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引言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正月,赵武灵王巡视赵国四周边境。他登上黄华山山顶,忧心忡忡的对陪同巡视的大臣楼缓说:“今中山在我国的腹心,北有燕国,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 秦、韩的边境,我国四周皆为强邻,而国内却没有强大的军队用来自救,这样下去国家将会灭亡,该怎么办?要取得高出世人的功业,必然要承受背弃习俗的牵累,

吾欲胡服。”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像

随后,赵灵武王召心腹大臣肥义议论天下大势。在论政中,肥义对于赵武灵王的改革设想给予大力支持,打消了他对改革阻力的顾虑,坚定了他的改革决心。五天后,赵武灵王下令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励行改革,拉开了历史上有名的 “胡服骑射”改革序幕。

“胡服骑射”最核心的目的是要实现赵国的富国强兵,使国家摆脱内外危机。它以“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为切入点,逐渐深入到赵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此次改革,使赵国一跃成为当时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同时也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胡服骑射”实施的历史背景

赵国国势不振

自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在赵国历代国君的努力下,赵国的政权根基逐渐得到稳固,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在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中,赵国的国力始终处于中下游水平,自身实力仅能自保,难以与齐、楚、魏、秦等一流强国争霸天下。

在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赵国屡屡遭受强国侵扰,数次陷入危亡之中。

盘点一下胡服骑射前赵国在历次对外战争中的战绩:

赵肃侯十八年,齐、魏伐赵,赵掘河水灌之,齐、魏军队退去。

二十二年,赵国将领赵疵与秦军交战,失败,秦军在河西杀死赵疵,占领赵国的蔺地和离石。

二十三年,赵国将领韩举与齐、魏联军战,失败,韩举战死在桑丘。

二十四年,肃侯去世,赵武灵王继位,当时的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齐、秦两强东西并立。三晋之一的魏国在齐、秦两强的连续打击下早已失去了霸权地位,同属三晋的韩国也因秦国的连续打击而孱弱不堪。赵国意图扛起三晋的领导大旗,无奈实力不济,屡遭挫折。在齐、秦两强的夹击之下,赵国的周边形势日益恶化。

赵武灵王九年,赵国与韩、魏共击秦,失败,赵军被斩首八万。

同年,齐国在观泽打败赵军。

十年,秦军攻赵,夺取赵国的中都和西阳。

十三年,秦军再次伐赵,攻下赵国的蔺城,俘虏了将军赵庄。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秦军伐赵

综上可以看出,虽然赵国一直积极参与诸侯争霸,但是无奈限于国势不振而毫无进展。到了赵武灵王时期,这种局面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对外战争依然是屡战屡败,这对于志在天下的赵武灵王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赵国四周环境恶化

赵武灵王继位时,赵国的疆域大致包括今天河北省的中南部平原、山西中北部地区,东到漳水,西至黄河,南至河南省北端,北到河北省张北县南。赵国的四周皆是强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

赵国的东边是其心腹大患中山国及强齐。

中山国的存在,一直是历代赵国国君的心腹大患。中山国的疆域,包括今河北省保定大部及石家庄部分地区,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平原地区。除东北部与燕国接壤外,其他三面均与赵国毗邻,其领土深深的契入赵国国土腹地,将赵国两个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邯郸与代郡之间的交通拦腰切断,对赵国的战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长期以来,强大的齐国一直都是赵国在东方的主要对手,而中山国则充当了齐国遏制赵国的马前卒。在历史上,中山国多次在齐国的支持下发动对赵国的战争,极大地牵制了赵国争霸天下的战略行动,如果不消灭中山国,就无法保障赵国侧后的安全,更谈不上实现称霸天下的宏图伟业。赵武灵王深知中山国对赵国之害,因此,他立志要消灭中山国,吞并中山国的土地,从而进一步图谋天下。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316年战国形势图

