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感覺“廢了”,抑鬱、煩躁?心理專家:小心疫情替代性創傷

“我真的太煩了,在家裡越呆越煩,真想出去好好走一下。”一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廣州的朋友說,她在家裡待了十天了,只下過兩次樓,“但我們小區有疑似病例,管得也嚴,我的孩子還小,又實在不敢”。

而除了煩躁之外,抑鬱的心態也不少見,記者另外一個朋友表示,由於家中有人咳嗽,雖然從接觸的人來看不會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是她也越來越抑鬱。“我越來越擔心,心態短時間真的不好了。”

同時,她們變得更為關注疫情信息。

“目前這種大環境,很多自我隔離在家的人群,面對疫情,愈發焦慮,戰也不是,逃也逃不了,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操控。”參加了廣東12351心理援助熱線的紅樹林督導級心理諮詢師黃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熱線中很多人自述自己好像‘廢了。”同時,疫情信息海量湧入,“我們要提醒大家避免陷入‘替代性創傷’”。

“家裡蹲”的三種心態

截至2月7日,很多人“家裡蹲”已經超過10天了。

“一方面感覺不能出去,我們小區管得也挺嚴,另一方面,我又越來越沒有現實感。”上述感覺到煩躁的朋友表示,“我開始想,疫情和我有什麼關係呢,感覺離我好遠。”

黃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隱蔽,通過呼吸和接觸就可以感染,而且在潛伏期內不易發現,隨著時間遷延,這種無形的威脅瀰漫在空氣中,在潛意識裡影響著人們正常的生活。

據她瞭解,那些自我隔離在家的人群,逐漸分化成三類:第一類是能調整自己,在家工作、休閒,每天還算充實;第二類是刷手機,無聊,不知道該做點什麼;第三類看著不斷變化的疫情信息心裡發慌,每天都很緊張。

記者的兩個朋友傾向於第二類和第三類,前者越來越煩躁,後者則感覺到抑鬱。

黃欣表示,這次疫情,很多“家裡蹲”的人最大的問題是,不能戰鬥也不能逃避,最終陷入情緒之中。“不同的群體面對著疫情帶來的變化和壓力,出現了較為一致的反應,他們大腦的杏仁核會發出不同的信號,或戰或逃。但自我隔離在家的人群,面對疫情,戰也不是,逃也逃不了。”

而面對一些小區加強管理甚至封閉管理,黃欣建議,保持樂觀的心態。“目前除了湖北,其他各地物資還是相對充足的。一些地方小區封閉,只能三天買一次菜,限制了人員流動的同時,也限制了病毒的擴散。據說有人因為在家裡嚇發燒了。樂觀是理性認知和情感高度協調的表現。這種協調的狀態,也讓身體的其他系統有條不紊,安安心心地運轉。所以,要想少生病,降低傳染概率,樂觀心態必不可少。”

小心疫情信息“上癮”

關於怎麼保持樂觀的心態?黃欣的第一個建議是,放下手機。

“相對於17年前的‘非典’,這次疫情發生在信息傳播更為發達的年代,這為我們增強意識有效防範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沉浸於冗雜的信息和報道中,我們很難控制自己對事件的盲目放大和複製,不停的在心理層面‘評估’和‘預測’疫情的動向。”黃欣說。

一些人已經陷入疫情信息“上癮”中,刷手機成了一整天不分時段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這固然有好的一面。黃欣指出,在面對重大公共災難性事件時,我們在認知、行為、情緒等方面會表現得與平時不一樣,以此來緩衝事件帶給我們的衝擊。這次事件中,通過大量的信息沖刷,我們快速意識到危險,同時獲知採取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的重要性,適度的提高警惕也阻擋了我們到處亂逛的“野心”。

但是,另一方面是,伴隨著這種“癮”的,是無法控制的緊張、懼怕與懷疑。並且,這些緊張、懼怕、懷疑的情緒不一定針對疫情本身,而是具有彌散性地蔓延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黃欣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避免信息過載,大家應該在繁冗的信息中理智篩選,只看權威、可靠平臺發佈的消息,過濾掉各種不可靠的道聽途說,提高消息對我們自身的效能度。

她認為,每天固定30-40分鐘關注疫情相關報道已經足夠。如果是利用碎片時間翻看,也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長。

“病毒不會無端飄來感染你,一定是有載體才能實現傳染,所以沒有近距離接觸病毒攜帶者,做到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基本不會被感染。即使感染了,體質免疫力好的人是能夠自愈的,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她表示。

避免替代性創傷

另一方面,則需要小心“替代性創傷”。

所謂替代性創傷,是指雖然沒有親身經歷,沒有切膚之痛,但目睹了這一切,在心理上就像經歷著一樣,從而產生與經歷者等同的情緒、軀體反應,捲入當事人的創傷經歷中。

短時間內大劑量的疫情信息灌注,在心理層面無異於身臨其境,捲入替代性創傷中。

“我們潛意識上會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幫上點忙,於是竭盡所能地獲取信息,證實自己還是做了點與疫情相關聯的事情,增加了存在感,不至於視若無睹。由此伴隨的一些負面情緒,也是我們與疫區人們遠程共情的強大體現。”黃欣表示。

