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他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

今天我要写一位秦朝末年的英雄,他24岁起兵,31岁过世,短短数年的戎马生涯,扭转了天下局势,也让他的名字被后世传送了数千年,现在就来为大家聊一聊,西楚霸王项羽,他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开头,我们先讲的背景小科普,我跟大家一样,对于项羽这个人认识呢?主要是来自于《史记》里面的《项羽本纪》,《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这是一部主要以人物为主体去撰写的史书,当中有本纪列传这些分类,因此又被称之为纪传体,但是呢,本纪呀,主要是用来记载帝王的故事,可是项羽从来没有登基称帝,怎么可以被写在本纪里面呢,有人说啊,这是因为司马迁是项羽的脑残粉,也有人说是因为司马迁被汉朝的汉武帝处以宫刑之后心生不满,所以故意把项羽排在汉朝的老祖宗刘邦的前面,专业的考据我们就交给教授吧,但是如果你有翻开《史记》,你会发现其实司马迁并没有少写项羽的缺点,加上我也没有其他更权威的资料可以参考了,所以今天的故事我们大部分会以《项羽本纪》作为参考搭配其他人的列传作补充来写他的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他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

先来说说项羽的出身,其实项羽的出身鲜为人知,史书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他的父亲是谁。只知道他本名籍,有种说法籍这个字,在古代楚国方言的读音接近喜鹊的鹊,所以然后他就用项羽这个名字去行走江湖。

项家在楚国世世代代都是名将,他祖父项燕在对秦军的作战当中曾经大放异彩,可惜最后败给了秦国名将王翦。作为贵族出身的项羽小时候的学习状况如何呢?只能说差强人意了,他的叔父项梁让他念书,可是项羽不喜欢,让他去学剑法又没兴趣,还顶嘴说“书本上都只是在记一些没用的人名,剑法学得再好也只能打败一个人,要学就学就学可以打败一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尝试教项羽兵法,项羽小小年纪表示“兵法就是我的菜,我喜欢”。然而他也只学了个大概,就不肯继续下苦功学下去了。有没有觉得很像今天的自己呢?做事情都是三分热度七分冷。所以后人都说项羽的学习有没有毅力,但是话说回来,诸葛亮也曾经留下读书的时候只“观其大略“的记载,不求甚解这件事情,你可以往负面去思考,也可以往好的方面去想。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呵呵……

时间渐渐过去,项羽也长成了一个身高超过一米八,可以扛起300斤大鼎的堂堂男子汉。现代有很多质疑项羽是不是真的能举起300斤的大鼎?其实是真的可以,史书上也有记载古人力气大的事实,项羽墓也挖出了一把重达300多斤的霸王戟,据说就项羽当时所用的武器。有一回秦始皇到会稽出巡,项羽和叔父项梁挤在人群中凑热闹,看到皇帝这种排场项羽就喃喃自语说”他这个位置啊,以后就是我得了。“项梁吓得连忙捂住他的嘴说”你想找死啊,这种话不要乱说。“


西楚霸王项羽,他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


等到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抗秦,项梁也在吴中举兵响应,很快地就聚集了精兵八千多人,而项羽也以裨将的身份随军作战。大军渡过长江吸纳了不少反秦的势力,而项梁也成为了楚军的联合统帅。但后来项梁带兵来到定陶这个地方时,遇到秦国的名将章邯率领主力部队,楚军大败,项梁也在此战中阵亡。

秦国的军队就顺势北上围攻赵国的巨鹿城,当时的楚王原本命令宋义接替项梁的位置担任上将军,而项羽和谋臣范增为副将随行前往救援赵国,但上将军宋义作战不是很积极,反观20多岁的项羽,急于想要为叔父报仇,他知道宋义和齐国的关系良好,甚至有把儿子送到齐国去当官,所以项羽抓住机会,煽动士兵发动兵变,假传楚王的命令杀了宋义,接掌兵权。掌握了军事指挥权之后,项羽立刻下令全军加速行军来到了漳河,对岸就是巨鹿城,而这场战争也可以说是项羽人生第一次手握兵符,指挥全军,他冷静地观察敌营,发现秦将章邯,王离率领的军队大约有40万是自己的八倍,而巨鹿城的周围虽然也有其他反秦的诸侯国带兵来救援,但是大家都惧怕秦国的强大,打下几座堡垒之后就不再进军了。看来只能靠自己了,项羽下定决心将军队一分为二,先派大将英布、蒲将军带两万人渡河截断敌人的粮食通道。没多久收到先遣部队传来捷报后,项羽紧接着率领大部队过河,一抵达项羽就下令把岸边的船都凿沉,伙房兵也把锅碗瓢盆都砸烂,每人只留三日口粮,对士兵们说“我们这一趟唯一的目标就是巨鹿城进城才有饭吃,”这就是有名的破釜沉舟的典故。于是楚军就像是打了肾上腺素一样极度的亢奋,人人都渴望看到三天后的太阳再度升起,他们不断地向前冲刺和秦军九次会战每战皆胜。项羽的手下都像是超级士兵一样可以一个打八个,喊杀声震天动地,而在外围按兵不动的齐国,燕国的援军都暗自恐惧,不敢想象自己如果跟项羽作战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良久沙尘散去,秦军大败逃离,楚军列队进入巨鹿城。年轻的项羽完成了一场史书上面罕见的以少胜多的案例。郑板桥有诗句形容”项羽提戈来救赵,暴雷惊电连天扫。臣报君仇子报父,杀尽秦兵如杀草。“此时,项羽在军营当中召见其他诸侯,大家都是跪着前来拜见,没有人敢抬头直视他。经过一战成名,项羽终于成为各国诸侯的共主了。


西楚霸王项羽,他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


巨鹿之战过后,大家对于项羽是又爱又怕,他也开始面临许多挣扎的抉择,比如一年级几场胜仗下来,项羽收了很多秦国投降的士兵,因为担心降兵有变,所以他在新安坑杀了有将近20万的兵卒。而当他一路西进来到函谷关的时候,却发现秦国的首都咸阳城已经陷入了,而打下咸阳的人不是别人,就是项羽往后一生的宿敌,刘邦。

这是个题外话了,在巨鹿之围还没有解除前呢?其实楚怀王曾经跟诸侯们约定,只要有人能先平定关中,那个人就当关中王,我们事后诸葛来看看最有冠军像的当然是项羽和刘邦,不过当时这个约定其实还有蛮多伎俩的,是不是楚王故意想让他俩强强相争,削弱彼此的实力呢?说回正题,项羽看到刘邦他早一步进入咸阳,其实心里也有很多不满,第一点就是由于项羽的行军路线是北上救援赵国在往西攻打秦国,比起刘邦来说就多绕了一点路。第二点是项羽认为自己打的是秦国主力部队,刘邦只是趁虚而入。第三点的这个时候全天下都惧怕项羽,刘邦不懂得礼让,也太不识相了。总之,他在函谷关前大怒,决定要带兵杀进咸阳,以40万军马汉和刘邦的十万军队互相对峙。就在此时,刘邦听取了谋士的建议主动释出了善意,主动撤出咸阳城。他还通过项羽的亲戚项伯牵线,促成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正所谓会无好会,宴无好宴,究竟这次双雄聚首是否会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呢?欲知详情,请看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