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中国IP剧存在哪些问题?

被驯服的小麦


中国的IP剧发展比较缓慢,整体上来说,亚洲的IP剧相对都比较缓慢,在这方面的制作比西方都要落后。

看过美剧的朋友,都知道美剧基本都是IP剧。从第一季到十几季都是很正常,几乎横跨了十年。

在中国以前是没有IP剧的概念,我们的制作基本都是以完整的剧情作为结尾。即使有IP剧,但每一部都仅仅是套用名字,剧情上的衔接很薄弱。

比如宫的三部曲,几乎是没有联系的,都是一个独立的剧情,只不过朝代都是清朝。

因此,爱情公寓这个IP系列是国内难得比较完整的IP剧,所以火热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IP剧很慢发展,很难发展?主要是以下的原因:

一、制作团队难以统一。

国内的影视制作团队,从导演,编剧,幕后的团队,很难统一为一个IP来完成,我们对于IP剧的打磨缺乏完整的产业链。

像爱情公寓的编剧导演,能够从一而终是很难的,即使收视这么好,第五季也是整整迟了很多年。

二、演员统一是最大的问题

制作团队涉及的演员,会因为档期,绯闻等等原因经常缺席下一季的制作。想想看,一个配角火了后,还会继续在这部剧担任配角吗?即使本人愿意,很多粉丝也不会买单。同时,片酬的问题也是一个,火了后片酬就要涨,但总成本就这么多,种种原因下来,缺席就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粉丝每次在IP剧的结局都会留言一个很搞笑又很无奈的问题:希望下一季是原班人马出演。

这真的是很搞笑,下一季不原班人马,那么这个IP的人都怎么延续下去?但这恰恰就是事实。

三、国内缺乏恢宏巨作的故事

爱情公寓的故事比较简单,本身故事性不够强,所以比较容易衔接。

想想看,金庸古龙的小说,其实长度都是适合一部剧的长度。当然除开古龙的某些巨长篇和梁羽生的风云。

所以,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本身就可以制作成一个IP,从郭靖到张无忌。但主角不断地变更,不适合IP剧的制作。

终于我们的网络文发展迅速,开始有了类似国外冰与火之歌这样的巨长篇小说,比如各路大神的作品,遮天,龙族等等。

但这类型的玄幻小说,制作起来难度很高,涉及的画面和特效几乎是国内团队的巨大弊端。如此下来,怎么能够完整地把整一个IP制作下来,涉及的成本又得要多夸张?

我们的影视制作公司又没有像好莱坞影视工厂一样牛逼。

原因很多,涉及到投资和影视圈的内幕,个人也是很好说。

不过近几年来,我们的IP剧也是不断出现,观众口碑参差不齐。比如《将夜》两季,从第一季的收视高到第二季的一般,都不知道还会不会制作第二季。

比如《庆余年》第一季就很爆火,第二季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青云志》,改编自诛仙,很多人懵懂中发现,原来诛仙已经影视化了,而且已经两季,是不是很惊讶?收视也一般。

比如《楚乔传》第一季,收视很好,不过林更新至今还泡在水里,第二季没有希望了。

比如《白夜追凶》,明明这么火的网络剧,居然只有一季,真是可惜了,编剧估计是编不下去了。

我们的网络文影视化,多数都是差口碑,因此粉丝心情也是复杂,既希望影视化,又不希望被毁。

难两全呀。


Berlin达人


很明显来看,IP剧是目前中国市场的大趋势,基本上我们耳熟能详的电视剧都是改编来的。下面说说,我觉得在这些剧里出现的问题。

第一,IP剧能否成功,要看它的编剧。中国现在太缺少好的编剧了,前段时间的《下一站是幸福》因为三观不正而被观众吐槽,编剧水阡墨夫妇也被网友喷。而《庆余年》的编剧王倦却因为能力好而得到观众的喜欢,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群,而他所参与的电视剧豆瓣评分都很高,所以目前IP剧中的问题,首先就是编剧能力跟不上,好的编剧太少,僧多粥少的感觉。

第二,IP剧令人最烦的就是它的剧情拖沓,不停注水。每个电视剧后面的资本运转我们不知道,但大家一定都能看出那些大IP集数多,剧情长,人物也多。这就造成了剧情拖拖拉拉的墨迹,观众会觉得烦。

