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手诏停婚”砸了魏征的墓碑,还重新给他树立起新碑?

魏征实行的是忠于国家,但不忠君主。这种人信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李世民为何“手诏停婚”砸了魏征的墓碑,还重新给他树立起新碑?


而魏征和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是耳熟能详,一个肯直言,一个肯纳谏,作为忠言逆耳的佳话,广为流传,可魏征之所以敢于直言进谏,甚至当众辱骂李世民,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忠国不忠君,他爱国,可是他不爱君主。

李世民为何“手诏停婚”砸了魏征的墓碑,还重新给他树立起新碑?


魏征最早的时候是跟着太子李建成,很早以前魏征就不止一次跟李建成说,李世民这个人,有勇有谋,你应该先下手为强,李世民,但是李建成,没把魏征这句话放在心上,当他开始感觉到李世民已经构成威胁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玄武门兵变发生了。李世民称帝以后问魏征,你原先的主子已经死了,你还活着,你究竟是忠还是不忠?魏征回答到,忠于社稷,要高过忠于君主,要是社稷亡了,我们大臣就得死,如果是君王死了,我们只是难过几天,我是为了大唐的社稷才活着的。李世民就问,如果我告诉你我只认可忠于我的大臣呢。魏征说,古来治天下,良臣比忠臣要重要,良臣是可用之才,忠臣若无才,说白了,也就只是一条看门狗而已,你要是看不明白这点,你李世民就是一个昏君,但是从这段话里就不难看出,李世民只是单纯的忠于国家跟百姓。而李世民要做千古明君,所以他不敢对魏征怎么样,如果杀了魏征,人人都会骂李世民是昏君,李世民的怒火终于魏征死了以后爆发了,他先下旨解除了女儿衡山公主跟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紧接着把魏征的墓碑给砸了。

李世民为何“手诏停婚”砸了魏征的墓碑,还重新给他树立起新碑?


唐贞观十八年(644)李世民亲征高丽,此战,唐军先是连克盖牟等数城,后因李世民太过于求稳,未采纳直取平壤以及放弃安市,先取乌骨城的建议,未能出奇制胜,又因安市久攻不下,以至天气寒冷,粮运不济,被迫撤军。撤军途中,李世民感叹道“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回朝后李世民下令以少牢之礼去祭祀魏徵,又命人给他重新建立新碑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