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司馬懿臨終留下一計,千年後竟被老農破解,為何時人笑司馬懿輸給了諸葛亮?

忠肝義膽嶽老三


無論戲劇還是小說中,司馬懿永遠是白臉的那個,諸葛亮永遠是正義的那個。可是我們摒棄個人情感,從史書記載中看一看二人對比。


1.軍事計謀

在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弈中,前者勝率明顯高於後者,但戰爭要的不是過程,而是結果,誰笑到最後誰才是贏家。 “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諸葛亮在明知自身精兵良將不敵曹軍,發動北伐戰爭,以少勝多,仍然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第二次北伐中,諸葛亮斬殺王; 第三次北伐中,諸葛亮奪取了武都、陰平二郡。 第四次北伐中,諸葛亮大敗魏軍,斬獲甲首三千,繳獲玄鎧五千領。 在第五次北伐中,司馬懿當起了縮頭烏龜。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急追蜀軍,結果被裝扮成諸葛亮的木偶嚇退,留下了“死諸葛嚇走活司馬”的傳說。


2.忠誠程度

司馬懿同諸葛亮同作為各自主公的謀士,智謀水平旗鼓相當,但忠誠的程度無法比擬。 諸葛亮在臨死前仍在叮囑後主劉禪“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還事無鉅細地將每位臣子情況都彙報一番,此等盡忠程度自然得到後人的稱讚。 再比較司馬懿,明帝曹叡病危,託孤給司馬懿和曹爽,沒幾年功夫,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解除曹爽的職位,並將之誅殺,獨攬政權。更別提他的子孫司馬炎直接逼迫曹央禪讓,改朝換代。


3.文學造詣

諸葛亮流傳至今的代表作《出師表》、《誡子書》等一直被人們所傳頌(《出師表》更是被選入語文課本)。 司馬懿鮮有作品留存於世。

4.最後一搏

司馬懿在臨終之前,也對自己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交代不許風光大葬,應該從簡,而且不要聲張,不要搞的人盡皆知,也不要在自己的墓葬上蓋任何的建築,植樹什麼的,更不允許後人去他的墓葬上祭拜,只允許後人在家裡遙拜,這也是為了防止有心懷不軌的人光顧。但還是被一老農挖了幾下,就發現了墳墓所在,且經考古發掘,發現墓已被盜。 諸葛亮墓更具神話色彩,因為諸葛亮他自己也懂風水,所以挑選了一個風水好的墓地,就是定軍山,定軍山的地勢十分複雜,即使盜墓賊來了,也很難走出去,諸葛亮雖然把墓地選在了定軍山,但是具體的墓穴卻沒定,諸葛亮對後人說,讓別人抬著自己的棺材走,到時候我自己會自行選擇下葬的地點。諸葛亮去世後,棺材被抬到定軍山,抬棺材的繩子突然斷了,負責下葬的人還是決定把諸葛亮葬在這裡。雖然人們已經發現諸葛亮墓所在地,卻尚未進行考古挖掘,墓室一直安然無恙。



別酒流年


司馬懿和諸葛亮活著時鬥,死了依然在鬥,有人問了,死了還咋鬥呢?

原來二人死前都留了一計,結果司馬懿的計謀被一個老農無意中破解,而諸葛亮的遺計至今無人能破,所以當時人們笑稱司馬懿又輸給諸葛亮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死前各留了怎樣的計策?為何司馬懿的計策被一個老農破解了?

話說2010年6月某一天,河南偃師市南蔡莊楊老伯(化名)正在首陽山上開荒,一撅頭下去他刨出了五六枚錢幣,老伯知道首陽山上埋葬著許多名人,比如西晉的五位皇帝都葬在這裡,陸陸續續也發掘了一些陵墓,但晉宣帝司馬懿的陵墓一直沒有發現,千百年來始終是個謎。




楊老伯心想,難不成我挖到了司馬懿的墓了?隨後他笑了,笑自己痴人說夢,司馬懿的墓專家、盜墓賊都找不到,我一個老農哪有這福氣啊!

楊老伯想的沒錯,千百年來司馬懿的墓讓人魂牽夢繞,尤其是盜賊對它情有獨鍾。

盜賊想:司馬懿是西晉的開創者,他的陵墓裡陪葬品一定很多,能找到就發財了……。

然而現實是,司馬懿的陵墓和盜賊玩起了捉迷藏。

司馬懿陵墓千年找不到,是司馬懿臨終留下的計謀起了作用。




司馬懿早就料到自己死後會被盜賊惦記,臨死前把大兒子、二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叫到床前:“兒啊,我死後千萬別起墳頭,不要立碑,不要燒紙祭祀,埋了後不要讓人看出和周圍環境有何區別”。

遺命簡葬,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引自《晉宣帝.司馬懿傳》

司馬師和司馬昭很詫異,心想老爸為何要這樣做呢?

