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网红菜”—西洋菜、东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民国时期,各地的菜馆,依然是中菜的天下。然而,由于当时与外界接触渐趋频繁,东西方来华人数急剧增多,因而在交通要冲及沿海各大城市,出现了相当多的西菜馆和东洋菜馆。

民国时的“网红菜”—西洋菜、东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西菜馆亦称番菜馆,出现于清朝后期,是来华洋人不断增加后出现的一种饮食现象。起初,西菜馆都由外商或者华侨开办,后来,国内商人见西菜馆生意逐渐兴隆,不但来华的洋人及华侨等爱吃西菜,国人对西菜的饮馔之道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也陆续投资经营起西菜馆来。

民国时期,各地开设的西菜馆,数量颇为可观。以上海为例,在20世纪30年代初,有英、美、法、德、意、俄等各式西菜馆上百家,而到了40年代末,各式西菜馆已布满上海全市,总数达到近千家。

民国时的“网红菜”—西洋菜、东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民国时各地开设的西菜馆所制作的西菜,是一个泛称。实际上,它有着英式、美式、德式、意式、法式、俄式等不同的风味。英国菜的特点是油少而清淡,调味丰富,烹制方法有煮、烤、烩、煎、炸、蒸、侷等。美国菜的烹调方法类似于英国菜,不过在口味上,美国人喜欢咸中带甜。俄国菜则不同于其他欧美国家的菜肴,它油多味重,讲究酸、辣、甜、咸诸味并陈。

民国时的“网红菜”—西洋菜、东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这么多不同风味的西菜,不仅满足了来华的洋人在异乡客地吃到本民族的特色菜肴的要求,而且使得一些经营传统菜肴的商人幵始了适应新形势的改革。在苏州,西菜馆的开设,影响到了传统菜肴的经营者。有些苏帮菜馆,通过吸收西菜的某些长处,以拓展自己的业务。据载,当时"城中饭店时出心裁,每多新法,如番茄鱼片、咖喱鸡丁,略参欧化,食餍所好,一时仿而行者几乎满城皆是”。

民国时的“网红菜”—西洋菜、东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除了西菜外,民国时舶来的饮食中,还有一种东洋菜。经营这种菜的菜馆,绝大部分由日本人开设,在口味上完全有别于中菜和西菜。这种菜的主要品种,一只叫Sukiyaki,即用肉类和各种蔬菜豆腐放置火锅内,随煮随吃,颇相类于中国的暖锅;另一只名Osasmi,即将一种不腥的鱼,就着酱料姜丝生吃。这种菜的影响,从总体上说,没有西菜来得大。

民国时的“网红菜”—西洋菜、东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民国时期,尽管中菜、西菜、东洋菜的名目繁多,菜肴品种十分丰富,然而,人们对于饮食文化的追求,一点也没有放松。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从而使传统的中菜更具表现力,使传入的洋菜逐渐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民国时的“网红菜”—西洋菜、东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30年代,国民党元老陈果夫在任江苏省主席期间,曾亲自设计过一种"江苏名菜",以实践他在饮食方面的主张。他认为,人们对于食物,最基本的要求是口感好。但是,理想的美食,仅仅味道上口是不够的,还应色美、闻香、音和,能滋补身体、有益健康。从这些原则出发,他决定将番茄锅巴炒虾仁和神仙鸡两道菜结合起来,改良成一种新食谱。为此,他专门设计了具体的做法,并请人在南京、湖州等地实验。1934年秋,在江苏省举办全省物产展览会时,他再次请人实验他多年设想的名菜,结果获得了成功。

民国时的“网红菜”—西洋菜、东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这道名菜,用料一般,仅为鸡什、番茄、虾仁、锅巴几种。制作也不繁琐,只要将油炸锅巴倒入煮沸的鸡汁虾仁番茄汤内即成,但因其集鸡、虾的鲜美,番茄的色泽,喷香的锅巴入汤时清脆的声响汇于一菜,故被陈命名为“天下第一菜"。为了赞颂这道菜的好处,他特地写了一首《天下第一菜颂》以为宣传。

是名天下第一菜,色声香味皆齐备。宴客原非专惠口,自应兼娱眼耳鼻。此菜滋补价不贵,可代燕耳或鱼翅。番茄锅巴鸡与虾,不独味甘更健胃。燥与湿兮动与植,中外水陆品类萃。勇能赴敌屈能伸,因物尤可长志气。我今郑重作宣传,每饭不忘愿同嗜。

此后,"天下第一菜”就流行开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