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引言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十九年)正月,趙武靈王巡視趙國四周邊境。他登上黃華山山頂,憂心忡忡的對陪同巡視的大臣樓緩說:“今中山在我國的腹心,北有燕國,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 秦、韓的邊境,我國四周皆為強鄰,而國內卻沒有強大的軍隊用來自救,這樣下去國家將會滅亡,該怎麼辦?要取得高出世人的功業,必然要承受背棄習俗的牽累,

吾欲胡服。”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像

隨後,趙靈武王召心腹大臣肥義議論天下大勢。在論政中,肥義對於趙武靈王的改革設想給予大力支持,打消了他對改革阻力的顧慮,堅定了他的改革決心。五天後,趙武靈王下令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勵行改革,拉開了歷史上有名的 “胡服騎射”改革序幕。

“胡服騎射”最核心的目的是要實現趙國的富國強兵,使國家擺脫內外危機。它以“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為切入點,逐漸深入到趙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此次改革,使趙國一躍成為當時僅次於秦國的軍事強國,同時也對當時和以後的中國社會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胡服騎射”實施的歷史背景

趙國國勢不振

自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後,在趙國曆代國君的努力下,趙國的政權根基逐漸得到穩固,崛起為戰國七雄之一。但是,在戰國時期的主要國家中,趙國的國力始終處於中下游水平,自身實力僅能自保,難以與齊、楚、魏、秦等一流強國爭霸天下。

在狼煙四起的戰國時代,趙國屢屢遭受強國侵擾,數次陷入危亡之中。

盤點一下胡服騎射前趙國在歷次對外戰爭中的戰績:

趙肅侯十八年,齊、魏伐趙,趙掘河水灌之,齊、魏軍隊退去。

二十二年,趙國將領趙疵與秦軍交戰,失敗,秦軍在河西殺死趙疵,佔領趙國的藺地和離石。

二十三年,趙國將領韓舉與齊、魏聯軍戰,失敗,韓舉戰死在桑丘。

二十四年,肅侯去世,趙武靈王繼位,當時的國際形勢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齊、秦兩強東西並立。三晉之一的魏國在齊、秦兩強的連續打擊下早已失去了霸權地位,同屬三晉的韓國也因秦國的連續打擊而孱弱不堪。趙國意圖扛起三晉的領導大旗,無奈實力不濟,屢遭挫折。在齊、秦兩強的夾擊之下,趙國的周邊形勢日益惡化。

趙武靈王九年,趙國與韓、魏共擊秦,失敗,趙軍被斬首八萬。

同年,齊國在觀澤打敗趙軍。

十年,秦軍攻趙,奪取趙國的中都和西陽。

十三年,秦軍再次伐趙,攻下趙國的藺城,俘虜了將軍趙莊。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秦軍伐趙

綜上可以看出,雖然趙國一直積極參與諸侯爭霸,但是無奈限於國勢不振而毫無進展。到了趙武靈王時期,這種局面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對外戰爭依然是屢戰屢敗,這對於志在天下的趙武靈王來說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

趙國四周環境惡化

趙武靈王繼位時,趙國的疆域大致包括今天河北省的中南部平原、山西中北部地區,東到漳水,西至黃河,南至河南省北端,北到河北省張北縣南。趙國的四周皆是強鄰,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四戰之地。

趙國的東邊是其心腹大患中山國及強齊。

中山國的存在,一直是歷代趙國國君的心腹大患。中山國的疆域,包括今河北省保定大部及石家莊部分地區,位於太行山以東的平原地區。除東北部與燕國接壤外,其他三面均與趙國毗鄰,其領土深深的契入趙國國土腹地,將趙國兩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邯鄲與代郡之間的交通攔腰切斷,對趙國的戰略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長期以來,強大的齊國一直都是趙國在東方的主要對手,而中山國則充當了齊國遏制趙國的馬前卒。在歷史上,中山國多次在齊國的支持下發動對趙國的戰爭,極大地牽制了趙國爭霸天下的戰略行動,如果不消滅中山國,就無法保障趙國側後的安全,更談不上實現稱霸天下的宏圖偉業。趙武靈王深知中山國對趙國之害,因此,他立志要消滅中山國,吞併中山國的土地,從而進一步圖謀天下。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公元前316年戰國形勢圖

趙國的西面是新崛起的秦國。商鞅變法以後,秦國迅速崛起為西方的強權,它驅逐了魏國在河西的勢力,並不斷向東方擴張領土,佔領了魏國河東大片土地,使秦國直接與趙國領土接壤,趙國成為秦國新的蠶食目標。