司馬懿看出了他們的疑惑,隨後說:“魏王曹操死前佈下了七十二疑冢,就是防止盜墓賊盜墓。”

“魏王可是盜墓高手,他曾盜掘漢梁王墓,據說得金百萬,一下子解決了軍隊缺資金的燃眉之急”。司馬懿說罷看了看兩個兒子,見他倆垂首跪在床前。

司馬懿沒有底氣,喘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曹操有鑑於此,為了防止別人打他墓中的寶貝主意,也為了自己身後安定,於是絞盡腦汁想出了四門出殯,八方分散開來埋了72個假墳計謀。這就是曹操的“72”疑冢之計。



兩個兒子聽的仔細,不由而同的說道:“計策雖好,但有個弊端,假如盡掘72疑冢,不是同樣能找到曹操埋的地方嗎?”

司馬懿聽後露出了一絲微笑,一陣喘息過後,司馬懿說:“看來我兒沒有曹操奸詐,你倆怎麼會被曹操的障眼法騙過?”

司馬懿臨死前為兩個兒子上了一堂謀略課。

司馬懿斷斷續續說道:“曹操佈置的72疑冢里根本沒有他的真身,實際在出殯的同時,早就遺計兒子埋到了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了”。

司馬師和司馬昭恍然大悟。

“兒啊,蜀國丞相諸葛亮和我鬥了一輩子,可是他短命,54歲就死在了五丈原,聽說他臨死前遺計劉禪,佈下了疑陣,到目前沒人知道他埋在什麼地方。



司馬懿憤然說道:“顯然諸葛亮和我叫板,他有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之能,肯定預測到將來咱司馬家要得天下,為了防止咱們清算他的過去,和咱們玩起了躲貓貓。”

講真司馬懿果然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諸葛亮的所作所為沒逃出他的研判。

司馬懿於嘉平三年(251年)病逝,享年73歲。

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二人,遵照遺囑“不樹不墳”埋葬了老爸,然後按照老爸留下的錦囊妙計,用毒酒毒死了所有下葬的士兵,除了兄弟二人知道墓址外,沒有第三個人知道。

時光如白駒過隙,千百年悠乎過去了。時間來到了楊老伯開荒的這一天,奇異的事情發生了。



楊老伯刨到的恰恰是司馬懿的陵墓,他刨出的五六枚錢幣經專家鑑定,是魏國錢幣,這時還不能斷定是司馬懿的墓,經過考古人員進一步的挖掘,發現墓中有宣帝、仲達等刻文。

這些出土文物無疑證明這就是司馬懿埋葬的地方,千百年司馬懿墓葬之謎被楊老伯無意破解。

消息很快傳開,當時人們笑稱,司馬懿又輸給了諸葛亮。因為到發現司馬懿墓時,諸葛亮的真身埋葬的地方依然是個謎。(定軍山上武侯祠是衣冠冢,其他諸葛亮的墓都是為紀念他而修建的)。

司馬懿始終沒鬥過諸葛亮,他永遠想不到諸葛亮的計策更高一籌。

原來在魏、蜀交戰的前沿陣地五丈原,司馬懿和諸葛亮死磕,由於諸葛丞相事必躬親,長期超負荷工作讓他身心交瘁,最終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當時司馬懿56歲。



司馬懿得到消息後,總算長出了一口氣,假如諸葛亮不死魏國興許就滅了。

據說諸葛亮臨死前為劉禪留下了一條錦囊妙計:“他讓劉禪派四個壯漢抬著裝著自己屍體的棺材一直往南走,繩斷處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諸葛亮死後,劉禪不敢有違丞相遺命,於是依計而行。

卻說四個壯漢抬著棺材走了兩天後,看繩子完好無損,四人為了偷懶就把諸葛亮的屍體下葬了。打算回去騙劉禪說繩子斷了。

埋葬了諸葛亮,四個人打道回府領賞,等四個人說兩天後繩子斷了就地埋葬了丞相,劉禪覺得不可能,繩子怎麼會這麼快就斷了,經過審問,四個壯漢如實招供了,劉禪大怒殺了四人。



等劉禪平靜後,一想壞了,忘記問四個人把丞相到底埋在哪裡了。後悔也來不及了,從此後諸葛亮到底埋在哪裡無人知道,到現在都找不到真身的埋葬地。

結語:諸葛亮的真身埋在哪裡無從知道,四個壯漢把信息帶到了陰間地府,司馬懿沒料到諸葛亮能想出如此妙計,司馬懿最終沒鬥過諸葛亮。


秉燭讀春秋


2010年的一個夏天,河南偃師縣南蔡莊有個老農在首陽山上勞作,結果用鋤頭刨出了一塊石碑,上面雕刻著一名手拿戰斧的武士。經專家研究、挖掘、考證此處正是司馬懿墓。


而諸葛亮的墓葬至今仍未找到,司馬懿千算萬算卻沒有躲過老農的鋤頭。以此來看諸葛亮之計更高明。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的主要謀士,他是曹魏的四朝元老,司馬懿長期執掌曹魏大權,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一生將隱忍發揮到極致計謀無數。他活的年紀挺長,熬死曹操祖孫三代和諸葛亮。他一輩子都在算計,有人稱他是老狐狸。五丈原和諸葛亮鬥智鬥勇,勝出。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帶兵35萬在祁山,司馬懿帶兵40萬在渭水,兩方擺開陣勢,一決死戰。諸葛亮利用上方谷特別地形定計。 上方谷地處兩山之間,地勢低窪,入口處狹窄,僅容一人一馬通過,而谷內寬敞,能容千人。於是,諸葛亮令人把火 藥、乾柴等易燃物藏於谷中,準備火燒司馬懿,他在山上安排埋伏數千名精兵。



