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職場中經驗,年齡和收入是不是成正比?我的年齡和收入不成正比該怎麼辦?

八卦李


不僅不是正比,可能還是反比。作為互聯網公司一個普通程序員,我用實際經驗回答你這個問題。

互聯網公司員工是年輕化的,基本看不到四十以上的,有也肯定是高管了,所以互聯網行業流傳著一句話,“35歲是道坎”。

互聯網其他崗位我也不熟悉,就以程序員為例吧,我們這裡簡單把程序員年紀劃分為三段來說,30歲以下,30-35歲,35歲以上。

  • 30歲以下。這段時間應該是最無憂無慮的了,收入跟年紀成正比是肯定的。從大學畢業22歲,研究生畢業25歲,博士畢業30歲,不過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博士應該很少去互聯網企業的。至少五年的時間,如果沒有戀愛結婚,顧慮的就更少了,可以說一人吃飽,全家不愁。我有朋友這幾年各種跳槽,天南到海北,這裡科普一下,互聯網最好的城市目前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經緯度跨度還是比較大的。每次跳槽收入能翻1.5-2倍。像我一樣待在一家收入也是漲的,因為有精力折騰,技術上肯定突飛猛進。互聯網公司還是以技術為王的,資歷一點用也沒用,因為技術更新換代太快了,不進則退。
  • 30-35歲。而立之年,這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時間段,你要忙的工作以外的事情太多,技術上已經沒有小年輕能拼搏,能折騰了。你的技術生涯已經到頂峰了,收入也在頂峰了,平常技術上能夠指點剛入職的新人,也就靠著多了幾年敲代碼的經驗和對公司技術架構的熟悉程度,俗稱“吃老本”,但是在學習能力上已經不如年輕人了。當然這說的是普通大眾,排除掉那些大佬,看過很多傳記,大佬們都是40,50,60歲才發明一種新編程語言,再創技術輝煌。隨著35歲越來越近,你開始焦慮,開始為未來的人生考慮,因為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包括其他互聯網公司,所有的招聘要求都是35歲以下。你呆在現在公司還有多少上升空間,你是否感覺薪資倒掛,你該轉崗提前享受退休生活,還是跳槽再博一把。
  • 35歲以上。這時候心態反而平靜了很多,在互聯網公司,你要不已經是互聯網管理層了,要不是技術負責人,帶著團隊了,你的收入會再上一層樓。還有人直接創業,自己當老闆,不過我身邊成功基本沒有,所以也不要被那些媒體忽悠,創業哪是那麼簡單的。但是,反之,你追求穩定,去了其他地方地方養老,收入自然是下降的。倒不是說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清閒,主要是穩定,不像互聯網公司一會兒裁員,一會兒爆雷。不同人不同活法,你都不能說活錯了。

總結一下吧,互聯網行業年紀跟收入沒多大關係,年紀等於資歷,互聯網行業最忌諱論資排輩,這也是我最欣賞互聯網職場的原因。互聯網行業以技術為尊,其他崗位不知道,程序員這種純技術崗位,技術和收入是成正比的。下面是騰訊技術崗大概收入,可以參考下:


SuperBean


學歷、經驗、年齡是職場發展中最為關鍵的三個方面,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三個方面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與收入掛鉤(成正比),但是僅僅是擁有這三點就夠了嗎?我覺得不是。學歷:遞增關係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本科生就是比專科生機會多一些,研究生就是比本科生可選擇的多一些,博士生就是比研究生層次高一些。

學歷的作用,不僅僅是敲門磚這麼簡單,華為應屆畢業生200多萬的薪水這只是他的一個開始,隨著時間和工齡的增加,這份來自學歷的加持,會讓他變得更有價值和發展,這是學歷體現出的作用。



經驗:遞增關係

經驗和工齡都是時間累積的體現,不同的是經驗需要碎片化的積累,而工齡只是日復一日的挨著。經驗的增長,正是自我價值的積澱,收入自然會隨著這份積澱去增長。

年齡:群體化

年齡與學歷和經驗不同,並不是越高越好,想反,對於某一群體來說他們的收入會是總體最高的,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目前來看,25-35是收入群體最高的一個年齡段,因為這些人成為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中堅力量。

