周鴻禕湖北代表性人物和企業,決定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

雖然我的朋友不是“楚才回家人才計劃”當中的高端人才目標,但是也算是受益這樣一個計劃。據說武漢光谷近2-3年的企業數量從之前的不到3萬家,井噴到現在的7萬家。至少企業數量增多,工作的選擇範圍也更大,武漢的這位朋友,至少不像我的其他幾位朋友那樣,無論是堅守北京,還是被迫回家發展,似乎都是無奈之舉。

說了這麼多,回到開頭的問題,武漢、長沙、南昌、合肥、鄭州這幾個中部城市,更看好哪個城市的前景?我看好的是武漢,雖然選擇這個答案並非我所願,從情感上來說,畢竟我自己來自江西。


零零候鳥


這幾個城市都是我國中部省會城市,也是區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區域經濟、行政中心地位。就發展前景來說,個人更看好武漢。

理由:

政策扶持

我國近年先後出臺了大批長江流域中部城市發展規劃文件,如《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等,武漢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比如國家2015年批准的全面改革實驗區,除安徽外,武漢為中部地區唯一城市。國家十三五計劃中,也將"一帶一路"、加快中部地區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列入重要規劃。

"武漢城市圈"的定位

武漢地處長江中游,是"一帶一路"戰略發展重要節點城市,也是長江經濟中部區域中心。"武漢城市群"由武漢加上周邊黃石、仙桃等8箇中大型城市組成,是我國中部地區最大城市群,它不僅是湖北的核心經濟區域,也是長江經濟、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區域地理優勢

武漢的地理中心位置突出,是長江經濟帶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匯點,也是長江水道與廣京大動脈的交匯點,區域地理位置佔據先天優勢。這裡東西南北通達,水陸空交通發達,無論從歷史地位,還是現實地位看,都具有較強的先天優勢。

經濟發展優勢

武漢具有大規模的人口和產業經濟基礎,在國家扶持和自身發展下,武漢經濟發展在近年來取得長足進步,在中部崛起戰略中一直處於"領頭羊"地位.據有關數據顯示,武漢主要經濟指標在副省級城市中領先,在長江經濟區和中部城市中居首。新的國家級新區—"長江新區",也在積極申報中,未來得到批覆的可能性很大。


無論從先天條件(區域地理、政治歷史)還是後天條件(國家政策、經濟發展),武漢都具有其它幾個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我更看好武漢。


美改車車


2016城市GDP排行:

.武漢: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長沙:9309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743萬)

鄭州:792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957萬)

.合肥:62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779萬)

.南昌:436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30萬)

GDP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目前個城市的經濟實力,武漢在這幾個城市中經濟總量最大,人口也最多,

武漢九省通衢,交通便利,位於長江黃金水道與交匯處,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長江中游吞吐量規模最大、水運市場最活躍、航運要素最密集的對外開放港口,在我國中部地區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也是全球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而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18.33萬,佔常駐人口的10%以上,武漢地區集聚普通高校79所,各類科研機構778家,國家級實驗室、重點實驗室24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9個,兩院院士58名,雖說目前科技轉化率不高,但可以說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在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格局中,武漢,長沙,南昌都將成為各自都市圈的領頭羊,都將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九果君


國家定位

武漢:副省級、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之一、長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

鄭州:地級市、特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關中城市群核心城市

合肥:地級市、大城市、國家綜合科學中心、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長江三角洲副中心城市

長沙:地級市、大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長江中游城市群副中心

南昌:地級市、大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長江中游城市群副中心

武漢>鄭州>合肥>長沙>南昌


綜合經濟競爭力

武漢(10)>鄭州(16)>長沙(18)>合肥(31)>南昌(40)


圓珠筆沒油了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說說武漢,武漢市中國中心城市,中部地區的龍頭城市,中國在校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素有東方芝加哥之稱,如果說中國的心臟是首都北京,那麼中國的經濟幾何中心就是武漢,高鐵從武漢到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幾乎是一樣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各大企業的物流中心設在武漢,能降低成本,所以武漢市全國的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孫中山曾經預言,武漢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城市的潛力,所以武漢的前景最廣闊:

然後是長沙,長沙的人均GDP高於武漢、經濟總量排中部第二,也是全國第十四個GDP破萬億的城市,堪稱中部第二大城市,長沙的文化傳媒和移動互聯網發達,湖南的高校資源基本上也集中在長沙,長沙是長株潭3+5城市群的龍頭和核心,高鐵樞紐也是長沙的優勢。所以長沙的前景在中部僅次於武漢。

