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量高達一萬三千噸”是什麼意思?排水量是如何計算的?

李-小米


二戰美國海軍卡農級護衛艦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戰爭是人類文明發展中不可迴避的問題,伴隨著戰爭而生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武器。 正是由於戰爭的需求,人們研發了種類繁多的武器,而為了能夠更好地使用武器,自然是需要對武器進行分類。除了不同大類的武器,同類武器也會有許多不同的型號,而利用武器的體量來進行分類是一種基本的分類方法,比如說根據坦克的重量就可以分為輕型坦克、中型坦克以及重型坦克。而對於戰艦來講,也可以根據戰艦的體量來進行分類,不過衡量戰艦體量的單位不再是重量,而是排水量。

阿基米德定律的驗證實驗,圖中的F3-F4=F1-F2

何謂排水量呢?初中物理中會學到阿基米德定律,其核心思想就是浸入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一個浮力,其大小等於該物體所排開的流體重量,基本的計算公式就是浮力F=液體密度ρ×重力加速度g×排開液體的體積V。對於海上的軍艦來說,其不會沉沒就是依靠海水提供的浮力,當海水提供的浮力與軍艦的重力相等時,軍艦就能在海面上浮起來了。而所謂的排水量就是指艦船排開水的質量,一般用噸來計量,結合前面所說的阿基米德定律,艦船排開水的重量就等於艦船得到的浮力,而艦船獲得的浮力又和艦船的重量相等,所以艦船排開水的重量就等於艦船的重量,那麼艦船的質量也就和排開水的質量相等,最終就可以得到排水量就等於艦船的質量。

二戰美國海軍弗萊徹級驅逐艦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排水量等於艦船的質量,並不是單純的艦船質量,而是包括艦船上例如設備、人、貨物等的所有東西的總質量,所以對於艦船來說排水量是不固定的,其排水量會根據艦船上的運載情況而改變。排水量可分為輕載排水量、標準排水量、正常排水量、滿載排水量和超載排水量,一般來講,對於衡量艦船尺度,最常用的是標準排水量和滿載排水量。所謂的標準排水量,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就是指艦船建造完畢,搭載人員、動力系統可操作、搭載航行所用之一切物品,包括武備、彈藥、乘員所用之全部物資與淡水,混裝儲備和用於作戰的一切裝備,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艦船設計時的排水量。而滿載排水量則是在標準排水量的基礎上加上滿載的燃油、滑油以及鍋爐水,相當於使戰艦能夠全速航行並且達到最大續航力時的排水量,實際作戰中的戰艦排水量一般就會在標準排水量與滿載排水量之間。

美國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繪圖

既然已經瞭解了排水量的定義,那麼再來看看排水量在戰艦分類中的使用。實際上,軍艦的分類並非光看排水量那麼簡單,還和戰艦的用途以及武器裝備有關。例如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就先將軍艦分為了主力艦、非主力艦以及航空母艦,顯然航空母艦在用途上就先和其他戰艦區分了開來,然後主力艦與非主力艦的標準則是以排水量10000噸作為界限。在當時,排水量大於10000噸的主力艦又可以分為巡洋艦以及戰列艦,之間還可以再加一個戰列巡洋艦,不過戰列巡洋艦在實戰中被證明地位非常尷尬。而排水量小於10000噸的非主力艦又可以分為驅逐艦和護衛艦,而一些輕巡洋艦的噸位也不足10000噸,所以巡洋艦就處於主力艦與非主力艦的過渡區。

美國阿拉斯加級重巡洋艦

我們以美國海軍為例來看一看不同類別戰艦的排水量,首先從最小的護衛艦說起,護衛艦顧名思義,主要就是承擔一些護衛任務,為商船護航,執行反潛巡邏等,美國的卡農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為1930噸,二戰期間共建造了72艘。然後是驅逐艦,驅逐艦相比於護衛艦要更大一些,是艦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承擔多種作戰任務,美國的弗萊徹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2100噸,滿載排水量3050噸,比護衛艦明顯要大不少,其一共建造了175艘。