第三,演员有时演技不过关。大IP剧的演员大多数都是流量明星,特别是偶像剧一类的。但这些流量明星有时候演技又不过关,让观众很难入戏。

关注我,看剧追星,用最温暖的角度看待一切。





初江雪追剧


中国不乏奇才,可惜题材受限




胡昕梦游世界


长达75集的 《九州海上牧云记》 第一季 (以下称 《海上》) 日前收官。尽管顶着“东方魔幻史诗”的前缀且从制作到播出耗时三年,但反响却并不热烈。到目前为止,除了演员转发外,其在新浪微博的热门回帖,平均转发基本一两百。

不同于之前 《孤芳不自赏》 《上古情歌》 在制作上的不走心,《海上》 在制作上可算是近年来奇幻题材IP剧里的良心之作。大量实景拍摄,剧中道具美工也相当考究。

问题出在哪儿?

一度大热的IP剧在去年出现下滑迹象,尽管IP剧越来越长,50集打底100集不多,制作成本也是一路狂飙,最早几千万投资就能上天,现在三四亿都等闲,但口碑却是一路跌破发行价,再难挽回。从年初的抠图巨制 《孤芳不自赏》、顶级流量鹿晗担纲的 《择天记》,再到前后被电视台退片只能转到网络平台播出的《将军在上》 《海上》,基本都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这种情况和前两年的 《花千骨》 《琅琊榜》 不可同日而语。

从2014年的 《古剑奇谭》 到2017年的《海上》,仅仅三年而已。种种迹象表明,被不少业界名人批评的“大IP+流量=名利双收”的粗放时代过去了。或者应该说,靠着流量明星和IP自带的粉丝来冲量的赚快钱模式,兴盛和失效一样快。

然而,急着为IP的衰退鼓掌,其实和之前一味鼓吹IP的万能一样,都是把IP妖魔化的表现。近一两年来成为热词的IP,不过是为了资本及背后的急功近利背了锅。

放眼全球,在影视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并非没有IP成功的例子,比如美剧《冰与火之歌》 和日剧 《大奥》。它们都来自于有强大号召力的IP底本,同时也是成熟影视工业的外显结果,是整体的好故事、好演员、好制作产生化学作用的结果,并非单项元素的成功,更没有什么砸钱就能解决的捷径。

举个例子,日剧 《大奥》 的原作是吉永史的漫画。在改编成剧集的过程中,漫画分格被直接复制到电视剧镜头上,构图、姿势乃至于服饰上的家纹毫无区别,活生生从纸面的2D活化到了3D世界。

然而美国和日本的模式很难被我们直接复制,除了工业化程度不同之外,我们的IP大多来源于网络文学,改编难度本来就很高,因为原作的完成度不够。这些作品都来自网络连载,主线和戏剧冲突都是为了连载服务。而作者日更一万是基础,全文数百万乃至于千万字的长度都是常态,也决定了小说很难塑造人物的成长弧,只能是最基础的性格一成不变。且很多支线情节的注水,也冲散了主线冲突的激烈性。

这注定了,在中国改编IP要成功,必须是对原著大刀阔斧的、碎片化的改编。

口碑大热的 《河神》 《无证之罪》 可以说探索出了中国IP改编的一条路:电影班底+强剧情+对人性的开掘。这种模式令本来平庸的原作脱胎换骨,转化为精彩的影视作品。

《河神》 原作更像笔记体小说,没有很完整的主线,就是河神郭和他的徒弟丁卯不断遭遇妖怪,中间穿插了很多天津异谈和民俗传说。到了改编剧,班底是电影导演陈国富的工夫影业,从服、化、道上首先做足了符合戏剧性的还原,又以片尾加入小花絮来表现民俗传说,增加氛围,把平面的世界扩展立体。

《无证之罪》 把事发地点从原作中的江南移到了东北,辉煌的工业史为剧本增加了历史的纵深感;同时增加了人物,样本十分丰富,也开掘了人性的深度。由此,制作方把一个本来单薄的二维世界在三维世界重新搭建起来。

