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三天沒打我了”,2歲男童在爸爸身上塗鴉,網友:人體藝術

引言

每一位爸爸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乖巧聽話,但是在生活中,總有一些調皮搗蛋的“熊孩子”,讓家長非常苦惱卻又無計可施。這些孩子的行為,實際上也是缺乏行為意識的表現。

“我爸三天沒打我了”,2歲男童在爸爸身上塗鴉

網上就有一位網友曬出了這麼幾張照片,照片裡一位調皮的2歲的小男孩拿著筆在睡著的爸爸身上塗鴉,爸爸的全身上下包括衣服和臉都被他用各種顏色的筆畫的密密麻麻。

“我爸三天沒打我了”,2歲男童在爸爸身上塗鴉,網友:人體藝術

很多網友看到都表示:“簡直是慘不忍睹,打吧,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這位曬圖的網友也表示他們家的這位小祖宗是有名的“熊孩子”,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此時這位小祖宗臉上得意的表情好像在說著:“我爸三天沒打我了……”

這位調皮的孩子的行為可以說是十分惡劣了,同時也極大地暴露出了“行為意識”的缺乏。

“行為意識”對孩子的重要性

1. 行為意識缺乏會產生錯誤的舉動

行為意識決定行為舉止,如果孩子沒有正確的行為意識的話,很容易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舉動。比如圖片中這位熊孩子竟然敢在爸爸的身上亂塗亂畫,可見平常沒有少做壞事兒了。

“我爸三天沒打我了”,2歲男童在爸爸身上塗鴉,網友:人體藝術

2. 沒有行為意識,孩子很容易形成壞習慣

正如好習慣的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壞習慣的養成也是因為缺乏行為意識的一次次的行為所塑造的。如果不及早培養孩子的行為意識的話,那麼孩子很容易會在錯誤行為意識的指導下形成壞習慣。

3. 行為意識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為人處世

隨著孩子的成長,行為意識還會滲透進未來孩子的為人處世上。這時候,如果沒有養成正確的行為意識,那麼一旦到了社會上,就很容易做出傷害別人或者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情。

“我爸三天沒打我了”,2歲男童在爸爸身上塗鴉,網友:人體藝術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行為意識”?

1. 嚴厲糾正錯誤的行為舉止

當看到孩子出現一些錯誤的行為舉動時,家長一定要嚴厲的進行糾正,讓孩子下次避免再犯。雖然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有點言過其實,不過該嚴厲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堅守住底線,不可一味寵溺孩子。

2. 在日常生活中多教育孩子何為正確的言行

除了嚴厲教訓以外,日常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教育孩子到底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讓孩子堅持正確的行為。

3. 堅決避免一味縱容孩子

很多熊孩子都是因為縱容導致的,因為家長的一味溺愛和寬容,孩子不僅不會知錯就改,反而變本加厲。因此,家長一定要堅決避免對孩子的過度縱容。

“我爸三天沒打我了”,2歲男童在爸爸身上塗鴉,網友:人體藝術


總之,孩子行為意識的養成是逐步實現的。

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因為對孩子的寵愛而放任孩子的錯誤言行,否則等到養成習慣後再改就更難了。


大家對於以上的話題還有什麼想要說的嘛?您覺得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行為舉止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