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不是為了上好的大學。

自己寒窗苦讀了十幾年,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這一隻腳沒有踏進北大的校門,就淪為了自己媽媽的「營銷工具」,成為了眾多網友茶餘飯後的談資。

虎毒尚且不食子,攤上了這麼一位打著「知識付費」的旗號,肆意「消費」自己的媽媽,植竣同學也是夠可憐的。

另一方面,靈遙認為,這位所謂的「教育專家」,分明是在借北大的「噱頭」,利用家長們對愛子心切,把家長們當猴耍。

就算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孩子是否能夠考上名校,靠的可不僅僅是家庭教育,孩子的天賦、師資力量、招生比重等,都是關鍵性因素。

這種把「孩子的成功考入名校,歸因於好的家庭教育」的行為,真不知道是這位「教育專家」自身邏輯有問題,把「相關」當「因果」,還是想錢想瘋了,以至於吃相太難看。

所以,你與其花上個10000元,聽這位「知名教育專家」、北大媽媽忽悠,不如來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02.

教育不在於教授知識和技能, 在於幫助你認清自己

著名教育專家、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 · 萊文,曾經說過:

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就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過去,靈遙並不懂這句話,也曾經一度認為,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便是去努力地考取一所名校,拿到一張金燦燦的畢業證,去一家知名的企業裡上班。

我,的確也這樣做了。

我讀的是全省最好的初中和高中,在全球頂尖名校裡,接受了本科和碩士的教育,然後,在畢業後去了一家光鮮亮麗的公司,做著人人稱羨的工作。

但是,我卻並不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離開了我工作3年多的單位,從零開始做了一名職業讀書人,為大家解讀一本本好書。

我才真正地明白,這一路走來,到底什麼是教育。

教育,即educate,是一個從拉丁文裡衍生出來的單詞,前綴ed的意思是「引出」。也就是說,教育的本質,在於教會你發現、打磨你的天賦,並在有朝一日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

所以,好的老師,不是像一個傳教士一樣,站在臺上,告訴你某個知識點,或是教你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你覺得他/她有多麼牛逼。

同樣,他/她要做的,也不是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因為,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他真正要做的,是用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來幫助你發現你天賦和潛力,找到人生前進的方向。

同時,他還會在與你朝夕相處中,不斷地肯定你的進步,糾正你的錯誤,用自己寶貴的人生閱歷,為你的成長保駕護航。

在他的言傳身教中,靈遙相信,你也會學會如何在逆境時鼓勵自己,在順境時提醒自己,即便有朝一日離開了學校,離開了這位老師,也會堅持去鑽研那些你熱愛且擅長的事情,為社會作出貢獻。

至於,那些所謂的知識與技能,不過是你和老師談話的一個媒介罷了。畢竟,有些道理,光用嘴,是說不清的,有些人生必修課,你不去親身經歷,也很難有所悟的。

03.

比到達終點更有意思的,

是你沿路看到的風景

記得在剛剛創辦「書語人間」的時候,靈遙周圍有不少人來勸我放棄,理由無外乎是,公眾號的紅利已經過去了,你即便寫得再好,也不可能趕超頭部大號,不可能賺到錢。

結果,10個月過去了,這些一開始反對我的人,都悄悄地關注了我,讀我寫的文章。

如果你要問我,寫文章能夠賺到錢嗎?

我的回答是,能,但比你想象中的少。至少,對靈遙來說,寫文章能夠帶給我的收益,遠遠比我去一家金融機構裡上班要少得多。

但是,這件事情帶給我精神上的滿足感,卻遠遠超乎了我的想象。

因為,如果不堅持每天讀一本書,寫一篇好書解讀稿,我將不會明白,

—— 養成一個習慣不能單靠意志力,要循序漸進《微習慣》;

—— 人每天其實並不用睡夠8個小時《睡眠革命》;

—— 買房時,與地段、面積大小、房屋數量同樣重要的,還有動線《不用收拾也整齊》;

—— 保持一張乾淨的臉,比塗塗抹抹更重要的,是多吃綠色蔬菜、按時睡覺、心情平和《神奇的肌膚能量書》;

—— 在做決定時,感情永遠會比理性更快一步《思考快與慢》;

—— 寫文章,就像說話一樣簡單《落花睡眠皆文章:葉聖陶談寫作》;

……

這些學習中的「哇塞」,對我來說,是比寫出一篇10w+爆款,月入10萬更能夠帶給我滿足的瞬間。

畢竟,考取一所名校,拿到一個名企的offer,這些都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座座金燦燦的里程碑。 在通往一個個驛站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同樣值得你的駐足欣賞,不是嗎?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教育呢?

它,既不是你學會知識和技能,也不是你拿到的一個高分,考取一所的名校,而是,一種在浮躁中,時刻保持清醒的思維方式。

正是這種思維方式,才能夠讓你不被外界的評價所綁架,不被內心的焦慮所幹擾,活出幸福圓滿的人生。

真正的教育不是為了上好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