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30大几的人了,还是感觉迷茫,怎么办?

兵传媒


如果30几岁还迷茫的话,建议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呢。

首先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你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你擅长做什么,反感做什么,有什么社交圈人脉圈,有什么喜欢的什么不喜欢,尤其是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然后等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就好办了,对症下药即可。想要钱那就努力学习经营之道,开源节流,富贵荣华也是有机会的。想要爱情,那就多发现身边的人,物色自己喜欢的好好谈一场恋爱。想要社会地位,那更得潜心修学,哪还有时间迷茫。

迷茫总是短暂又重复的,不要怕,静下心心来,自己可以想清楚的。加油💪



每日面基


正处于三十几岁的年龄段。也曾迷茫过,迷茫最大的困境是所有的想法都停留在最粗浅的层面,从来没有尝试规划和实施。

举个例子,我比较恐惧开车,考了驾照一直没有开,中途断断续续练过,但都没有完全脱手独立最终失败。在去年暑假,我给自己定下目标,假期之内必须自己独立开车,然后细化分解这个目标,每天晚上练习,独立到比较好开的路段去,到完全自主。

所以给迷茫的人的建议是:定下一个合理的目标,是自律和稍加努力能达成的目标,如果多次实现自己既定的小目标,你一定不会这么迷茫。


谭利平4


曾在Goodenough实验室工作过的中国学者黄云辉,他聊起与古德纳夫(2019年诺贝化学奖获得者)往来的趣事。

黄云辉说:“前几年我过50岁生日的时候,古德纳夫先生给我写了一句话:‘Yunhui, 50 years is only the beginning. Happy Birthday’。

(在他的学生50岁生日日说,五十岁,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微笑])

我觉得迷茫是正常的。当然一直迷茫下去也不行……


爱在春天来临时


人一切的迷茫基本上是自己的智慧不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

  • 很多人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要搞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不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投入精力时间。

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减去对自己没有任何提升的事。

  • 戒急戒燥

学会静下心来做一件事,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 不要做任何事都抱着功利心。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件好事不要总想这有没有回报之类的。

  • 不要总是浪费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

对于迷茫的人我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1. 早睡早起

一个人如果连早睡早起都做不到,怎么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呢?

2.运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不想消沉下去就去运动,跑步、爬山。运动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使人心情愉悦。大脑更灵活。

PS:个人建议晨跑回来洗个澡一天都是精神的。

3阅读。

每天坚持带着目的性去阅读,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无知。其实我们人生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书中早已给了答案。

ps:个人建议去图书馆去阅读。因为当你身处那个环境大家都在阅读,人是环境的产物。

4写作

当然也可以写读后感,只有用这种“输入倒逼输出”的方式,你才能掌握书中的内容。

5.少玩电子设备(平板或者电脑)

抱着娱乐性的目的去玩电子设备,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成长。只会让自己更加迷失。

6.多反思,勤复盘。

没事多想想自己以前哪件事做的不好,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又不该做。

7.多去结交正能量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近什么样的的人,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终生学习与成长


在宇宙的角度,人的一生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而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不顺心的事则十有八九,每个人在经历了挫折失败以后,会变得沮丧,都会进入迷茫,不断的否定自己,对未来没有了方向,犹如霜打的茄子,没有精神和斗志。火男想说,人生而为人,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是人之常情,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圣人,只是每个人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不同,有些朋友很快就能走出了迷茫,继续征程,而有些朋友可能一直在迷茫中打转,迟迟走不出来这时候就需要放平心态去面对,不要烦躁。迷茫的时候,人最容易烦躁,这时候可能会做出更加错误的决定。烦躁会使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所以说要放平心态。人不会被挫折和失败打倒,要勇敢地去面对。大家在日常中应该有这种感受,很多事情你越是想绕开,失误越多,心里越烦躁,它越是往你身上靠,那你为何不坦然去面对呢?大不了重头再来。不要去逃避迷茫,要走出迷茫。

虽然迷茫的你是没有方向的,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但是请不要在这个时候随波逐流,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设定正确的目标,切记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因为一旦达不到预期,你会更加的否定自己,导致恶性循环,走出迷茫变得遥遥无期。设立可行性的目标,能帮助你早日摆脱迷茫。

你可以选择多读书或走出去,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很多人的迷茫是因为认知不足导致的,包括个人的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和大局观、世界观,这样才能让你有强大的灵魂,哪怕有迷茫,你也会很快走出来。让身体走出去,去旅行,去放松,拓宽自己的视野,多和朋友聊聊天,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哪怕是消磨时间,可能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身体和灵魂的提升,都会给人带来强大的自信心,让人变得积极乐观,勇于面对任何的问题。所以说,迷茫的时候可以静下心去提升自己。很多时候的我们,知道事情的对错,更知道怎么去处理,只是我们习惯了逃避,不敢直视自己“丑陋”的一面。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直面它。加油!!


