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屬於外族入侵還是和李自成一樣是地方造反?

2020年還在用蘋果4


地方造反,因為明朝的時候後金是臣服的,接受大明王朝的管轄,只不過明朝政府給了他們一定得自治權利而已。


束柴三友


說直接一點,努爾哈赤和李自成其實都一樣,都是明朝邊軍造反。努爾哈赤的祖先就跟隨永樂皇帝北伐蒙古,努爾哈赤的祖先孟特穆被永樂皇帝封為建州女真指揮使。

努爾哈赤歷代祖先都是給明朝當邊防軍軍官,可以說他們家其實是明朝的軍官世家,而且還是世襲的,努爾哈赤自己後來也是明朝鎮守遼東總兵官兼太子太保寧遠伯李成梁的精銳親兵。

李成梁以十倍軍餉豢養女真、韃靼精於騎射的人為家丁,而且尤其看重努爾哈赤,李成梁“留(努爾哈赤)帳下,卵翼如養子,出入京師,每挾努爾哈赤與俱”。李成梁見過能打的人多了,如此看重努爾哈赤說明,其人個人戰鬥力非常突出,後來,他十幾個人以打群架的方法攻下了尼堪外蘭的甲坂城。

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的《中華名將》一書收錄了孫武以來名將20位,就包括努爾哈赤。從十數人的班組戰鬥到十萬人規模的戰役指揮,努爾哈赤是那個時代職業軍事家的代表。

努爾哈赤家族給明朝當了200多年世襲軍官,可以說在大明,肯定是家養的親丁。說白了努爾哈赤家族就和同樣是世襲軍官出身的戚繼光家族一樣,只是努爾哈赤造反了。

李自成其實也是明朝邊軍出身,只不過是軍事郵差,但是,家族世代精通養馬。其本人熱愛騎射,李自成戰術以誘敵深入為主的戰術,將他們逐一擊破,不戰則以,戰則求其殲滅敵軍有生力量。可以說,努爾哈赤和李自成都是明朝優秀的邊防軍。


深度軍事


姑且不去揣摩文字意思,我只是說說我的看法

個人認為清朝入關屬於外族入侵,我們不能拿今天的詞文意思來解釋歷史發生的事件

今天的”外族入侵”含義,和當年是有很大不同的,滿清入關在當時的大明王朝眼中,包括升斗小民,文人騷客士大夫,都是認為此為異族入侵

要知道當時稱滿清為建奴,稱努爾哈赤為老奴或者奴酋

那滿清入關之後做了什麼呢?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大屠殺,南京屠殺……等等數不勝數,其所作所為絲毫不比日軍侵華的惡行少多少,甚至猶有過之


滿清入關殺我漢人千萬,但凡稍有抵抗便是屠村屠城!

江陰縣城在典吏閻應元的帶領下與清軍血戰,闔城十萬軍民殉國,即使幼兒老婦也以擊殺清軍為榮,使得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城池固若金湯數月不下。

有詩頌說:屍山白骨滿疆場

萬死孤城未肯降

寄語路人休掩鼻

活人不及死人香

滿清所做種種歷史永遠不會忘記


清風與鹿


明朝末年努爾哈赤與李自成等先後起兵,使明朝多線作戰,1644年李自成大軍攻入北京,傳承兩百多年的明朝滅亡了,隨後滿清人入關趕走了李自成的大順軍,滿人便以北京為清國的首都,消滅了各地的漢人反對勢力,建立了一個以北京核心的全國性政權。那清朝入關屬於外族入侵還是和李自成一樣是地方造反?

什麼是外族呢?