但是,最終我們會發現自己實質上無能為力,因此會感到內疚和痛惜。越是內疚,就越是容易再度陷入替代性創傷中,因為只有陷入,才能感同身受,共嘗苦楚。而這種苦,恰恰彌補了自身內疚感。

她建議,正如國家號召的,“待在家裡就是最大的貢獻”。大部分人維持正常狀態,包括健康的軀體以及良好的心態,是對疫區的一種隱性支持,是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一種潛在庇護。

所以,在關注疫情之餘,儘可能不要讓罪疚心理氾濫。返回自己的穩定狀態,該吃的吃,該睡的睡,該煲劇的煲劇,該陪家人的陪家人。

如果捲入這種巨大情感聯動無法自拔,或許可以這樣做:時間上的自律,理性客觀,對垃圾消息的屏蔽。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對罪疚心理的適時抽離。

感覺“廢了”怎麼辦?

不能外出,不能聚會,娛樂項目大大減少,很多人“白天無聊,晚上失眠”。“失眠”的背後,伴隨的其實是心理的焦慮。焦慮,讓我們白天無聊至極;也是焦慮,讓我們晚上輾轉反側。

黃欣告訴記者,在熱線中,她碰到不少人告訴她感覺“廢了”,還有家長來電諮詢“我家孩子現在完全不學習,我很擔心以後怎麼恢復正常學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退行的表現。“本次疫情中,出現了些許退行心理非常正常,主要體現在美食的慾望提高。還有成年人偏好玩一些幼稚的遊戲,追動漫等等。”黃欣表示,“事實上汶川地震後,也出現了四川的整體的菸酒消費增加的情況。”

她提倡躺居家隔離的同時,保持相對正常的生活規律,有些許退行也不要緊張,允許自己短時間回到小時候,能讓人感到不那麼焦慮,心理空間得以保護。

在感覺“廢了”之外,還有另外一些人完全不同,在家裡隔離的時間裡面,他們勤於家務,把屋子裡的東西反覆整理,因為疫情我們個體無法操控,只好控制一些自己能控制的東西,緩解焦慮。

在疫情期間,面對無力感,普通人更需要關係的支撐。“我們平時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時間和家人溝通,或是有了很多的誤會和爭吵,到最後放棄溝通,彼此變得冷漠。這次疫情讓我們重新回到了家裡:不管是夫妻還是親子關係,你都有時間有機會,扔掉手機,如實表達出內心的渴望和情緒,重新認識彼此的關係。”黃欣說。

當面對抑鬱和歧視

除了正常的“家裡蹲”,還有一些人壓力更大,這就是自己或者周圍親人出現感冒症狀的個人。

黃欣表示,一些家中有感冒病人的家庭,害怕受到歧視,不敢去醫院,自己心裡也七上八下、沒著落,幾近抑鬱。

“我們接到的打心理援助電話的個體中,很多是有疑似或輕症患者,在整個防感染、隔離的大趨勢下,個體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面對各種歧視的態度和行為。”她說,“歧視會帶來心理創傷,讓被歧視者產生羞恥的感覺,還伴隨了憤怒、無助。強化了被歧視者躲藏、隱瞞的動機,增加了傳播病毒的風險,最後害人害己,這並不是我們希望的結果。”

她表示,要認識到“在困境中你並不是孤立的,”呼籲輕症病人一方面按照新冠肺炎的正規防護流程,在家做好隔離,關注體溫。一方面要重視心理層面的自我保護,避免因思想負擔過重,恐懼和焦慮導致免疫力下降,引發更嚴重的疾病。

“一般這類人群往往為了獲得確定感,頻繁關注各類疫情信息,不斷地與相關人士(如在醫院工作的親友)聯繫,打探內部消息,為內心的各種問題尋求答案,但又因為懼怕歧視,不敢去就診,結果心情是在確定與不確定之間快速來回變換,時而悲觀,時而樂觀,因為反覆經歷這些過程而體驗到強烈的挫敗感、無助感等。”黃欣稱。

她鼓勵輕症亦或是在家自我隔離的個體在撥打正規的醫療服務及心理援助熱線的同時,也可以對自己的日常狀況做一些日記類型的記錄(微信、微博都可以),記錄自己的內心感受,不論是恐慌的還是其他,也可以記錄自己周圍現實的環境。

“從外界無法確認的疫情又或是自己身體內部無法掌控的生理或是疾病中,回到現實的生活中來,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飲食、睡眠等各方面自己可以確認的一些人和事,分享給周圍的人,增強確定感和力量感。”黃欣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