面對強秦的擴張,三晉不得不聯合抵抗,但卻屢次失敗。秦國還多次從河西發起對趙國的進攻,奪取了趙國不少城池,強大的秦國已然成為趙國不得不面對的重大威脅。

在北面,趙國與北方各遊牧民族相鄰,主要有東胡、林胡、樓煩,東胡在趙國東北部,林胡、樓煩在趙國西北部,合稱“三胡”。他們精於騎射,騎兵部隊來去如風,經常越過趙國北部邊境大肆劫掠,趙國北部各地深受其害。更為嚴重的是,每當趙國與中原各國發生戰爭,“三胡”總是趁火打劫,使趙國腹背受敵。

趙國的南面是日漸衰落的魏國及韓國。韓國是趙國的傳統盟友,雙方關係較為融洽,較少發生戰爭。但是魏國卻沒有韓國那般友好,歷史上魏國多次與趙國發生戰爭,企圖吞併趙國的土地。

趙武靈王元年,魏國趁趙肅侯去世,聯合秦、燕、楚、齊,發起了的企圖瓜分趙國的“五國會葬”行動。

面對趙國國勢長期不振的現實以及日趨複雜的周邊形勢, 趙武靈王深切地意識到:如果繼續固步自封, 不能從根本上取得突破, 趙國早晚會走上滅亡的道路。要想國家擺脫危機,實現進取天下的夢想,富國強兵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設想的依據

在與北方遊牧民族軍隊的交鋒中,趙武靈王看到胡人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他們作戰時騎馬,使用弓箭、短刀、短矛等武器,行軍時居住在攜帶的帳篷裡。這些騎兵的裝備與當時中原軍隊裝備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與機動性,更能適合複雜多變戰場形勢。有一次他對手下將軍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裡還會有不取勝的道理。”由此,他提出“著胡服”“習騎射”主張,正式開始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之路。

“胡服騎射”改革的主要內容

“胡服騎射”是一場以軍事改革為核心的革新運動,主要包括“易胡服”、“練騎射”兩個方面,二者密切聯繫,不可分割,“易胡服”的目的是為了“習騎射”。就此,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曾說:“趙武靈王之易胡服,本為習騎射計”。

進一步細分“胡服騎射”的改革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改革的第一部分是“易胡服”

趙武靈王把大力推行穿胡服作為他實行改革方案的第一步,這是整個改革運動的首要條件。趙武靈王十九年(前 307 年),他正式下達了“胡服令”

為了推行胡服,趙武靈王自己首先穿起胡服,然後下令朝中所有官員改穿胡服上朝,此舉遭到了輕視遊牧民族的守舊貴族們的集體反對。保守派領袖、趙武靈王的叔父公子成以“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為由,拒絕改穿胡服,並稱病不朝。趙武靈王親自來到公子成家中向他再次詳細闡述了胡服騎射對於趙國強大的重要意義,最後指出:“叔父因為要順從中原的習俗,而違背簡主、襄主的遺志,因厭惡變更胡服的名聲而忘掉了鄗城被困的恥辱,這不是我所希望的。”

經此溝通,公子成最終被趙武靈王說服,開始穿上胡服上朝,服飾改革的最大障礙被清除。此後,趙武靈王下令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等官員皆穿胡服。在詔令的強力推動下,趙國的上層社會普遍穿起了胡服。民間也迅速上行下效,貉服、胡服之冠、爪牙帽子、帶鉤等胡人風格的服飾開始在趙國普通百姓中流行開來。

軍隊改穿胡服是此次服裝改革的重要步驟。“胡服騎射”前的趙軍,官兵的衣服都是寬衣博帶、長裙長袍、穿鎧甲,拖拖沓沓、行動不便,影響了軍隊戰鬥力的發揮。改穿胡服後,趙國的軍隊也像遊牧民族一樣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著長褲,腰繫皮帶,腳蹬皮靴,這種服飾簡捷方便,更有利於士兵在戰場上靈活作戰。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戰國時期胡服與漢服之比較

趙靈武王強力推行胡服的目的有三:

一是要改變軍隊不適宜作戰的傳統服飾,為建立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作準備,以達到強軍的目的。

二是要掃除阻礙改革的守舊之風,全國上下統一思想,強力推動改革。

三是學習胡人的尚武精神,培養全民的尚武之風。

改革的第二部分是“習騎射”。

“騎射”實際上是趙武靈王對趙國軍制進行的全面改革,核心是拋棄趙國原有的傳統兵制,模仿遊牧民族騎兵的訓練與裝備,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具體的措施有:

1、“招騎射”。

趙國原來執行的兵制是“國有固籍,兵有常經”,即人民按固定不變的戶籍,到一定的年齡就被徵去服兵役,軍隊按地區編制,哪裡的兵在哪裡服役都相對固定,這是徵招車兵和步兵的方法。然而當騎兵需要具備嫻熟的騎馬射箭技術,從零開始訓練騎兵難度非常大,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按原來的徵兵制度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

趙國有組建騎兵部隊的先天有利條件。在趙國北部靠近胡人的地方,人民為了抵禦遊牧民族頻繁的襲擾,自發地練習了騎馬射箭的本領,這些人都是優質的騎兵兵源。針對這種情況,趙國就採用了打破“固籍”、不分地區徵兵的辦法,以優厚的待遇在全國範圍內招募會騎馬射箭的人充當騎兵。

2、仿照胡人騎兵的訓練方法和裝備,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

趙武靈王認為:要實現先祖趙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諸胡”的偉業,靠中原傳統的步兵和戰車配合作戰的模式是不能成功的,笨重的戰車只適合在較為平坦的地方作戰,在複雜的地形中卻無法靈活自如的發揮作用,眾多的步卒也無力對付那奔馳迅猛,機動靈活的騎兵衝擊。只有學習諸胡的長處,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才能實現先祖的宏圖偉業。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騎兵的裝備

趙武靈王二十年(前 306 年),趙國攻佔了原陽(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薩拉齊縣境內),把這裡變成訓練騎兵的場所。趙國“破卒散兵,以奉騎射”,意思是打破步兵的編制,把步兵改編為騎兵,正式建立起一支能夠獨立作戰的騎兵部隊。

趙王靈王之所以選擇在這裡訓練騎兵,是因為該地具備先天的有利條件,原陽的北部是群峰起伏的陰山,南部是水草豐茂的草原。一來這裡的馬長得剽悍、善跑、機靈而有耐力,是戰馬的最佳選擇。二來這裡的地形也非常適合騎兵部隊進行騎術及戰術訓練。

在騎兵的裝備上,趙國也向胡人騎兵看齊,為騎兵部隊裝備弓弩、短刀及短矛。在作戰中,可以在遠距離衝鋒過程中以弓弩射殺敵軍,在近距離交戰中則可以以短刀短矛與敵格鬥。

3、收編胡騎

趙武靈王二十年,命代郡的相趙固主持胡地的事務,收編胡人的騎兵。到了趙惠文王二年,“主父(趙武靈王)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樓煩王於西河而

致其兵”。“致其兵”就是招引、收編胡人補充騎兵,趙國通過給予優厚的待遇招募胡人騎兵,使之成為趙國騎兵的中堅力量。通過此舉,大批弓馬嫻熟的胡人加入到趙國新組建的騎兵部隊中,大大縮短了趙國組建騎兵部隊的時間跟成本,趙國騎兵戰鬥力迅速增強。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胡人騎兵

“胡服騎射”改變了什麼

一、改變了趙國國內的政治經濟結構

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絕非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軍事改革,它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趙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習俗等方方面面。

趙國地處中原北部與諸胡的交界處,境內生活著大量的胡人,這就註定了趙國是一個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並存的國家。改革之前,趙國國內的政治文化割裂非常嚴重,北部的代郡和南部邯鄲分別代表著胡人與華夏族兩種政治文化勢力。在我國的先秦時期,有強烈的華夷之分,華夏族佔據著文化優勢,向來輕視周邊的胡人部族,在這種大背景下,趙國的中原人天生對北派胡人有一種優越感。長久以來,胡人都處於被輕視的境地,他們對國家的認同並不深刻,趙國存在著嚴重的內部裂痕。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中山國阻隔了代郡與邯鄲的交通

趙武靈王的推行的“胡服騎射”,強行讓中原人接受了胡人的習俗及文化,這就減弱了華夏民族對胡人的輕視心理,緩解了二者之間的矛盾,提高了胡人在國家內部的地位,同時也增強了胡人對華夏民族的依附心理。大量的北方胡人向南歸附趙國,增加了趙國人口,帶動了趙國遊牧經濟的蓬勃發展,大大增強了趙國的國家實力。