關於這個問題字典上的解釋為是指:本民族或本國以外的民族或國家。古代是指,本姓家族之外的家族,宋末元初時的史學家胡三省,在對《資治通鑑》中關於外族的註解是指:男子謂舅家為外家,婦人謂父母之家為外家。外族,外家之族。比如《史記》中記載宣太后羋月說:向壽者,宣太后外族也。因羋月是楚國人所以是外族。

另外,很多人從古代漢人的角度會說,漢人以外都屬於外族,我個人認為這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因為歷史上每個朝代所統治的邊疆大小不同,所管轄的胡人也不是少數,這些人都在一個統一姓氏王朝下的統治之下,有一個共同過的君臣關係,

如唐朝時的四大都護的臣民,從唐朝人的角度來說他們是異域外族嗎?肯定是不會的,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君主,共同的文化,只是所在地域不同,如果從宋朝人的角度來看遼、金都是外族,因為這些地方的人民,不是宋朝的統轄區域,和宋朝是敵對關係,自然在宋人的眼裡他們是外族,所以我們不能站在舊的大漢人的角度,去看待明末時的紛爭。

努爾哈赤的起兵

前面我們說了朝代的不同,管轄區域的不同,對族群的認知也不同,所以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也屬於明朝的內部矛盾,不屬於外族入侵。因為努爾哈赤的祖上,在永樂三年受到朱棣招撫,授予建州衛指揮的頭銜掌管建州衛,直到努爾哈赤的爺爺、父親依舊是建州衛的指揮使,而建州衛之外其它衛所,也是明朝的有效管轄領土。

而努爾哈赤之所以起兵是因為,其爺爺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在幫助明軍,先後攻打王杲(gǎo)和他的兒子阿臺章京(阿臺娶的是塔克世的女兒),再攻打阿臺時被明軍給誤殺了,又受到了明朝扶持的女真人尼堪外蘭壓迫,因此,才有了努爾哈赤十三副甲冑起兵,後來,努爾哈赤嚮明朝索要其爺爺、父親的遺體,明朝不但還給他了,還敕封他為左都督和龍虎將軍。我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送還屍首,坐受左都督敕書,續封龍虎將軍大敕一道,每年給銀八百兩,蟒段十五匹,《清太祖實錄》

努爾哈赤重新收整舊部,部眾有安布祿、安費揚古父子等,加之新收部眾額亦都等共有數十人,並逐步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1618年是努爾哈赤在建立後金的第三年,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開始正式對明朝發起戰爭。

努爾哈赤和李自成一樣都屬於地方造反屬於外族入侵

努爾哈赤家族世代受到明朝的恩惠,因為其爺爺、父親被明朝給誤殺了,他為了找明朝報仇才起兵,後來實力強大了才主動挑起對明朝的戰爭,而發佈的“七大恨”就是個檄文,一個講述明朝在統治女真人時期的各種不公平,給自己找一個正當合理的政治宣傳工具。就像一個受氣的小媳婦,到處去說自己的各種委屈,

他和歷史上所有的反叛這一樣,比如“安史之亂”、“黃巢起義”一樣屬於內部叛亂,不同的是不管怎麼樣,這些起義都被鎮壓下去了,而後金(清)在明朝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不但沒被剿滅反而越來越大,最後還建立了全國政權,如果“安史之亂”和滿清一樣,沒有被剿滅最後建立一個全國性政權,原來的唐朝人會認為“安史之亂”是外族入侵嗎?肯定是不會的,因為這些叛亂是發生在唐朝領土管轄範圍之內,而清朝之所被人感覺是入侵是因為,他是從關外打進關內最終統一全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

總結

不管是李自成的關內農民起義,還是關外的努爾哈赤起義,都屬於明朝統治下的內部叛亂,只是兩股叛亂的地域不一樣,最終明朝在多線作戰,朝廷內部腐敗的情況下,滅亡在了李自成手上,滿人藉機進入關內,並奪取全國政權。


麇子文史


我國曆史上的朝代更替,大抵上有三種。一是權臣篡位,二是國內農民活不下去,被迫造反,農民起義,三就是最慘烈的外族入侵。



而明朝末年朝廷最頭痛的兩大敵人,清軍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造反家身份不必深究,造反的性質也是顯而易見。題主所疑惑的就是清軍的定義,由於其本身之前也算大明的一份子,最後不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搞獨立運動,最終還成功問鼎中原,享268年國祚。這樣看確實是地方造反成功。但又由於其民族的特殊性,再加上之前根深蒂固狹隘的漢民族主義。清軍入關也被大家看做像蒙元入主中原一樣的民族淪喪。

