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丰乳肥臀》有感

读《丰乳肥臀》有感

母亲说:“我变了,也没变,这十几年里,上官家的人像韭菜一样,一茬茬的死,一茬茬的发,有生就有死,死容易,活难,越难,越要活,越不怕死越要挣扎着活,我要看到我的后代儿孙浮上水来那一天,你们都要给我争气。”

全书以上官家唯一一个儿子上官金童的视觉来描述整个上官家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兴衰的整个过程。虽然以上官金童的视觉为主,但我更觉得这本书的主心骨是母亲。丰乳肥臀,不言而喻描述的就是一个女性的形象,母亲以坚韧不拔的形象贯穿着整个故事,也作为旧社会女性形象的缩影展现在读者眼前。

母亲自小命不好,自幼父母双亡,交由姑姑姑父养育,五岁时姑姑开始给她裹脚,姑姑想把母亲培养成最模范的淑女,自然是要“三寸金莲”。母亲痛得愣是用脑袋撞墙,可终究还是逃不过裹脚的命。待到16岁,小脚终于裹成,却正好是“放足运动”,姑姑想凭母亲的小脚让她嫁户好人家的希望也破灭了,最后下嫁给铁匠的儿子上官寿喜。

婚嫁本是喜庆之事,可却未料到竟是噩梦的开始。

上官寿喜懦弱无能,也没有生殖能力,竟还是个妈宝男,而母亲的婆婆上官吕氏则是上官家的当家人,为人专横凶悍。母亲嫁过去三年并没有怀上孩子,婆婆指桑骂槐的说“光吃食不下蛋的废物,养着你干什么”。

结婚三年,按规矩媳妇要回娘家歇伏天,母亲带着丈夫赠给的斑斑伤痕,耳边回旋着婆婆的恶骂,红肿着眼睛,灰溜溜的回到姑姑姑父家。姑姑听闻遭遇,十分不满,带了母亲上县城看妇科,结果一切正常,当晚,姑姑做了一个决定:把母亲灌醉之后,强迫姑父与母亲一起圆房。隔天醒来,母亲头痛欲裂抱着被子呜呜的哭了起来。来年清明过后,母亲诞下一女,婆婆为其取名“上官来弟”。继而二女儿出生,也是姑父的种子,取名“上官招弟”,在连续生下两个女孩子后,婆婆脸色显然不好了。


从强迫到自愿到绝望。

母亲突然悟出一个道理:女人不出嫁不行,出了嫁不生孩子不行,光生女孩也不行,要想在家庭中取得地位,必须生儿子。在婆婆的指使下,母亲在芦苇荡上与一个外乡来的赊小鸭的男人一起行男女之事,那天母亲顺从的接受了这个高大的男人,她没有痛苦,也没有欣喜,只是祈盼着这个男人种下的,是一个男孩。然而,事与愿违,生下来的还是女孩,取名上官领弟。

四女儿上官想弟的父亲是一个江湖郎中,当时医好了婆婆的病后,便在上官家住下,直到与母亲有了孩子之后才离开。当四女儿出生时,婆婆恶语相向,刚生完孩子的母亲,双腿间还鲜血淋漓,便被婆婆赶去晒谷,母亲像一条将死的老狗一样喘着气,拖拉着沉重的身子凭着惊人的毅力翻晒着谷子,而她的丈夫,那个懦弱无能欺软怕硬的狗东西早已在树荫下呼呼大睡。当母亲完成工作,忍着疼痛爬上炕时,迎来的却是婆婆与丈夫的毒打,用石锤子打到后脑勺鲜血直流,用棍子打到大便失禁拉了一裤子……

从那天后,母亲怀着对上官家的愤恨,把自己的肉体交给卖狗肉的光棍汉糟蹋了三天。怀孕之后,母亲去庙里祈求生个男孩,心情之迫切,连自己结婚时带来的体己钱也贴了进去,但来年生产时,依旧是个女孩,这个女孩就是上官盼弟。期间婆婆生起怪病,浑身上下长满银灰色鳞片,奇痒难挨,母亲便去庙里为婆婆寻医问药,顺便请和尚为自己诊断只生女不生男的症候,一来二去,话越说越深,和尚本是个多情种子,母亲又盼子心切,二人便好了起来。母亲第六个女儿上官念弟便由此诞生了,当上官念弟呱呱坠地之时,婆婆提起她的两条腿,便要往尿罐里淹死。一九三五年秋天,母亲在河边割草时,被四个拖着大枪的败兵轮奸了,彼时的母亲想过自尽,欲跳河之时,突然望见高密东北乡的美丽景色,母亲感到屈辱的心胸仿佛透进了一缕凉爽的空气,于是整理了一下衣服,回了家。第二年初夏,母亲的第七个女儿上官求弟出生,而她的丈夫看到是个女儿之后直接拿出棒子往他的头上砸下去,甚至从铁匠炉里夹出了一块暗红的铁,烙在了妻子的双腿之间……

