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供稿:商城县农业农村局陶丛旺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时不等人”,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市、县春季农业生产会议部署,不违农时,不负春光,在保持疫情防控不松劲的同时,抢抓农业生产时令节气,以11个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362个益农信息社、农技站、植保站等技术服务为抓手,通过农技、植保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微信群,以及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方式,迅速掀起了“三农”生产新高潮。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回春大地,农事渐起。当前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展春耕备耕生产的重要时节。商城县委、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严格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组织春耕生产,确保打赢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场硬仗。县委书记李高岭,县长周哲先后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全面吹响春季农业生产“集结号”,为实现今年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落实春季田间管理

1.加强小麦、油菜水肥管理。小麦播种面积16万亩,油菜20万亩,其中,小麦一类苗面积4.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8.1%,相比往年减少5.5%;二类苗面积7.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6.9%相比往年增加13%;三类苗面积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5%,相比往年增加4.5%。油菜一类苗面积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0%,相比往年减少5%;二类苗面积9.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7.5%相比往年增加12.5%;三类苗面积4.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2.5%,相比往年增加4%。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农户对于播期晚、长势弱的田块,抢抓晴好天气追施速效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对于旺长麦田,要控制肥水,控旺促壮,拔节后期浇水施肥,防止脱肥转弱。落实油菜“促春发,重防控”重点措施,早施薹肥。指导农民清沟理墒,做到“三沟”畅通,确保明水能排、暗渍能滤、雨止田干。截至目前,小麦完成追肥1.2万亩,油菜完成追肥(喷施硼肥)3.8万亩。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人勤春来早,春来人更勤。“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我县春耕生产已全面启动,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进行,农户正在忙碌着清沟,施肥,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春雨季节好耕田,农耕备战必逢时,农友们纷纷利用雨后有利时机,抓紧耕田耙沤田。

2.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通过《植保信息》和手机服务平台,指导督促农户防控小麦、油菜病虫草害。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县农业农村局集思广益,想办法,谋出路,多措并举保障疫情期间农业生产,用活“微信课堂”,为避免人员聚集,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实行“微信课堂”技术指导新模式,在线回复农户问题,科学指导农户春季生产;拓宽“服务渠道”,随时为农户答疑解惑,扩大技术宣传面。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3.组织春耕备耕农业技术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涵盖了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等,截止目前累计为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180余人次。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忙乎着监测辛店村小麦、油菜高产示范方,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害”三查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对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专业指导,科学开展春耕春管工作。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二、落实春耕备播工作

据统计,全县全年需水稻优质良种110万斤(其中再生稻种子25万斤),农药176吨,化肥3.5万吨,截止目前我县农资商户储备和农户已购买优质水稻种子50万斤左右(其中再生稻种子18万斤左右),农药37.8吨(除草剂9吨、杀虫剂5.8吨、杀菌剂23吨),化肥1.0万吨。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为确保全县春耕备耕有序复工复产,2月13日县委书记李高岭书记带领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深入我县农资经销店实地查看疫情期间我县农业生产资料储备等情况。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针对春耕农资的缺口问题,正积极争取开通农资运输绿色通道,通过与向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申请,截止目前已协助解决办理通行证B证四张,协调解决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运输车辆通行证200多份。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强化备春耕生产网上物资技术储备,鼓励农资企业和经销商、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充分运用微信、益农信息社、网络平台等新手段网上订购,实现“键对键”服务,开展“点对点”配送,农资经销商成了农民私人订制的农资外卖“配送员”,确保农民有农资可用,不误农时。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在保物资供应的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掺杂使假、虚假广告、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涉农违法行为。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积极开展互联网+农技推广,指尖对指尖指导农民开展网上选种、定化肥、备春耕物质储备,再生稻种植技术科普。

三、落实好涉农企业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复产复工

县农业农村局全力帮助农业企业复产复工,制定下发了《关于在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农业从业人员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前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截止3月2日,我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已复工复产13家,复工复产率54%。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四、落实“菜篮子”农产品保供

疫情期间,封村封路,为促进农产品流通,保证民生物资供应,县农业农村局以益农信息社电商平台为主,协调、对接原耕、淘源等多家电商平台及企业,积极保障“菜篮子”农产品供应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县农业农村局利用搭建的信息平台,发布各类农产品对接信息210余条。截至目前,总计销售20种以上农产品,总量154.4吨,其中通过益农信息社平台销售县内部分,供销各类10余种农产品共计47.9吨;通过益农信息社平台往郑州销售油菜薹50多吨,促进菜农增收;通过原耕、淘源电商平台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56.5吨,为我县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市场保供提供了保障。

五、落实好再生稻与稻渔(鸭)综合种养工作

防疫农时两不误,聚焦特色抓生产。(1)再生稻生产做到四落实:一是落实面积。落实好2020年10万亩指导性计划种植面积(其中:鄢岗镇3万亩、李集乡2.2万亩、双椿铺镇1.5万亩、上石桥镇1.5万亩、汪桥镇0.7万亩、观庙镇0.3万亩、河凤桥乡0.5万亩、丰集镇0.3万亩,共计10万亩);二是落实种子。按照指导面积,需再生稻种子25万斤,县农业农村局抢前抓早,周密部署,认真做好指导面积所需的再生稻优质良种的调运、储备工作,截止目前已落实再生稻种子18万余斤;三是落实培训。抓好培训与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益农信息社等传媒形式,大力宣传再生稻栽培技术,结合疫情防控,印发技术资料,把田间管理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尽可能减少机械对头茬稻蔸的碾压,确保再生稻有效穗数,提高再生稻产量,打造再生稻千亩示范片,使示范片达到“六个100%”:即良种覆盖率100%,高产栽培技术入户率100%,配方施肥覆盖率100%,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100%,示范户培训率100%,机械化收割率100%。四是落实奖补。做好2020年再生稻面积统计落实工作,按指导面积落实到户。结合《商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再生稻和稻渔(鸭)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意见》(商政办〔2018〕73号)文件精神,强化政策支持,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贫困户2020年新增再生稻面积,继续兑现每亩100元奖补政策,支持扩大种植规模,不断做大做强我县再生稻产业。

(2)稻鸭共作做到三到位:一是面积到位。经过前两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争到2020 年发展到1.5万亩;二是订单到位。探索“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积极与原耕电商、瑞禾食品等企业争取订单,使稻鸭共作尽量契合市场需求;三是服务到位。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抓好生产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培训,确保每一个进行稻鸭共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有一个技术明白人,并按操作规程落实各个生产环节。

(3)稻虾综合种养要做到:一是规范种养流程,提高种养水平;二是巩固现有面积,促进稳步发展;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增加种养效益;四是强化监督,严格要求各类稻虾综合种养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做好稻渔综合种养田间配套工程改造,严禁超面积过度开挖或只养渔不种稻。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五落实”,护航春耕生产


县农业农村局围绕再生稻产业,发展规模经营、推广先进技术、创建稻米品牌、助推产业脱贫,再生稻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再生稻一种双收,节本增收,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是一种绿色生产模式,扩大再生稻生产符合消费新趋势,前景好。目前,正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再生稻集中育秧工作。

春耕生产,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是信心。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毫不松懈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主动打好农业生产大会战,全力确保全面小康之年再获丰收,夯实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从而奋力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各项任务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