美國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然後再來看主力艦中的巡洋艦,巡洋艦裡面又可以按主炮口徑分為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的主炮口徑在127~155毫米之間,而重型巡洋艦主炮則是155~203毫米。美國的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標準排水量6000噸,滿載排水量7400噸,其主炮就是6座雙聯裝127毫米火炮,該級艦共建造4艘。美國的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標準排水量14500噸,滿載排水量17000噸,主炮為3座三聯裝203毫米火炮,巴爾的摩級共建造了14艘。不過以主炮口徑為標準來說也有例外,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巡洋艦的主炮就達到了305毫米,同時其標準排水量可達到27000噸,滿載排水量34000噸。雖然美國還是將阿拉斯加級劃歸為重型巡洋艦,但其實其在設計時就參照了1938年倫敦條約戰列艦的下限,從尺寸和火力上來看,阿拉斯加級已經和德國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相當,所以將阿拉斯加級視為戰列巡洋艦也不為過(實際上美國人把阿拉斯加級劃分為帶有實驗性質的領導型巡洋艦)。

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

最後再來看看曾經的海上霸主戰列艦,作為大艦巨炮時代海軍艦隊的核心力量,為了能夠在炮戰中摧毀敵方的同時生存下去,戰列艦同時擁有最強大的火力和厚實的裝甲,為此其體量也是戰艦中最為巨大的。美國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裝備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艦體裝甲在200毫米左右,炮塔正面以及司令臺正面裝甲達到406毫米,其標準排水量為36600噸,滿載排水量46700噸。而二戰中美國最強大的戰列艦衣阿華級,裝備3座三聯裝MK7型406毫米主炮,艦體裝甲300毫米左右,炮塔正面裝甲達到495毫米,司令塔正面裝甲也達到了445毫米,為此其標準排水量提升至4456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了55710噸。

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

從護衛艦的不到2000噸的滿載排水量到戰列艦超過50000噸的滿載排水量,期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大。從之前給出的例子,我們就已經可以大概整理出戰艦排水量與其類型之間的關係,2000噸以下為護衛艦,2000~5000噸為驅逐艦,5000~30000噸為巡洋艦/戰列巡洋艦,30000噸以上為戰列艦。當然,以上的劃分肯定是粗略的,對戰艦的劃分還要考慮武器裝備、各國實際情況等因素的影響。

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到了今天,海上的戰艦相比於二戰時期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曾經的霸主戰列艦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巡洋艦也僅剩幾艘還試圖維護昔日的榮光。現在各國海軍的水面戰艦的主力變成了護衛艦和驅逐艦,兩者的排水量相比於二戰時期都有上升,美國最新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超過14000噸,現役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大部分型號滿載排水量都超過了9000噸。而護衛艦方面,美軍當年的佩裡級護衛艦標準排水量3010噸,滿載排水量4100噸,中國的054A型護衛艦標準排水量3600噸,滿載排水量4200噸。

德國海軍F125型護衛艦

這樣看來,現代護衛艦和驅逐艦之間的界限似乎已經上升到了5000噸,但實際上這個界限相當模糊。例如FREMM歐洲多任務護衛艦,雖然稱之為護衛艦,實際意大利版的滿載排水量超過了6000噸,而德國的F125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更是超過了7000噸。所以就現在來講,只要噸位差不多在那個區間,那麼叫護衛艦還是叫驅逐艦很大程度上可以跟著國家的心情來。


桌面戰爭兵棋


什麼是排水量高達一萬三千噸

我們經常會遇到像什麼標準排水量,滿載排水量的字眼,其實這些都是一艘船的大小和能力。而恆定艦船大小的標準就是排水量最為合適,因為排水量的大小直接體現的就是船舶的大小。

