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现在中国电影?

ST余书涛


国产电影烂片横行被诟病很久了,大多数电影从业者和爱好者对此往往会痛心疾首。我倒是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悲观。

烂片横行的本质原因是烂片有人买单,小鲜肉横行的本质原因是有粉丝支持。说白了就是观众的问题。但是这说明我国观众的审美水平低吗?表面看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是根本原因不是这个。

我觉得,国产电影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乱象,根本原因是——电影的主力消费人群年龄太小。

2017年,30岁以上的的观众占比只有36%,而25岁以下的观众则占比37%。2010年-2016年,电影市场的规模翻了五倍有余,增加的这部分观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太快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常年在8%以上。在发达国家,年长者往往拥有更雄厚的财力。而在中国,年轻人赚钱更多却是常态。

收入端尚且如此,消费端的差距就更大了。从物资匮乏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代,有着更强的储蓄观念,在日常消费上往往不如年轻人大手大脚。

这样就造成了电影消费的主力人群是年轻人的现状。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30岁时对电影的审美一定比自己20岁的时候高。对年轻人来说,为偶像买单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于人生经验十分匮乏的年轻人来说,要求其辨别出“好演技”和“差演技”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不仅如此,即使是更成熟一些的中年人,对电影的审美也不见得比年轻人更高。因为他们是在文化产品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的,缺乏足够的积淀。

因此,年轻人天生偏向烂片;年长者又因为过去的生活经历也没什么辨别力,因此造就了整个电影市场对烂片的偏好。

但是我们完全不必如此悲观。因为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是最有活力,最昂扬向上的一批人,他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沐浴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正以飞快的速度茁壮成长着。诚然,他们现在还在对偶像趋之若鹜,但是过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变得理性和成熟,到那个时候,烂片也就无所遁形了。

————————这里是华丽的分割线————————

时代的变化比你我想象得要快的多。直到17年7月份,电影市场依旧是烂片当道。但是8月份的时候,战狼2横空出世。以此为起点,国产口碑佳作此起彼伏。二十二、羞羞的铁拳、芳华,哪个不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如果把进口片包括进来,口碑佳作就更多了。摔跤吧爸爸,寻梦环游记,看不见的客人……

任何人在进行17年票房分析的时候,都无法跳过“口碑对于带动票房逆势上扬”的巨大作用。在我们感慨“这届观众不行”的时候,观众的口味已经在悄然改变了。

今年在抵制烂片的那个人,也许去年还在为欧巴摇旗呐喊。中国观众已经准备好了,中国电影的从业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