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开,塘鳢鱼肥


油菜花开,塘鳢鱼肥


吃过中饭,下楼走走,见到塘鳢鱼上市了,一问价格,吓了一跳——每斤百元以上。

每当春天油菜开花的时候,姑苏一带的塘鳢鱼便体肥籽满,成为江南水乡独特的名菜佳肴。

塘鳢鱼,又名“蒲鱼”,杭州人叫“土步鱼”,有的地方还叫“吐哺”,为鳢科小形鱼类。其体形粗壮,前部浑圆,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口上位,两颌有细齿;颊部肌肉发达。

体呈黑褐色,带有黄色光彩;腹部淡黄,体侧有不规则的大块黑色斑纹,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背鳍2个,彼此分离;腹鳍胸位,左右分离,长达10厘米左右。

早先在乡间的沟渠池塘常有见到。


油菜花开,塘鳢鱼肥

俗话说:“菜花黄,土步鱼嫩又壮”。

塘鳢鱼为底层鱼类,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潜伏在水层较深处或石块下越冬,以小虾、小鱼为主要食物。故而塘鳢鱼肉质细嫩,又少刺,味道鲜美,富有营养。

每到春天油菜花盛开之际,便是塘鳢鱼产卵的佳期。此时,在江南的水产交易市场上时常可见。

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对“塘鳢鱼”情有独钟。


油菜花开,塘鳢鱼肥


汪曾祺曾在《故乡的食物》一文中有过这样的描写:“苏州人特重塘鳢鱼。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鳢鱼,眉飞色舞。塘鳢鱼是什么鱼?我向往之久矣。到苏州,曾想尝尝塘鳢鱼,未能如愿。后来我知道:塘鳢鱼亦称土步鱼。

袁枚《随园食单》:“杭州以土步为上品”。清代诗人陈璨也有诗赞叹:“清明土步鱼初美,重九团脐蟹正肥,莫怪白公抛不得,便论食品也忘归。”

清代王端履曾有竹枝枝词里有写道:“竹篱轻傍渔舟插,要买新鲜杜父鱼。”


油菜花开,塘鳢鱼肥

塘鳢鱼蒸蛋

又到江南鲜花烂漫,杨柳青青,品尝塘鳢鱼的时节。

在宝贝孙女3岁以前,只给她做过二次“塘鳢鱼炖蛋”。因她太小,再鲜美的塘鳢鱼还是不敢让她吃,怕鱼刺。

现在孩子4岁,会自己吃饭了,是时候让她尝尝这水乡最鲜美的鱼了。

上周六休息,我去菜场买菜,走到水产摊位前看看,顺便想给孙女买点水产吃。

看到盘里有好多塘鳢鱼,一问价格每斤卖110元,讨价还价100元。

于是我弯下腰,挑了8条比较大的活塘鳢鱼,准备回家做酱烧塘鳢鱼,让家人一块尝尝这时鲜货。

油菜花开,塘鳢鱼肥

回到家后,我将塘鳢鱼刮鳞去鳃,再从鳃部挖去内脏,洗净后沥干水分,然后置盆内,加了1小匙料酒和1小匙酱油腌渍片刻,再排放在盘中。将炒锅洗净后置旺火上,舀入植物油烧热后,把塘鳢鱼推入炒锅内,两面煎至微黄。

然后放入葱段和姜片,烹入料酒加盖略焖,揭去锅盖,添加酱油、豆瓣酱、白糖和鲜汤烧沸后,调好口味后,盖上锅盖,改用小火焖烧10分钟左右。

再揭去锅盖,取出葱段和姜片,改用大火,用水淀粉勾薄芡,淋些植物油,整齐装碟完成。

油菜花开,塘鳢鱼肥

红烧塘鱼


我将此菜端上桌,让家人品尝。

众人称赞:“鲜得掉眉毛!”

我要儿子好好点评一下,他说:“鱼色酱红,肉质鲜嫩,酱香入味,油而不腻,与油菜花一样的惊艳!”

要烹制好此菜颇有讲究:挑选大小适中的活塘鳢鱼,并从鳃部挖去内脏;烹制时要用小火焖烧,不能多翻,以防碎断。对美食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乡土文苑,周龙兴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