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媽媽”的稱呼都有哪些?

中山汽車資訊


就古代跟現代都好多種了!

“娘”

“孃親”

“額娘”,古裝電視劇裡,清朝滿人叫法。

“母親”,陝西地方戲秦腔裡這麼叫。

“媽”,發音一聲,普通話。

“媽”,讀輕聲,陝西方言。

“媽”讀二聲,陝西方言叫法。

“媽媽”這是普通話標準叫法!

“姨”,陝西有的地方把媳婦的媽,這樣叫!

“Mum”英文口語,呵呵!

我華夏族地域遼闊,56個民族,56種文化,具體還有多少我就不知道了,歡迎下方評論,共同長知識!


大美金周至


對媽媽的稱呼,太多了。

我們客家人,一般對媽媽的稱呼叫“阿媽”、“艾裡”。

北方人的稱呼為“娘”、“額娘”。

藏族人稱媽媽為“額吉”。

皇帝、皇子稱媽媽為“皇額娘”。

有的地方稱媽媽為“老媽子”、“老孃”、“阿孃”、“阿母”、“阿姨”、“阿嬸”、“阿姑”、“阿姆”、“老母”。

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少數民族,對母親的叫法不一,但不管怎麼叫,都是對母親的一種尊稱。

有些地方叫“姐”、“社”、“家家”、“阿家”、“叔婆”、“妾母”、“叔娘”。

我還聽過叫媽媽為“阿姐”的,叫“媽咪”是外來詞,也有不少人叫。

對媽媽的叫法多樣化,說明中國的文化精大博深,源遠流長!

現在統稱為“媽媽”、“母親”,是普遍的叫法。

你又是怎麼稱呼媽媽的,不妨說來聽聽。











英雄拒絕黃昏


家慈

古人對母親的別稱有很多,最常見的當然是母親了。比如孟郊的《遊子吟》中寫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常常與慈聯繫起來,所以古人稱自己的母親的常常會稱“家慈”,與稱自己的父親“家嚴”相對應,教育孩子往往要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父親往往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往往是嚴厲的,而母親則是慈愛的。蘇履吉的《家慈誕辰》中寫道

年登重五老慈親,萬里今朝憶誕辰。蒲酒好斟南至日,萱花長護北堂春。

北堂、堂萱、萱堂、北堂萱,萱,令堂

我們會發現詩中提到了“萱花”和“北堂”,這兩個詞有什麼特殊含義呢?沒錯,這兩個詞在古代也指代母親。在《儀禮 士昏禮》中記載:“婦洗在北堂”,意思就是婦女在北堂洗衣服。後來古人就用“北堂”來指代母親,在李白的《贈歷陽褚司馬》中寫道:“北堂千萬壽,侍奉有光輝。”在趙翼的《戊戌春日》中寫:“北堂夢杳痛難追,春露驚心又一悲”。

那萱花和母親什麼關係呢?萱花是中國的“母親花”,在前文中我們提到北堂指代母親,而在《詩經》中提到:“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古人在遠遊前,往往會在北堂前種上萱草,以慰母親的相思之情。在前文我們提到:“萱花長護北堂春”就是這個意思,萱花又稱諼草,諼是遺忘的意思,所以古代諼草又被稱作“忘憂草”。



在《詩經 衛風》有詩云:“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詩》中註解:“背,北堂也”。在嵇康的《養生論》中提到:“合嘆蠲忿,萱草忘憂,禺智所共知也。”所以古人往往用萱花寄託對母親的相思之情,孟郊在《遊子詩》中寫道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而王冕的《偶書》中則寫道

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譁。

所以古人常常也會用“萱堂”來指代母親,在范成大的詩中提到:“眼看庭玉成名後,身及堂萱未老時”。庭玉就是庭前玉樹,最早的時候謝玄被稱作“謝家寶樹”,謝安認為謝家年輕人中謝玄最有才華,所以稱其為“謝家寶樹”,你自己家的“庭前玉樹”當然是指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寶樹”,“眼看庭玉成名後”就是眼看孩子功成名就。



古人用“萱堂”來指代母親,用“椿庭”來指代父親。所以常常用“椿萱”來指代父母。所以有一個詞叫做“椿萱並茂”意思就是父母身體康健。在朱權的《荊釵記》中寫道:“不幸椿庭隕喪,深賴萱堂訓誨成人”。

為什麼“椿庭”會用來指代父親呢?在《莊子》中寫道:“上古有大椿,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因椿有壽考的象徵,所以古人常稱父親為“椿庭”,庭是孔鯉在接受父親孔子教誨是常常快步通過庭前。在牟融的詩中曾提到:“知君此去情偏急,堂前椿萱雪滿頭。”如果想象這種場景,誰不潸然淚下呢?