諸葛亮讓魏延誘敵深入,甕中捉鱉。果然 司馬懿上當入谷,谷口被堵。諸葛亮命人將火投入谷內,引燃一切易燃物,一時間火光沖天,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眼看就要化身火海,忽然天空烏雲密佈,大雨傾盆,澆滅了烈火。


天助司馬懿父子,他們突破重圍死裡逃生。諸葛亮此計失敗,從此在五丈原一病不起,54歲終於五丈原,人算不如天算,司馬懿熬死諸葛亮。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73歲,被葬於河陰首陽山。他臨死時還有個“臨終之計”,此計的目的就是保障自己的墳墓不被人挖掘。據《晉書》記載,司馬懿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這樣的安排:



“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不起墳頭,不在葬身處種樹,不立墓碑,不要陪葬器物,不做任何標記。另外也不和遺孀合葬。另外司馬懿還安置後人下屬:“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不許掃墓祭拜。司馬懿下葬的當天多副棺材同時出城,葬畢讓抬棺之人服下毒藥,司馬懿的墓葬處成為千年秘密。期間也有好多人尋找司馬懿的墓穴,清朝年間有個洛陽的知縣叫龔松林是司馬懿的崇拜者,為司馬懿墓痴狂,潛心研究司馬懿的墓葬。經過多方面蒐集材料他認定洛陽老城北的青菜冢是司馬懿的墓葬,並且經常去祭拜,崇拜司馬懿的人包括文人、學者、市民百姓也紛紛效仿。青菜冢一時名聲大噪,引起摸金校尉們的注意,1948被盜挖。1965年專家進行搶救性挖掘,確認這是北魏清河王的墓葬,那麼多人才知拜錯了墓主。誰也沒想到司馬懿的密葬處竟被一老農發現。


司馬懿的“臨終計”其實來自於曹操和諸葛亮。據史書記載,曹操設立摸金校尉等軍銜,專業盜墓取財,貼補軍餉,對前朝墓穴大盜特盜。以至於考古界無奈感嘆“漢墓十室九空”,“漢墓考古靠運氣”。曹操當然不想讓自己死後落個被盜的下場,臨終安排薄葬,用障眼法安排72個墓穴,真身密葬。根據史書的記載,曹操一共有72個墓穴,被稱為“72個疑冢”。直到2009年12月27日,經考古隊才發現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就是曹操。

諸葛亮在五丈原病死後,也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安排,據《三國志》記載: “死後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據說當年諸葛亮遺言讓劉禪叫四個大漢抬著自己的棺材往南行走,一直到繩子磨斷為止,斷繩之處就是埋葬之處。但是當時四個大漢抬了很久繩子都沒斷,累的受不了就商議不再往前抬了,乾脆直接掩埋。回去後領賞時遭到劉禪懷疑,劉禪斷定那麼粗的繩子不會很快磨斷,於是就審訊四人,他們招供後被賜死。諸葛亮的葬身處成了千年之謎,直到今天未解。司馬懿和諸葛亮鬥智鬥勇,千年後還是甘拜下風。


小姐姐講史


諸葛亮讓軍士抬棺行至繩短之地葬之,由於繩子太過結實那麼容易斷,軍士就隨意找地方安葬了,回去覆命劉禪發現有假,將軍士處死。從此無人知道墓地所在地。諸葛亮算天算地連人心也算進去了。棋高一著啊。可以假設四個壯漢,一直往南走,兩天。將四個壯漢的腳力,初步換算一個速度,再去掉休息,吃喝拉撒睡的大概時間,加上人在走路時,雖然是在直行,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偏移了角度,以此來可以算出諸葛亮墓地大概範圍。再來將範圍逐依篩查,想來是能夠找到的。

諸葛亮人品比司馬懿好的多,沒有篡位自立為帝,兩袖清風,權力再大死後還不是一培黃土,名聲臭了是遺臭萬年,加入諸葛亮當初也自立為帝還有今天的萬世敬仰嗎?才智出眾一時回事、對人品敬仰和崇拜是另外一回事!諸葛亮是個首相,他的墳墓裡面並不會有那麼多的金銀寶物。下葬他的那些人都並不殺,那些給諸葛亮修墳墓的獎金也許比他的陪葬金錢多。貪財的墓才被人惦記,他的墓應該多陪葬品是文物而不是金銀珠寶。

實際上的諸葛亮屁本事都沒有,如果真像《三國演義》吹的那麼厲害,怎麼連五丈原都沒出,聽了魏延的,早就拿下長安了,他也只能在劉備的三人小集團裡混混,他要真有才幹,應該輔佐曹操,而不是劉備。諸葛亮找不到我覺得是因為他棺材裡沒放能夠證明他身份的東西,所以你就是挖到了你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而司馬懿棺材裡放了能夠識別他身份的東西所以才知道是他,要是啥都不放,就挖出來一具枯骨你知道是他?