最后,故事、故事、还是故事。情节要“烧脑”,戏剧冲突一定要足。碎片式改编,尊重的是小说和电影的不同,回归到强情节。《河神》 抽出了魔古道这条线,把原作中无足轻重的小头目树立成了大人物;又把丁卯单拉出来做了一条线,形成了几方势力的重合。《无证之罪》 也同样。原作就是一场两人之间的较量,更近于本格推理,但剧集版把它完善为一出社会推理剧,通过形形色色涉入罪案的人,展现光明面、黑暗面交织而成的人性,极大增加了情节的厚度和可看性,也给了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

顺便一提,《河神》 一共24集。《无证之罪》?12集。

要说 《河神》 和 《无证之罪》,不是没有破绽,也并非开创了什么前所未有的模式,它们的成功,表面看是好的故事和好制作,底层逻辑是尊重工业,尊重观众,尊重了戏剧规律。

曾出品了 《琅琊榜》 《欢乐颂》 系列的金牌制作人侯鸿亮谈及IP改编时说过,“IP就像选演员,我们有一个角色,要去找一个合适的演员,我们看到一个所谓的IP,基础是能够改编成电视剧……我觉得IP的编剧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IP再好也不可能直接去影视化。大家不要买椟还珠,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

说到底,IP不必被神化,也不该被妖魔化。艺术创作不是金融产品或者互联网创业产品,提出一个模式就可以无限分裂增长和普及。它非常依赖人力与智慧,又夹杂了太多感性和不确定。就好比互联网创业,真正改变时代的创新是少数,最后能成功的,大部分胜在团队强大的执行力上。点子难吗? 不难,难的是后期的完成度。

回过头来看 《海上》,它的缺点很明显:注水太严重,形式大于内容。把原著里分量不多的瀚北草原放在了最重要的头两集,大肆展示原始部族的风俗、草原景色的辽远豪阔。导演的摄影功底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可是把一个情节拉长到半集的量,是否有足够信息量和吸引力来撑剧情?

事实上,原著作者今何在自己也承认,“有的戏的确有些慢……完全可以多剪掉些。但这些戏都是花钱拍出来的,真剪了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也请大家理解其中的苦处。”

问题是,当IP变成了剧,原著粉可以体谅苦处,普通观众却没有提前做功课补习的义务。

观众已经在改变,从最初的有华服有颜值就照单全收,到可以出教程分辨抠图与实拍,趣味在渐渐回归正途。这样的变化正反过来倒推制作方提高水准。现在一出戏不行,已经不能让IP“背锅”,也不能让观众的品味“背锅”,制作方也是时候调高一下对自我的要求了。


雷死人不偿命囧图集


存在诸多问题:经济收益不乐观、抄袭盗版比比皆是、粗制滥造的剧本使市场鱼龙混杂、投资者盲目跟风、用户反馈差等现象层出不穷。IP热的迅速蔓延所引发的问题值得人们关注,通过对IP文本的分析及对成功IP剧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对整体IP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进行思考与探讨。


同难客栈大掌柜


“感觉现在但凡有点印象的电视剧都是由某某小说改编过来的”……?“现在”?ARE YOU SURE?

"中国那么多原创编剧现在都致力于改编小说?这种依赖大IP的浪潮是否会一直延展下去? "

我来一点点跟你分析吧,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1、“编剧致力于改变小说”这种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

2、“IP”这个概念是在2010年左右,以《甄嬛传》为代表的一系列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大卖之后,才衍生的话题现象。

编剧致力于改编小说的现象,其实很早就有了,只是你没留意而已。什么叫IP?IP的意思是“知识产权”,是对“有独立著作权的文艺作品”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说,不光什么《盗墓笔记》、《三生三世》、《琅琊榜》之类的网络小说叫IP,很多经典名著、漫画甚至电子游戏,其实都是IP。这个概念自古有之,之所以这几年才大火起来,完全是影视圈的跟风现象所致。


YY网红娱乐在线


1 改编编剧人才比较缺失,影视化容易水土不服

2 剧情注水比较严重,资本扶持下演员加戏现象严重,造成故事魔改

3 演员表演欠缺


花茶abby


特效不是很足,剧情很有水分太拖拉,一些年轻演员的演技比较生硬,很难让人产生代入感


芬达爱娱影


优秀改编编剧稀少。

看庆余年,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看斗破苍穹,斗气化马,只要马儿跑的快,斗帝就追不上我。


哔哔老师


剧情结构不合理,演员不敬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