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在大家的印象中,上海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市中心矗立著的都是一座座摩天高樓大廈,陽光下分外耀眼。在上海的寧波路,有一片老城區,這裡的建築大多是有著很久歷史的老居民樓,充滿著歷史年代感,可以說是與周圍的高樓大廈格格不入。不過,可不要小看了這些“老舊”的樓房,它們可是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在上海的寧波路石潭弄的最南端,有一幢“薄如紙片”的大樓。實際上,這幢5層老樓是一座帶有三角的多邊形建築,這薄得匪夷所思的一面正是整個建築的三角形尖端。由於當時的地只有這些,只能儘可能擴大房子的面積,這才有了這個“尖尖角”的獨特造型。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從福建中路寧波路路口望去,這幢5層老樓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從側面看卻可以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原來,這棟大樓的側面僅僅只有一個很薄的牆壁,它只有二十釐米厚,十分神奇。從某些角度看,這幢樓看上去分分鐘會被風颳倒的樣子。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因為形狀太過奇葩,這幢樓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漸漸成了網紅樓。就連不少媒體,都聞聲前來拍攝。英國《每日郵報》曾刊發的照片是從大樓前側方30°角拍攝的,視覺真的超震撼;並稱也許這就是全世界最扁最薄的建築。不過不少網友看了照片表示,這麼薄的樓,裡面空間必定狹窄,這怎麼能住人啊?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首先,紙片樓從外面看就是長期住人的,在上海這樣的城市,住房內部設施自然一應俱全。但是裡面的居住空間卻非常緊湊,據說,最薄處的一頭,連想在窗後面放把椅子也很難。但其另一頭卻是“寬大無比”,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所需。上世紀7,80年代上海的住房一度很緊張,上海人也習慣了“七十二家房客”混住的情況;後來隨著各種改造、拆遷工程,絕大部分人的住房問題得以解決。但還有一小部分遺留老建築比較難以拆除,紙片樓就是其中之一。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目前紙片樓總共住了40多戶人家,這棟樓已有7、80年曆史了,住在裡面的老人很多。很多人上世紀5,60年代就搬進紙片樓居住。據裡面居民說,這樓是解放前一位資本家造的,之前大部分是用作辦公室,比如有一間是北京永裕綢布莊駐滬辦事處。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不過聰明的上海人是最擅長和狹窄的居住空間作鬥爭的,並營造出“螺絲殼裡做道場”的精巧感。比如有一戶住在裡面的人家,正處在整個建築的“尖尖角”上。屋中空間是從裡到外慢慢收窄,整個房子就採用了LOFT的佈局,利用了房屋挑高空間,將居住空間放在閣樓上。而讓大家無比好奇的“尖尖角”,被做成了一個儲物櫃。紙片樓甚至還上過滬上某知名家裝改造節目,經過設計師的空間魔法,紙片樓內部也變得高大上起來,同一個空間也承擔起多種功能。

高樓大廈不稀奇,上海市區紙片樓僅20釐米厚,網友:這也能住人?

紙片樓帶動起一波圍觀奇葩建築的熱潮,中國還有著很多怪異的建築,說都說不完。只是上海這紙片樓位於鬧市區寸土寸金的地段,將來命運如何也未可知。各位網友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