排水量高達13000噸的艦船,就是該型艦船侵入水中的部分,所擠壓排出水的總重量,而這部分重量就是排水量。打個比方,比如一個盛滿水的玻璃杯,將一個鐵球扔去杯中,那麼必然就要溢出一部分水來,而溢出來這部分的水的重量就是鐵球的排水量。

裝的貨物越多,其滿載排水量也就越大。但是也不是艦船可以無限制的裝載貨物,畢竟在海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海浪情況,甚至包括颱風這樣惡劣概況。那麼要保證艦船的安全航行,就必須根據艦船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定的承載能力,而這個承載能力就是最大的裝貨限定,也就是最大排水量。超過這個標準,艦船就很有可能增大遇到危險沉沒的幾率。

排水量的計算

排水量是船舶或物體自由浮於水中且保持靜態平衡時所排開水的重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一個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於被它排出的水的重量,也就是與船體浸入水中體積相同的水的重量,這就是船的排水量。  

排水量計算公式:  

排水量(浮力)=船自身的重量+滿載時貨物的重量(所受的重力=浮力)。  

公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液。  

排水量通常用噸位來表示,所謂排水量噸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開水的噸數,也是船舶自身質量的噸數(默認船都沒有沉的)。  


光陰走馬


通常我們提到坦克時會說重多少噸,但提到輪船和軍艦時會說排水量有多少。

排水量,顧名思義就是船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重量,也是船舶的重量。因為船太大沒法稱,所以用排水量體現船舶大小和載貨能力,道理和“曹衝稱象”一樣。

當然,僅用排水量是不夠的,要衡量船的綜合能力,還需要很多細化指標來表達。比如貨船更看重載重能力,常用總載重噸、淨載重噸、空船排水量、滿載排水量等指標;而軍艦不載貨,常用標準排水量、正常排水量、滿載排水量等指標。

