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一種高級神經活動,是學習、社會交往、個性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能力。

兒童語言發育標誌兒童的全面發展。人類的語言是有聲語言,語聲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詞語的意義是靠聲音表達出來的,而嬰兒從分辨到發出語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0-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最快、也是最為關鍵的階段,細心的父母在實踐中不難發現,寶寶在這個時期的語言發展速度相當驚人,只要稍加引導,寶寶就能說出一些多詞句的話語,並學會使用各種基本類型的句子,說話時還會出現一些複合句。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這個時期的寶寶還非常渴望能與父母交流,對此,父母可利用以下方法,因勢利導地對寶寶的語言能力進行訓練。

1.鼓勵、引導孩子說話

讓孩子喜歡說話,就必須讓他感到說話的樂趣,使其產生說話的願望。而不是乾巴巴的複述家長說的話。

當孩子伸手指著桌上的餅乾,表示“要”的時候,先別忙著拿給他,而是對他說:“寶寶說‘要’,媽媽拿給你。”讓他學說了以後再給他。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讓他學說較長的短句。要讓孩子通過語言表達他的感情或需要之後,才能滿足他的要求。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日常生活是孩子學說話的好機會。如吃飯時,讓寶寶說“寶寶吃飯”,還可以讓孩子叫其他家庭成員吃飯,比如“爸爸吃飯了”等。穿衣服、洗臉、洗手等時候可以教孩子動作和相關的物品名稱。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2.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訓練   

許多家庭在對孩子進行語言能力培養和訓練時,往往缺乏計劃性、目的性、系統性和持久性。

一些父母在孩子呀呀學語時,往往出於自己的興趣或逗孩子玩的目的教孩子說話;而到孩子二三歲時,錯誤地認為孩子大了自然會說話而撒手不管了,以致錯過了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貽誤了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期。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因此,家長要注意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和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不可拔苗助長,急於求成,也不可不聞不問。

3.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近年來,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家庭環境。家庭成員的語言水平、文化修養、家庭藏書情況、父母對孩子教育的興趣等等,都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家庭成員如果說話粗俗、詞彙貧乏,必然會從負面影響孩子。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家長要注意為孩子創造一個講普通話的環境,用規範化的語言來教孩子。成人說話時要自己發音正確,重視用標準的語言訓練孩子,加快孩子的學話進程。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嬰兒語言發展是個複雜的過程。對嬰幼兒來說,語言是他們學習的對象,同時又是他們認知和交往的工具。兒童依靠著語言擴展自己生活的天地,進行認知活動,學習前人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願望,與他人進行交往。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生理上的成熟、認知能力的發展,是其語言發展的內在因素;成人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語言發展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外在條件。

嬰兒期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對嬰兒的語言一定要給予熱情的關注和指導,幫助他們發展語言,這樣在良好的環境中,去悉心地教導培養,嬰幼兒的語言發展才會有一個更高更廣的未來與明天!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向家長推薦這樣一本書《寶寶語言啟蒙》,書中將使用科學有效的訓練,讓寶寶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讓孩子更加的口齒伶俐。

致家長:不要“教”娃說話,越教越不愛說!這樣做寶寶開口更容易

↓↓↓↓↓↓點擊圖片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