先妣

在《爾雅》釋親中提到:“妣,媲也,媲匹於父。”媲就是匹敵,就是可以媲美父親的人,那不就是母親了嗎?不過考和妣都是指的已經去世的,這個可不敢亂用。在《說文》中提到:“妣,歿母也”。在很早的時候。人們讚美自己已過世的父母都用皇考,皇妣,皇就是偉大的意思。比如屈原寫道:“朕皇考曰伯庸”,結果“朕”和“皇”都被徵用了。

媽,娘,姊姊

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稱呼,比如北齊時稱呼母親為“姊姊”,比如高瑋就稱他的乳母陸令萱為“姊姊”,陸令萱原本只叫陸媼,媼就是老婆婆的意思,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她給自己取名叫陸令萱,意思就很明顯了,萱是母親的意思,令是你的意思,感覺怎麼那麼像罵人呢,汗!估計她就是想強調她是皇帝的母親。

至於電視劇中被改名為陸貞就不懂編劇什麼意思了,那道要給她立牌坊?電視劇《陸貞傳奇》能把陸令萱洗的像白蓮花一樣,這個咱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漁耕樵讀


我是滿洲人,就說說滿洲人對母親的叫法,一般是叫母:額寧(額娘)、訥訥。用漢語多的地區,如北京旗人,管母親叫奶奶,管奶奶叫太太。

滿洲旗人是忌諱用媽叫自己親屬的,因為滿族人管家裡的使喚傭人成年女性叫“老媽子”。稱呼請來給孩子餵奶的女人叫“奶媽”。更有輕佻的叫“小奶媽兒”。原來媽媽這個稱謂是傭人階層用的。

於是乎,母親在滿族人漢化的過程中,被“抬”高了輩分。直呼“奶奶”。可你要問:“為什麼不“抬”姥姥?”切!姥姥也不是什麼高貴的身份角色。接生婆被喚作“姥姥”。“媽”,在哪裡會有稱呼出現呢?老北京管嬸子,叫“嬸媽”。

媽媽的稱謂如此低賤。爸爸嘞?爸爸給了姑姑。於是,老北京旗人管姑姑“姑爸”。管父親最小的妹妹叫老爸。

漢族女性未出閣的時候,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是不能隨便上大街跑的。當然漢族女性從小就裹小腳,也是跑不了的。

滿族女性截然相反,老北京旗人有句諺語稱:“雞不啼,狗不咬,十八歲的大姑娘滿街跑。”東北的一大怪也是十八歲的姑娘叼個大煙袋。

說的就是旗人的女性未出門的時候就經常外出辦事,所以從小就養成幹練的作風。成家後,家裡的一切事情也是女性做主,男性往往就是做甩手掌櫃。

北京旗人就流傳說 “沒出門兒,大三輩兒”。就指不管母親叫媽,而叫奶奶。現在管年輕女性叫小姐姐,但滿族人管年輕女性則尊稱姑奶奶。


滿族文化網




古代人對母親的稱呼都有這些:

慈母:或省稱慈,古時人多以此自稱其母。

家母: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

生母:生育自己的母親。

額娘:清時在普通旗人家裡,子女無論庶出嫡出都把正夫人稱額麼或額涅,但親生母親一般稱呢呢,因為額麼與額涅比較正式,而呢呢比較口語化。而到後來“額娘”是專門稱呼庶母的。

孃親:指娘、母親、媽媽的意思。

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喜劇發現者


古代對於母親的稱呼有很多種叫法,有些叫法不少人確實不知道。這裡只介紹一般的叫法,皇族的諸如額娘、母后、母妃及少數民族對母親的稱謂不作重點介紹。

對母親的單個字的稱謂有母、媽、娘、萱幾種。

有人認為古代不用這幾個字稱母親,是沒有根據的,古籍中都能查到這幾個字稱謂母親的話。如《左傳·鄭伯克段於鄢》中“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爾有母遺”,即你有母親,可供給她食物;“繄我獨無”,我卻單單沒有啊。顯得很可憐。古稱母親居室為“萱堂”,後以“萱”作為母親或母親居室的代稱。

這樣就有了帶萱字的母親稱謂:“萱堂”、“萱親”。

宋代葉夢得《再任後遣模歸按視石林》詩之二:“白髮萱堂上,孩兒更共懷。”明代沈採《千金記·省女》有:“感得萱親言善,奈終身貧苦,衣食全慳。”這裡的“萱堂”、“萱親”都是母親的意思。

萱的原意是萱草,俗稱黃花、忘憂草、黃花菜、金針花、金針菜、宜男草等,花形似百合,黃紅色或橘紅色,無香氣,藥食同用,可供觀賞。它象徵女性溫柔、含蓄、樸實、堅忍、奉獻的精神,有一種母愛的光輝。

所以,古代遊子遠行前,會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忘記煩憂。

唐朝詩人孟郊《遊子》詩云: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詩中的母親可憐巴巴的,即使看到了萱草花,能消除母親思念遊子的憂愁嗎?