船舶噸位表示船舶大小和運輸能力,分容積噸位和重量噸位兩種。

一、容積噸位,以容積來表示船舶大小,分總噸位(GT)、淨噸位(NT)。

1、總噸位(Gross Tonnage),指船上所有遮蔽艙室的容積總和,減去一些免於計入的處所容積,再除以2.83立方米或100立方英尺,就得到總噸位。

總噸位沒有單位,只是一個數字。用於船舶登記、統計一個國家或公司的船舶數量、計算保險費用、造船費用,作為海事賠償金額的基準等等。

2、淨噸位(Net Tonnage),也就是從總噸位中減去不能載客、運貨的容積噸位,如機艙、船員艙室、設備處所、鍋爐艙等。

淨噸位用於船舶報關結關,計算各種稅收、停泊和拖帶費用、過運河費用等等。

二、重量噸位,以重量大小表示船舶的運輸能力,1000公斤為一公噸,分排水量噸位和載重噸位兩類。

1、排水量噸位,船舶排開同體積水的重量,又分空船排水量(輕排水量)、滿載排水量(重排水量)和實際排水量三種。

(1)、空船排水量(輕排水量),船舶出廠時空船的排水量,包括:船體、機器、鍋爐、設備、船員和行李和重量。

(2)、滿載排水量(重排水量),指船舶裝滿貨物,到達出某一載重線時的排水量。即空船排水量加上燃料、淡水、貨物和船舶常數的總重量。

(3)、實際排水量,就是船舶每次載貨的排水量。

通常說一條船的排水量就是滿載排水量。題主所說的“排水量高達13000噸”,就是指滿載排水量13000噸。

2、載重噸位,即船舶在營運中的載重能力,又分總載重噸和淨載重噸兩種。

(1)、總載重噸,就是船舶根據載重線標誌規定,所能裝載的最大重量。它等於滿載排水量減空船排水量,也等於貨物、燃料、淡水、供應品和船舶常數的總重量。

(2)、淨載重噸,是船舶最大限度裝貨的重量。等於總載重噸減去燃料、淡水、供應品和船舶常數的重量。


三、軍艦不拉貨,所以常用排水量衡量艦體大小和載重能力,有空船排水量、標準排水量、正常排水量、滿載排水量和超載排水量等指標。

(1)、標準排水量指包括船體、設備、武器彈藥、補給物資、淡水和人員,但不包含燃料、滑油和鍋爐水的排水量。

(2)、正常排水量,標準排水量+一半的油料和鍋爐水。

(3)、滿載排水量,所有人員、物資全部到位,裝載全部加滿時的排水量。

(4)、超載排水量,又稱最大排水量。是在滿載排水量的基礎上,再加上所有備用燃油、滑油和備用鍋爐水的排水量。

綜上,通過這些複雜的分類指標,就能很好表明一艘船的狀態和能力,從而使船舶在海上更安全的航行。


和風漫談


當重量加載到船舶上時,船舶會在水中下沉。船舶在某一載重狀態下的總重量,在數量上等於船舶浮在水中所排開水的重量,即排水量。排水量是船舶按設計的重要指標,比如055型驅逐艦的空載排水量約為10000噸,標準排水量11000噸,滿載排水量12500噸,其中空載排水量的意思是軍艦不裝載油料、彈藥、人員以及物資情況下軍艦的排水量,就好比一輛貨箱裡什麼都沒有的大卡車;標準排水量是指軍艦按照作戰基本要求除人員以外搭載一定基數的油料、彈藥和物資,就像按照核定載重量拉貨的大卡車;滿載排水量是指在作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將油箱加滿、彈藥庫裝滿、物資倉庫塞滿、搭載超出編制以外的人員,就像超載的大卡車。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正確理解艦船“排水量”這一概念呢?既然艦船存在空載、標準、滿載三個狀態的排水量,那說明排水量必然與浮力有關係,由於“排水量”的科學定義對於廣大讀者而言過於抽象,因此我們先從兩個故事開始由淺入深地理解關於“排水量”的知識。下圖為正在舉行下水儀式的055型驅逐艦首艦。

“烏鴉喝水”以及“阿基米德鑑定皇冠”是兩個最能說明“排水量”定義的故事

烏鴉喝水

一隻烏鴉口渴了,它在低空盤旋著找水喝。找了很久,它才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水瓶,便高興地飛了過去,穩穩地停在水瓶口,準備痛快地喝水了。可是,水瓶裡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頸又長,烏鴉的嘴無論如何也夠不著水,這可怎麼辦呢?它叼來許多石子,把它們一塊一塊地投到水瓶裡。隨著石子的增多,水瓶裡的水也一點兒一點兒地慢慢向上升,終於,水瓶裡的水快升到瓶口了,而烏鴉總算可以喝到水了。他站在水瓶口,喝著甘甜可口的水,心裡是那麼痛快、舒暢。以上是《伊索寓言》中關於“烏鴉喝水”故事的原文引用。下圖為“烏鴉喝水”寓言故事的插圖。

阿基米德鑑定皇冠

古希臘的國王讓金匠給他製作了了一頂純金的皇冠。皇冠製成後國王懷疑工匠在皇冠中摻了白銀,於是召見阿基米德請他幫忙檢驗皇冠的真假。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了很長時間,但是沒找到合適的方法。有一天,阿基米德洗澡時,看見水溢出了浴缸,他靈感一現,突然受到啟發,找到了測量皇冠體積的辦法。當阿基米德去見國王時,向國王要了一塊與皇冠相同質量的純金,他將皇冠和與皇冠同樣質量的金子分別放入水中,發現溢出的水體積不同,從而判斷出皇冠不是純金製成的。以上是關於阿基米德鑑定皇冠傳說的文摘。下圖為西方人創作的表現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浮力原理的畫作。

