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利义勇的关系是什么?

用户7206120973133


首先我没有完整的看过《论语》,因为我不太喜欢他,对孔子的了解也只是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身材高大,会射箭,周游列国,两小儿辩日,弟子三千,有72个好学生,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打到孔老二。提到利义勇个人认为:不能一提就君子,小人什么的。每个人出生成长的客观环境不一样,他对利义勇的主观理解也不一样,不能用孔子的所谓标准来要求每个人。环境的变化也能使君子和小人的身份发生变化,也能使人对利义勇的理解发生变化。谢谢!


曼陀罗华忽然间


义而能勇,勇而能有利,利他利己。在孔子认为一个完善的人格。要具备仁义礼智信五种品质。在人世间你这五种品质修身养性,使人最终回归到道上,从而达到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


沈德春


仁,义,礼,至,信


雷伯心语


孔子很少谈利,常常把利与义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利指的是私利,往往是从自身角度去考虑利害得失,如果天天计较于个人利害得失,哪还有心思去修德?

义者,宜也,就是合适、恰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孔子所说的义,是指道义,是做人做事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看重的是义,小人看重的是利。

利是人之欲,容易引起争端,重利必然害义。孔子强调,面对利的时候,要想到义,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适宜,是否符合义的要求。

勇,勇敢,有担当。真正的勇要看为什么而勇,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是不勇敢的表现,说明为义而勇才是真的勇。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不胆怯,不回避,可能战胜不了,但是不怕牺牲,为正义而战,这才是勇敢。如果不是由义而勇,就有可能为乱为盗。


丁小的时空


利而无害叫作义(宜),义之所为叫作勇。想想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无上玄玄


大家好,我是金斗山下,为了这个问题,我看了一个下午的《论语》注解。论语里边的”利义勇“三字基本上都有两个以上的注解意思,有些是做形容词来用的,有些是用做名词来用的,依照问题中的指向,我们把名词使用时的利义勇三字作为重点解释。希望我下面的分析能够得到你的认可。



“利”字在论语中的基本含义。

利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11次。有七次是用来表示好处,利益和吉利等意思。根据原文整句意思“利”应该是指财富。子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孔子又说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基本意思就是说,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丧失更宏大的事业。另一个定性指向是君子重义小人重利。这种论述和我们现在的认知是完全符合的。

“义”字在论语里的基本含义。

“义”在《论语》中整句话出现时表示一种行为准则,这种准则具有正当性以及合理性,它也是一种道德标准。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子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做官施与民众恩惠,用民效力要看是否有义)。孔子又说了,不义而富却贵,于我于浮云。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义”是作为道德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优劣的,道德高尚的人得到了肯定,道德丧失的人在这里被深深的鄙视。



“勇”字在论语里的基本含义。

“勇”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16次,它在论语原句中具有双重意思表达,一种是积极意义上的论述,它与儒家思想推崇的仁、义、礼相关,一种是消极意义上的使用,和“义”呈相对相反的意思表达,比如善勇好斗。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中关于“勇”的定性很明确了,近义之勇为智勇兼备,有悖于义者为乱的根源。

由此可以看出问题中“利、义、勇”的关系是“义”为中心思想,”利“”和“勇”为从属关系,患得患失关键在于心中存有一个义字,见利忘义和见义忘利也只是一念之间,智勇兼备和善勇好斗也只是“仁义礼”的拥有和缺失罢了。所谓“义””字当先,所有用不义之财换来的大福大贵,在孔子眼中都像过眼的烟云一样。


斤斗山下


按照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念,利与义应该互补双赢的。只有赢得了人脉,也自然而然赢得了利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追逐利益是我们的本能。但是,不能见利忘义,把人类最宝贵的善良本性丢失了。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自古有之。有些人为了利益不惜出卖人格,出卖良心。一切以获得最大利益为准则。甚至,有的人做出买卖儿童,杀兄嗜亲等丧尽天良的不齿之事。

这种发不义之财的人,获取的财富再多,也只是一个没有一点道德和良知的行尸走肉。

奉劝世人:一定要摆正利与义的位置。切莫要重利轻义。

仁义常常在,福禄滚滚来。

一切按照良心行事,一生自然顺利平安。


品茗赏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个完美的人格一定要具备“仁智礼义信”高尚品质,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在利义勇的关系上,孔子有着十分鲜明的态度,义居首、勇次之、利再次之。

即主张义然后取之,只有符合义的才能获取;倡导义勇――忠诚之勇,反对利勇――争利之勇。


老坛新说


一、义包括道义和义务两个内容

孔子师徒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他说:“行义以达其道”《论语》,他的徒弟子夏则说:“信近于义”,意思都是指人要讲道理、守信用,这便是道义、义。孔子认为义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说:“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孔子没有反对,这显然把义指为君、臣、民三者之间役使和效劳的关系,即义务。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君子处世,无可无不可,要以义为规范准绳。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们要“务民之义”,意思是领导人民走向义。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务民之义”的好方法,他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他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诲,也曾说:“不仕无义”,意思是说,不为帝王当官做事是不义的。孔子对义的论述,成了千古名言,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历代忠义之士,或高风亮节,安贫乐道;或慷慨为国,视死如归。

二、利民惠民我不贪利

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如果放纵地追求利就招致怨恨,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由此,他自己很少谈论利:“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主张不贪图小利,他说:“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认为义是诫止人们不贪利的法宝,他希望人们“见利思义”。然而利毕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孔子主张要利民、惠民,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意思是说用民人有利的事物去便利人民。孔子办教育就是这样的实践:民人希望读书获利,情愿交学费学习;孔子收费办学,对民对己都有利。这便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孔子认为利是调动人的一种工具,“小人喻于利”,可以使小人听话受治,明智的人会因为行仁获利而保持仁德,他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意思是仁人会安于仁德,智者会以仁德获利而守于仁德,所谓“吃小亏赚大便宜”正是“智者利仁”的奥妙。孔子对利的克制态度影响了后人,所以后人在取利的时候或文过饰非、强词夺理,或羞羞答答、欲取又推,或明让暗取,巧取豪夺;当然也有大量舍己利人的好事千古流芳。这都与孔子的影响不无联系。

三、孔子对勇的理解

孔子主要从义的角度去看待勇,把勇分为有义之勇和无义之勇;孟子主要从事否对天下有利的角度去看待勇,把勇分为能够安天下的大勇和好勇斗狠的小勇。所谓大勇就是要能在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使百姓得到安生;而不能逞个人的义气,斗勇使狠。

四、孔子将义利巧妙调和

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褒义贬利;但孔子又将二者巧妙地调和起来,相辅相成。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实质是说只要道义允许,便可以合法顺理、正大光明地取利。孔子一生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个问题。孔子教学要收“束脩“作为学费,孔子要收各王公大夫的馈送。但孔子有一个严格的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是不义之财、无道之官,孔子看得象浮云一样轻。孔子正是坚持了这个原则,所以辞官游学十四年,终生困穷。孔子所希望的是“义而富且贵”,是小康,是大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





以色列文化你知多少


孔子对利义勇的问题十分重视,多次阐明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义利兼容的人生价值观。要有勇气先义后利。有勇气重义轻利。。。

这样的价值走向在今天仍值得弘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