赵国的西面是新崛起的秦国。商鞅变法以后,秦国迅速崛起为西方的强权,它驱逐了魏国在河西的势力,并不断向东方扩张领土,占领了魏国河东大片土地,使秦国直接与赵国领土接壤,赵国成为秦国新的蚕食目标。

面对强秦的扩张,三晋不得不联合抵抗,但却屡次失败。秦国还多次从河西发起对赵国的进攻,夺取了赵国不少城池,强大的秦国已然成为赵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威胁。

在北面,赵国与北方各游牧民族相邻,主要有东胡、林胡、楼烦,东胡在赵国东北部,林胡、楼烦在赵国西北部,合称“三胡”。他们精于骑射,骑兵部队来去如风,经常越过赵国北部边境大肆劫掠,赵国北部各地深受其害。更为严重的是,每当赵国与中原各国发生战争,“三胡”总是趁火打劫,使赵国腹背受敌。

赵国的南面是日渐衰落的魏国及韩国。韩国是赵国的传统盟友,双方关系较为融洽,较少发生战争。但是魏国却没有韩国那般友好,历史上魏国多次与赵国发生战争,企图吞并赵国的土地。

赵武灵王元年,魏国趁赵肃侯去世,联合秦、燕、楚、齐,发起了的企图瓜分赵国的“五国会葬”行动。

面对赵国国势长期不振的现实以及日趋复杂的周边形势, 赵武灵王深切地意识到:如果继续固步自封, 不能从根本上取得突破, 赵国早晚会走上灭亡的道路。要想国家摆脱危机,实现进取天下的梦想,富国强兵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设想的依据

在与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交锋中,赵武灵王看到胡人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他们作战时骑马,使用弓箭、短刀、短矛等武器,行军时居住在携带的帐篷里。这些骑兵的装备与当时中原军队装备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更能适合复杂多变战场形势。有一次他对手下将军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里还会有不取胜的道理。”由此,他提出“着胡服”“习骑射”主张,正式开始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之路。

“胡服骑射”改革的主要内容

“胡服骑射”是一场以军事改革为核心的革新运动,主要包括“易胡服”、“练骑射”两个方面,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易胡服”的目的是为了“习骑射”。就此,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赵武灵王之易胡服,本为习骑射计”。

进一步细分“胡服骑射”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改革的第一部分是“易胡服”

赵武灵王把大力推行穿胡服作为他实行改革方案的第一步,这是整个改革运动的首要条件。赵武灵王十九年(前 307 年),他正式下达了“胡服令”

为了推行胡服,赵武灵王自己首先穿起胡服,然后下令朝中所有官员改穿胡服上朝,此举遭到了轻视游牧民族的守旧贵族们的集体反对。保守派领袖、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以“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改穿胡服,并称病不朝。赵武灵王亲自来到公子成家中向他再次详细阐述了胡服骑射对于赵国强大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叔父因为要顺从中原的习俗,而违背简主、襄主的遗志,因厌恶变更胡服的名声而忘掉了鄗城被困的耻辱,这不是我所希望的。”

经此沟通,公子成最终被赵武灵王说服,开始穿上胡服上朝,服饰改革的最大障碍被清除。此后,赵武灵王下令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等官员皆穿胡服。在诏令的强力推动下,赵国的上层社会普遍穿起了胡服。民间也迅速上行下效,貉服、胡服之冠、爪牙帽子、带钩等胡人风格的服饰开始在赵国普通百姓中流行开来。

军队改穿胡服是此次服装改革的重要步骤。“胡服骑射”前的赵军,官兵的衣服都是宽衣博带、长裙长袍、穿铠甲,拖拖沓沓、行动不便,影响了军队战斗力的发挥。改穿胡服后,赵国的军队也像游牧民族一样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着长裤,腰系皮带,脚蹬皮靴,这种服饰简捷方便,更有利于士兵在战场上灵活作战。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胡服与汉服之比较

赵灵武王强力推行胡服的目的有三:

一是要改变军队不适宜作战的传统服饰,为建立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作准备,以达到强军的目的。

二是要扫除阻碍改革的守旧之风,全国上下统一思想,强力推动改革。

三是学习胡人的尚武精神,培养全民的尚武之风。

改革的第二部分是“习骑射”。

“骑射”实际上是赵武灵王对赵国军制进行的全面改革,核心是抛弃赵国原有的传统兵制,模仿游牧民族骑兵的训练与装备,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具体的措施有:

1、“招骑射”。

赵国原来执行的兵制是“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即人民按固定不变的户籍,到一定的年龄就被征去服兵役,军队按地区编制,哪里的兵在哪里服役都相对固定,这是征招车兵和步兵的方法。然而当骑兵需要具备娴熟的骑马射箭技术,从零开始训练骑兵难度非常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按原来的征兵制度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

赵国有组建骑兵部队的先天有利条件。在赵国北部靠近胡人的地方,人民为了抵御游牧民族频繁的袭扰,自发地练习了骑马射箭的本领,这些人都是优质的骑兵兵源。针对这种情况,赵国就采用了打破“固籍”、不分地区征兵的办法,以优厚的待遇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会骑马射箭的人充当骑兵。

2、仿照胡人骑兵的训练方法和装备,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

赵武灵王认为:要实现先祖赵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诸胡”的伟业,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模式是不能成功的,笨重的战车只适合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却无法灵活自如的发挥作用,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冲击。只有学习诸胡的长处,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才能实现先祖的宏图伟业。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骑兵的装备

赵武灵王二十年(前 306 年),赵国攻占了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萨拉齐县境内),把这里变成训练骑兵的场所。赵国“破卒散兵,以奉骑射”,意思是打破步兵的编制,把步兵改编为骑兵,正式建立起一支能够独立作战的骑兵部队。

赵王灵王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训练骑兵,是因为该地具备先天的有利条件,原阳的北部是群峰起伏的阴山,南部是水草丰茂的草原。一来这里的马长得剽悍、善跑、机灵而有耐力,是战马的最佳选择。二来这里的地形也非常适合骑兵部队进行骑术及战术训练。

在骑兵的装备上,赵国也向胡人骑兵看齐,为骑兵部队装备弓弩、短刀及短矛。在作战中,可以在远距离冲锋过程中以弓弩射杀敌军,在近距离交战中则可以以短刀短矛与敌格斗。

3、收编胡骑

赵武灵王二十年,命代郡的相赵固主持胡地的事务,收编胡人的骑兵。到了赵惠文王二年,“主父(赵武灵王)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

致其兵”。“致其兵”就是招引、收编胡人补充骑兵,赵国通过给予优厚的待遇招募胡人骑兵,使之成为赵国骑兵的中坚力量。通过此举,大批弓马娴熟的胡人加入到赵国新组建的骑兵部队中,大大缩短了赵国组建骑兵部队的时间跟成本,赵国骑兵战斗力迅速增强。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胡人骑兵

“胡服骑射”改变了什么

一、改变了赵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结构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绝非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军事改革,它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赵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

赵国地处中原北部与诸胡的交界处,境内生活着大量的胡人,这就注定了赵国是一个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并存的国家。改革之前,赵国国内的政治文化割裂非常严重,北部的代郡和南部邯郸分别代表着胡人与华夏族两种政治文化势力。在我国的先秦时期,有强烈的华夷之分,华夏族占据着文化优势,向来轻视周边的胡人部族,在这种大背景下,赵国的中原人天生对北派胡人有一种优越感。长久以来,胡人都处于被轻视的境地,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并不深刻,赵国存在着严重的内部裂痕。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中山国阻隔了代郡与邯郸的交通

赵武灵王的推行的“胡服骑射”,强行让中原人接受了胡人的习俗及文化,这就减弱了华夏民族对胡人的轻视心理,缓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提高了胡人在国家内部的地位,同时也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依附心理。大量的北方胡人向南归附赵国,增加了赵国人口,带动了赵国游牧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大增强了赵国的国家实力。