母亲被烙伤的下体腐烂化脓,散发着恶臭,他自觉不久于人世,便搬到西厢房里去居住。一天凌晨被教堂的钟声吸引,母亲寻声而去,那天正好是礼拜日,牧师正捧着圣经,对着大家朗诵,圣经中刚好有提到关于儿子的章节,母亲听到这里泪流满面,引起了牧师的注意,之后,牧师也对母亲温柔之至,待母亲伤好后,便与牧师鱼水交欢。第八次生产之时,婆婆对母亲说:轻车熟路,自己慢慢生吧,说完便把一卷白布和一把剪刀放在了炕上,而后又不耐烦地说:你公公和丈夫在西厢房里给黑驴接生,它是初生头养,我得去照应着,说完便扬长而去。在与黑驴接生期间,丈夫底气不足地问道:她生了没有?婆婆回答:男子汉大丈夫,一心不可二用,你只管驴,妇人的事,不用你操心。后来黑驴难产,婆婆请了一个兽医接生。母亲刚好也难产,婆婆顺带叫兽医给母亲接生,所幸历经万苦,母亲终于生下龙凤胎,取名上官金童,上官玉女。

女子本柔,为母则刚,母亲那瘦弱的身体撑起整个家,用那三寸金莲,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走。

生完龙凤胎,刚好日寇肆虐,丈夫与公公相继被日寇残杀,而婆婆也痴呆不已,母亲便拉扯这一大群孩子艰难的生活着,其间因为家乡战乱,被迫举家迁移,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逃难,差点死在半路上,后来母亲毅然决然返程回家乡。女儿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的离家,而母亲就像野草一样坚韧顽强,不论历经什么磨难,总能重新站起来屹立不倒。在那个饿死人的年代,一生正直的母亲,也当起了偷粮食的耗子,母亲的胃竟能充当运粮食的袋子,在磨面粉的磨房里,母亲偷偷把粮食吞下胃,回到家连带着血水一起吐出来,再把粮食洗净磨成粉喂养孩子……

一茬茬的生,又一茬茬的死,上官家由兴盛到衰落。

大女儿上官来弟,先与土匪沙月亮私奔,生女沙枣花,扔给母亲喂养。解放后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后来爱上从日本归来的鸟儿韩,生子鹦鹉韩,与鸟儿韩的恋情被孙不言发现后与之搏斗,在搏斗中杀死孙不言,被处决。

二女儿上官招弟,嫁给抗日别动大队的司马库,生一对儿女司马凤和司马凰,交由母亲喂养,后在交战期间中弹身亡,不久后,一对儿女极“左”的土改政策密令处死。

三女儿上官领弟,深爱鸟儿韩,后因鸟儿韩被日寇抓去当劳力后精神错乱,在家设立鸟仙神坛,后嫁给爆炸大队战士孙不言,因练习飞翔摔死在悬崖下,生子大哑二哑都扔给母亲喂养,后来两个儿子都被飞机炸弹炸死。

四女儿上官想弟,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为了救全家,他自卖自身进了妓院,后流落他乡音信全无,文革中被遣返还乡,多年积攒的财物被洗劫,并遭受残酷批斗后旧病复发而死。

五女儿上官盼弟,少年时自愿参加爆炸大队,后嫁给爆炸大队政委鲁立人,生女鲁胜利,在文革中自杀身亡。

六女儿上官念弟,与美国飞行员巴比特结婚后第三天被鲁立人领导的独立纵队十七团俘虏。逃亡后被一寡妇诱至山洞与巴比特同归于尽。

七女儿上官求弟,早年被卖给俄罗斯伯爵夫人做养女,改名乔其莎,毕业于省医学院,后来被打成右派到农场劳动改造,因为饥饿暴食生豆饼胀死。

八女儿上官玉女,三年困难时期,因不忍心拖累母亲而投河自尽。

上官家唯一一个儿子,上官金童,我一直都盼望他能有所出息,好给母亲的操劳一点回报。但天不随人愿,上官金童患有恋乳癖,一生嗜乳以致精神错乱,全书最后,年迈的母亲还为金童的潦倒而担心,难受着。

上官家的女儿各个都有个性,一生都活的精彩绝伦,她们的爱都是轰轰烈烈,不分阶级不分立场的,虽然最终都以悲剧收场,但每一个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母亲的爱在书中描写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最终,母亲那窘迫的葬礼就是全篇的结局。

书中的整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家族悲剧式的命运,其实,也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一代人的悲剧式命运。看完整本书,我不得不钦佩莫言,能用那么朴素的文字,把一些画面描绘得那么深刻,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朴素的文字却那么的有力,一个一个透过纸张,将那份藏匿其中的情绪宣泄出来,将整个故事活生生的摆在你眼前,叫你体会其中的含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