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我被降薪几千了,怎么办?问问大家所处的行业如何?谢谢?

用户6379581537118


目前汽车行业到了最近几年,甚至最近二十年最危急的时刻,这是不争的事实,挣钱的时候,大家盆满钵满,不挣钱的时候,公司开源节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你被减薪是企业准备过冬的正常行为。如果你还想在汽车行业发展,不管你跳槽到哪家企业,目前的形势也不可能给你更高的工资。如果你原意跳槽到其它行业,因为工作经验的缺乏,估计也不可能给你更高的工资。所以你的应对之策不是很清楚吗?

如果工资降的离谱,那说明公司是想以此为方式来逼人离职,你要看看合同中有没有工资的具体约定,有约定的话,可以看公司有没有违反约定,没有约定的话,目前的法规还无法约束公司行为,干脆跳槽其它公司得了,收入会降低一些,但是不会这么郁闷。


此处有声胜无声C


如果是月降四千,这位要么是主机厂工作,要么是零部件高层工作。

18年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说今年是寒冬,到明年就好了。19年的时候,大家才真正体验到真正的寒冬。随着今年大型民营公司国威破产,在行业内引起很大骚动,有人说是被吉利拖死的,有人说是运营不好造成的,最终原因没有公布。

德系车今年业绩很差,大家都知道今年夏季,上汽大众多家基地出现停产停工的事情,后面恢复生产了,但是销量不如以往。以前都是双月工资,现在都是单月。即使发双月也打折0.75 。他下面的零部件供应商也非常难受,比如行业热成型大户某民营企业YF公司,从前年出现拖欠一个月工资,到今年拖欠两个月甚至三个月工资,公积金不交,奖金不发,烟台分公司拖欠一年的社保不交,不知道后来有没有解决。再比如,新能源博郡公司,一直因为拖欠员工奖金,被员工仲裁,百度贴吧闹翻天。唉,说多了都是泪。

汽车行业的确是在走下坡路,但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下坡路,这是体现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关键时刻,降薪裁员不是根本办法。




南湾徐


本人从事汽车行业,对于汽车行业的下滑,我觉得要有几个基本的认识

1.汽车行业的下滑是全方位的,不只是中国汽车行业,全球都疲软了;不只是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咨询公司,设计公司,销售公司都会死一大批。

2.导致汽车业下滑如此严重是多重因素造成的,绝不是仅凭国家出台个优惠政策就能改变颓势的。国际经济形式不好,都在打贸易战,搞贸易保护主义,;国内经济承受巨大下行压力,国人的消费能力早已被房地产消耗殆尽;中国人都爱面子,但凡手中有钱,就会去买车,现在不买了,说明兜里确实没钱了。日系车一枝独秀,说明质量、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前些年国产车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好像谁都能造车,但是真正有技术的凤毛麟角,所谓的逆向开发其实就是抄袭。

3.汽车行业的下滑将是长期的过程,很难说现在是不是已经到了最难的时候,要做好过冬三五年的准备。未来几年,会有一大批车企熬不过这个冬天,熬过去的才是真正有实力的。

4.危跟机永远是并存的,一旦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上(氢能暂时不作指望,别人领先太多年)有所突破,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高,BMS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在加上无人驾驶跟车联网技术突然,相信冬天过后,春天终会来临。


用户930141388279


近两年,或许未来还有一两年汽车行业都不会有大的反弹。特别现在受各种因素导致作为大宗商品之一的汽车行业显现出走下坡路。所以很多汽车企业失去了以往的繁荣。

为了自保,活下去。各大汽车企业通过多种手段降成本。其中最快最有成效的就是降薪裁员。这个时期有多长?我预估到了2020年下半年才会有好转。所以,第一条路,被降薪的职员工人在现有的薪资水平下还能坚持的建议和所在公司继续艰苦奋斗。

第二条路,如果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生活的,或者厌倦现在的岗位且看不到希望的还是趁早离开吧。当然现在整体市场经济动力弱,大环境不理想。除了现在还有那么一两个行业还能增长,基本都有点难。所以同行业跳槽就别考虑了,现在汽车企业哪一家都一样。

跨行业跳的那要看你有没有其他技能了。毕竟隔行如隔山,况且从你被降薪几千块来说可以猜到你应该是具有几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了。35岁以上除非特别突出否则跳槽很难,更何况还要跨行业。

