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揮霍七成學費......錢還能追回嗎?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氪金:指網絡遊戲中的充值行為。
今天小編要講一個熊孩子“氪金”的故事....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前不久,黃先生將1萬塊錢存入自己微信錢包,準備作為孩子的學費。令人意外的是,上週,黃先生準備提現的時候卻發現錢包裡只剩3000塊。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黃先生

“當時我就傻眼了,我手機從沒有借給他人使用過。我馬上查看支出明細,發現一連串的充值服務,每次500-1000元不等,都支付給某個網絡遊戲公司。但是,我本人根本沒有充過值啊!”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真相:兒子假裝上網課,實則“氪金”玩遊戲


  黃先生冷靜下來後分析,認為丟錢可能跟拿自己手機上網課的兒子有關。黃先生問了很長時間,兒子才肯鬆口承認拿手機假裝上網課,實則在玩手遊並且將存款用於充值遊戲的事實。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律師:家長有權主張遊戲公司返還相應充值款項


這筆錢對於黃先生和兒子來說都非常重要,為了盡力追回自己的損失,黃先生無奈致電廣東法律服務網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求助。


孩子“氪”出去的錢,還能不能追回呢?



雷彩芳律師

我國《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不滿八週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同時,2019年10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從六個方面防止未成年沉迷網遊。其中,該通知規定: 實行網絡遊戲用戶賬號實名註冊制度。所有網絡遊戲用戶均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遊戲賬號註冊。 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遊戲時段、時長。網絡遊戲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的時長,法定節假日每日累計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累計不得超過1.5小時。 規範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網絡遊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週歲的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同一網絡遊戲企業所提供的遊戲付費服務,8週歲以上未滿16週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16週歲以上未滿18週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回到案例,根據黃先生的陳述,其兒子今年7週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從法律上應該認定其給遊戲賬戶充值的民事行為無效,黃先生有權主張遊戲公司返還相應充值款項。因此,建議黃先生先收集證據證明其本人非遊戲用戶以及非本人充值,可以先跟該遊戲公司協商要求返還,無法協商一致的,可以向法院起訴主張返還。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近年來, “熊孩子”重金打賞主播、重金充值遊戲等新聞可謂層出不窮。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如何避免遇到上述情況,廣東法律服務網律師建議家長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以案釋法丨熊孩子“氪金


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信息及各類賬戶信息,不輕易將支付密碼等告知孩子;

要明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目的,限制孩子使用時間。如提供手機供孩子上網課,應及時檢查孩子線上學習效果,避免孩子假借學習沉迷遊戲;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金錢的觀念;加強親子陪伴等。


來源丨廣東法律服務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