而在我看來,更願意把這一歷史事件定義為遼東地區部分少數民族野心家的造反行為。雖然,現在很多人把清軍入關等同於日本的侵華戰爭。更是發出“明亡之後無中國”的嘆息。但從我們統一多民族的國家層面來考慮,從當時的明朝疆域圖來看,當時的建州也是我們中國的一份子,就像現在的新疆、西藏一樣。雖然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但依然是大明的疆域範圍。而且努爾哈赤的家族也是大明朝廷封的世襲建州衛指揮使。也是有國家編制,並且受中央政府統一領導的。這點就和之前的外族入侵不一樣了。無論是金滅北宋,還是元滅南宋。這些從一開始都是國家層面的對決,而不是大清崛起的那樣,從地方分裂鬧獨立,再到和中央政府叫板,最後取而代之。



並且金滅北宋,元滅南宋,無論他們的軍事實力有多強,也是師出無名。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戰爭,他們也不會粉飾自己的戰爭行為,擺出一種是你們逼我的姿態。而努爾哈赤明明野心勃勃,在剛開始統一建州的時候,還擺出低姿態,認大明的實權派人物當乾爹,甚至利用大明的軍隊幫助其剷除異己。而當他覺得自己實力雄厚了,立即撕破偽裝,想要造反,還抹著眼淚搞出什麼“七大恨”。想讓自己的造反師出有名,明明野心勃勃,卻擺出可憐楚楚的姿態。一副我是受害者,我沒有辦法,我是被逼無奈,我受夠了的小人物被欺負,憤而反擊的正派形象。


就像當年明月在其書中寫的那樣,“我不清楚什麼偉大的歷史意義,我只明白,他的馬隊所到之處,沒有先進的生產力,沒有國民生產指數,沒有經歷貿易,只有屍橫遍野、殘屋破瓦,農田變成荒地,平民變成奴隸”。大清的入關和李自成攻進北京城的道路都充滿了破壞和殺戮。都是文明史上的汙點。尤其是後金的崛起,更是一群軍事野心家毫不掩飾的叛逆行為,為了一己私利,最終讓整個中華名族生靈塗炭。這種毫無意義的造反,無論過去多久,都是罄竹難書的罪惡。


好史不死


滿人乃是我中華民族一部分,故而滿人入關只是爭奪執政權的改朝換代而已,並非外族侵略,無論是努爾哈赤的起兵反明,還是清朝的建立,都屬於地方造反,而不是外族入侵。因為從努爾哈赤的6世祖猛哥帖木兒開始,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世世代代也都是明朝的官員,祖上有的更是為保衛明朝而犧牲。

  再者說,自唐朝起中國就對東北地區進行了有效的統治,此後的遼、金、元、明都是如此。還有,滿清的龍興之地赫圖阿拉(遼寧新賓)、盛京(遼寧瀋陽),更是從秦朝開始就對其進行了強有力的統治,時間持續了幾千年之久。

因此,清朝的建立,跟李自成建立“大順”,張獻忠建立“大西”沒兩樣。努爾哈赤的起兵,跟西南土司叛亂、李自成起義和張獻忠起義也沒兩樣。說到底,都屬於地方造反,反抗中央。


待到春來貳月捌


清朝的建立到底是外族入侵,還是地方造反?其實,從這人的家世便可以得知答案。

此人便是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於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裡,地點是遼寧新賓。其6世祖叫猛哥帖木兒,原為元朝斡朵裡萬戶府的萬戶,後被朱棣封授建州衛指揮使,掌建州左衛,並晉升至右都督。