第三条路,创业。但是创业更加的艰辛且投入也不少,当然你有很好的项目另说。

第四条路,利用空闲时间做点副业弥补降薪的损失,既不会有大变动也还能维持下去。前提是你能做。

最后,其实很多人都不好过。特别是汽车行业,但各行业都是相连的,会逐步影响到各行各业。唯独勤奋才能不会饿死,祝你好运,祝所有人好运。


三轮轿跑


同为汽车行业,不过我们是研究机构不生产车,我来说说我对汽车业未来的看法。

1.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其实在2015年汽车消费行业已出现了颓势,那是汽车销售量同比放缓的一年,为了稳定经济,当年国家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刺激已经放缓汽车的市场。这就如同有一只无形的手,把一位精疲力尽正在休息的人重新拎回跑道,告诉他必须继续跑下去。于是“汽车行业”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在这种增长下真正的问题被掩盖了,汽车业出现了“虚假繁荣”,车企开始大量招人盲目扩张,为今天的行业不景气埋下伏笔。大量的扩张在好的时候自然是能赚钱的,但在行业不好的情况下自然只能是雪上加霜。



2.未来汽车行业的局势与变革

汽车业其实经济的晴雨表。汽车首先是大宗商品,但又不是生活必需品,它可以反应市场的真正形式:人们手里有钱时汽车销售量高,没钱时无论怎么降价汽车销量都是下滑。所以这轮汽车销量下滑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下滑导致的降薪裁员实际上是对行业的一次洗牌和清理。

本来汽车业下滑是正常的,但可以看到最近不少企业出现的是暴跌甚至是腰斩(长安全系列),这是多种问题叠加的结果。包括房价高企导致的居民负债率攀升到极限,贸易战对出口经济的影响,极端天气、疫情和虫害对农业的影响,再加上资金进入炒作水果和农副产品,各种因素叠加导致汽车业在短期内不能复苏。

所以现在汽车发展需要做的就是保存实力加大研发力度。很多人觉得国6标准、新能源都是坑钱的玩意,可是实际上确实如果出现国7.8.9标准,新能源车(混动、纯电、氢能)技术成熟开始普及以后,带来的优势绝对明显。就像华为一样,如果我们只看中眼前的利益,华为就不是华为,而是oppo或者魅族一类的厂家。

更多汽车咨询,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深蓝月华!”


深蓝月华


有人说,汽车寒冬已经开始来临。但实际情况是这个冬天有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在2015年左右如此火爆的汽车市场(火爆到风口浪尖猪都会起飞的状态)会突然变得一蹶不振呢,个人猜想有以下原因。

①消费结构变化:15年年末是房地产迅速抬头的一个年头,高额房价瞬间掏空了好多刚需群体的腰包。以郑州为例,短短的半年时间,房价均价从7千上涨至1.3万,很多在高点买房的人哪还有闲钱去购车。

②购置税优惠政策终止:购置税减半可以为消费者节约不小的一笔费用,随着这项优惠的结束,有没有新的优惠政策推出,消费者积极性会受到一定打击。

③限购限号范围扩展:更多的城市甚至一些三四线城市为了环保指标加入到限购限号大家庭,随着车辆的增加,停车位等配套不够完善,出现大批买车去没地方停车的现象。购车后乱停车导致的交警贴条罚款更是打击消费者周边朋友亲戚购车积极性。

④车辆逐渐饱和:以前农村买个车都会组队参观,倍有面子。现在连农村这个巨大的市场都快饱和了,年轻人结婚买车成了标配,几乎家家户户有车。新车置换成成本高,二手车保值率越来越低,置换群体也处在观望状态。

以上原因导致这两年整体汽车行业颓势显现,每个主机厂销量都在下跌,一些不知名的三流车企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这就导致了许多销量暴跌的车企,尤其是私企,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裁员降薪减福利。

有些人庆幸没有被变相裁掉,但是却躲不掉行业颓势带来的负面效应:降薪。一般人事降薪有几种方法:

①降低住房公积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市最低标准执行;

②降低绩效奖,直至消失,温水煮青蛙;

③取消各项节日福利,补贴福利;

④调整工资结构,把基本工资调整为市最低标准,其他为岗位工资,计件工资等。

等上述一系列人事措施落实到位后,发现到手工资少了几千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原先销量很好的一些车企,落差更为突出。

目前,汽车行业整体工资确实有所下滑,尤其是一些落后的企业。但是整体来讲,汽车行业仍然是个技术水平和薪酬待遇较高的行业。汽车行业的寒冬也不会一直持续,随着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基础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的扶持,以及后续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出台,相信汽车行业终会度过难关,蓬勃向上!