上述兩個故事中石頭從瓶子裡擠出來的水和金子與皇冠溢出來的水就是排水量!科學定義上所說的排水量噸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開水的噸數。如果把石頭和皇冠比作艦船,那麼它們浸入水中所排出的水量就是它們各自的排水量。下圖為滿載排水量50萬噸的油輪。

阿基米德定律來正確理解艦船的排水量

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學中力學的一條基本原理。浸在液體(或氣體)裡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於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即公式F浮=G排 F浮=ρ液·g·V排液 V排=F浮/ρ液·g。排水量就是排開水的質量,被排開水的重量才是浮力,這個公式才成立,一般應用時默認為沒有沉沒的艦船在標準密度的水中才能套用該公式,即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等於其排開水的重量,而浮在水中船舶在豎直方向上自身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相平衡,大小相等,即其重量等於排開水的重量。所以排水量可以理解為船舶在一定狀態下的總重量,這裡所說的“一定狀態”指的是就是浮力的變化,如潛艇的標準排水量是以上浮狀態計算的,下潛時體現的排水量將大大超過其設計的滿載排水量,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潛艇(即俄羅斯的941型“颱風”級核潛艇)標準排水量為23000噸,滿載排水量為26000噸;而下潛後標準排水量就達到340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驚人的40000噸,與中型航母相當了。潛艇潛航狀態時所排開的水的質量比上浮狀態多得多,同一噸位的潛艇一旦下潛排水量就大於在水面上航行時的排水量,因此艦船的排水量不能單純地理解為艦船本身的重量,排水量是隨著浮力的變化而改變的,而艦船本身的質量是不變的。下圖為水下滿載排水量40000噸的“颱風”級核潛艇,它的對面是排水量50000噸的印度“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

如何計算艦船的排水量

艦船的排水量是可以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同時也是收費站收費人員必備的技能,當然這裡所說的“收費站”並不是高速路上的收費閘口,而是運河收費站。比如軍艦經常穿梭過往的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等,運河對大型船舶的收費標準就是按排水量來執行的,船舶的排水量並不是靠船上的人自覺上報,而是通過收費人員的計算來核定。比如巴拿馬運河的收費標準為排水量為10000噸以下的,每噸收費5.25美元;10000噸以上的,每噸收費5.14美元;小型艦船排水量低於1000噸的,每噸5.06美元;民用船舶只承載壓艙物的,徵收相對較低的費用,分別為4.19美元/噸,4.12美元/噸和4.05美元/噸。排水量的計算方法為:排水量(長噸)=長X寬X吃水X方模係數(立方英尺)/35(海水)或36(淡水)(立方英尺);排水量(公噸)=長X寬X吃水X方模係數(立方米)/0.9756(海水)或1(淡水)(立方米)。其中長噸是實行英制的國家採用的重量單位,1長噸=1.01605公噸=1016.046KG=2240磅;公噸就是實行公制國家採用的重量單位,1公噸=1000千克。下圖為正在以滿載排水量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的美國依阿華級“新澤西”號戰列艦,該型戰列艦現代化改裝後滿載排水量為57256噸,本次通行美國海軍需要支付29.4萬美元的過河費。

採用排水量做為船舶噸位計量的原因是船舶實在太重了,無法使用任何計量工具對其進行稱重,而且相同噸位的船舶在運載不同貨物時的重量各不相同。比如一艘排水量10000噸級的運輸船在運載木材時把貨倉裝滿後排水量也只有12000噸;倘若運載的是坦克,即使貨倉不滿,排水量也會達到15000噸。因此對船舶的噸位計量採用排水量,不管船艙內運載的是什麼貨物、不管貨物的體積大小,最終都會以質量的形式表現在船舶的浮力變化上,這就正如阿基米德鑑定皇冠,不管皇冠裡參雜了什麼雜質,在與純金浮力不匹配時最終都會在溢出的水量中體現出來,因此排水量成為世界通用的法定船舶噸位計量方法。下圖為正在裝載豹-2主戰坦克的印尼運輸艦,艦上的吃水線表明該艦尚未達到滿載排水量。


兵器知識譜


電視或者其它地方,我們總能聽到某某航母活著船隻出現排水量一詞。那麼,有多少朋友清楚排水量是怎麼一回事呢?