民間傳說:諸葛亮死時,算著司馬懿肯定會扒他的墓,便使一計,治死司馬懿,於是吩咐手下如何如何,手下依計而行。諸葛亮死後,司馬懿高興萬分,就盜掘了諸葛亮的墓,並得到了朝思暮想的諸葛亮的兵書,司馬懿正要翻看,突然疑慮:諸葛亮能掐會算,詭計多端,他一定會算出我會掘他的墓,看他的兵書,看書都是從頭到尾正看,可能會把兵書的正面前幾頁塗毒,把我毒死,哼哼,我才不會上你的當吶!今天我倒著看,從後向前,於是就迫不及待的看了一遍,並且邊看邊用指頭溼溼舌頭,翻翻書。待把書看完,書的第一頁赫然寫著:“司馬懿看兵書死在眼前”。

司馬懿立馬驚恐斃命。諸葛亮生前根據司馬懿聰明又愛疑慮的性格設了一計,料定司馬懿得到兵書不敢從頭看,要倒看兵書,所以就把毒塗在了後邊,司馬懿果然中計而死。四個壯漢埋的諸葛亮,既然是半路就埋掉的,是已經很累很煩躁了,肯定是找個偏僻的無人的地方,挖了個不是很深的坑埋了,諸葛亮本身就沒什麼飾品隨身,有估計也被四人偷走!埋在哪裡的就是一具無名屍體,埋這麼淺屍體要麼被動物挖出或者變成骨頭,時間久了,就算後來發現的是他也沒人知道是他,這是最不保險的下葬方式,但是隻有一點,估計是諸葛亮算到四人肯定不會等繩子斷了才埋他等等一系列都猜到,但是他的屍體基本是保不住的基本是已經沒了!找不到屍體就是找不到他了!大概就是要這樣或者他根本沒想過!所以別亂揣摩一個聖人的想法!你揣摩不來的!

諸葛亮死之前,墓地早已經修好,入口自己設計的一種鎖,進去後永遠出不來。在死之前,早已經物色所謂心腹,告知他死後怎麼葬,有一點他絕不會告訴那些心腹。就是進去後永遠出不來。諸葛亮即將歸西之時,讓心腹將他抬入墓地,就這樣,那些辦事的人就陪葬陵墓。而死後的屍體根本不是諸葛亮……諸葛亮死後,按道理副帥作主,一個丞相的生死誰敢說了算,誰讓四個人抬走的,木牛,流馬拿來做什麼,所以回總部是必然的,如果劉禪殺了付統帥,這故事才有可能是真的,那時蜀國軍事強勝,不可能懼怕哪個來挖墳,所以諸葛亮必須運四成都並建武侯祠。

在我的印象中。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每一輪交鋒。結果都是司馬懿勝,諸葛亮敗。書上都能找出很多理由來為諸葛亮開脫。什麼空城計,馬謖失街亭。自己用人不當,還把責任推給下屬。五丈原充分體現了司馬懿的智慧和諸葛亮的心胸狹窄最後被氣死,還有赤壁之戰和諸葛亮幾乎沒有什麼關係。諸葛亮竟成為了主角。諸葛亮就是一個被神化了的人物。

四個人抬著一口棺材往南走了兩天,能走多遠,一天走打走五十里,兩天最多也就一百十里路,這就可以計算了,方圓百里以內必有諸葛亮墳墓,由於四人簡單把諸葛亮下藏,也沒留下墓誌,所以跟普通人的墓沒什麼區別,也難免讓人找不到,也有可能被人早就挖掘出來了,或是被我們現在搞房地產,修房子的,早就把它挖出來了,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我是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人,離勉縣定軍山很近,經常路過勉縣諸葛亮的武侯祠!我們漢中流傳著很多三國時期的典故,在離定勉縣定軍山不遠的漢江邊,現在歸漢臺區管的龍江鎮孤山村,平平的地方有個巨大的土堆,因此土堆,所以此村叫孤山村。我舅舅家就是孤山村的,我親眼見過這個平地而起的大土堆,很雄偉,我高度懷疑這是諸葛亮的墳!在網上看見過秦始皇的墳,也很巨大,如果孤山村的大土堆不是諸葛亮的,又會是誰的呢?


歷史深度揭秘


三國時期,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智謀在後世看來司馬懿要略輸於諸葛亮,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中,司馬懿以防守為主,以耗糧食為主,現在人們說到司馬懿,除了他的陰狠之外,還會說到他的壽命,因為司馬懿耗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也耗死了蜀漢丞相諸葛亮,最終三國統歸司馬懿,司馬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司馬懿在臨終留了什麼計在千年後被老農破解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活著時在鬥,死了之後還在鬥。

司馬懿在曹真病死之後被調到西線應對蜀漢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一生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為蜀國殫精竭慮,進行了數次北伐,為此耗盡了心血。

