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共情”的父母,“聖母心”過猶不及,只會害了孩子

琪琪剛上小學的那天晚上,爸爸為了鼓勵她,送了她一個精緻的人偶,琪琪高興得什麼時候都要帶在自己身邊。但是一天晚上琪琪把人偶摔壞了,琪琪大聲哭喊了起來。母親連忙出來安撫:“琪琪不哭了,不就是一個人偶嗎,家裡還有很多呢。”琪琪哭著說:“我只要這個。”母親說:“我每天給你買個一樣的。”可是母親怎麼講,琪琪就是不同意,直到母親生氣,琪琪才停下來。

母親明顯知道琪琪是因為人偶摔壞了而哭的,但接下來母親安慰的重點並沒有放在琪琪的情緒上,而是放在人偶上。對於孩子來說,每個玩具都是特別的。剛開始琪琪是因為玩具壞了而傷心的,可母親的不理解,讓孩子的難過情緒轉移到了母親的不理解上,孩子認為母親否定了自己的傷心情緒,不理解自己,母親的關注點並不在自己身上,而在於娃娃身上。琪琪的情緒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惡化的。

“過度共情”的父母,“聖母心”過猶不及,只會害了孩子

這就是父母在教育過程中,缺乏共情的體現。

共情,也稱為同理心。指的是在跟他人交流時,可以通過對方的精神境界的瞭解,感受到對方的內心想法,能將心比心地體驗對方的感受,並對對方的感情做出合適的反應。



一、父母常常教育孩子“共情”存在哪些誤區?

1、太過於同情自己的孩子

孩子需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是有許多事情要去接受的,也需要獨自面對自己的失敗。如果父母做不到教會孩子去面對失敗,就會導致孩子在認知上出現誤區。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許多現實是隻能接受的,孩子從小就在家長的保護之中。但父母也需要讓孩子瞭解這個世界,明白有很多客觀事實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要學會接受這些現實,而不是在孩子犯錯時,過分地同情孩子,孩子在這種教育模式裡是不能健康成長的。

“過度共情”的父母,“聖母心”過猶不及,只會害了孩子

2、給予孩子一些錯誤的建議

每當孩子出現問題或者遇到難題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會是找自己的父母。事實上,孩子成長髮育的時候,不自覺地形成了一種思維模式,就是父母會給我幫助,父母會幫我處理難題。

所以,父母的建議顯得非常的關鍵,我們不可以隨意給予孩子一些錯誤的建議,因為孩子會認為那個建議是正確的,長期影響下,也會改變孩子的人生觀。

懂得共情的父母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一般不會建議孩子放棄這件事情,而是會對孩子講:"你可以說明下今天出了什麼問題嗎,他為何要跟你說這些話?"

總之,共情是要去了解孩子的感受,疏導孩子的情緒,經過有引導性的問題,讓孩子開始思考問題所在。只有如此,才可以讓孩子放開思維,才可以讓孩子從容地面對現實,並可以做出相應的努力。



二、“過度共情”有哪些表現?

過度共情不單是會給家長增加壓力,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相應的風險,所以,瞭解什麼是過度共情是非常重要的。

過度共情就是溺愛孩子,把孩子照顧得面面俱到,其實這種教育方式就是剝奪孩子的獨立性,不給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那麼“過度共情”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過度共情”的父母,“聖母心”過猶不及,只會害了孩子

第一

,過度共情的父母往往變得特別敏感。他們能夠發現到別人所看不到連接不到的細節,就算孩子出現了一點小小的情緒變化,他們也可以感知到。

第二,過度共情的父母不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這部分家長太容易被孩子的情緒所感染了,所以這部分家長經常很輕易地就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比如從深深的傷心中一下子變為興高采烈的狀態。

第三,過度共情的父母常常會以為自己有責任去幫助孩子解決所有問題。這部分家長只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甚至會忽略自己的存在,並且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展示自身的價值,從而充分感覺到自己是被孩子所需要的。如果孩子嘗試著自己獨立,不解釋他們的幫助,他們就會開始感覺自己被孩子排斥了從而開始變得沮喪。

第四,過度共情的家長有大的可能從對孩子的感同身受轉變為憎恨和厭惡。因為他們給孩子提供的幫助可能並不是孩子所希望的,所以一旦被孩子拒絕幫助的申請,他們可能就會出現對孩子的厭煩情緒,自我陶醉地沉浸在憤怒和沮喪的情緒中。

“過度共情”的父母,“聖母心”過猶不及,只會害了孩子


三、教育孩子“共情”應該注意哪些?

1、結合孩子的感受並引導孩子展開思考,而不是沒有原則地去認同孩子

有些情況下,孩子希望的並不是我們去認同他的感受,而是希望家長回應他們並理解他們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表示:這個東西好惡心,家長的回應是:沒錯啊,太噁心了,這樣只會讓孩子得到心理滿足,但這是片面的,但並不能有效引導孩子開展相關的反思。

2、不要敷衍地、格式化地一律回答“我理解你的感受。”

父母需要隨時準備感同身受的去體會孩子的想法,去充分理解孩子出現情緒波動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在腦海中想象當時的具體情況,而不是一味地敷衍孩子。

“過度共情”的父母,“聖母心”過猶不及,只會害了孩子

3、跟孩子交流要符合孩子當時的情緒波動情況

家長應該充分地參與到孩子發育成長過程中。清楚什麼類型的事物會讓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波動。家長需要做的是可能去感受孩子的心情,如果孩子處於較為消極的情緒之中時,可以採取一些科學有效的發洩方法讓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

4、通過孩子的情緒情況去限制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能得到允許時,才會變成溺愛。瞭解孩子的感受,並讓孩子明白亂扔東西是會傷到人的,而不是去呵斥孩子。如果孩子的感受得到需要的理解和體會,孩子就會開始受家長的管理。

缺乏理性的“共情”,堪稱沒有任何作用的“聖母心”,這樣的聖母心看起來很好,但實際卻起不到任何作用,“拯救”不了孩子,也“拯救”不了任何人。

“過度共情”的父母,“聖母心”過猶不及,只會害了孩子

今日互動話題:你在對孩子進行共情教育時有什麼有效建議嗎,歡迎到下方評論區進行分享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