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說到清官,大多數人都會豎起大拇哥。因為在古代封建社會,清官確實太少了,所以清廉的官員往往會成為非常好的道德榜樣。愛國更加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愛國在古代社會看起來是非常正確的。所以,一個愛國的清官理應受到嘉獎,並被封為偶像而請上神壇。不過晚晴有這樣一個人,卻成為了戰敗的替罪羊。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毓賢

這個人就是毓賢。毓賢1842年出生,由於是漢軍旗正黃旗,所以得以監生。毓賢如何成為監生的,在《清史稿》裡面沒有說明。不過清朝成為監生大概有三個可能,其一是花錢捐監生,也叫捐監;其二是皇帝恩准入監,也叫恩監;最後一種是父祖輩的蔭德,也叫廕監。

毓賢外放做官的時候已經是37歲了,當時捐納同知府。不過直到十年之後,也就是毓賢47歲的時候,毓賢才成為曹州知府。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現山東省菏澤市曹縣

一般的官員在這個歲數可以說到了職業生涯的末期,主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挖空心思撈錢和如何不被發現。但是毓賢卻是個另類,毓賢不收禮金,而是專心維護地方治安。不過毓賢的手段卻是不敢恭維,他的手段主要是可能有盜竊嫌疑的一概抓住,判決罪犯就高不就低,曾在3個月內殺掉1500名“盜賊”,因此獲得“屠伯”的稱號。經此大規模的屠戮,曹州境內的“盜賊”幾近絕跡,上司對此也是大為讚賞,且為官清廉,其仕途由此也變得日漸順利。

除了殺人多,毓賢使用刑具的手段恐怕只能服太平天國了,為逼迫嫌疑人招供,毓賢往往對他們施用酷刑,名目有“打杖條”、“打板子”、“軋槓子”、“跑鐵鏈子”、“跪鐵蒺藜”、“站鐵鏊”、“氣蛤蟆”等等,但最令人髮指的則是“站木籠”。

“站木籠”又稱立枷,木籠上端是枷,卡住嫌犯的脖子,使其懸在半空,逼仄的籠中則佈滿鐵釘,然後在犯人腳下墊上幾塊磚,似踏非踏。嫌犯在籠中稍有動彈,便會被鐵釘刺的鮮血淋漓,此時又會抽去若干磚塊,讓犯人活生生地懸在半空,最終在歷盡鐵釘刺身的苦楚後,被活活吊死。毓賢為懲罰嫌犯,特地在府衙前設置12個大木籠,每天都有人慘死在裡面,景象之殘忍令人髮指。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晚晴站木籠刑訊

1895年,毓賢升授山東兗沂曹濟道。1896年,毓賢來到山東單縣,鎮壓了大刀會運動,捕殺了大刀會的頭目劉士瑞,大刀會也在毓賢的鋼刀政策下趨近於消聲滅跡。

1898年,毓賢出任山東布政使,八月又任湖南布政使,在百日維新期間,堅決抵制變法,於是在十一月年出任了江寧將軍,成為地方大員。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大刀會頭目劉士瑞

從1897年,山東鉅野爆發著名的鉅野教案,山東巡撫李秉衡“和稀泥”的態度根本沒有解決西方教會和中國民眾的矛盾,雙方仇恨愈演愈烈,而李秉衡也找人另外尋了個好差事,把這爛攤子丟給下一任巡撫。

接任的張汝梅也並沒有認認真真的鎮壓,在報給清政府的奏摺中認為義和拳本屬鄉團,建議“改拳勇為民團”。並明確說義和拳就是“義和團”,在清朝官員中首次提出了“義和團”的概念。1898年10月趙三多等人在冠縣飛地蔣家莊(今邢臺市威縣)豎起“扶清滅洋”的旗幟“起義”,張汝梅居然不知所措。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義和團領袖趙三多

如此態度當然不會得到西方列強和清政府的滿意。於是張汝梅被迅速撤換,改派素有鐵腕酷吏之稱的毓賢走馬上任。1899年4月,毓賢正式出任山東巡撫,起初對義和拳運動以“剿”為主,曾八次下令不準民間私立大刀會、紅拳會,不準設場習拳,並派袁世凱二哥袁士敦等人剿殺義和拳,在平原森羅殿抓捕朱紅燈、心誠和尚等首領。不過在剿除過程中,毓賢的心態逐漸發生著變化。

毓賢同時又考慮到山東民風剽悍,若一味鎮壓恐將激起強烈反彈,但能團結民心為國家所用,未嘗不是一件有利於國的“好事”。正是在這種心態轉變之下,毓賢遂於當年七月,在“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的三原則下,通令各地義和拳、大刀會等合併改組為“義和團”,並允許朱紅燈所部建旗幟,皆署“毓”字。在毓賢的縱容下,義和團在山東掀起大規模的“扶清滅洋”運動,燒教堂、殺教士,而對於教士提出的人身安全的保護,毓賢從來都不予回應。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森羅殿現狀