“慈”字是仁愛、和善的意思,用在母親身上是非常恰當的,這樣就有了慈母、慈親、家慈、慈闈、慈顏這些詞,它們都屬母親的稱謂。

最常用、最通俗的母親稱謂是:母親、阿母、阿媽、媽媽、阿孃、姆媽、老母、老孃、內親。

對他人母親的敬稱有:令堂、尊堂、令萱、令慈、老太太

家母、家夫人是對人稱自己的母親。

北堂代稱母親;太君是封建時代官員母親的封號。

古代對父之妾的稱呼有:庶母、諸母、妾母、姨娘。

古代對後媽的稱謂有:繼母、後母、後媽、後孃、晚娘、晚母、晚媽、繼親、續母等。

對非生身之母的稱謂有:養母、寄母、假母。

對乾媽的稱謂有:義母、乾孃、乾媽、寄娘、過房娘等。

對逝去的母親的稱謂有:先母、先妣、顯妣等。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對母親的稱謂會有不同的叫法,這裡的解釋可能與一些地方的理解不同,歡迎交流探討哦。


鄭國柱


漢語中人與人之間的稱呼是不斷演變的過程,爺爺,奶奶,娘娘,媽媽,姐姐等等等等,開始都是尊稱,後才有區分輩分的含義。稱母親為娘,是子女對母親的尊稱,華夏文化上下級之間、君臣之間也包含有父子關係,君王與臣民也是父子關係,王后自然也與臣民就是母子關係,所以皇帝的女人被尊稱為娘娘就順理成章了。

媽媽一詞同樣尊稱,用來稱呼年齡、身份比較高的女性。中國人稱母親為媽媽,已經是近代的事情了。對母親稱謂的變化,是西方受舶來文化的影響,英語等西方語系中對母親稱呼的發音,最接近漢語中的媽媽。把母親成為媽媽,是從中國上層社會開始的,被西方堅船利炮打敗後,尤其中國的知識精英開始學習西方、崇尚西方。上層社會爭先恐後的送子女去留學,這些年輕人學成回國後,也帶來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並喜歡在生活中用一些洋文單詞。比如宋美齡稱老蔣為達令,就是愛人或親愛的意思。

稱謂的變化在民國從上流社會擴散到了民間,又從城市擴散到了鄉村,擴散的主要載體是當時所謂的洋學生,就是那些上西式學校的年輕人。


雯臣


口語中對媽媽的叫法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 媽,阿媽,媽媽,媽咪,老媽,母親,然後現在有些地方還像古代一樣叫 娘,孃親,阿孃,額孃的,還有一些方言叫 老母 阿母之類的,總之很多。

給大家講個有意思的,農村有些地方還比較迷信,很忌諱各種相剋,如果你和老爸老媽生肖屬相之類相剋的話,就不能直接喊她們爸爸媽媽,而是叫阿叔阿嬸,阿哥阿嫂之類的。小時候聽到堂哥堂姐這樣叫他們的爸媽,傻傻的不知道為什麼,還問他們為什麼要那樣叫,難道不是親生?還問他們的爸爸媽媽是誰。然後聽了解釋,還傻傻跑回家把老爸老媽叫做阿叔阿嬸,差點被揍一頓!


曦影


中國各地口語中,母親有很多不同的稱呼,包括媽、媽媽、媽咪(來自英語“Mummy”的粵語發音)或阿 媽,阿家媽,有些地區子女(特別是古代)對母親的稱呼是娘、阿孃或孃親,又有阿母、老母等稱呼,滿語稱額娘。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有家母、家慈,稱已死去的母親為先妣,對別人母親的尊稱是令堂或令壽堂。要特別注意,有時候父親或母親的丈夫(繼父)也會用兒女對母親的稱呼(媽媽或孩子他媽)代表他的妻子。 子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其母親的稱呼也有所不同。幼兒及少兒時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較親切的稱呼,如媽媽等。青年之後,稱呼通常為媽等。而另一些稱呼,如媽咪、娘、額娘等,可見於大多年齡階段。 在古代中國的漢族皇族中,皇后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稱母親為母后,嬪御所出的子女需認皇后為嫡母,稱皇后為母后,稱生母為母妃,皇子、親王的子女亦稱母親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則稱母后作皇額娘。英語“母后”(Queen Mother)一詞是指現任國王或女王的母親,即王太后,但王太后包括並非現任君主母親的前任王后。 在中國的一夫多妻家庭中,父親的正妻相對於庶出子女而言是嫡母,庶出子女稱嫡母為“大媽”、“大娘”。父親的妾相對於正室或其他妾所生的子女而言是庶母,子女會把庶母稱為“小媽”、“X媽”(X為在妻妾中的排行)、“阿姨”、“姨娘”等,“阿姨”、“姨娘”的稱呼則是源於一些地區對母親妹妹的稱呼。




煒煒道


在我國稱呼也是文化的一種,稱呼的得體也代表著人的修養。那麼古代對母親的稱呼有

1、漢朝,母親稱為“姐”和“社”。

2、南北朝時期,稱為“家家”和“阿家”

3、唐朝時期,在非正式場合稱為“阿孃”和“娘娘”。在正式場合稱為“母親”。

4、宋朝時期,稱親生母親為“姐姐”,稱庶母為“叔婆”,稱父親的小妾為“妾母”。

5、元朝時期,稱為“母親”

6、明朝時期,一般稱呼“媽媽”、“娘”或者“母親”

7、清朝時期,一般為“額娘”

不同朝代有不同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