在司馬懿第一次面對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就採取了堅守的策略,被部下譏笑“畏蜀如畏虎”,一開始司馬懿還鎮的住,但由於諸葛亮使用了高科技木牛流馬,持續作戰能力超過了預期,司馬懿的威信開始下降,軍中風言風語也多了起來,司馬懿看看再不出擊這威望就要掃地了,於是牙一咬,當了一回純爺們,結果就是被諸葛武侯教育了一下怎麼做人,怎麼打仗。

司馬懿雖然打了敗仗,不過卻證明他的龜縮戰略是正確的,而蜀軍糧盡不得不撤回的時候,張郃去追趕結果丟了性命。


234年二月,諸葛亮又舉大軍北伐,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於五丈原,期間諸葛亮送巾幗給司馬懿以羞辱他,司馬懿就是不上當,死活不跟諸葛亮開戰,諸葛亮就派蜀軍幫助魏國農民種田,意思就是我要長期駐紮跟你玩啦。

不過司馬懿在向蜀漢使者詢問諸葛亮作息和飲食之後,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事必躬親的諸葛亮最終因操勞過渡病逝於兩軍對峙的五丈原,享年54歲。蜀軍依諸葛亮臨終安排徐徐撤退,司馬懿立馬帶兵追擊,老遠望見熟悉的身影還坐在車上,嚇了一身冷汗,留下了“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故事。

司馬懿和諸葛亮在臨終各留了一計,不過在千年之後司馬懿再次輸給了諸葛亮。

司馬懿耗死了諸葛亮,在魏國的威望更是水漲船高,魏明帝曹睿臨終的時候,又讓司馬懿當了一次輔政大臣,而和司馬懿同為輔政大臣的就是豬對手曹爽,249年正月,司馬懿父子三人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奪了曹魏政權,251年9月,司馬懿也走到了人生盡頭,此時曹魏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司馬懿父子手上,曹魏已經名存實亡。


位高權重的司馬懿在臨死前卻吩咐司馬師兄弟,在他死後要薄葬,不要起墳頭,不要栽樹立碑,比他死的晚的就不要和他合葬了。

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司馬師兄弟相當不解,司馬懿說道:“你看看魏王是幹什麼的,他就是盜墓的祖師爺,被他盜的墓有多少,那些生前威風無比的人物,死後不知道被他糟踐成什麼樣,所以魏王死的時候才不封不樹,還留下七十二疑冢,就是怕被人盜了他的墓,我現在這些安排就是不想讓人在以後找到我的墓,死後不得安寧。”還特別交代“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司馬師兄弟遵照司馬懿的遺囑,並把那些到抬棺到墓地的人全部毒殺,司馬懿的墓址只有司馬師兄弟兩人知道。



司馬懿的臨終安排,確實讓他的墓地躲過了千年,不過在2010年的夏天,司馬懿的墓地還是被人找到了,河南偃師市南蔡莊的一個農民在首陽山勞作時,一鋤頭挖到了一個石碑,這無意中就破解了司馬懿的計策,後經過專家挖掘考證,此處就是司馬懿埋身之處。

據說諸葛亮臨終前作了安排,讓後主劉禪派四個壯漢抬著他的棺材往南走,繩子斷的地方就是安葬之處。

這四個壯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材走了幾天,卻發現繩子都沒有要斷的跡象,於是商量了一下,將繩子弄斷,然後安葬了諸葛亮回去覆命,劉禪雖然傻卻也覺得繩子不應該這麼快就斷了啊,於是審問這幾個人,在四個人招認自己為了偷懶所以把繩子弄斷之後,劉禪一氣之下也沒問諸葛武侯的墓在哪就將他們殺了,這下子諸葛亮的墓地就沒人知道了。



司馬懿的墓被找到了,而諸葛亮的墓地到現在還沒被發現,所以大家都笑說司馬懿又輸給了諸葛亮!


歷史紅塵





答:正式作答之前,先說一個離奇的故事。

話說,東漢靈帝時代,益州有一個名叫司馬貌的憤青,恨世憤俗,經常寫詩文罵世道。

詩文寫好了,就焚化祭天。

司馬貌的文采很好,玉帝看到他的詩裡寫“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就決定罰他代替閻羅王上半日班,看他能力如何。

判官故意刁難,呈上一宗反覆纏繞了三百五十多年的疑難大案交由他判。

該案是以忠臣自居的韓信、彭越、英布狀告劉邦夫婦冤殺自己的冤殺案。

司馬貌細審前來後去事,非常同情韓信、彭越、英布三人的遭遇,痛恨劉邦夫婦的薄情寡義,當場拍板說:“你們三人的確是死得可憐!寡人做主,就把漢家天下三分與你三人,各掌一國,報你生前汗馬功勞!”