安庆小凯


我也很迷茫,甚至很痛苦。30多真的不算大,我都40多了,还觉得自己没长大[捂脸],给我一比,你应该庆幸。觉得迷茫很正常,我像你这个年龄也有过彷徨,迷茫。坦然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分析差距,认识自己。

迷茫的时候,出去跑跑步,爬爬山,听听音乐🎵,不防来一次浪漫的旅行,把一切烦恼都丢掉。

慢慢调整,慢慢找到自己的目标,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时它是那么漫长,分分秒秒都是煎熬,有时它是那么短暂,根本不给你停顿的时间。

所以,抓紧时间,多学习,多充电,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有目标,有行动,有信心,迷茫自然而然消失。



爱潜水的田田


现在的我也即将奔三,这两年也是时常不知道该干什么,还该怎么做。直到前几天突然看到一句话:“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败人二字,非傲即惰。”突然人一下就惊醒了,人生其实很简单,贵在坚持。不论做什么只有坚持才能成功,迷茫其实不可怕,只要有恒心,就会成功,马云没有当初和坚持没有现在的阿里巴巴,马化腾,刘强东都是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事无巨细,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我们只有坚持到底,我们才能体会到我们存在的意义!



穿西装的胖子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多正确的道理都不会让你真正受益,除非你真的相信并在行动中贯彻它。

“我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上面说的那一点,二是人生的随机性和特异性太强(这点我后面再说)。

随着人成长至20多岁,很多人会对正确的事和道理产生不信任感,他们会说:“这些都是(书本上的)/(虚的)/(没实际用途的大道理),没有用。”他们会对成功捷径,会对人脉关系,会对潜规则开始有越来越强的认同感,他们一些人会因此而成功并强调这些在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更多人会失败,并会将失败归咎于自己在这些领域的欠缺。

但是朋友,请你一定相信,那些正确的“大道理”之所以能被始终传颂,不是前人在骗你,不是所谓的成功者对理念的封锁,是因为它们确实是对的,它们能够忽略时代背景、穿越牛熊周期,它们始终是对的,是否有用则在于你是否相信并贯彻它。

我没有看其他答案,但我猜一定有很多答主会告诉你“终身学习”,有些人受到了鼓舞,开始学习某些知识和技能,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大多数人放弃了,除了学习本身的枯燥和低反馈之外,多数人是因为“学了这个也没用”,他们不明白“学习”这个道理和行为除了给你增加知识、技能、思考深度外,真正的用途在于持续学习这一行为本身为你带来的知识体系革新、潜在机会的把握能力、因学习而产生的计划性和自律性,以及,知识本身带来的抗焦虑性。

所以理论上,如果你相信我上面所说的话,你已经不需要看我后面的以及其他答主的任何内容,你能上知乎就意味着大概率你有较好的教育背景,你懂的道理已经足够多了,需要的只是你坚信它,贯彻它,大道至简,最有用的道理往往最常见,只是很多人不相信,视而不见。

第二,30岁左右你会迎来人生的第三次重大的个人价值重定位,“与自己和解”,但不要“为自己辩解”

很多人知道“三十而立”,但很多人不明白到三十岁立什么(是成家吗?是立业吗?)

很少有人意识到,在经历了20多岁普遍存在的迷茫期后,30岁左右的人会再次迎来个人价值的重新塑造。

在我的理解里,人生有四次重大的个人价值塑造期:

第一次是2-3岁,婴儿开始拥有自主意识,意识到自己是父母以外的独立客体,试图脱离父母的全面控制;

第二次是青春期,青少年产生明确的自我价值观念,试图反抗既有规则以在群体和社会关系中确定个人定位;

第三次是30岁左右,中青年的自我价值认知因为不同境遇和能力,重新塑造,有些人坚持,有些人动摇,最终通过不同的自我和解方式,实现自身在社会普遍评价体系中的重新定位;

第四次是50-60岁左右,中老年发现自身价值在社会竞争中快速消退,需要重新评估自身存在与社会贡献价值之间关系,从而过度到人生末期。

这四次每次都是个人存在价值在自身外更宏大体系的重新定位,很多人都会有明显的对抗、冲突、矛盾、迷茫,最后通过对某种观念的信仰或是对某种境遇的妥协,为自己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建立自我的新位置。

当进入30岁左右,绝大多数人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开始定型,会逐步丧失年轻时成就事业、改变世界的激情,会开始摒弃年轻时相信的大道理,会形成一套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理解并固守它,会把希望和人生的目的开始转移到子女身上,会开始进入琐碎和固化的生活循环,但心底可能还有不服气,还有残存的梦想,可是能力的局限与高昂的机会成本会使得多数人不会打破现状。多数人有一天会因为“我缺乏资源/学历/人脉/能力/运气”等因素,放弃年轻时对自己的期望,转而将希望放到自己子女身上,就像我们的上一代很多人一样,希望由子女来完成自己没能完成的梦想。

