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办往事】从兰州“八办”走上革命道路的靖远四兄弟之乔映渭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对兰州“八办”做出了重要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是党和红军的战略大后方,兰州‘八办’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成立于1937年8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派驻甘肃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是党领导甘肃抗日救亡、进行后方发动、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也是中苏国际交通线上的中转站。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兰州“八办”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促进人民觉醒,鼓励和指导建立群众性的救亡组织,指导创办了一批抗日救亡刊物,开展一系列救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甘肃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影响至少300名甘肃进步青年奔向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或奔赴前线参加抗日斗争。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经兰州“八办”输送到延安、奋起抗日、走上革命道路的甘肃靖远乔氏家族乔映淮、乔映渭、乔映澍、乔映洛四位革命兄弟,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战火岁月。

【八办往事】从兰州“八办”走上革命道路的靖远四兄弟之乔映渭

乔映渭

乔映渭,后改名乔公望,1915年出生于甘肃省靖远县东湾镇砂梁村。幼年热爱学习、喜欢读书,却几次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中断了学业。青年时代的他为了挣足学费求学,四处奔波打工,无意中看到了《新华日报》上刊登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消息。当时23岁血气方刚的他,被共产党抗日救国的理念深深的吸引,觉得在当时落后腐朽的中国要扶弱济贫、救国救民只有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才是唯一的出路。

【八办往事】从兰州“八办”走上革命道路的靖远四兄弟之乔映渭

乔映渭(乔公望)抗大结业证书

1938年8月,经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处长伍修权介绍,乔映渭克服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到达延安,1938年8月至1939年9月在延安抗大(第五期)七大队五中队学习,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抗大毕业后到中共中央北方局短训班学习,同年10月份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先后担任晋察冀边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审计科科长、晋察冀贸易公司会计室主任、北岳区贸易公司科长、察哈尔省贸易公司会计科科长、曲阳分公司副经理等职务。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战斗的10年,他肩负着八路军后勤物资保障和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安排等工作重任。面对敌人的封锁和物资极度匮乏的状况,他一次次地完成了繁杂和艰巨的任务。时局严峻,情势危急,他每天身上背着“钱袋子” 装着银元跟着部队作战转移,为了安全起见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枕着“钱袋子”,洗澡的时候也要放在手跟前,有时候日军追得紧,情况紧急,就只能顾得“钱袋子”,丢了自己的行李。他想:“万一遇到危险就算自己断胳膊少腿,甚至丢了性命也要保护好这个党和军队的‘命脉’”。

全国解放后,他被调到北京国家机关工作,先后任中央财经委员会所属外国专家供给商店经理、中国百货公司财会处处长、中国油脂公司财会处处长、商业部财会局副局长、百货局副局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被派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工作组组长,1969被派到河北省文安县“五七”干校锻炼,任连队指导员,期间,工作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保护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党的高级干部。1971年调回原单位,1974年任商业部食品局负责人,1975年任商业部、全国供销总社茶畜局副局长。在国家机关工作了整整32年,期间在副局长职务上就工作了26年。工作上,他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生活上,他一生淡泊金钱、名利、地位,以忘我的精神境界为基本准则,生活作风艰苦朴素、勤俭踏实,将革命战争时期的吃苦精神和优良传统一直保持保持了下来。

【八办往事】从兰州“八办”走上革命道路的靖远四兄弟之乔映渭

总装备部原副部长朱发忠中将书贺乔映渭老人百岁寿辰

从1956年任国家商业部司局副局长的26年时间里,虽然工作有过变动,但职务从未升迁,他把职务视为责任而不是权力,所以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他生前一直居住于20世纪50年代组织上分配的房子,几十年从未换过;粗茶淡饭,几乎没出席过宴请;甚至晚年穿的衣服有的还是当年用布票购买的布料做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他总说:“有多少战友为了革命牺牲,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跟这些先烈相比,自己非常幸运,能够享受这这样高的待遇,而且能健康、幸福、高寿地活着,应该知足了!”

他对于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从小便告诉孩子们,长大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能靠父母。所以几个孩子都是学校毕业后服从组织安排,这对于唯一的、非常疼爱的女儿也不例外。他一直觉得对于这个女儿,自己亏欠的太多,当年他离家参加革命,孩子只有一百天,再见时孩子已经十四岁了,期间自己从未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女儿成家后因为工作关系与爱人分居两地二十六年,独自一人带着几个孩子住在山沟里,还要照顾母亲,加之工资又低,生活十分困难,而他宁愿在生活上补助

一些,也不愿以权力找关系给女儿调动工作。而期间,姚依林副总理曾亲自打电话给他并关心询问:“孩子工作如何?家里有没有要帮助的?”但他直言孩子工作很好,没什么需要帮助的。听到这些,当时女儿就落泪了,哭道:“爸爸,你知道这么多年我有多苦吗?你就不能帮帮我吗?就这一次!”但他只是摇摇头。

【八办往事】从兰州“八办”走上革命道路的靖远四兄弟之乔映渭

乔映渭百岁时给女儿的赠语

就像他自己写的:“人生走的之字路,艰难困苦砺意志,诚实宽厚待别人,淡泊名利到终生”。我想这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超越,这种情怀,是岁月的积淀,是历经沧桑后的醇香,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集体写照,是社会的财富,更是我们当今学习的典范!

【八办往事】从兰州“八办”走上革命道路的靖远四兄弟之乔映渭

乔映渭老人接受作者采访(2017年)


撰稿:杨燕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


【八办往事】从兰州“八办”走上革命道路的靖远四兄弟之乔映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