司馬貌對韓信說:“韓信,你盡忠報國,替漢家奪下大半江山,可惜銜冤而死。寡人發你在樵鄉曹蒿家託生,姓曹,名操,表字孟德。先為漢相,後為魏王,坐鎮許都,享有一半漢家山河。你那時威權蓋世,任你謀報前世之仇。當然了,你終生不得稱帝,以證明你沒有背叛室漢的心思;你的兒子受禪代漢,追尊你為武帝,償還你前生的十大功勞。”

然後對英布說:“發你在江東孫堅家投胎,姓孫,名權,表字仲謀。先為吳王,後為吳帝,坐鎮江東,享一國之富貴。”

又喚上彭越,說:“發你出生在涿郡樓桑村劉弘家,姓劉,名備,字玄德。千人稱仁,萬人稱義。做蜀帝,撫有蜀中之地,與曹操、孫權三分鼎足。曹氏滅漢,你續漢家國祚,可以表明你的忠心。”

彭越跺腳說:“三分天下,正是大亂之時,西蜀一隅之地,怎麼可能和吳、魏分庭抗禮?”

司馬貌安慰他道:“先別急,我早幫你物色好扶助你的文臣武將了,韓信的謀士蒯通足智多謀,可發往南陽託生,複姓諸葛,名亮,表字孔明,號為臥龍。為劉備軍師,共立江山。再發霸王項羽到蒲州解良關家投胎,只改姓不改名,姓關,名羽,字雲長,仍有萬夫不當之勇,與劉備桃園結義,共立基業。”

安排好韓、彭、英三人,司馬貌扭頭對劉邦說:“罰你來生繼續做皇帝,好嗎?”

劉邦面露喜色,說:“好,我前生做皇帝還沒做過癮呢,您這麼判,太好了。”

司馬貌看著劉邦的流氓相,氣不打一處來,咬牙切齒地說:“你來生就做漢獻帝,一生都要給曹操玩,膽戰魂驚,坐臥不安,度日如年。這叫做:前世君負其臣,來生臣欺其君以相報。”安排完劉邦,該安排呂后了。

司馬貌對呂后說:“你呢,就投胎到伏家,將來做漢獻帝的伏皇后,一起接受曹操的折磨凌辱,最後被紅羅長絹勒死在宮中,償還長樂宮的仇恨。”

司馬貌的判定結果有條有理,玉帝稱讚說:“三百多年的陳案積案,你一下子就斷明瞭,真是天下之奇才啊。看來,你的確是有經天緯地之才,今生懷才不遇,來生宜坐王侯之位。這樣吧,你改名不改姓,仍託生司馬之家,名懿,表字仲達。一生出將入相,傳位子孫,併吞三國,國號曰晉。曹操雖說是韓信報冤,但他欺君弒後的惡行,不可為訓。怕就怕後人不知前因後果,有樣學樣,壞了世道。就讓司馬懿像曹操欺凌獻帝一樣欺凌曹氏子孫,以警後人。”

司馬貌大喜,手舞足蹈,連聲叫好……

那麼,按照這個故事的設定,東漢末年的亂世大廝殺,原來是西漢初年的大冤案埋下的禍根,萬物皆有因果,世事全有前緣。

南陽諸葛亮,前生不過是韓信手下區區一謀士蒯通,如何能跟玉帝欽定的“王侯”人選司馬貌鬥?

所以,就有了秋風五丈原、司馬懿耗死諸葛亮的結局。

那麼,所謂司馬懿和諸葛亮“死前都留了一計,結果司馬懿的計謀被一個老農無意中破解,而諸葛亮的遺計至今無人能破”,到底是從何說起呢?

說的無非是諸葛亮的墓地尚無人知曉,而司馬懿的墓地已被髮掘。

諸葛亮留下的“計”是:讓四個壯漢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繩一斷,馬上就地掩埋。

由於墓地是隨機定的,所以至今成謎。

司馬懿留下的“計”是:簡葬了事,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

按說,司馬懿的墓地也很隱秘,但這之前,他的後代——西晉的五位皇帝也都和他葬在一起了,司馬懿根本沒法低調。

那麼,2010年夏天,河南偃師市南蔡莊的一位楊姓老農在首陽山上開荒時,無意中挖出了司馬懿的陵墓。

那麼,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用隱秘的方法下葬,但司馬懿的墓地被髮掘,而諸葛亮的墓地仍無人知曉,可不就是“司馬懿輸給了諸葛亮”?

不過,說老農“破解”司馬懿的計謀,有些欠妥,啥“破解”?不就撞了狗屎運,無意中掘出一座墓嗎?

所以,提問者提這個問題確實很無聊,為了讓這個無聊的問題帶上點趣味,我多講了一段荒誕不經的小故事。

謝謝閱讀。


覃仕勇說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每個人都想在這個亂世中爭取自己的地位,這就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每個人掌握一方土地,建立國家。

並且,每個國家都企圖通過戰爭,把對方吞併。但是,天下終有平定的時候,那麼是哪個家族最後統一了三國這樣混亂的局面呢?沒錯,就是司馬家。司馬家族的崛起就靠司馬懿一個人的隱忍,他是一個十足的陰謀家。

司馬懿在三國時期都是能夠比肩諸葛亮的存在,司馬懿一生都是很坎坷的。司馬懿從小就表現得非常聰明,受儒家的影響很大。所以很多次拒絕了曹操的邀請,不願意在他的手下當官。但是,在曹操的逼迫下,不得已擔任官職。

但是曹操發現司馬懿這個人城府極深,不是一個好人,他絕不會做別人的手下,所以對司馬懿都是非常的小心謹慎。曹操死後,在司馬懿的幫助下,曹丕當上了皇帝,因此曹丕對司馬懿還是很信任的。