排在第三的應該是鄭州了,第四是合肥,最後是南昌。



深圳觀察


然而,河南鄭州在中原地區也是非常顯赫的,一些大型的高端產業都集中在鄭州。同時,鄭州也是屬於高端人材的用武之地,隨著京津冀在未來的趨勢,必定和鄭州互相幅射優勢互補,這樣對鄭州的發展是更加有利,本人更看好鄭州的在未來的前景。


春華秋實170805024


武漢好於鄭州

鄭州好於長沙

長沙好於合肥

合肥好於南昌

武漢——九省通衢,中國GDP破萬億的十大城之一,15個副省級城之一,新一線城市,國家支持建設發展國家中心城市。

鄭州——綜合性交通中心,國家支持建設發展國家中心城市。



長沙——下一個(第二個)GDP破萬億的中部城市。


合肥——中國三大綜合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南昌(難於昌盛)——仼重而道遠!



經天緯地安邦定國


武漢、長沙、南昌、合肥、鄭州這幾個都是省會城市,中部經濟城市,一個省的城市的代表,按如今經濟情況來看的話,武漢如今實力最強。以城市的發展前景來看,鄭州的發展前景最好。


鄭州最初名為鄭縣,從被設為省會城市之後迅速發展,雖然鄭州有時經常會被調侃"鄭州鄭州、天天挖溝",但這幾十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

由於河南省也農業大省,使輕工業、製造業、高端科技產業相對不足,城市發達程度相對武漢、長沙略有落後。不過河南是人口大省,經濟輸出大省,作為省會城市的鄭州並沒有像一些城市那樣,過肆掠奪省內資源,憑藉自身發展至今。



鄭州的發展潛力非常巨大,有如下幾點:

1.交通優勢

鄭州處於京廣、隴海鐵路大動脈的交點,為中原地帶重要的交通樞紐。

河南的米字形高鐵🚄建設發展,"米"之高鐵不僅是時代觀念的改變,是經濟版圖的重構,中原崛起的自信。從"十"字到"米"字重拾中國鐵路的輝煌。

2.人口紅利

如今的鄭州人口流量巨大,鄭州的房價在近兩年間的增長率達全國最高,不過如今已有相關的政策調控。

"智慧鄭州 人才引進"計劃,11月23日,鄭州市市委市政府面對全球發出了鄭州的"招賢令",正式公佈"人才工程"策略,出臺鄭州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引進戰略。



3.新鄭航空港 接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鄭州航空樞紐的建設,呈現了蓬勃向上的發展狀態,建成國內最大的進口貨物集散地和分撥中心,深度融合大發展,打開國際格局,接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佈局。

如今鄭州國際航空港成為中原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空中絲綢之路有利於輻射京津翼、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帶,開放式的發展前景巨大。


周口身邊事兒


鄭州輸在環境,但是人口多,進步也是最大的,我湖北人來鄭州十年了,從當時每天不知道吃什麼到現在天南地北的幾乎都能吃到,城建從當初荒地鄭東新區到鬼城到現在的中心,到通地鐵等,目前老大肯定是武漢,因為每次回去在武漢,還是會發現武漢太棒了,東湖和江攤是我最愛散心的地方,看見江兩岸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很震撼,叫大氣不為過,合肥很早以前只去過一次不評價,長沙環境也很好,房價還低,好吃的特別多,幸福指數高,也是個相當不錯的城市,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鄭州房價比長沙要高,西安早三年前去過,那時候地鐵還沒通,西安建築很有特色,每個都有一個小屋簷,鐘鼓樓好吃的也不少,不過可能因為我湖北,口味還是更傾向於南部,五個城市都各有特點把,硬要說比較,在我心目中武漢>長沙>鄭州>西安>合肥,鄭州和武漢交通優勢明顯,幾乎全國哪都可以去,飛機也是在中心,飛哪都不會太遠,鄭州沒有水陸,武漢水陸空,希望我老家武漢越來越好,我是湖北荊州人,希望我家鄉也越來越好,不要湖北省只有一個武漢,湖北的宜昌和襄陽還沒去過,老二老三有空一定去看看,可惜我當年繁華的沙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