如果你很在意降薪,同行业跳槽去了别的企业可能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有其他计划那就换行业吧。如果能够忍受降薪,企业又没有其他的问题,那还是等待,蛰伏吧。

毕竟,现在干啥都不容易!



小泽不开车


工作中被无缘无故降薪,确实是个令人恼火的事。
被降薪,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看看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理由,其次是看降薪的幅度是否是自己所能接受的,如果降薪幅度太大,又何必在一颗树上吊死呢!
汽车行业属于典型制造业,制造业的产业层次、链条都比较多、比较长。就拿一个制造车间来说,最低曾的普通工人,往上依次应该是小组长、大组长、车间管理员、生产部管理层等等。
而一般最底层的普通工人干着最累、最脏的活,拿着最低的薪资,还得忍受两班、三班倒工作机制,以及偶尔的加班加点赶生产量,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无理由的降薪,就更是不能接受!
一个好的管理者、一个好的公司,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时候,一定不是第一时间想到降低一线员工的工资,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汽车行业的现状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六大地区的的汽车销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南地区汽车销量下降幅度最大。
上半年,华东地区销售5.58万辆,同比下降12.56%;中南地区销售3.32万辆,同比下降15.99%;华北地区销售2.14万辆,同比增长1.75%;西南地区销售1.99万辆,同比增长4.56%;西北地区销售1.24万辆,同比增长2.52%;东北地区销售0.97万辆,同比下降1.68%。
从汽车协会的统计图上来看,上半年每个月的汽车销量都不及2018年,也就是已经连续6个月同比下滑。而整体来看,整个2018年上半年汽车销量也是处于下滑态势。
数据显示,2018 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自 1990 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全年国内市场销售整车 2814.6 万辆 ,同比下降 3.8%;其中,乘用车销售 2369.4 万辆,同比下降 4.7%;商用车销售 445.2 万辆,同比增长 1.4%。
甚至类似上汽这样的大型车企,已经直言,汽车市场寒冬来临!

上市车企利润情况

从上市车企的利润分布来看,上市车企盈利情况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以上汽、广汽、长城为代表的头部车企盈利能力良好,依然能够保持业绩正增长。
而像宇通、比亚迪、一汽、东风、金龙这些则出现明显的业绩下滑,不过也还算可以,至少还能够盈利。
但是,像福田、长安、力帆、江淮、海马这一类上市车企,不但业绩大幅下滑,而且还出现巨亏,其中福田汽车2018年扣非净利润更是巨亏近42亿,长安亏损31亿,力帆、江淮亏损近20亿。
从这个数据就能看得出来,汽车行业这两年确实不太好过,可以说大部分车企的盈利情况堪忧,业绩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些车企就想到,通过降低员工薪资的方式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从而缓解公司业绩压力!
特别是亏损严重,业绩压力巨大的车企,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应付职工薪酬也出现较大的下降幅度。说明这这种行业寒冬时期,企业为了生存下去,都在采用降薪的方式过冬。
但笔者认为,即使企业选择采用降薪的方式降低企业成本,也不应该首先拿一线员工开刀,而应该从管理层开始,首先降低一些人浮于事的管理层薪资,其次再一级一级往下。与其说降低一线员工薪资是企业生存的一种方式,不如说一线员工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基础!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们的支持!


锐眼财经


正常啊!制造业就这样,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现在汽车行业开始下行了,未来十年汽车行业不好干,需要内部挖潜力,提高整车技术水平,价格要不断的下降!汽车行业吃肉的时代结束了!


马大爷580


咱们都在汽车行业。涉及上下游产业,相关联的配套工厂和主机厂一样,开工率不足,生产线逐步恢复产能,今年的预期销量也不会很好,都说一年不如一年,也许2019年就是最好的一年了。降薪也会成为常态,放平心态吧,去适应这种经济急刹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ac9de50643742bb826e518ac06e7345\

不想睡觉的魏什么


大河有水小河流,道理很简单,个人依附于公司,公司好个人才能好。这个情况下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让公司尽可能的离不开自己,最大化的发挥个人价值才是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