排水量一萬三千噸,顧名思義就是這艘船在水中需要佔據水的空間,排擠了一萬三千噸的水。通俗來說也就是它所受的浮力有這麼多。


很多朋友千篇一律的說排水量=這艘船的重量,我看其實必然,排水量的大小雖然和整備質量大小有關係,但是不能體現它的實際重量。只能體現船的整體大小的一個指標,與船隻淨噸位,總噸位,或者載重噸位等是不同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論。排水量不等於質量,浮力才等於排水量。

稍微舉個例子就可以輕易的推翻,同質量的鐵和木頭,由於密度的不同,木頭的體積肯定是大於鐵。二者都壓入水中時,木頭排開的水絕對是大於鐵的,由於浮力等於排開水的質量,木頭所受浮力大,壓的時候你會感覺很吃力。

木頭體積有多大就排開多大體積的水,顯然,同一體積下,排開的水絕對木頭重。鐵有多大也排開同體積的水,也很顯然,同體積下水是沒有鐵重的。所以排水量等於質量不成立,只體現浮力。

曾經也有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個漂浮的物體連同液體冰凍,取出物體。物體在液體表面形成了凹槽,這個凹槽就是排開液體形成的空間。把這個空間再用液體填滿,所用液體的重量是沒有物體重的。說這麼多隻是讓大家明白,排水量不是船隻重量。不要被誤解。



那麼,排水量是如何計算的呢?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根據長,寬和吃水深度等,計算到吃水線時船體有多少體積沒入水中,只要計算出入水體積,就是排開水的體積了,也就可以知道排水質量了。至於怎麼算就是專家的事了。


壹點科譜


理論上來說,一艘艦船的排水量,就是這艘船排開的水的重量。

但是民用船隻,用的是容積噸,就是2.83立方米的容積換算為1噸。這也是為什麼豪華遊輪排水量動輒一二十萬噸

像遊輪,礦砂運輸船,他的噸位往往指的是能夠容納多少噸的貨。(所以,這類型船隻的實際排水量要大於宣稱排水量)

軍用艦艇用的則是實打實的排水量,但是即便如此,也有著輕載排水量標準排水量和滿載排水量之分


輕載排水量:僅包含艦體、艦載設備和艦載武器時的排水量。

說人話的話就是什麼都沒,光一艘船

標準排水量:指艦船包括船體、艦載設備、艦載武器(含彈藥)、後勤物資、淡水和艦載人員,該有的都有,但是很少有正好的情況

正常排水量則是指艦船一切狀態能夠正常執行作戰任務時候的排水量通常要大於標準排水量

滿載排水量,鍋爐艙的淡水,燃料,武器彈藥全部給它裝滿,但是這種狀況太極端也很少出現,不過有些時候為了儘可能的延長戰艦的續航能力,會超出滿載排水量。但是那樣往往都是長距離航行,等到前線,都快成輕載排水量了。

所以說這就是為什麼軍用艦艇的排水量變化頻繁的原因,甚至於,標準排水量與滿載排水量差距達到一兩萬噸 所以說嘛,噸位這個數據其實說服力很低,一看尺寸,二看船型,其他的意思不大


嘯鷹評


每當有新船下水,新聞報道總會用一些關於船隻的數據來大概描述一下,除了長寬這些描述物體大小的數據外,必定會有一個叫做排水量的數據。那麼排水量是什麼含義,又是怎麼測算出來的?其實知道幾個數就可以算。

回到初中物理課堂上,講排水量就必須要提到一個古老的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一個洗澡洗出來的定理。這個關於浮力的定理說明了一個物體放進水中,受到的浮力就會等同於它本身的重力,當它浸入水裡,排出的水的重量就等於它的重量。