但是,曹丕是個短命的人,沒當多久的皇帝,就生病去世了。曹丕臨死前,任命司馬懿為輔助大臣,就這樣司馬懿一直在軍政上有不少作為,在魏國的老臣們相繼去世之後,只剩下他還活著,自然地威望也就慢慢的變大了。

司馬懿的內心一直都是不甘於屈於人下,可是他實在是隱忍的太深了。以至於沒人相信他會謀反,在魏國三位主公都去世之後,司馬懿的野心終於暴露了,當時的皇帝年紀很小,在出去遊玩的時候,發動政變,使得曹爽失去了話語權。

最後司馬懿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魏國最有權力的人,即使皇帝年紀很小,司馬懿依然很謹慎,沒有選擇稱帝。直到他的孫子司馬炎奪取了魏國政權,他才被封為皇帝。

古代的人死後,都希望自己的陵墓可以不被人打擾,但是在那個混亂的時候,很多人就是以盜墓為生,當時的曹操就建立了一支盜墓小隊,為自己蒐羅財寶,曹操的摸金校尉也變成了眾人皆知。

各朝各代的貴族們都沒少為自己的墓葬花心思,有的人用機關,有些人用假的墓來騙盜墓賊。曹操作為行家,當然是想盡一切辦法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盜,光是假的墓就有72個,很難有人找到自己的墓。知道2009年的時候,一位農民無意中才發現了曹操的墓葬。

那麼,司馬懿這樣一個聰明的人,又是怎樣安排自己的身後事的呢?司馬懿沒有選擇各種珠寶陪葬,而是選擇了一切從簡,用四不策略,徹底斷絕了盜墓賊找墓葬的念想。也就是不起封土堆,在墳上也不要種樹或者花草,不要立墓碑,也不要放隨葬的東西。

正是這樣的策略使得,司馬懿可以安靜的地底下躺一千年之久,後代的子孫更是不可以去祭拜他。這樣,自己的墓葬隱藏的也就更加的完美了。

不得不說這樣一個人是多麼的謹慎,生前那麼的隱忍,死後也要把自己隱藏的如此之深,真的是讓人心生敬佩。司馬懿的這個方法非常的管用,人們只知道他的墓在首陽山,但是首陽山那麼大,盜墓賊想找可就非常難。

但是,終有暴露的時候,1700年後,被一個農民開墾荒地,發現了司馬懿的墓葬。諸葛亮就顯得更加的聰明,諸葛亮死前就讓劉禪為自己準備四個強壯的人,在自己死後,這四個人抬著棺材往南一直走,繩子斷了就停下,在那裡把他下葬。

但這四個人,十分膽大,隨便就把諸葛亮埋了。劉禪知道後立馬下令殺了這四個人。也沒問諸葛亮被埋在哪?至今諸葛亮也沒被找到是葬在哪裡,這裡就可以看出諸葛亮可能更勝一籌。


文史趣雜談


事情是這樣的。司馬懿晚年的時候,為自己找好了埋骨之所:首陽山。這首陽山在哪兒呢?在河南洛陽市偃師市邙嶺鄉,為邙山在偃師境內的最高處。司馬懿選擇這裡是有原因的。

有句話叫做“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北邙就是邙山,這地方不但風景好,風水更好,陰陽先生們認為這裡是墓葬的風水寶地,到“下面”後能住得安樂,還有利於子孫,所以東漢、魏、晉的王侯公卿們不約而同的把死後的宅子安在這裡。

唐朝王建寫過這樣的詩句:“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描述的就是這種狀況。

司馬懿也不能免俗,選擇埋骨於此。但是,為了避免墳墓被盜,他臨終前遺命簡葬,還說“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意思是給他穿戴起來埋入墓穴就行,不起墳頭,墳前不栽樹,不設什麼明顯的標誌。

原則就一個:不要讓人看出這裡埋了個人。

按司馬懿所想,他已經這麼低調了,墓穴絕對不會被發現。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千年後的某一天,有個老農在首陽山種地,不經意間挖出些錢幣,再挖,挖到塊石碑,他趕緊報告有關部門,專家們來了一研究,好嘛,正好是久尋不到的司馬懿之墓。

司馬懿費盡心機,還是沒保住自己的墳墓。因為他的老對頭諸葛亮的墓葬還沒被發現,大家就笑說司馬懿又輸給了諸葛亮。

其實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司馬懿不是一直輸給諸葛亮嗎?

諸葛亮臨終前也對身後事做了一番安排。

正史《三國志》中的記載是:“死後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

咱們會發現個小秘密,“殮以時服”這事兒是諸葛亮先提出來的,司馬懿很可能是學習他的。

而在傳說中,諸葛亮去世前曾令四位強壯的士兵抬著他的棺槨在定軍山一路南行,繩斷便葬,這四人後來被劉禪殺了滅口,他的墳墓具體位置此後無人可知,至今也沒被發現。

總之,諸葛亮和司馬懿為了死後的安寧都是煞費苦心,我覺得這和曹操是很有關係的,要不是他手下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盜墓部隊太厲害,大家何至於這麼小心?

