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車企豪擲千億,只為“死磕”特斯拉

華強電子網消息 當地時間3月4日,通用汽車在擁有65年曆史的沃倫技術中心舉辦了EV WEEK活動,首次向外界展示了通用汽車的電氣化核心——模塊化的驅動系統以及搭載Ultium電池的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BEV3(Battery electric vehicle),並公佈了通用汽車最新的電動化計劃。

百年車企豪擲千億,只為“死磕”特斯拉


通用汽車CEO Mary Barra表示,將在2025年前投入超過200億美元(約1385億元人民幣)用於開發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同時,Mary Barra也為通用的電動車規劃定下了宏大目標,即到2023年至少有20款新電動車型,2025年前在美國和中國每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

作為一家擁有110年曆史的傳統車企,通用在電動車的規劃上一直抱有異常積極的態度,畢竟這是一家坐落於流行大排量汽車國度的企業。今年1月28日,就有媒體報道,通用將在其底特律-哈姆特蘭克(Detroit-Hamtramck)組裝廠投資22億美元,生產電動卡車和運動型多功能乘用車(SUV)。不過,與其他傳統車企相同的是,巨頭們此前曾為電動車、自動駕駛所定下的目標,如今看來似乎無一達成。翻看歷史,過去的10年裡,幾乎所有的傳統汽車巨頭都曾表示,在本世紀20年代推出“全電動”或“電氣化”計劃,且因為普遍對市場看好,於是巨頭們都定下了較為理想的銷售目標。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依舊骨感。2012年,通用汽車表示,計劃到2017年擁有50萬輛電動汽車,最終只達到243133輛;2010年,大眾汽車表示,預計到2018年,該公司每年將銷售30萬輛電動汽車,但實際上2018年全年的總銷量只有接近10萬輛,不到計劃的三分之一。甚至在2013年,大眾汽車曾公開宣稱要在2018年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但如今2年過去,大眾新能源汽車在去年的全球銷量僅僅排名第6。

傳統車企屢屢被銷量“打臉”,而另一邊的“新勢力”特斯拉卻節節走高。2019年,特斯拉僅Model 3一款車型,銷量便佔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的60%。去年全年度,特斯拉銷量高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並遠遠甩開位於第二名的比亞迪。而根據特斯拉的訂單數量來看,限制其銷量的還是產能問題。


百年車企豪擲千億,只為“死磕”特斯拉


為了解決產能困境,特斯拉在去年僅使用了10個月就建成上海超級工廠,並在今年1月完成新車下線。同時,特斯拉CEO在去年也宣佈要在德國柏林建造特斯拉歐洲超級工廠,這也是特斯拉在歐洲的首座超級工廠,計劃用於生產電池、動力系統和整車,並將在2021年投產,整車從Model Y開始,第一階段計劃每週生產10000輛Model Y。特斯拉如此迅速的擴張速度,讓幾大傳統車企確實感受到了不小壓力。


百年車企豪擲千億,只為“死磕”特斯拉


在經歷了排放門後,德國汽車巨頭大眾可以說是傳統車企中電動化策略最為激進的公司。這家德國巨頭計劃到2025年,集團旗下各品牌將推出共計超過80款全新電動化的車型,包括50款純電動及3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預計未來五年,將投資500億美元用於自動駕駛及電動汽車的技術開發領域。


儘管前些年在電動車銷量上“慘遭打臉”,但宣稱在2026年停止開發燃油車型的計劃,顯示出大眾對於轉型純電動的決心之大。與此同時,3月2日大眾CEO赫伯特·迪斯也改口稱電動化目標從超越特斯拉改為儘量追趕,這也是傳統車企對於電動車態度轉變的縮影。

百年車企豪擲千億,只為“死磕”特斯拉


與大眾不同的是,通用對於超越特斯拉則是信心滿滿。在EV WEEK活動中,通用多次談到特斯拉,Mary Barra表示,他們將會向華爾街的懷疑者們證明,他們完全可以跟特斯拉展開競爭,當然,這種競爭不只是體現在營銷方面。據稱,通用的新一代電動產品跟特斯拉的產品相比,性能會更加突出。

當然,通用的底氣並非沒有根據。據截至2018年底的數據顯示,通用汽車在美國的電動汽車累計銷量達20萬輛,在美國所有電動車生產商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特斯拉。技術方面,通用在EV WEEK活動中發佈的模塊化設計平臺和新型電池Ultium都具有不少亮點。

百年車企豪擲千億,只為“死磕”特斯拉


據通用聲稱,新型電池Ultium將會添加鋁元素(NCMA電池),可以將電池內鈷含量降低70%。電芯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可排布,有利於優化電池能量儲存與整車佈局。此外,最重要的電池成本將會降低到 100美元(約合人民幣693元)/ kWh以下。加上模塊化平臺帶來的成本效益,或許將為電動車的推廣普及帶來巨大推動力。

小結:

面對全球汽車市場的萎縮,傳統車企們顯然越來越有了危機感。車企在應對淨利潤下滑、銷量萎靡的挑戰時,積極佈局、深化轉型才是獲得長遠發展的前提。而電動化無疑是全球汽車產業的大趨勢,對於電動車而言,其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電池技術取得的進展。

通用通過參與制造電芯,進一步掌控並整合上游產業鏈,一是對核心技術的掌握,獨佔電池技術打出差異化這張牌;二是未來可授權電池應用於第三方產品,開拓全新收益來源。從特斯拉在電池研發上所付出的投入來看,這或許也是目前各大電動車製造商所為之努力的方向。而通用能否在電動車市場實現“反客為主”,動搖特斯拉的地位?好戲或許還在後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