從這時起,他就成了大明朝的官員。1433年,明遼東都指揮僉事裴俊奉命前往斡木河,去接回被忽刺溫女真虜掠的人口。與此同時,猛哥帖木兒和其長子阿古也接到明宣宗的命令,讓他們配合裴俊行事。

最後,猛哥帖木兒和長子阿古在激戰中負傷陣亡,明宣宗下旨厚葬。猛哥帖木兒死後,建州左衛由他的弟弟凡察掌握。1437年,明朝授予猛哥帖木兒次子董山指揮使一職,後升任都督僉事。可是,董山野心勃勃,經常與叔叔凡察爭衛印。

1442年,為解決兩人之爭,明廷又增設建州右衛,升他們為都督同知。於是,董山掌建州左衛,凡察掌建州右衛。從此建州女真分為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合稱“建州三衛”。然而,董山的野心並未就此打住。

他數次串聯蒙古,率軍入關殺掠邊民多達10餘萬,並陰附朝鮮,想自立為王。明廷幾次派軍鎮壓,都大敗而歸。後來,董山還放出話來,揚言“歸且復叛”。明廷震怒,開始對董山大規模用兵。

在明軍的大舉進攻下,董山懼怕不已,只得上書明廷,希望得到寬恕。隨後,董山親自去北京謝罪,被明廷斬殺。董山死後,明朝先後命其長子脫羅,及脫羅的兒子妥義謨襲職。兩人維護明朝邊疆安定長達30年之久。

後來,努爾哈赤的4世祖、董山的第3子錫寶齊篇古生兒子福滿,福滿生兒子覺昌安。1563年,覺昌安因功官至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後來,他又以明朝地方官身份,約束著部眾,使他們極少參與搶掠漢人事件,繼而被明朝晉升為都督僉事。

1543年,覺昌安的第4子塔克世出生,後娶妻喜塔喇·厄墨氣,生3子,長子就是努爾哈赤。1583年,覺昌安同其子塔克世勸降叛明的孫女婿阿臺,李成梁縱兵屠城,父子一同死於亂軍之中。這也是努爾哈赤起兵反明的直接原因。

後來,明朝將敕書30道、馬30匹賜予努爾哈赤,並讓他襲任建州左衛指揮使。此後,努爾哈赤數次進京述職,並在李成梁的幫助,步步高昇。不僅被封為龍虎將軍,還做到了建州左衛都督僉事之職,甚至得到了明朝賜予的“蟒服玉帶”。

綜上所述,無論是努爾哈赤的起兵反明,還是清朝的建立,都屬於地方造反,而不是外族入侵。因為從努爾哈赤的6世祖猛哥帖木兒開始,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世世代代也都是明朝的官員,祖上有的更是為保衛明朝而犧牲。

再者說,自唐朝起中國就對東北地區進行了有效的統治,此後的遼、金、元、明都是如此。還有,滿清的龍興之地赫圖阿拉(遼寧新賓)、盛京(遼寧瀋陽),更是從秦朝開始就對其進行了強有力的統治,時間持續了幾千年之久。

因此,清朝的建立,跟李自成建立“大順”,張獻忠建立“大西”沒兩樣。努爾哈赤的起兵,跟西南土司叛亂、李自成起義和張獻忠起義也沒兩樣。說到底,都屬於地方造反,反抗中央。



國家網文化


我認為清朝入關是和李自成一樣是地方造反,確切的說是地方少數民族集團造反。

判斷是地方造反還是外族入侵,是看滿清是否是外族,與明朝是否有臣屬關係。

清朝的前身是後金,後金的創立者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明朝將領李成梁的家奴,那他不屬於外族!努爾哈赤祖上世代為大明的臣子,向大明朝貢,替大明守土戍邊,正如努爾哈赤七大恨之一所說:我祖、父向南面進貢,忠順已久,然萬曆年間,卻將我祖、父無罪而誅,此恨一也。這說明清朝與大明有臣屬關係。