於是1899年年底,毓賢也開了缺,由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袁世凱到任之後開始了對義和團進行鎮壓,加上天氣好轉,開始下雨,山東義和團被撲滅。

1900年,被革職的毓賢,向端親王載漪、莊親王載勳、大學士剛毅等滿清權貴力言義和團民心可用,並在面見慈禧太后時,更是大談義和團“扶清滅洋”,與國有利。再加上端親王和莊親王的實地考察,一下子堅定了慈禧太后要充分利用義和團對抗西方列強的決心,對十一國宣戰的十二份詔書被莫名其妙的派下去。毓賢也由此成為山西巡撫。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晚晴義和團照

義和團在山東沒有了市場,但是隨著毓賢的腳步轉戰到了直隸和山西。在河北的義和團,被八國聯軍的槍炮檢驗了一下刀槍不入的效果。不過在山西的義和團的日子就要幸福的多。

毓賢調任山西之後,毓賢有意利用義和團來打擊帝國主義勢力,他把義和團引進巡撫衙門,唆使義和團焚燒教堂及屠殺教民。僅在山西一地,共殺傳教士191人、中國教民及其家屬子女1萬多人,焚燬教堂、醫院225所,燒拆房屋兩萬餘間。毓賢的所為在得到山西民眾大力支持的同時也令列強對其恨之入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慈禧太后率光緒帝及部分王公西逃,毓賢率兵勤王,並隨慈禧太后逃往西安,並指揮部隊在娘子關打敗了前來追擊的八國聯軍。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娘子關之戰前線指揮劉光才將軍

辛丑條約簽訂之前,八國聯軍給清政府拉出了一長串的禍首名單。毓賢當然是跑不掉的,於是毓賢丟了官,被髮配到新疆。不過由於毓賢給西方列強的傷害極大,所以列強對這一結果並不滿意,清廷不得不下令加重對“首禍諸臣”之懲處,毓賢最終在蘭州被斬首示眾,毓賢也就成了這場災難的替罪羊了。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辛丑條約簽訂

毓賢在當地留下的名聲卻並不壞,既不貪汙、也反對行賄。據說毓賢臨行前,當時蘭州百姓紛紛為其請願,請求赦免毓賢死刑。執行行刑的是湖北黃安人廷簫,也是縱容拳匪反洋人的主戰派,十分同情毓賢,就想給他一個全屍,要他仰藥自盡。毓賢倒是一個漢子,服藥幾天不死,就讓他的僕人給他一刀,將脖子砍斷,死了一個痛快,而死後,當地更是為他建了祠堂,後來被朝廷拆除。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毓賢與後代照

毓賢其實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人,從道德的要求上看,毓賢似乎具備了清流們所主張的一切優秀品質。不過給國家帶來的是否是福祉?從毓賢到山西后的一件事能看出來。毓賢在山西支持了義和團對外國人的殺戮,有一個外國教士在教堂受到搶劫後當眾號哭說:我曾在山西大災之年捐款五六百萬兩銀子,救活了數千人,可以換我一命嗎?有一抱著嬰兒的英國婦女央求說:我是醫生,每年救治數百人,可以貸我母子一死嗎?在爭功取利的召喚下,這些都只能是廢話。而毓賢的質疑是:你的銀兩哪來的!

面對西方的入侵,如果一竿子拍下去,那麼就真的好賴不分了。毓賢恐怕就是這麼任性,這麼理想化。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義和團戰士

毓賢從山東起家開始用鐵腕政策進行鎮壓,但是到了二次到山東卻對民間運動採取曖昧態度,毓賢為什麼會變?

毓賢不貪墨說明這個人很理想化,從小接受了儒家思想教育,認為中國天下第一。到了南京那些開放比較早的地方,毓賢可能會看到西方思想對中國民間風俗的種種影響,從而轉變了態度。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從李秉衡、張汝梅到毓賢,三人巡撫都沒有對義和團採取鎮壓的態度,清政府應該自己好好反思反思。民意如果靠簡單粗暴的鎮壓能起到效果,這三任巡撫又怎麼不會去那樣做。只有袁世凱聰明嗎?我看未必。


晚清最後一位愛國清廉道德模範

毓賢劇照

毓賢死前曾自挽一聯:“臣死國,妻妾死臣,夫復奚疑,最難老母九旬,稚女十齡,未免凋傷慈孝治;我殺人,夷狄殺我,亦有何憾。所愧奉君廿載,歷官三省,空嗟辜負聖明恩。”

也就是說毓賢至死都認為自己沒有毛病,不過我認為劉鶚的評價更準確。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個脾氣不好,他總覺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個人是君子。這個念頭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我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見《老殘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