如果可能,我希望你不要这样做,30多岁你可能还是一事无成,你可能还是没能拥有足够的财富,但请不要轻易的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放弃自己努力的可能——除非你的期望就是如此,喜欢平淡而稳定的生活并不是错误或奇怪的——至少,我能感觉每天比昨天前进一点,进步一些。

我直到前几年才真正明白“与自己和解”,曾经我以为这句话意味着放弃高傲,承认自己的普通,后来我明白,它真实的意思是: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的边界,承认自己不是全能的,不再为自己的错误而否定自己甚至为了害怕出错而不敢尝试,更多的去做自己适合和擅长的事,并从中找到进步的快乐。

第三,人生是概率性的,宇宙是随机的,下一秒钟可能你的人生就发生了改变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的中后期作品,这部作品总结出来就八个字:“人生无常,强求不予”,那一年金庸先生40岁。从这部作品开始,金庸先生开始质疑以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主角奇遇、成长、抗争的模式,转而写了一部具有强烈的宿命感的作品。就我的理解,金庸先生应该是在30多岁时非常深刻的理解了“人生、世界是随机的”这一事实,而这一观点与佛家“苦空无常无我”的观念相当一致,进而以佛家思想写出这部佳作。

我们少年时往往会被教育因果是固定的,定因得定果,世界会告诉你:“好好学习就有好人生”、“好人有好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社会的现实会告诉你,因果有关,但却是概率性的:你的所为只能增加结果的成功率,而永远无法左右结果。听起来挺消极,挺残酷对吧,是的,可世界就是这样构成的。就像我在第一点所说,你所有的努力一定有用,但不见得一定会给你原计划的结果。看起来这让人非常难以接受,所以很多人会在有了较丰富的阅历或是经历较大变化后相信“命运”、“神佛”、“风水”,他们骨子里还是相信定因有定果,这些看起来奇怪的命运,只有引入这些变量才能解释。但实际上如果你能理解事务运行规律、理解概率,你就会明白这些都是宏观的概率分布在某个点上的具体表现。

回到我们的话题就是:不要因为你的努力没能得到预期的回报,就认为努力没有意义,不要因为世界的随机性就一切听任命运,世界是随机的,看起来好像是你所有的经营都可能是一场空,但反过来,改变你人生的机会也可能随时会降临到你身上,你前期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努力规避风险,以及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机会。

这就像年轻时追女孩,你很努力,但女孩最后可能还是不会选择你,很多年后你回忆起这些可能甜蜜、可能痛苦的过往,它不会击垮你,你也不会因为它不再进入感情,它成为了你以后感情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你本身,而你为了那个女孩努力完善自己可能没能迎来她的青睐,但很可能在之后的某一天成为了你下一个伴侣被你吸引的原因。

你看,这种事情放到感情上几乎人人可以理解并接受,但换张皮成为人生之后,很多人就容易变得盲目。

第四,你的人生会出现反复的迷茫与焦虑,贯彻你的理念,并正确地与他人对比

找不到捷径,又不能把正确的观点持续的付诸实践,眼看着自己的平庸与他人的优秀,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知所措,无论是谁,都一定会在某些时点陷入这种强烈的迷茫与焦虑中。

如果你看完我上面的内容还是没能找到缓解的答案,那我再谈谈这个几乎每个人都曾困扰的问题。

关键是一定要明白迷茫与焦虑的本质什么。我没受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更多是逻辑推断和自我感悟,所以如果有错误还请赐教。

在我看来,现代人的迷茫与焦虑,几乎全部来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恐惧,前者表现为对自身解决这些不确定性的无知与无助,后者表现为通过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与不安。

既然世界随机,不确定性就不可能消除,所以你会发现除非你担心的事情有了定论或者你彻底放弃对抗,否则,迷茫与焦虑混杂出现,永不停歇,而它们几乎完全是内源性的。

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未来能做什么工作,感觉自己当前的行为缺少“实际的”意义,缺乏方向感,感觉迷茫;眼看着其他人工作发财、保研考博、大厂实习考公务员,自己没有进展,产生焦虑

上班族感觉工作单调,发展受限,不知道后续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感觉当前方式不对,但不知道如何调整,感到迷茫;眼看着同学同事升职加薪,买房换车,自己焦头烂额却毫无成就,产生焦虑。

如果你有炒股经验,就更容易理解,当你反复研究,认真选出一只股票并重仓买入时,你会发现往往它就是不涨,而你备选的几只股票里总有那么一两只涨势良好,你极容易陷入进退维谷和自我否定之中。而如果你股市经验丰富,你能做的“合理”的行为只有一种:继续学习并重新研究你原来的选择方式是否错了,如果错了,及时止损并调整方向,如果没发现错误,那么继续持有并观察。但多数股民要么选择贸然调仓,要么听天由命,涨了再说,跌了死扛。