雖然曹操死得更早,盜墓部隊可還活著呢。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首先聲明一點,邏輯文史姨接下來講的,就是個野史故事,大家千萬別當真,看完一樂就行了…

由於《三國演義》的渲染,大家很願意把司馬懿當作反派來分析對待,自然有關他的野史故事也是黑料百出。就拿今天這個故事來看,所謂的最後一計,無非就是針對自己死了到底埋哪的。當然這個故事也是有鋪墊的,那就是司馬懿在選擇墓冢時純粹是在模仿諸葛亮。

相傳當諸葛亮臨死前,特意“懇求”劉禪不要給自己搞什麼國葬,就讓四個士兵拎繩抬著自己的棺材一直往南走,啥時候繩子斷了就地下葬就行。所以我們現在也不知道諸葛亮的屍首究竟埋在了哪。

而小說和野史中的司馬懿本就是奸詐多疑之人,他深知自己不遺餘力的伐蜀已然成為倖存蜀人的眼中釘,並且曹操都有七十二疑冢,他不能比他差吧。因此他在去世之前叮囑司馬師和司馬昭,把自己偷偷埋了,事後再殺死所有知道他真墓的參與者,這樣一來他就能在地下安然的長眠了。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也不知道司馬懿的真墓在哪。

再後來就是肥皂劇劇情,說有一老漢在種地時不小心把人司馬懿的墓給挖出來了,然後一分析就知道了司馬懿當年的想法。因為諸葛亮的墓沒被發現而司馬懿的墓被偶然找到了,所以就說司馬懿百年之後還是輸了。

怎麼樣,是不是很扯?

其實整個故事就是為了黑司馬懿而存在的,至少我們知道,曹操從來沒弄什麼疑冢,司馬懿也是安然的長眠於高陵。

所以大家當故事聽聽就得了…



邏輯文史游


司馬懿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他們生前就智勇雙全,想出出過無數令人拍案叫絕的計謀,到了臨終之前兩人還不忘留下一計以保自己死後安寧。不過,司馬懿的計策在千年後竟被一位老農無意中破解了,於是很多人都笑司馬懿死後又輸給了諸葛亮一次,不過也有人表示司馬懿並沒有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司馬懿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吧。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曾輔佐魏國四代皇帝,是魏國的肱骨之臣,不過後期他的權勢壯大之後便成了實質掌控朝政的權臣。司馬懿一生隱忍狡詐,他野心勃勃卻在前期耐心蟄伏,最後熬死了三位主君和勁敵諸葛亮,成了三國時期的大贏家之一。而諸葛亮則是蜀國的頂樑柱,智謀權數皆為三國頂尖。這兩人生前曾有多次交手,可以說各有勝負,高下難分,於是世人極喜歡拿他們來作對比。

那兩人臨終前到底是留下了什麼計策呢?

兩人中先去世的是諸葛亮。諸葛亮知道自己一生中得罪過無數人,死後必會引來別人的報復。於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墓穴被別人發現,他死後讓人將自己簡單下葬:只穿常服,不予隨葬,墓穴足以容棺即可。

千年來,後人只知諸葛亮葬在定軍山,卻從沒有發現過絲毫諸葛亮墓穴具體所在處的消息。而司馬懿和諸葛亮有著一樣的擔憂,他也害怕死後造人掘墓,再加上他可能也有想要和諸葛亮再爭高下的心理,他便安排自己下葬當天讓人同時抬多個棺材出城,事後再殺了那些知情人,同時自己再處以薄葬,防止盜墓賊擾他清淨。

下面再來談談司馬懿墓穴被發現的具體情況吧。

時間來到2010年的某一天,一楊姓老農在首陽山上開荒之時發現了幾枚錢幣,因為此山上曾發現過多個西晉皇帝的墓穴,於是他便立刻找到了相關部門。後來經過專家鑑定,這幾枚錢幣屬於三國時期。

經過持續挖掘調查,在該土地下,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三國時期所建的墓穴,並在墓穴中找到了一些關於司馬懿的刻文,於是就有許多人堅信此處就是司馬懿的墓穴所在。但是與此同時,諸葛亮的墓穴所在依舊是個未解之謎,從而便有了司馬懿又輸給了諸葛亮這一說法。

不過還有人認為,司馬懿的下葬之迷並沒有被真的破解,且不說這墓穴可能有假,就算是真,那也只是因為巧合,墓穴之處才會被公之於眾的。若是沒有那位開墾老農,就算再過一千年司馬懿的墓穴也未必會被發現。所以就計策而言,司馬懿並沒有輸給諸葛亮。

其實像司馬懿和諸葛亮一樣對自己安葬之處下功夫的還有曹操,他那玄妙的七十二迷冢也是非常有名的,不過在幾年前他的真實墓穴還是被找到了,可見司馬懿和諸葛亮二人的計謀之高超。

雖然至今我們還未見諸葛亮安葬之處的蛛絲馬跡,但是相信總有一天,諸葛亮的墓穴之謎也會像司馬懿、曹操等人的墓穴之謎一樣被解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