巨大的船隻自身就有著很大的重量,船隻浸入水中就會排出一部分的水,這些水的重量就等於船隻此時的重量,而這個數值就是“排水量”,這個數字可以認為直接反映了船的重量。

排水量也分為很多種,一般情況下說的排水量就是一條船的標準排水量。按照華盛頓海軍協定,“標準”就是指一條船的艦體本身,加上所有額定工作人員,必備的各種設備物品,但不包括燃油與鍋爐水的重量。在此基礎上,加上了半數的燃油與用水,叫做正常排水量或輕排水量,這是一條船出海時的重量狀態,估計艦船規模的時候,就用這個數據。還有一個重排水量,也就是最大排水量,指這艘船完全滿載後,可以承受最大重量下的排水量。

排水量對於衡量一艘船的規模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實計算排水量也是非常簡單的,按照固定的公式(長*寬*吃水深度*方模係數),只需要往裡面套數字就可以了。其中方模係數根據海水與淡水有所不同,海水時使用0.9756,淡水則是1,計算出來的數值就是船隻當時的載重吃水狀態下的排水量。

排水量實際上對於艦船的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船隻的最大排水量是一條安全線,一旦超過了限制就可能會發生危險。而在很多惡劣的海區,船隻還需要考慮航行可能遭遇的狀況來控制船隻的實際排水量。


思遠防務


現代軍艦、輪船、潛艇等,只要是在水中航行的船隻,他們的體積大小一般都會用“排水量”去衡量表示。

船舶的“排水量”,一般指的是其在水中排開水的質量,也是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指數”,而船舶在水中排開水的質量與其受到的“浮力指數”是相等的。

而排水量又分為,輕載、標準、滿載、超載等三個階段,同一艘船舶在每個階段的排水量都不一樣!

輕載排水量是指:民用輪船或軍艦僅僅搭載一些不可拆卸的船舶使用設備,也就是說,輕載排水量下的船舶僅僅只擁有一個外殼。咱們也稱之為“空載排水”,就是一艘船除了一些必需品或是不可拆卸設備以外,任何東西都不裝載情況下的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是指:民用輪船或軍艦除了艦體與不可拆卸的設備以外,還包含船員、補給、各種武器裝備、機器等等在內。也可以理解為,一艘船舶搭載了航行正常所需的人員或物品,這樣的情況就可以稱之為標準排水量。滿載排水量:可能我們聽見最多的就是滿載排水量,顧名思義就是在所設計的最大載荷能力之內,儘可能地多裝物品。只要保證船舶在設計的安全航行之內,儘量多的裝載貨物、武器、人員或是一定量的備用資源等等。

咱們也可以把滿載排水量,理解為船隻在設計上的最大裝載載荷,只要不超出最大載荷,都可以把它理解為船隻的“滿載排水量”。

超載排水量:這個理解起來就比較簡單了,就和咱們生活中的大貨車超載一樣。就是指船隻在已經滿載的情況下,還在拼命地搭載貨物、資源或是人員,這樣就造成了超載。船隻在超負最大載荷,且還能航行、但是不能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咱們就可以稱之為船隻的超載排水量。
說了這麼多,可能會讓大家非常繞腦,也有可能會罵小編說:你tnd講了這麼多,我還是不知道你在講什麼【無奈】,那小編下面就打個簡單的比方吧!