回到现实中,你面对迷茫和焦虑时合理的手段也几乎只有一种:进一步做好你当前的事(工作、学习),并选择一个“至少不是错的”的方向去努力,并且停止与那些你并不了解的人的比较。绝大多数迷茫的人实际上本质工作(学习)都是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间的(否则不会轻易出现明显的迷茫感),说白了就是自己该做的事都没做好就开始担心未来,以及潜意识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恐慌。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做起来,动起来,学起来,即使你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一定有用,但只要它不是明显的错误,你只要持续做,很快就会找到答案或是机会。

至于焦虑我放到下一条来说。

第五,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茧房中,你看到的只是你价值观中的世界,真实往往完全不同

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长尾效应”带来的集群化,它使得几乎任何一种观念、喜好、见解都能形成集群效应,而人沉浸在这种群体中会逐步适应这种规模化带来的舒适感,认为自己的所知所见是普世的、通行的,现代的大数据技术、传统精英媒体式微、自媒体崛起等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应,使得沉浸在网络时代的人极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我们只能看见自己相信的。于是网上时事各种争论一定会落入“互扣帽子”的无赖逻辑;于是大家都看到那些流于表面的碎片化信息;于是所有人都看见那些发声者、幸存者,忽略沉默的大多数;于是信息源极快的集中于极少数顶尖用户,让看客们坚信那些“最优秀”、“最上层”的人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

这带来了很多问题,回到我们的话题里,它带来最主要的就是焦虑。因为你看到了很多“真实”的人都远超过你,都似乎过的如此潇洒和得体,每个人都想如此,于是群体的焦虑中,消费主义被宣扬并快速崛起,捷径与暴富被反复提及,你因为他人“表面优秀”而在焦虑中试图融入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焦虑本身。

比如说,有些人评价我在所谓的大城市有三房两车,在一个看起来没有关系根本不可能进入的单位工作,有一个结婚十年还亲密无间的妻子。但他们不知道有三套房都是郊区房,为了这几套刚需房产,整个家族承担了极大压力(升值赚钱都是马后炮);他们不知道我因为机缘巧合调到当前单位,而同事均为关系户,工资中等但承担工作量却远高于其他人的不公;他们也不知道我虽与妻子无话不谈,但与岳丈性格迥异,矛盾重重,几次生育也均发生意外的压抑。

他们只能看见他们想看见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东西当作唯一的事实,对自己的人生与境遇徒生不满。他们动辄赶英超美,却不知道中国仅有一半人生活在城市(绝大多数还是我老家那种偏远小镇);他们动辄硕士不值钱,却不知道全国仅有20%左右的人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还包括成人教育);他们动辄年入50万、一百万,却不知道即使我所在的北方第二大城市,真实人均收入也仅有4500(还是税前)。

我不反对向上比较,追求更好的人生,但我希望大家能明白,除非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天赋异禀或是运气爆棚,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在父辈阶层的上下一两个等级内波动,就像你学的马克思价格价值理念一样。

天赋与运气不可控,最关键的是,这个允许我们大幅跨越阶层特殊的时代,即将过去了,而所谓把握机会的人多数不过是幸存者而已。

第六,多赚(攒)点钱,对所有消费主义观点的保持怀疑

我在最上面那个回答里关于这点已经说了很多了,不再重复了。那片回答里除了感情方面争议大之外,最大争议就在于我表达了“多数人生大抵普通”这一观念,被不少人认为是没本事没志气。

5年过去了,很多人从起薪20K、创业致富中的幻想脱离了出来,周金涛的“人生致富靠康波”又开始被人反复提及,知乎上人均百万越来越多被人嘲讽。世界不会总是那么喧闹,总会有高潮有平静,自己选择一条自己喜欢并相信的路,怀揣希望但不苛求结局的走好它,也许永远是最对的道理,也即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人生满是苦痛,但你只要坚定信念并持续去做,它总是不经意间送给你很多美好,加油





亲淡


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父母一天一天变老,30多岁的我手上没前,又没有事业,你说迷茫不。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而现在是路好走了,朋友也多了,所以我们现在自己要变的强大起来,才能有能力去保护你身边的人。



87最好的我们


现在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在工作中稍不努力就会被别人代替、有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发展的瓶颈、30大几的年纪迷茫、也许是工作不顺心、赚的钱不够开支。不论怎样、当一个人感觉迷茫的时候我个人认为自己应该需要跳出舒适圈、去学习新的知识去充盈自己的知识库、接受新的事物、挑战新的机遇、需要不断的去尝试、建立坚定的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