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們應該怎樣如何應對新生兒黃疸?

若予點兒


相信很多寶寶出生都經歷過黃疸吧。我們家寶寶出生的第五天開始黃疸值偏高,把我們嚇壞了,醫生說實在是有點高,建議轉兒科,我們就給寶寶辦理住院,結果照了兩天藍光就好了。



什麼是黃疸呢?

簡單點說就是寶寶出生後幾天,膚色看起來黃黃的,指的就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為什麼寶寶會出現黃疸呢?

主要是因為寶寶肝臟發育尚未成熟,無法將血液中的膽紅素順利排出體外,累積在體內,使得皮膚看起來偏黃。



怎麼照顧黃疸寶寶呢?

  • 此種現象通常幾天後就會口復原狀。
  • 只要寶寶吃得好、水分攝取充足、排尿順利、按時解史體重未下降過快,黃疸指數通常都不會太高。



  • 如果有一點偏高,可以給寶寶多曬曬太陽,再加上多喂水,慢慢就下去了。
  • 若是體重掉得太多”或是寶寶的黃疸值很高,很久不退,就需要去醫院詢問醫生,確認是否須住院進行治療。

丁媽親子時光


一、新生兒黃疸正常嗎?

寶寶剛剛出生沒多少天的時候會有一個生理性的黃疸。一般是出生以後2到3天出現,在4到6天左右,達到一個高峰,足月產的一般在一週左右消退,早產兒一般也在兩週左右就消退啦,所以,大多數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不用太擔心,只要精神狀態是好的。

二、什麼是異常的新生兒黃疸

異常的新生兒黃疸是,出現時間過早,或者太久沒有退的,還有就是特別重的,精神狀態也不好的。醫生一般都會給你測黃疸指數,告訴你結果。

三、可以怎麼做,要注意啥?

1、自己怎麼觀察

媽媽們如果自己在家裡觀察黃疸的話呢,主要看一下面部以及四肢,如果一般只是臉上有點黃,一般是輕度的黃疸。如果是軀幹部位也有一些是中度的,如果說四肢還有手心腳心也出現黃一般是有一點重度。大便的顏色也要注意觀察,如果大便呈陶土色的,那麼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去醫院看一下。

2、怎麼做?

一般是多吃多拉就好了,讓寶寶多喝母乳,保持大便通暢,黃疸會消退下去的,如果時間太長,如果太重的話,一定要注意去醫院看一下。

特備註意的是,有些地方在月子裡會把窗簾拉上,一定要到時候把窗簾打開,方便觀察寶寶。在常規的光線下看,要不然遮住,黑黑的,容易沒有觀察到寶寶的黃疸,而延誤了就醫的時間。就有這樣的孩子,導致了黃疸嚴重才送來就醫,造成了嚴重的情況。

【我是育嬰講師徐芳老師,孕嬰行業10年的講師,為大家分享接地氣實用的孕嬰知識!覺得有道理請點贊轉發收藏哦!】

你家孩子有黃疸嗎?多少天褪下去的?歡迎來說說經驗哦!


育嬰講師徐芳老師


新生兒黃疸確實應該從孕期就開始注意了,這位準媽媽心思還是很細膩的哦。

足月新生兒大約有50%~60%、早產兒大約有80%會出現黃疸,發生率還是很高的。


新生兒黃疸在發生的第一週應該積極干預,因為小兒腦屏障功能還不成熟,膽紅素超過一定量會引起核黃疸,可能對腦部造成一定損傷,比如耳聾、發育遲緩、腦癱。

這已經足夠引起家長們的重視了。但是,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生理性黃疸,並不嚴重,所以家長不用太擔心。

那麼,為了預防新生兒黃疸,孕媽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孕期儘量少吃藥或不吃藥,用藥一定要謹慎。


孕期準媽媽要照顧好自己,儘量少生病,一般的感冒發燒儘量自己扛一扛,因為普通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都有一定的自限性。

2. 分娩過程中儘量避免胎兒窒息、缺氧或產傷。

孕媽要按時產檢,讓自己和醫院都能隨時掌握胎兒狀況,為順利生產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3. 產後要注意新生兒保暖,適當提早餵養。

在新生兒出生的頭幾天裡,可以提早餵養(儘量母乳餵養),讓寶寶攝入足夠奶量,多吃才能多排,促使體內過多的膽紅素排出體外。

如果寶寶已經膽紅素過高,應該積極治療,遵醫囑,比如藍光治療,是比較安全放心的。

祝寶寶健康。


佳佳媽媽聊育兒


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治療的話一般有光照治療,即照藍光。

我寶出生第3天開始出現黃疸,把寶寶推到窗口,不開窗讓太陽曬進來,曬一會寶寶的小手小腳。很快寶寶的黃疸就消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