胡人文化的升揚,穩固了胡人在趙國的政治地位,趙國南北在政治上分裂局面得以緩解,大量優秀的胡人通過選拔進入趙國的軍政領導層,改變了趙國的權利結構。在趙國的朝堂上,有華夏族大臣,也有如樓緩、仇液和肥義等眾多少數民族重臣,趙國內部民族之間的裂痕由此得以彌補,國家的凝聚力大大增強。

隨著大量胡人的湧入,他們吃苦耐勞、重義尚武的精神影響到趙國的各個方面,趙國社會的精神風氣煥然一新。

二、改變了趙國長期國勢不振的局面

通過“胡服騎射”,趙國迅速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在接下來的對外戰爭中,這支脫胎換骨的軍隊很快就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威力。

趙武靈王二十年,即實施“胡服騎射”的第二年,趙武靈王小試牛刀,向趙國的心腹大患中山國發動了進攻,一直打到寧葭。然後趙軍又揮師向西進攻林胡,到達榆中(今內蒙古河套東北岸地區),林胡王被迫向趙國貢獻良馬以求和。趙國奪取了林胡大片優良的牧場,一舉成為北方草原的霸主。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趙國兵分三路大舉進攻中山國,奪取了中山國的丹丘、華陽、鴟之塞、鄗、石邑、封龍、東垣等地,中山王被迫獻四座城池求和

趙武靈王二十三年、二十六年,趙國連續進攻中山國,到趙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趙國終於滅掉中山國,其領土被盡數併入趙地,威脅趙國百年的心腹大患終被剷除。

在攻略中山國的同時,趙國也向北方的匈奴、西方的林胡、樓煩發起進攻,一直打到今河套平原地區,開拓了雲中郡及九原郡。

由此可見,“胡服騎射”實施僅一年後,趙國便開始了對外征伐。自趙武靈王二十年至趙惠文王三年,趙國的對外戰爭無一落敗。在此期間,趙國滅中山,攻胡地,拓地千里,開闢雲中、九原、雁門三郡,趙國的領土擴大了一倍有餘,從北面對強秦形成壓頂之勢,趙國一躍成為當時僅次於秦國的強國。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公元前296年戰國形勢圖

三、改變了軍隊作戰的模式,推動了軍事變革

春秋以前, 中原地區的戰爭與交通都是依靠馬車, 馬只用來拉車, 不作為騎乘。 在戰場上,步兵與笨重的車兵佔有主導地位。趙武靈王實施的“胡服騎射”,推動了整個中原地區騎射的發展,更新了各國軍隊的作戰理念,中原各國軍隊紛紛擺脫了笨重不便而又耗費巨大的甲衣戰車,建立起輕便靈活的騎兵部隊。騎兵的出現開創了新的作戰模式,促使戰爭的形勢更加多樣化。

從此以後,以步兵、騎兵為基本力量的作戰方式逐漸得以推行,標誌著我國由車戰時代進入了騎戰時代,這在中國古代軍事戰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影響了中國後世兩千多年的軍事發展史。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戰國時期的戰車

四、改變了中國服飾的發展方向

“胡服騎射”的推行弱化了服飾的身份標示功能,強化了服裝的實用功能。在“胡服騎射”以前,華夏族服飾既是個人身份高低的標誌,也是夷夏不同民族身份的標誌,中原王朝的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飾來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威嚴。 “胡服騎射”後的胡服在方便了騎射的同時,也便利了人們從事生產勞動與其他社會活動,這就強化了服飾的實用功能。同時,“胡服騎射”打破了服飾的民族界限,弱化了身份界限,使君臣、官民服飾的差別大大減小,自然就弱化了服飾的身份標示功能。

自此以後,“習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國服飾變化的總體原則,漢族居民不斷吸取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來豐富自己的服飾文化。到了漢代,胡服已經成為官定武服。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文武官員及平民百姓皆穿胡服。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中原服裝的進化

評價

“胡服騎射”是一次自上而下實施的富國強兵的改革運動,它以軍事改革為切入點,逐漸深入到趙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次影響深遠的社會變革。

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剖析,“胡服騎射”又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先秦時期華夏族普遍輕視周邊少數民族的政治大背景下,趙武靈王率先打破華夏族“攘夷”的政治禁錮,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衝破守舊勢力的阻撓,堅決地實施了向胡人學習的“胡服騎射”,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偉大舉措。

主導這次改革的趙武靈王,不愧是一位值得後人敬仰和效法的傑出歷史人物。

參考文獻:

[1]司馬遷,著.史記·趙世家[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

[2]劉 向.戰國策·趙策二[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8.

[3]王國維.觀堂集林·胡服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