努爾哈赤為報父仇,依靠八副鎧甲起兵,割據一方,與明朝政權對立。後來,皇太極又聯合蒙古各部,成立清朝,其後人多爾滾等收降范文程,祖大壽,洪承籌;用離間計,害死抗清名將袁崇煥,收服吳三桂,清軍入關,大明及李自成武裝滅亡。清朝歷經十二帝,形成現在的漢、滿、蒙、回……56個民族的大家庭。


長知史


黑熊精來回答

清軍入關既算外族入侵,也算地方造反

清朝的前身是後金,後金的前身是建州女真。明朝時女真分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這三部歸明朝的奴爾幹都司管轄,所以建州女真是明朝的一部分,女真人也是大明的臣子。其中建州女真離中原最近,勢力也最強。

16世紀末,建州女真出了一位梟雄——努爾哈赤,此時明朝正值萬曆時期,萬曆時期朝廷的內憂外患十分嚴重,努爾哈赤趁此機會迅速崛起,帶領建州女真吞併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統一了女真各部。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後實力大增,於1616年建立金國,史稱後金,並頒佈“七大恨”,正式嚮明朝開戰。

七大恨

後金軍於1619年在薩爾滸戰役中打敗了明軍,稱雄東北,後於1636年改元“清”,正式稱帝,並於1644年說服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正式入關,很快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外族入侵

說他是外族入侵的原因是:清朝入關前統治者說滿語,寫滿文,努爾哈赤時期甚至歧視漢族,屠殺漢民,史稱遼東之屠。入關後,強迫漢人剃髮易服,學滿族人留金錢鼠尾辮,穿旗服,並大肆屠殺。

地方造反

說他是地方造反的原因是: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曾經是明朝的一部分,所以女真獨立也算是地方造反。其次,皇太極時期包括入關之後重用了大量的漢臣,例如:范文程,祖大壽,洪承疇等。顯然說清朝是滿族人的王朝就說不過去了,這些漢臣也都認為清朝和明朝一樣,都是中國。

洪承疇

因此,清朝既算是外族入侵,又是地方造反


黑熊精講歷史


後金/滿清和明朝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既可以算外族入侵,也可以算是地方造反,這二者並不矛盾。因為這牽涉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制度——羈縻制度。

所謂“羈縻政策”。是歷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國家裡對社會發展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所採取的一種民族政策。

其中,“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 即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特殊的行政單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數民族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和管理機構。

中央承認其酋長、首領在本民族和本地區中的政治統治地位,任用少數民族地方首領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於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餘一切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

羈縻制度興起於秦漢,此後歷代中原王朝都在沿用。到了明朝,這一制度依然存續下來。比如對蒙古草原,明朝就封了一些王爺,甚至連造成庚戍之變的俺答都被分為順義王。而對於遼東的女真人,明朝也一樣採取了這種制度。

因此我們會看到,儘管努爾哈赤口口聲聲說自己和明朝有“七大恨”,其實並不能掩蓋他們家祖祖輩輩都是獲得過明朝敕封的酋長的事實。這一點,就連清朝的史官也沒法隱去。

但是在明朝的中央政府心裡,當女真人的反叛活動形成一定規模的時候,就不能把它僅僅視作人民內部矛盾來解決了。因為羈縻制度雖然在表面上賦予那些少數民族自治特權,卻在底層邏輯中並不承認它們是自己的一部分。因為這些人既沒有對朝廷的納稅義務(朝貢不算),也並不遵守朝廷的法度。一旦發生戰爭,那其定義就很難定性為是內部農民起義了,況且他們也不是農民。

此外,還有一點也值得注意:滿清的統治者有意識地在讓別人相信——我們是外人來幫你們家解決問題,而不是你們大明的亂臣賊子,這一點在多爾袞經吳三桂邀請入關時體現得淋漓盡致。因為此前的事實證明,對於漢人而言,貳臣賊子可能比入侵者更讓人感到厭惡。

實際上,在剛入關的幾個月,清朝確實是做到了。只不過後期一段神操作,搞得漢人民變四起,終順治一朝都在處理這一問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