除了根據學歷、經驗、年齡這三點來靈活爭取更高的收入之外,近些年來成功跳槽,也是提高收入的一個途徑,但是跳槽失敗的案例也不少。其實相比於這些,優秀的個人素質才是獲得高薪的最關鍵因素,不斷的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讓自己更有競爭力,更能爭取到高收入。


人才招聘官


怎麼可能,不管是什麼領域,經驗、年齡和收入都不可能成正比。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根本就不存在決定的公平,既然沒有絕對的公平,那麼付出與收穫根本不可能成正比。

就拿職場來說,涉及企業與個人的利益,本身所處的位置就註定兩者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企業希望員工不拿薪水,並且每週工作7天,每天24小時;而員工希望找到的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但在現實工作中,企業與員工的要求都是無法得到滿足的,而為了維持基本的平衡,就出現了《勞動法》,企業在儘量不違法的情況下剝削員工,同樣員工也在不違法、按照法律的規定工作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而在這博弈的過程中,並不是說企業給予員工,或者員工為企業奉獻的一切就是成正比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認為為企業奉獻了一切,哪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對企業來說,一個年齡大、且經驗不足(足)的員工,如果不能為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和利益,而他所謂的經驗和年齡又是可隨時被替代的,收入又是企業接受不了的,那麼他必然會被淘汰,只要淘汰他的成本小於繼續聘用他價值,那麼企業必然會選擇將其辭退。

也就是說,經驗、年齡和收入雖然是成正比的,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看所謂的經驗、能力能為起了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如果價值足夠大,那必然會獲得與之相匹配的薪資,但這個薪資待遇是相對的。這就像我們去面試,想要7000元的薪資,自認為這個數額符合自己的能力,但企業只給5000元,也就是說企業只認為我們的付出只值5000元。

如果我們能接受這份工作,那也就默認了這種付出與回報,如果不能接受,那就意味著我們認為未來的付出與回報是不成正比的。


所以,當自己認為年齡和收入不成正比時,首先要確認的是自己除卻年齡之外還有什麼優勢,這種優勢是不是大多數人所具備的,如果是可以輕易被人掌握或學會的,那麼只能說我們屬於那種可以隨時被替代的人群,這也會直接或間接的導致我們本身的價值貶值。在職場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並不是歲的年齡大誰的收入就高,而是誰的能力大、貢獻大,誰的收入才會高。多從自己身上找答案吧。


職場找老王


互聯網行業一般比較看重能力和經驗,年齡其實次之~有些人工作了好幾年一直做些同一崗位的重複的工作,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個人成就如考取了一些職業證書、獲得學歷提升等,同時也沒有任何突出的團隊貢獻,工作能力一般,那就是屬於一般的可替代性高的崗位了,且收入一般是由崗位加職級確定收入範圍的……可替代性高的崗位工資收入都比較低,一般每年就是普漲那麼幾百而已

所以說在職場中,自己真的有能力有經驗,就要表現出來 要有成果讓領導知道,才可能在你申請加薪晉升級別的時候成功~也有例外,就是自己已經做出努力有突出的能力和給團隊做了貢獻比如研究出了新的解決方案、開擴了新的客戶、研究出了新技術、推進了自動化的覆蓋領域、改進並優化了系統流程等卻沒有獲得相應的晉升和獎勵,那麼只能選擇跳槽了


Julie2523


在互聯網行業中,一切都以結果為導向。很有可能,老人還不如新人能做出來的結果好。如果你的經驗能變換成結果,那麼就是成正比的。如果不成正比,就努力提高自己能力,做出結果唄。


腦暴X空間


互聯網創業收入跟時間經驗不成正比的,互聯網賺錢太快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ad200021e322888cb36\

廣州志哥


不一定正比,有的人一個工作經驗用了好幾年,沒學習新知識,這樣收入不會成正比,換個公司可能不適合你。

也有成正比的,就是知識在增長,管理才能也在長,這部分人會升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