比如你有一個大水缸,咱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大海,然後把水缸裡裝滿水,此時水缸裡所裝的水重量為100斤。這個時候你把一個物品放進這個裝滿水的水缸後,從水缸裡溢出來的水為三斤重。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知道,你放進水缸裡的物品,它的排水量為三斤重。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相信很多人對 這句話仍有印象:“船舶滿載貨物時排開水的質量,稱作排水量。”,不過,這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如果一艘船沒有裝載貨物或者沒有滿載貨物時,是不是這艘船就“沒有”排水量了呢?很顯然不是的。

所謂排水量,顧名思義就是排開水的質量。對於現代軍用艦船來說,由於在不同任務和條件下艦船上裝載的物資/裝備、燃油、乃至人員配置都不一樣,因此在不同條件下其排水量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對於同一艘艦船,其排水量通常分為以下幾種狀態:

輕載排水量:指船舶最低限度重量下的排水量。對於運輸船舶輕載排水量指不承載物資、供應品或乘客、也不加註任何燃料和淡水時的排水量,對於軍用艦船指僅包含艦體、艦載設備和艦載武器時的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指艦船包括船體、艦載設備、艦載武器(含彈藥)、後勤物資、淡水和艦載人員,但不包括油料和鍋爐水時的排水量。標準排水量一般僅僅是個理論計算數值,而並非艦船的正常狀態。

正常排水量:指在標準排水量基礎上增加50%的油料和鍋爐水後的排水量。正常排水量下的艦船通常處於正式服以前的試航狀態。

滿載排水量:指艦船上人員、物資、油料、淡水達到滿載狀態,並裝載備用鍋爐水、吃水深度達到安全乾舷深度時的排水量。滿載排水量之下,船舶仍然可以達到最高航速。但通常來說,艦船一般不會按滿載排水量裝載物資。

超載排水量:指在滿載排水量基礎上再在冗餘空間裝載備用燃油和鍋爐水時的排水量。除個別極端狀態下,艦船不會達到超載排水量。


軍機圖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歡迎關注。

排水量是評判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性能的一大技術指標,通常來講,排水量越大,戰艦的載彈量越大,容納各項技術設備的能力也更強,其深度改進的潛力也越大。因此,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能夠造大排水量艦艇的國家,其造艦水平也更高。那麼,排水量到底指什麼呢?一艘戰艦 的排水量如何計算?

排水量與阿基米德原理關係緊密

與其他頗為複雜的技術指標相比,排水量相對直觀,我們姑且以中學時代的“阿基米德”原理來簡單解釋一下排水量。物體沒入水中,必然會產生豎直方向的浮力,而浮力的大小與該物體被扔進水中所排出的水的重量相同,從某種意義來講,浮力就等於重力。

戰艦的標準排水量與滿載排水量

具體到戰艦身上,它有標準排水量和滿載排水量之說。戰艦的排水量指的是它入水後擠壓出水的總重量,而標準排水量與滿載排水量的區別反映在戰艦本身上面,其實就是戰艦是否攜帶物資(主要包括物資、技術設備、人員以及武器裝備等)。

如果是標準排水量為13000噸的戰艦的話,說明戰艦在沒有裝載附帶武器彈藥以及其他物資的情況下,它所擠壓出水的總重量為13000噸。如果滿載排水量是13000噸的戰艦的話,說明該戰艦在它承載最大貨物重量的時候,其擠壓出水的總重量為13000噸。

滿載排水量有明確標識,之所以如此設置,考慮了安全、動力以及航速等多方面因素

在這裡,有人就問了,如果排水量按上述方法計算的話,豈不是每一艘戰艦都有很大的排水量嗎?其實不然,戰艦有滿載排水量,其實意味著它就有最大載重能力。我們總不能一直在戰艦上面放東西直到讓水面把甲板淹沒吧?再說了,戰艦通常都在艦體上有明確標識,如果戰艦在水中完全看不到紅色水線,意味著它已達到滿載狀態,如果能看到紅色水線,則說明戰艦所載物資沒有達到最大載重。之所以為戰艦設置最大載重或者滿載排水量,一則主要考慮戰艦會在極端惡劣條件下航行,限制其載重可以有效避免危急情況;二則也考慮了戰艦的動力水平以及航速問題,以上是筆者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指正。------敬請關注、點贊、評論。


兵器世界原創,嚴禁搬運或抄襲,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