胡人文化的升扬,稳固了胡人在赵国的政治地位,赵国南北在政治上分裂局面得以缓解,大量优秀的胡人通过选拔进入赵国的军政领导层,改变了赵国的权利结构。在赵国的朝堂上,有华夏族大臣,也有如楼缓、仇液和肥义等众多少数民族重臣,赵国内部民族之间的裂痕由此得以弥补,国家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随着大量胡人的涌入,他们吃苦耐劳、重义尚武的精神影响到赵国的各个方面,赵国社会的精神风气焕然一新。

二、改变了赵国长期国势不振的局面

通过“胡服骑射”,赵国迅速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在接下来的对外战争中,这支脱胎换骨的军队很快就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威力。

赵武灵王二十年,即实施“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赵武灵王小试牛刀,向赵国的心腹大患中山国发动了进攻,一直打到宁葭。然后赵军又挥师向西进攻林胡,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林胡王被迫向赵国贡献良马以求和。赵国夺取了林胡大片优良的牧场,一举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赵国兵分三路大举进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国的丹丘、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王被迫献四座城池求和

赵武灵王二十三年、二十六年,赵国连续进攻中山国,到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国终于灭掉中山国,其领土被尽数并入赵地,威胁赵国百年的心腹大患终被铲除。

在攻略中山国的同时,赵国也向北方的匈奴、西方的林胡、楼烦发起进攻,一直打到今河套平原地区,开拓了云中郡及九原郡。

由此可见,“胡服骑射”实施仅一年后,赵国便开始了对外征伐。自赵武灵王二十年至赵惠文王三年,赵国的对外战争无一落败。在此期间,赵国灭中山,攻胡地,拓地千里,开辟云中、九原、雁门三郡,赵国的领土扩大了一倍有余,从北面对强秦形成压顶之势,赵国一跃成为当时仅次于秦国的强国。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296年战国形势图

三、改变了军队作战的模式,推动了军事变革

春秋以前, 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都是依靠马车, 马只用来拉车, 不作为骑乘。 在战场上,步兵与笨重的车兵占有主导地位。赵武灵王实施的“胡服骑射”,推动了整个中原地区骑射的发展,更新了各国军队的作战理念,中原各国军队纷纷摆脱了笨重不便而又耗费巨大的甲衣战车,建立起轻便灵活的骑兵部队。骑兵的出现开创了新的作战模式,促使战争的形势更加多样化。

从此以后,以步兵、骑兵为基本力量的作战方式逐渐得以推行,标志着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了骑战时代,这在中国古代军事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影响了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的军事发展史。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的战车

四、改变了中国服饰的发展方向

“胡服骑射”的推行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强化了服装的实用功能。在“胡服骑射”以前,华夏族服饰既是个人身份高低的标志,也是夷夏不同民族身份的标志,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饰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威严。 “胡服骑射”后的胡服在方便了骑射的同时,也便利了人们从事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这就强化了服饰的实用功能。同时,“胡服骑射”打破了服饰的民族界限,弱化了身份界限,使君臣、官民服饰的差别大大减小,自然就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

自此以后,“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原则,汉族居民不断吸取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来丰富自己的服饰文化。到了汉代,胡服已经成为官定武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文武官员及平民百姓皆穿胡服。

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重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中原服装的进化

评价

“胡服骑射”是一次自上而下实施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它以军事改革为切入点,逐渐深入到赵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剖析,“胡服骑射”又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先秦时期华夏族普遍轻视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大背景下,赵武灵王率先打破华夏族“攘夷”的政治禁锢,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地实施了向胡人学习的“胡服骑射”,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举措。

主导这次改革的赵武灵王,不愧是一位值得后人敬仰和效法的杰出历史人物。

参考文献:

[1]司马迁,著.史记·赵世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2]刘 向.战国策·赵策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3]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